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留学鄙视链真的存在吗?就业版高校鄙视链又是什么?

留学鄙视链真的存在吗?就业版高校鄙视链又是什么?

时间:2020-03-18 18:39:32

相关推荐

留学鄙视链真的存在吗?就业版高校鄙视链又是什么?

非211、985本科,在国内考研也不免会受到“出身歧视”?

很多人认为世界排名300左右的香港某大学都胜于赴英非G5大学读研?

求职者说hr都认为一年制英联邦教育下的硕士很水,认可度极差?

在国内985>美国>香港>英国>其它的留学鄙视链,这样的留学鄙视链是真实存在的吗?

不是!不是!不是!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不存在这样一条地区鄙视链,只存在学校排名差异。

相信很多同学在择校的时候,都不免灵魂拷问一番:选什么样的学校,未来更适合就业?尤其是出国留学,直奔硕士的同学们,更是希望学位变现能力最强、最快。

海外学位设置和大学排名多而且复杂,光看学术成果似乎又看不出个名堂,相信不止一个同学想知道,到底HR们更偏爱哪些学校的学生们?

Pro君来贡献一个视角:国际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查。也称,“就业版高校鄙视链”。

事先说明,以下内容仅针对想就业(想进入工业界)的同学们,不适用于想继续深造学术的同学们。

要知道,就业竞争力和学术竞争力完全不是以相同的指标衡量的,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本文所有内容只适用于针对就业的同学们~

关于所谓的留学鄙视链,相信很多留学生小伙伴们都听过这个说法——

美国藤校>英国G5>国内985>北美其他高校>英国其他高校>澳洲,而且还附带本科>博士>硕士的规律,最惨的一定是就业导向硕士(英国学制中的授课型硕士)。

尤其是美国西海岸和中部的同学们(点名斯坦佛、芝加哥、加州系统、伊利亚诺),更是没少解释:对,我们真不是常青藤;不,我们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学校!

还有诸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恨不得横着走的大学,有时候还会被满脸迷茫地反问一句:“什么,居然真的不是常青藤吗?”

甚至连英美之间的鄙视链都没停止过,连吃个薯条都能互相鄙视一晚上。

至于欧洲大陆的学校们,甚至因为过于“没有名气”,连上鄙视链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荣登C位了……

巴黎高商、柏林大学、苏黎世理工、阿姆斯特丹等真·世界顶级大学大学哭晕在墙角…

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高校,更是连在墙角哭泣的资格都没有……

不仅同学们自己想知道,HR们也想知道,到底哪所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最适合给offer?

需知道,好学校培养的好学生,不一定会成为好员工,从学术领域到专业就业方向上的跨越确实不容易,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也正是在学生和职场双重需求下,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估应运而生。

QS(没错,就是每年给高校排名的QS)每年除公布国际高校的综合排名外,还会对大学们做一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估(Graduate Employability Rankings)”,衡量哪所学校的学生“就业最好”、最有竞争力。

QS的报告显示,雇主们最关注的毕业生的“软实力(soft skills)”,也就是所谓的从学术到工业界”能力变现(skills gap)”的过程。尤其是工程和技术领域,最为关注学生是否能将所学转化为所用。

HR们也会着重考虑,哪些学校提供了从学术到工业界的衔接课程(connecting courses)和技能培训,能更简化企业培养员工的成本和流程,尽快将应届生投入到生产生活流程中去。

QS直接指出,每年英国的应届毕业生中,只有50%的学生选择了就业,而且知名学府的学历作为保障就业的力度越来越弱。

QS衡量敬业竞争力的五个指标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就业型选校的重要参考:

毕业生就业率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

企业合作率

(partnerships with employers)、

雇主评价

(employer reputation)、

校友成就

(alumni outcomes)、

企业-学生衔接程度

(employer-student connections)

这五个指标,基本囊括了一所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竞争力的指标:就业能力、变现能力、吸引企业能力、长期发展和职业培训。

公布的数据,就是对所谓的留学鄙视链最大的冲击。

尤其是前十名的高校,美国只占据了四所,排名第一的是MIT,上榜前十的还包括综合排名并未进入前十的悉尼大学、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都击败了综合排名极为靠前的牛津大学

尤其是清华大学,位列第6,可谓极有就业优势。

至于排名11-25名的学校中,更是出现了不少意外黑马,比如埃科勒理工和滑铁卢大学

纽约大学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强大的职业对接系统稳居全球第十一、全美第五,而北大也上榜全球前二十。

但看亚洲地区,中国大陆的学校表现绝对抢眼,排名相对靠前。但是日韩老牌名校也毫不逊色。除了C9外,还是日韩霸占着榜单的前列,且比例高于大陆学校。

而就北美而言,虽然总体表现还行,但分布差异化比较明显,显然,好学校的优势仍在,但区域内部(比如亚洲地区肯定更偏向本地学校)优势不算突出。

换句话说,在这个“就业版高校鄙视链“里,其实也隐含着地域内部的鄙视——再怎么说,企业还是垂青本地高校的毕业生,或者具有文化同源性的雇员。尤其是服务业和第三产业,更是明显。

反正,就从数据来看,指望拿着一张美国文凭走天下,那是痴人说梦了。要是学校不够好,远不如其他地区顶尖高校的学历值钱。

Pro君一直觉得,所谓留学鄙视链,除了开玩笑的成分,剩下的更多是希望通过一张学历决定自己的价值。尤其是现在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HR们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蒙在鼓里的人,对学校的好坏心中自有判断。

妄图通过所谓的某国学历走天下,已经行不通了。学历早就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只能为一个人求职提供助力。

更重要的,还是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

好学校不为学生背书,而培养学生的成长。这才是留学生们择校时候应该看重的“就业竞争力”。

-你 可 能 错 过 的精 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