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时间:2019-01-03 06:57:18

相关推荐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急性脑梗死后患者会出现能量消耗增加, 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组织大量分解, 大部分患者由于吞咽及进食困难需鼻饲流质, 难达到营养需求, 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患者应激状态下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易消化, 营养均衡, 本研究通过鼻饲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 以探讨其是否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择5月~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或核磁确诊为脑梗死, 患者均伴有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男39例, 女 21 例;年龄 46~85 岁, 平均年龄72岁。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 各30例。排除严重心肺疾病、代谢性及内分泌性疾病和入院时伴有单个或多器官功能衰竭,预计生存期<14 d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置鼻胃管。在确定无胃潴留、循环稳定后于24~48 h后开始给予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组给予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 通过肠内营养输注泵控制速度, 24 h内持续泵入。首先以20 ml/h起始, 逐渐增加泵入剂量至1500~2000 ml。对照组由家属自行给予普通流质及半流质饮食, 包括牛奶、米汤、稀粥等。

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检测指标比较 患者入院第1天, 总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4天, 肠内营养组总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14 d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第14天, 肠内营养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生脑梗死时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延髓麻痹, 导致患者进食困难, 进食后易出现反流、呛咳等症状, 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患者发病早期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 呈明显的负氮平衡, 能量消耗增加, 最终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研究显示, 脑卒中后患者营养障碍发生率约为15%, 1周后即上升至30%。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多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但肠外营养可能出现导管相关感染、肝功能损害等相关并发症, 增加患者的循环负担, 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近年来肠内营养广泛用于内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增加机体能量储备, 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进而提高对疾病的耐受性。

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 由于神经功能紊乱, 会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常规给予普通流食或者半流食, 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 吸收障碍, 甚至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有易吸收、营养均衡、使用方便的优点, 使早期肠内营营养成为可能。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不但起到营养作用, 而且还能够改善肠黏膜屏障, 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显示, 入院后第14天, 肠内营养组总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制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早期肠内营养的作用不仅仅是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 关键是能维持内脏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良好的营养状况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显示, 经过治疗14 d后肠内营养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低(P<0.05), 证实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综上所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促进机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脑梗死的患者, 应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