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征文004」遥忆儿时过大年——我在武乡过大年

「征文004」遥忆儿时过大年——我在武乡过大年

时间:2024-01-11 11:24:46

相关推荐

「征文004」遥忆儿时过大年——我在武乡过大年

作者:李子明

几十年的岁月过去后,我们也被挤进了老年人的行列。随着年龄的增长,怀旧情结也越来越重了。儿时过大年的情景时不时地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初一那天,天还未大亮,就听到外头有人在响炮。我们揉揉眼睛,赶紧起来,穿上娘给我们准备好的新衣服,到院里去响炮。

那时候,家里人口多,就我爹一个劳力,我们弟兄三个人一起上学,光景过得挺紧巴的。尽管这样,爹在备办年货时,总要挤出几个钱,给我们买十来个“叭儿炮”,再买上一板二百响的火鞭。到家后,爹就把火鞭拆开一部分,给我们每人分上二三十个,其余的让过年时挂在院里的枣树枝上集中燃放。

这些炮太少了,根本经不住我们放。把炮响完后,我们还要到其他人家放炮的地方,捡拾没炸响的炮。一掰两截,用火柴点燃炮药,“哧-----”,冒出两股耀眼的亮光……

回到家里,就看到桌子上摆放着“枣山”、“团圆”,还有“抓钱”馍什么的,还有盛着高粱的碗。爷爷亲手点香插香,带着全家人,向墙上的“爷爷家”(玉皇爷、灶爷爷)跪下起来、起来跪下磕上好几头。

随后,村里给爷爷拜年的人们,就一拨儿一拨儿地来到我家的院子里。爷爷那时七十多岁,是本门近支最高辈份的人,也是他们那一辈人中的硕果仅存者。他留着几近全白的山羊胡子,清瘦的脸上皱纹仿佛舒展了许多。爷爷喜气洋洋地出门相迎,忙不迭地打招呼,忙不迭地散香烟。他平时总是抽旱烟,过年时才买几盒“墨菊”“大前门”之类的“奢侈品。

随着一阵“叔叔”“大爷”“爷爷”的称呼,一伙人参差不齐地跪倒在院子里。爷爷笑逐颜开,嘴里嗬嗬着:“起来哇,快起来哇!”脸上流露出来的神色,写满了自豪与激动!

在吃早饭之前,我们弟兄们相跟着,给庄子里二十几户人家去拜年。除了本家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外,还有几户段姓与杨姓。转了一圈儿回到家中时,衣服上的兜兜里装得鼓鼓囊囊的。那就是我们跪下起来所换来的“战利品”,尽是些核桃、柿饼、软枣和糖果。要知道,在那种年代里,这些东西在平时,那可不是轻易能享受到的啊!

回到家里,先拜长辈后开饭。

不用说,先给爷爷磕头。“爷爷,给你磕头了啊!”爷爷坐在炕中间,笑呵呵地:“俺孩们醒下(懂事)了。磕哇!磕哇!”

接下来,给爹娘磕头。爹娘的表现真有点“心口不一”,嘴里说着“罢磕哇!罢磕哇!”,却也不阻止我们的行动。

早饭挺简单,却很高级。那就是蘸着醋蒜吃饺子。那种年头,吃饺子是过年的“专利”,平时根本没那种奢望。我们最感兴趣的,并不在于饺子的馅儿味道如何,而是看谁能吃出吃出几个“洋钱钱(硬币)”来。娘给我们说过,谁吃出来的多,谁就有福气。我们弟兄三个,都是争先恐后,话也顾不上说,只想尽量多吃几个饺子,多吃出几个“洋钱钱”来!直到肚已觉得有点撑人了,才很不情愿地放下碗!

