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范仲淹《渔家傲》:是宋代最早的边塞诗 苍凉悲壮 慷慨生哀

范仲淹《渔家傲》:是宋代最早的边塞诗 苍凉悲壮 慷慨生哀

时间:2019-03-14 19:04:54

相关推荐

范仲淹《渔家傲》:是宋代最早的边塞诗 苍凉悲壮 慷慨生哀

本文乃爱你是喜上眉梢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范仲淹幼年家贫,能刻苦求学,后来在政治、军事、文学等几个方面,都有较大的成就。

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羌族,北周以来逐渐强大。到北宋宗天圣十年(公元一O三二年)建立夏国(习惯上称为西夏),据有现在宁夏、甘肃等一带地区。至南宋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才为蒙古族所灭。宋仁宗时,北宋王朝与西夏作战,屡遭失败。仁宗康定元年(一O四O)至显庆三年(一O四三),宋王朝派韩琦、范仲淹等经略陕西,仲淹爱护将士,治军号令严明,西夏人称他“胸中有数万甲兵”。加之他能以诚意对待党项族人民,西北局势才得以稳定。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他的词留下来的不多,一共只有五、六首,但颇为精粹。特别是以边塞军中生活为题材的词,在宋代以他这首《渔家傲》为最早,对后世颇有影响。

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写边塞军中的紧张生活,景中有情。开头就点出所写的地方是“塞下”,所写的时节是“秋来”。此时此地的景物“异”于它时它地的景物。这个“异”字,是上片描写的中心,作者就是紧扣这个“异”字指写"塞下秋来”特异风景的。

接着,以拟人的手法写南飞的大雁,“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在这里度过春夏两个季节,现在要飞去“衡阳”,对这住过一段时间的“塞下”,总该有一点半点依依不舍之情吧,为何竟白“无留意”呢?这“异”于常情的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里异常苦寒,大雁也不可能产生留恋之情。然而,大雁本是无情物,哪有什么思想感情,所谓“无留意”,实是作者概括一般人的感受,发为想象,假托南飞的大雁表达出来,形容“塞下”是雁过难留的苦寒地方。雁犹如此,人何以堪。长期戍守边地的将士产生怀乡之情,是理所当然的事。这句是写大雁,包含写作者所感。

第二句写所闻的“边声”,“四面边声连角起”。所谓“边声”,就是边的特异的音响。

秋来的“边声”又异于其它季节的“边声”。连营的号角,此起彼应。号角声本来就具有悲凉的特巴,更何况“胡筛互动,牧马悲鸣”,西风瑟瑟,雁嗅声声……再加上“四面”两字,形容“边声”在边地周围响成一片,烘托出浓厚的苍凉悲壮的气,动人心弦。这是写所闻,也包含作者所感。

第三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千嶂”言地势险要。“长烟”一话,不仅仅形容烟雾迷漫,而且是以一个长”字形容视野的广阔,以一个“烟”字形容荒凉。在这午峰万壑,J广阔荒谅的边地上,日轮西坠,黄昏临近的时候,这一座“孤城”就显得异常的“孤”,句末再著一“闭”字,把戒备森严、城门紧闭,边境局势异常紧张,形爷得十分鲜,将士们生活异常艰管也就不言而喻。这句写作者所见,也包含作者的感受。

下片写情为主,写将士们“归无计”的原因,也写景,借以抒情。第一句,时间比上片所写稍晚,应该是黄昏已过,夜等开始降临的时候,“浊酒一杯”,无非是“举杯消愁”的意思,愁闷的是什么?边疆生活紧张苦,家乡远隔万里(“家万里’),谁无思乡之情?这种愁闷的产生,也是人情之常。不过,如果所抒发的仅仅是这祥的情,那未免太低沉了。作者立即告诉我们,“燕然未勒”(没有破敌立功)是“归无计”的原因。

是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守卫边地,必当克敌制胜,保土安家。大功未,大业未成,边境局势还异常紧张,怎能回家乡去呢?功业未立,不应归家,久戍不归,难免思乡;这个矛盾心情的表现就是愁闷。这个愁闷不仅合情合理,而且为全词奠定基调。

还使读者体会出上片写所见所闻所感,给读者的感受不是凄凉哀感而是苍凉的原因所在。

第二句写的时间已是深夜。“羌管”仍在“悠悠”地吹奏,寒霜(或指月光)布满大地,这些特征性的事物,最容易触动怀乡将士的心弦。“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久戍边境的将士,又经历一个不眠之夜。将军过早地出现一丝丝白发,战士忍不住掉下一串串泪珠…朝廷当局,知道将士们紧张艰苦的生活吗?了解他们矛盾愁苦的心情吗?曾经对将士们有过一点半点的关顾吗?

这首词描写守边将士在紧张艰苦的成守生活中,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怀乡思家的感情。久戍怀乡,是我国从《诗经》以来历代诗人的传统题材。

范仲淹这首《渔家傲》词,把建功立业的理望和怀乡思家的情感连在一起来写,形象地概括为“燕然未勒归无计”。词的主旨就不在于久戍的愁苦(虽然写了这种愁苦),而在于怀乡思家与“燕然未勒”的矛盾,使所反映的愁苦具有一定程度的爱国色彩,词的调子也就较为高昂。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善于利用特征性食物以表达主旨。

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有情。所写的景物,都紧扣“异”字,如“雁去无留意”,“边声”等,都富有“塞下”秋天的特色。下片以写情为主,借景以抒情。所写的“羌管悠悠”、“霜满地”等,都是容易触发人们的思绪的特征性景物。全词就以特征性景物,抒发守边将士特有的感受(“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愁苦),形成苍凉悲壮的意味。

清代初年的彭骏孙,在其《金粟词话》中评这首词的结尾说,“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其实用这八个字来评论这整首词也是可以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