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文创——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犹记儿时过大年

文创——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犹记儿时过大年

时间:2022-05-11 22:39:21

相关推荐

文创——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犹记儿时过大年

过大年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年怕中秋月怕半。意思是到了半月这个月就快完了;过了中秋节,一年就快完了,新年也就快到了。有时还会说:唉,又是一年。语气里透着满满的无奈。少儿哪知世事艰?也曾暗暗疑惑:过年多好啊,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大人们为啥还发愁呢?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于是掰着指头数日子,盼着过年,心里越是急切,日子却过得好慢好慢,中秋早过了,可是年还在很远处,连影子也看不到呢。

盼望着,盼望着,腊月终于到了,这时候感觉是迈进了年的门槛。盼着过年的喜悦,使那些寒冷的日子变得轻快和温暖。

腊八到了。腊八的时候是要吃腊八粥的,腊八粥里煮着各种豆子,有着平日难见到的花生、芝麻、核桃、大枣,有着像猫耳朵一样的面疙瘩,有着长长粗粗的面条儿,还要浇上油爆葱花,那清香四溢的味儿让人久久难忘。

腊八粥

腊八一过,年的味儿渐渐浓了起来,说话间就到了二十三。这是过小年的日子,也是祭灶王爷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的命运,为了能使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祭拜灶王爷的是包了糖的饼子,大概就是“糖瓜粘”的意思吧,灶王爷吃了甜的,满嘴糊了蜜,给玉皇大帝汇报的时候,就只拣好的说,不好的就一概免去,来年这一家就会吉祥,就会有好运。孩子们可不管这些,放开肚子尽情地吃吧,反正是过小年,大人们也不会像平日里那样训斥。

祭灶神

小年一过,过年的味儿就更浓了,大人们忙着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割肉,蒸馒头,日子似乎一下子紧了起来,时间变得不够用了,这个该干,那个也该干,这个还没做,那个还催着,这会儿轮到大人们掰指头了,划算着年货的准备情况,当然也无暇管束孩子们了,孩子们可劲地吃着,玩着,疯着。

当然,还有一件大事不能忘,那就是写对联。买好纸,送到村里会写毛笔字的人家去。那时候的对联,都要靠人手工写的。叔叔是教师,毛笔字写得好,全村的对联几乎都是出自叔叔的手,一下子要写好几天,我便成了助手,帮着裁纸,按纸,还要把写好的对联,放在空地上晾干,然后再一副一副收起来卷好,一家一家卷成一卷,用铅笔做上记号。剩下的小纸条,裁剪整齐后,叔叔也会写上些吉祥的话语,比如“春光满园”“出门见喜”什么的,可以贴在树上、墙上,以添喜色。这些个纸条给谁不给谁的权力就归我了——狗娃上次赢走了我的烟盒,他家就免了吧;莲儿上次让我吃了一颗糖,往她家多放几个吧……

再看现在,对联大多是印刷的,看着很精美,但看着几乎千篇一律的内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写对联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了,院子扫了又扫,水缸里挑满了水,谁的衣服不合适赶快收拾收拾,大年初一是不准动针线,不准扫地的。村子里焕然一新,各家的屋门里不时地传来“噔噔噔”的声音,那是人们在剁饺子馅;空气里飘荡着一丝丝甜甜的、香香的味儿,那是煮肉、炸丸子味儿,深深地吸口气,真想把那香味儿留住。

大扫除

下午的时候,人们就陆陆续续开始贴对联,放鞭炮了,孩子们听到谁家的鞭炮响了,就一拥而去,抢着在地上拣那些没有炸响的鞭炮,然后再小心地剥开,找到捻子,再放。捻子太短,好多还在手里就响了,有的还被炸出血,也不敢给大人们说,悄悄地找个火柴盒边上的纸贴着,好在鞭炮的威力不大,没有被炸成大伤的,过几天便自己好了。这时,如果下雪的话是再好不过了,红彤彤的对联,黑黝黝的毛笔字,白莹莹的雪,交会相映,熟悉的、真实的村子一下子变得陌生、虚幻起来,走在村巷里,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

贴对联

放鞭炮

除夕的晚饭是饺子。大人们总会说:宁穷一年,不穷一节。饺子馅没的说,肯定是肉的。饺子煮熟了,先舀两碗,摆放在祖宗祭桌前,烧一堆纸钱,再在纸钱的火上点三根香,插到祖宗相片前的香炉里,虔诚地磕头祭拜。据说磕头越多,头挨地越近,祖宗就越保佑你。所以,大人们总是每个头都磕得挨着地,嘴里还念叨着“保佑您的儿孙一切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等祈福语。不几分钟,大人们就端着祭桌上的饺子去伙房添了热汤,就召唤着我们吃饺子。我们磕完头,从地上爬起来,接过碗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祭祖宗

吃饺子

那时候,没电视,也没有春晚,吃过饺子,一家人围在火炉或火盆前,听大人们讲神话故事,什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啦,唐僧被困女儿国啦,哪吒大闹龙宫啦等等,虽然那些故事已经听过好多遍了,但听起来还是那么精彩有趣。大人们说,除夕的晚上守岁越久,来年好运气就越多,我们都努力地听着,听着,睡意一阵阵袭来也不肯睡去。

大年初一天还不亮,鞭炮声就此起彼伏地响起来了,我们急急地穿了新衣服就跑出去,一家一家地拜年,说着吉利的话,糖果花生便装满了口袋。早饭依然是饺子,讲究个早,谁家吃的早,谁家的运气就好,饺子里还会包有硬币,谁吃着谁走运,孩子们多的人家,更会在乎谁吃到那个饺子,吃到了,便喜不自禁地到处炫耀。

午饭要比平日丰富,大多人家都以红烧肉做的“扣碗”、红薯丸子、杂烩菜为主,平时罕见的白面馒头也可以随便吃,家境好的人家,大人们还会喝上两口酒的。

拜长辈

互恭喜

吃过午饭,这年就算是过了吧。不过,还别急,过年的重头戏才刚开始,那就是走亲戚。走亲戚也是有讲究的,初几去谁家,要带什么礼物,都是有严格的区分,容不得半点差池。说是“走亲戚”,那是真的“走”,不管多远的路,都是靠两条腿、两只脚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亲戚家,亲戚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吃吃饭,拉拉家常,一切都那么自然、温暖。这样“走”亲戚会比较费时,一天最多两三家,亲戚多的人家到了正月十五才能走完。虽然过程很长,甚至走得很累,但亲情浓浓,令人感到欣慰和甜蜜。

走亲戚

正月初五,又叫“破五”,是送破败神的日子。人们早早地起来,把过年这几天的垃圾送到十字路口,这样破败神就被送走了,就是祈祷来年不会打破东西而破财了。过了“破五”,一切就慢慢恢复正常了,街上的商店开门了,路边摆摊的也出来了,这就算过完了年。

过破五

观花灯

近两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都开始居家过年,有人会觉得不跑不串不聚餐,年味淡了,人情也淡了。不过,为了大中国能早日恢复平静安宁,我们都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实行“就地过年”“电话拜年”“网上拜年”,不给国家造麻烦、添乱子。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的年!

严冬已过,春暖花开。我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等疫情成为岁月的尘埃,我们仍要正常地过年,就像儿时那样,让热闹重回中国大地,让亲情点燃人间幸福……

宅家年

新牛年

【欢迎转发本平台所有发布内容。原创及独家新闻未经允许,禁止媒体转载。】

作者:杨志强

垣曲县发展和改革局

编辑 | 张丽娜

审核 | 高海鹏

吴雷生

宋 鹤

监制 | 张亚平

总监制 | 谭红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