早饭过后,就去上坟,去祭祀我们的先人。

我爹那一辈,堂兄弟六七人,我们这一辈也有十几人。大家相互传唤,成群结队地到了坟地后,先响几个大炮,放几挂鞭炮,摆放好祭品,就在那里等待一个重量级人物的到来,那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生于大清光绪年间。头戴着一顶褐色的绒毡帽,穿一件黑色粗布棉袄,腰里勒一条白色的粗布腰带。藏青色的棉裤下端,用一寸多宽的黑带子紧紧扎住。

因为年龄的缘故,他走得比较慢。等他到了以后,祭祀仪式就正式开始。爷爷领着我们,从主墓开始,按照辈分顺序,给每个坟头插香、磕头、泼汤,还忘不了给我们讲本姓、本门人的来历。

我们这一支李姓,是明朝嘉靖年间,从西垴儿迁居到姜村的。到了爷爷那一辈,已经十九世了。现在这座坟地,是他爷爷六十多岁时,找风水先生看下的。坟地周围这五棵松树,就是他爷爷亲手栽下的。为了保证松树成活,他爷爷经常拄着拐杖,去坡下边的河里挑水浇树……

这样的话,他每年上坟都要讲,也不知道讲过多少次了。而我们这些后辈,都十分恭敬而又虔诚地听着,像第一次听一样,谁也不敢流露出厌烦的表情!

爷爷经常说,人都是有祖先的,过得穷也罢,富也罢,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

上坟回来,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分了。与现在的年饭相比,那时候的饭菜就显得很寒酸的了。炕上放一张小炕桌,桌子上是一盘杂烩菜,一只锡壶里倒上二两散白酒,用麻杆火烤一烤,再把一截空心麻杆插在壶中。爷爷喝,爹也喝,我们也能凑过去喝。尽管呛得脸上火烧火燎的,却也很享受那种醇香绵长的感觉!

大年初一的下午,恐怕是是村里的男女老少,一天乃至一年中,最清闲、惬意的时刻了。

后生们,团团伙伙地聚到人们家的炕上,手里挥舞着崭新的扑克,玩的是“五星”“大令”“小令”的“打千分”,“甩牌”“调主”“管住”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中老年人,聚集到背风向阳的墙根下侃大山。有的人比较抠,摸出一根烟只管自己抽。有的人则不然,他从兜里掏出一盒平时难得一见的“黄金葉(叶)”或者是“白兰”烟,一人一根挨着人头散发,引来阵阵夸赞声,虚荣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被施舍的人,表现各不相同。有的人,点燃烟后,闭着眼睛猛吸一口,然后闭上嘴,鼻孔里喷出两条长长的烟柱;有些人拿着这价钱不菲的香烟,根本舍不得抽,就小心翼翼地夹在耳朵上,或放回自己的衣兜中,准备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享用。正所谓:散烟者,人夸慷慨,彰显荣耀;得烟者,阿谀奉承,受宠若惊!

女人们,收拾好锅碗后出了家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她们三三五五集合到一块儿,看看谁的衣服好,比比谁的好针工。张家饺子是猪肉馅,茴香大料韭菜葱;王家配的是胡萝卜,羊肉剁了整半斤;李家鸡蛋粉条豆腐馅,因为全家不吃荤;赵家包了五硬币,就数老三有福分……三个女人一台戏,嘻嘻哈哈尽笑声!

小伙伴们呼朋引伴,三五成群。男生们,有的在场院里玩“老牛王受气”,有的到小河上去溜冰,有的观摩新春联,有的分成两拨儿,一方守阵地,一方打冲锋;女生们,头上扎着红头绳,或玩“弹方格”,或玩“拿归儿”……

跑亲戚拜年,是过大年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从初二开始,除少数老年人留守家门外,其余的人几乎是悉数出门,到姥姥家去拜年。大人们或提着竹篓子,里面放满了馍馍、黄蒸;或背上背着、肩上扛着顶着走不动路的小娃娃;稍大一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前跑后,似乎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大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见到女儿外甥上门,姥姥姥爷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细缝,连声招呼:“快上炕!快上炕!俺孩们路上冷了哇?快上炕来温一温!”

