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儿时过年的记忆(六十年代)

儿时过年的记忆(六十年代)

时间:2023-04-12 18:46:58

相关推荐

儿时过年的记忆(六十年代)

我们这代人记忆深处里,童年过年是幸福的,快乐的,难忘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物资都凭票供应,大到自行车,小到火柴盒,全是有票才能买的。为了过好年平时攒下的猪肉票派上了用场。过年政府都多发一点肉票、不有鱼票、鸡票、酒、烟等一些副食票,丰富了餐桌上的年夜饭。进了腊月,过了小年,家家户户开始忙年了。妈妈一边忙着扯布给我们做新衣裳和新鞋,一边买年货筹备年夜饭,还要扫房除尘。爸爸为我们买鞭炮,兴致勃勃为我们糊红灯笼。爸爸手可巧了,用棍子、铁丝、胶合板和红纸,就做成了灯笼,有圆的,有方的,上面还写着"春节快乐",到了晚上灯笼点上蜡烛,红红火火的,可好看了,邻居家孩子可羡慕了。

到了大年三十,一起床妈妈就吩咐今天过年了,过年期间要“忌口”,不能讲一些不吉利的话。有许多规矩要遵守,比如:年三十不扫地,大年初一不倒垃圾,初五之前不拿的针线等等。然后拿出新衣服让我们穿上。桌子上摆糖块,瓜子,花生,还有冻梨,冻柿子,这一天最开心了,大人喜气洋洋,小孩有那么多零食吃。年夜饭是重头戏,大年三十下午三点准时开席。五囗之家八菜一汤,有小鸡炖磨菇(吉祥),红烧鱼(富富有余),炸肉丸子(团团圆圆),红烧猪蹄或扣肘子肉(走红运),挂浆土豆(甜甜蜜蜜),还有冷菜,炒菜都必不可缺。餐桌上小的给老的用汽水祝酒拜年,老的给小的发压岁钱(红包),少则一元、两元到六十年代后期,有五元了。过完年,爸妈总是哄我们说怕钱丢了,替我们存着,钱又原路退回,成了生活费。我记得,有一年哥哥拿钱买了两本小人书,妈妈直念叨他乱花钱,可见家里当时还是很穷的。

大年三十除夕夜接近12点钟,爸爸一声令下,我们前呼后拥响应着,到外边放鞭炮,好时只有“二踢脚”“冲天猴”,便是最难忘的是一挂鞭的响声,批里叭拉的可热闹了。放完鞭炮妈妈端上煮好的饺子,家人围在一起,边吃边品,看谁吃出的”幸福”多。每年妈妈都会在饺子里包进一些分币,5分、2分、1分,谁吃得多,象征着谁明年运气好。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日子,大人们成群结队的走东家串西家,孩子们放鞭炮,堆雪人,打雪仗,玩雪爬犁,看露天电影,看秧歌,欢天喜地,热闹极了,儿时的过年至今难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