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西方艺术史:19世纪德国美术-德国罗马派画家费尔巴哈【65】

西方艺术史:19世纪德国美术-德国罗马派画家费尔巴哈【65】

时间:2020-06-04 03:37:26

相关推荐

西方艺术史:19世纪德国美术-德国罗马派画家费尔巴哈【65】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

19世纪德国美术

在19世纪60和70年代出现了一个画派称德国罗马派。以安塞姆·弗雷德里克·费尔巴哈(anselm friedrich feuerbach, 1829—1880年)为代表。安泽尔姆·费尔巴哈,德国新古典主义或浪漫派古典主义画家。主要选择希腊神话故事为绘画题材,他们努力把古希腊典雅的理想和永恒的古典形象渗透进19世纪的人物画中去。当时在德国国内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实利主义日益影响德国美术创作,有些艺术家对此深为不满而迁居意大利,在那里创造没有时代特征的、自尊的理想人物,以此推崇古代文明。这些奔赴意大利去崇拜希腊古典艺术的画家们,人们给予一个雅号,叫"德国-罗马派"。

《伊菲革涅亚》希腊神话说,"伊菲革涅亚"是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的女儿,阿伽门农在率军讨伐特洛伊的途中遇到阻力,海上无风,船不能航行。后听信预言家谗言,说他因冒犯了女神阿耳忒弥斯才遇此难,只有将女儿作为牺牲献给女神,舰队方能顺风开航。阿伽门农只得依从,派奥德修斯去把女儿领来,后来反悔,试图改变主意,但已来不及,女儿已被送往阿耳忒弥斯神庙。 当祭司挥刀要杀伊菲革涅亚时,女神赦免了她,以一只牝鹿代她受戮,并将伊菲革涅亚带出,携她越过大海,来到陶里斯的国度,让她做阿耳忒弥斯神庙的女祭司。从此以后,她终日遥望故乡,思念亲人。平时,她目睹自己的同胞希腊人被带到这座庙里作为祭献,被杀死在神坛前,感到不胜悲痛。这幅画上绘的是她每日面对茫茫大海,思念故土希腊及其亲人的情景。画家在这个形象上融合了意大利古典形象与法国浪漫主义的表现成分,产生一种他所独具的寓意性人物风格。费尔巴哈所画的人物具有一种高尚的古典美,画面洋溢着一种抒情与哀伤兼具的情调。

《伊菲革涅亚》1862年

在1871年,他又画一幅《伊菲革涅亚》,她的坐姿呈背向,色彩更素净,情绪也更加忧郁。

《伊菲吉妮娅》1871年

《保罗与佛朗西斯卡》1863年

《手持扇子的女士的肖像》1866年

《蒂沃利的回忆》1867年

《自画像》1873年

《酒宴》1874年

《曼陀铃演奏者》1868年

《一位戴珍珠项链的女士的肖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