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陆志平:学习任务群与教学改革——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

陆志平:学习任务群与教学改革——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

时间:2020-07-18 15:49:09

相关推荐

陆志平:学习任务群与教学改革——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

课标课程结构的内容部分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就是语文学习任务群。它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任务驱动引导,项目学习为载体,不是以知识为纲,不是以能力为纲,也不是以文本为纲。

学生的语文实践就是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以核心素养为纲,但是四个核心素养并不只是与18个任务群一一对应,比如思辨性阅读,这一任务群并不只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其语言、文化、审美都会得到发展,只是它的重点是思维发展。

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也不是这个任务群就是阅读,那个任务群就是表达,而是每个任务群都综合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方智范老师说,语文任务群标志着语文课程的转型基本完成。语文任务群整合了教学的目标、内容、情境、资源、活动、方法和评价,也有机融合了经典范例诵读和知识传授、行为训练合理的元素,突破了素养养成模型的最后一个难点,就是课程内容组织。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我提炼了三点(见3月《语文学习》):1.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2.真实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3.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01

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

语文学习任务群既体现了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和传统,也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学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19的国语课程纲要,初中编者是叶圣陶,高中编者是胡适。这个纲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读整本书,比如说高中开出来的必读与选读内容全部是整本书。初中也有由老师选定书本的,大多不是单篇的课文。二是大半由学生课前自修,诵习研究,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自学和讨论。内容的规定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学习方法引进讨论,标志着传统语文向现代的发展。

由叶圣陶和夏丐尊1935年开始编写的《国文百八课》,在语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本书的“编辑大意”指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国文百八课》的体例是“每课为一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文四项,各项打成一片。”这体例把多项内容根据一定的目标,整合成一个单元,可以说是一个创新,也可以说是开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先河。

但是单元要“各项打成一片”确实不易,怎样“打成一片”,因为价值取向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几十年来,语文教材编写大多沿用多项整合成一个单元的体例,但总是在文本为纲或知识技能为纲或几条线索并存的结构中摇摆,甚至出现了片面发展,走到了某个极端上去的情况。叶圣陶先生“各项打成一片”的设想,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语文任务群以核心素养为纲,不再是知识能力本位,单元内部各项以及各项的价值取向发生很大的变化,使“各项打成一片”出现了新的局面。

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法国哲学家莫兰提出了复杂性思维的思想,认为牛顿以后的科学主义方法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变得简单化、线性化了,而量子力学则让我们发现了世界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所以莫兰提出要“迎接不确定性”。他研究指出现在的教育方式存在“箱格化”倾向,把知识分成一块一块放进一个一个的小格格里,今天拿一块,明天再拿一块来教学生。这样培养的是分析性思维、线性思维。而我们要用复杂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就要发展复杂的头脑。

语文大单元设计就像理科流行的大观念、大概念一样,是建立在人类对世界新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改变知识点教学与课时主义的思维。

正如钟启泉教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多年来我国一线教师大多满足于“课时主义”,并不理会“单元设计”。然而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这一环环相扣的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链环中,单元设计处于关键的地位。倘若离开了“单元”(学习的流程)这个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基础单位,可能产生的第一个恶果是,那些开发出来的所谓“学科”、“课程”不过是一堆垃圾而已,因为构成学科的基础单位就是“单元”。可能产生的第二个恶果是,纠缠于“课时主义”。离开了单元设计的课时计划,归根结底不过是聚焦碎片化的“知识点”教学而已。

崔允漷教授说,大单元设计不只是教学单位,而是一个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

以核心素养为纲来设计大单元,关键在于提炼一个合适的大主题。通过提炼合适的主题,统领整个单元。努力发掘单元人文主题与各种语文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把诸多因素统一起来,人文性不再是游离于语文学习过程的一个标签。

为什么语文讲人文性和工具性常被批评?因为人文性没有很好地融入语文教育的过程,往往成为附加的一个标签,成为道德的说教,如果有一个好的主题统领单元,工具性与人文性自然融合,就有可能出现新的局面。事实上,课标在任务群目标中人文性与工具性都是融合在一起的。

比如,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如当代文化参与,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在任务群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运用。

比如学习战争与和平相关作品,很多教科书都有。以前是一篇篇阅读,然后分析文本的场景、语言、人物、心理等。这样学习后会不会有很深的认识?也可能有,但它是支离破碎的。假如我们以“和平的祈祷”为主题统领,引导高中生关心人类命运,祈祷世界和平。在这一主题下再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就能具身化地认识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和震撼。战争中的悲惨以及不同的人性表现,体现出我们不同的和平愿望,这样的学习过程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都能比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未完待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