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汉魏六朝时期 诗文为何“以悲为美”?

汉魏六朝时期 诗文为何“以悲为美”?

时间:2023-11-14 12:28:54

相关推荐

汉魏六朝时期 诗文为何“以悲为美”?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说:“奏乐以生悲为善音,听乐以能悲为知音,汉魏六朝,风尚如斯。”

这里,钱钟书先生指出了汉魏六朝时期,音乐有“以悲为美”的审美特征。其实不只是音乐,在这个时期,尤其是东汉末年以来,文学作品也同样呈现出“以悲为美”的特点,乃至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审美风尚。

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作品

纵观汉乐府诗歌,我们可以发现悲壮、苍凉、冷峻为其主要特点。比如《东门行》、《孤儿行》、《妇病行》、《怨歌行》、《悲歌》等等。独守空房的思妇,孤苦无依的儿童,苦守边疆的士兵,食不果腹的行人,浪迹天涯的游子……集中展现那些痛苦与不幸的个体。这与之前《诗经》的风格相去甚远。

《东门行》说:“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为人们展现了一个生活极度困苦,不得不拔剑走上反抗道路的男子形象。

《孤儿行》中,描述了一个寄居于哥嫂家中,长年受到虐待的孤儿形象,让他小小年纪就有了轻生的念头,揭示了社会人情的冷漠,读后让人潸然泪下。

《孔雀东南飞》这部东汉末年的长篇乐府诗,描述了一个女子婚姻的不幸,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叙说了思乡的悲切,人情的悲凉,建功无望的悲哀,是“悲”与“美”的高度统一,打动了无数人的内心。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挽歌,这种丧葬乐曲,甚至变成了宴饮游乐时的流行曲目。当时许多文人都钟情于挽歌,以显示自己蔑视礼法的不羁个性。挽歌的悲哀情调与诗意风格,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美学景观。

袁崧精通音乐,擅长挽歌,他的《行路难》,听者无不落泪,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

《晋书·五行志中》说:“海西公时,庾晞四五年中喜为挽歌,自摇大铃为唱,使左右齐和。又宴会辄令倡妓作新安人歌舞离别之辞,其声悲切。”

梁朝末年以来,宫体文风在中国十分兴盛。这种宫体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以悲伤为审美基调。《隋书》“词尚轻险,情多哀思”道出了宫体文学以悲为美的特点。

并且这个时期的悲情文学,并不是底层民众多特有,占据社会上层的帝王将相,也有很多悲情作品,影响力也很大。比如曹操父子的诗文,就呈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风格。

“以悲为美”的原因探析

为什么这个时期的诗文,会呈现出“以悲为美”的显著特征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社会动荡,连年征战,民不聊生,人们对生命的脆弱有着切肤之痛。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个大分裂时代,政治腐败,时局动荡,兵燹不断。

从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三国纷争,到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再到南朝时期侯景之乱,所到之处,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加上饥馑、灾荒、瘟疫的频繁发生,生命显得格外脆弱,东汉末年时,人口急剧锐减。目睹一幕幕发生在身边的惨剧,人们对世事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因此也触动了文人们那颗敏感多情的心灵。

王粲的《七哀诗》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这几句话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与社会的深重苦难,让人不忍卒读。

曹操《短歌行》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薤露》一诗云:“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这两首诗歌,都将人生比喻成一颗转瞬即逝的露珠,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次,道教与玄学的兴起,让人们的个体意识得到充分展示。

同时,接踵而至的灾祸,到处险象环生,死亡的恐惧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道家和道教为人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

这个时期,在文人士大夫群体中,十分流行求仙问道,服用丹药,以求得生命的延续。

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道家的哲学思潮。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集团分裂,社会矛盾尖锐,传统的价值体系也逐渐崩溃,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道家的玄学思想。

同时,文人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寄情山水,放浪形骸,逃避政治上的黑暗,抒发个人的自由思想,崇尚自然本真的情感,“以悲为美”成为了他们张扬个性的一种文化,而成为风潮。比如,挽歌这种惊世骇俗的方式,彰显了这一时期文人注重个性的心理特征。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激起人的恻隐之心,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

悲伤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审悲情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也让人的内心更加自然纯粹。

再次,佛教的到来,让人们对人生之“苦”有更深刻的认识。

佛教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并且很快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玄学糅合在一起,形成了释道混杂的局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从中可见当时佛教的兴盛。

佛家认为,人生有“八苦”,众生皆因无明而沉沦于苦海之中,人生就像一艘小船在狂风暴雨中航行,要远离世间烦恼,离苦得乐,就要虔心修行。

佛教“众生皆苦”的观念,对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深受佛教熏陶,醉心于佛理,佛教思想为他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也带来了写作上的灵感。颜延之、谢灵运、萧统、江淹等人的作品中,都融合了释道思想。

结语

汉魏六朝时期“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这一时期苦难的社会生活,根植于中国文人多情善感的心灵。

面对苍茫的宇宙,人的生命如同昙花一现,又如朝生暮死的蜉蝣,诗文中的悲伤之美,引发人们对人生命运的深深思考。

这种审美情结,使得这一时期的诗文,都呈现出厚重、沧桑的特点,让后世的文人对人生的苦难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促成了中国古典文学悲多于喜这一文化传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