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抒发戍边苦闷之情 意境开阔 气概苍凉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抒发戍边苦闷之情 意境开阔 气概苍凉

时间:2020-02-22 07:11:02

相关推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抒发戍边苦闷之情 意境开阔 气概苍凉

#最美诗词#《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边关将士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01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02注释

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②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⑧羌管:羌笛。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03译文

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的意思。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04赏析

宋仁宗时,西夏时常向南侵犯,使得北宋西北边防非常紧张,范仲淹曾在公元1040年至1043年,镇守边地,使西夏兵马不敢南下。这首词是他五十二岁时在军中所写。

词的上片写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秋临边塞,风景反常,向南飞去的雁儿毫无停留的意念。上句概写塞下秋天的景色与内地的风光迥然有别,下句通过“雁去无留意”,突出边塞的荒凉,写明戍边将士的感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风声、叶鸣、人喊、马嘶等等声音伴随着号角一道充满整个空间。在数不清的山峰象屏障一样围绕的环境中,野烟长抹,斜日西沉,一座孤零零的城堡紧闭着。这样,就生动地勾画出一幅辽阔、悲郁、苍凉而又戒备森严的戍边图景,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下片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在这样的环境下,“浊酒一杯”,聊以解闷,想起家园远隔万里,归思更引人愁。这里,“一杯”与“万里”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

“燕然未勒归无计。”急想回家,但不能回去,更没有作出规划,因为还没有完成朝廷交给的任务,还没有象东汉窦宪将军那样,追击匈奴于燕然山麓,在那里刻石记功。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时近深夜,满地银霜,远处传来悠长的羌笛声,实在难以入睡,将军频添白发,征夫泪满衣襟,一种久戍边塞的苦闷情绪顿时倾吐了出来。

这首词一改前朝低沉婉转之调,抒发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从词史上说,这首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后世影响很大,开启豪放派先河。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心地花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