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苏轼最经典古文 全文100多个字 两个字看似平淡却意在言外

苏轼最经典古文 全文100多个字 两个字看似平淡却意在言外

时间:2022-05-26 17:50:47

相关推荐

苏轼最经典古文 全文100多个字 两个字看似平淡却意在言外

公元1079年,对于苏轼的这一辈子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考验。这一年,刚刚42岁的他经历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勉强被贬到黄州。

后人谈起乌台诗案,无一不为苏轼的命运而感到惋惜。实际上若不是宋太祖留下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苏轼的生命很可能终结于此案当中。

或许是上天的怜恤苏轼的才华,才会把他放到了这一个新的历史境地当中。他被贬到了黄州,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留下了著名的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还留下了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一篇他人生当中最为经典的古文。全文只有100多个字,但其中的有两个字用得最为精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就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写于公元1082年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人静苏轼打算要休息了,却看到了月色入户,转而欣然起行。古代文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情结,尤其对此时的苏轼来讲,经历了死里逃生,在此又度过了三年左右的时光,过往的一切虽然刻骨铭心,但看到眼前月华如水,还是止不住的挥洒出对天上那一片皎洁深深的眷恋。

此时的他并不是孤独的,虽然前几年需要自力更生才能勉强吃饱肚子。但至少他建立了东坡雪堂,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而且也并非只有他自己遭遇被贬,还有承天寺的张怀民。东坡秉烛夜游,踏着月光来到了这个同病相怜人的房前,发现对方也没有睡觉,共同踏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苏轼笔下关于月光最美的描写。月亮照在庭院里相机满的清水一样清澈透明,而树上的枝丫,院子中的竹子、树叶就如同水中的水草一般纵横交错。

这都是人间仙境,更值得让当时的苏轼内心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曼妙。随后就根据月华如水发出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什么意思呢?这天地之间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呢?又有哪一个地方没有松树,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这两个字“闲人”,最值得细细品味。世事真的认为自己是个闲人吗?这种闲情逸致的境界其实是他不得已而为之,毕竟他是被贬来到这里的,如果不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他也无事可做。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和张怀民都可以称得上是闲人。

但是这一个闲人又寄托了收拾内心多少的心酸。苏轼的思想受到儒释道三种不同思想的影响,但是占据主流的依然是建功立业的渴望。即便是仕途当中经历如此的不顺,但学而优则仕依然是他心中不曾磨灭的梦想。

此时的“闲人”不知有待有多少自嘲。在月华如水、遍地如水草纵横的夜色之中,他们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唯有把满心的期望都寄托于天上的明月。渴望的那一份光华,能够从遥远的京城临到他们的身上。

闲人?不存在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焦急地等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