贴心的问候,灿烂的笑容!这就是割不断的血脉传承,这就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初三拜姑姑姑父,拜姨姨姨夫,会会表姐妹表弟兄。古传老鼠嫁闺女,而今权且当作笑谈流传。

初四“扔穷”迎灶神,新女婿进了岳父门。岳母见了女婿汉,眉飞色舞心舒展。只要待俺闺女好,俺老夫老妻就心宽。

初五“破五”不出门,赶走“五穷”迎财神。

初六商铺都开张,生意兴隆六六顺。

初七本是人“生日”,祈祷科举得高中。

初八顺星谷寿诞,祈祷五谷丰登人寿年丰。

初九玉皇寿诞日,祈祷风调雨顺安民生。

石头生日是初十,碾磨石具不能动。

十一开始“送十五”,长辈踏进晚辈门。

拜年活动还未落下帷幕,闹元宵活动已经开始了。

闹元宵,是过大年的重头戏!

十二开始,搭秋千,扭秧歌,练顶灯,踩高跷。我们姜村,还有排戏演戏的传统。听说以前演过不少秧歌剧目,既有古装戏,也有现代戏,有《王贵李香香》《小二黑结婚》等,听说因为演戏,还促成了好几对适龄青年的婚姻呢!

那一年演的是什么来着?剧名早忘了,我只记得俺耀文叔叔串饰的“老婆婆”的那几句唱词:

我正在茅房倒沙盆(尿罐),

忽听俺儿媳妇叫几声。

放下沙盆我往回走,

看看是出了啥事情!

……

还有俺奇善哥饰演的“唐医生”的唱词:

孩子先是伤了风,

后来就发展到肺炎病,

打上些针来吃上些药,

你们都不用来担心。

……

唉!到如今,当年那些演员们,大多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追忆及此,令人感到不胜唏嘘!

半崖村,搭过“胡悠(秋)千”,让人们体会了惊险刺激的感觉;松北村搭过“八挂(卦)秋千”,让人们领略了什么是场面雄浑与威武;城南村曾搭过“纺车秋千”,让人们感悟到“肝胆相照”的深刻内涵!

正月十五的前前后后,县城总会举办文艺节目会演,我们村的剧目曾获得过奖励。

元宵节那天,数不清的秧歌队涌向县城。我们也跟着村里的秧歌队,到县城各机关单位进行慰问。大街上人头攒动,比肩接踵。邻街的墙上都是人,或站着,或坐着。还有的人,攀到了路边的树上。彩旗如林,人山人海。鞭炮声锣鼓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各机关单位的院子里,都是秧歌队。我们这些小孩子,如泥鳅一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哪里红火就往哪里跑。尽管累得汗流浃背,也在所不惜!为啥?因为我们偶尔也能捡到些没炸响的炮竹,有时还能收获些糖果之类的东西。

在城关兽医站的院里,我爹还唱过这样一条秧歌:

姜村的秧歌队前来慰问,

保贵哥在喔(那)儿笑个盈盈。

兽医站为社员分忧解难,

养六畜保平安全靠你们。

直唱得俺保贵大爷红光满面,一边拍手,一边高喊:“好!好!快给咱发烟!快准备茶水!”

白芽村的高跷队久负盛名,随着八音会的铿锵鼓点,他们一会儿展示绝活“劈叉大跳”,一会儿在同伴的配合下表演“翻跟头”,那高超的技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声。

城关村的秧歌队里,有一对“黄金搭档”。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串演一位老寡妇,收里还拿着线拐子和线旦旦(线锤儿),还有一位蓬头垢面的“傻闺女”拽着她的胳膊,那“老寡妇”带着“傻闺女”,也进圈子里唱秧歌:

大闺女今年已经二十八,

没人家要娶她把我活急煞。

亲戚邻家们快帮帮俺,

不管伢好赖咱嫁咱了她!

诙谐幽默的唱词,再加上滑稽异常的肢体动作,令人捧腹,忍俊不禁!

晚上,县城还举办灯展。我们年龄小,没去看过,只是后来听大人们说的,说那场景也是盛况空前,十分有趣。

十六“小天仓”,家家户户吃油炸糕。

过了十六,“闹元宵”的活动也就结束了。人们收敛心神,又投入到新的工作、生活当中,期待着下一轮“过大年”的到来!

1月16日定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