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苏轼的一首诗 看似平淡无奇 但实际精巧绝伦 你知道吗?

苏轼的一首诗 看似平淡无奇 但实际精巧绝伦 你知道吗?

时间:2018-09-28 19:56:02

相关推荐

苏轼的一首诗 看似平淡无奇 但实际精巧绝伦 你知道吗?

赠李琪 东坡五载黄州住, 何事无言及李琪? 恰似西川杜工部, 海棠虽好不吟诗。

这首诗是苏轼即将离开黄州之时为一位叫李琪的歌女所作,全诗译文如下:

我在黄州这个地方住了五年,为什么一句都没有提到过李琪呢?这就好像当年在西川的杜甫一样,海棠花虽然美丽他却在诗词中不曾提及。

苏轼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位大文学家,他的“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而这首《赠李琪》却很少有人知道,更不会知道在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段非常幽默的故事。

当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黄州这个地方虽然不及京城开封繁华,但也还算富庶,苏轼虽然是戴罪之身,但在这里却收到当地官员的厚待,苏轼也常常和这些官员们一起饮酒作诗,欣赏歌舞。

我们都知道,苏轼“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小儿”,他跟谁都能做朋友,当然也包括这些歌女,即使这些歌女身份卑微,他也不曾嫌弃过她们,常常为她们题诗作赋,只要她们向苏轼求诗,苏轼一概答应。

而这些与苏轼相熟的歌女中,有一个歌女名叫李琪,这位李琪不仅歌舞绝伦,更是长得袅袅娜娜,倾国倾城,可她性格内向,从来都羞于开口向苏轼请求诗词,以至于苏轼在黄州五年中别的歌女都求了很多诗词了,她却一首都没有。

转眼五年,苏轼马上就要离开黄州了,当地官员举行宴会为苏轼送别,这时候李琪的同伴们就鼓励她让她去向苏轼求诗,不然今日一过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李琪这才走向苏轼,盈盈一拜,向他求诗。

苏轼自然很是爽快地就答应了,立马吩咐李琪研墨,笔墨都准备好了之后苏轼大笔一挥,写到“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刚刚写完这句就有官员来向苏轼敬酒,苏轼就停下了手中的诗开始与这些官员们攀谈。

大家都很奇怪,苏轼这两句诗写得平淡无奇,一点都不像苏轼的风格啊,而且这才写了两句,还没有写完呢,怎么他就停笔了?不过也没有再去提醒苏轼。

就这样,宴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李琪拿着这两句诗走到苏轼跟前,请他将这首诗写完,苏轼这才想起来还有这档子事儿呢,他都已经忘了,于是提笔又续到“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众人读过之后均拍手叫绝,这前两句平平无奇,后两句点睛之笔实在绝妙!就这样,李琪也得了苏轼的一首诗。

苏轼这首诗前两句“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确实平淡,如同白话文,不过就是我在这里住了五年,为什么一句都没有提到李琪,和他在黄州写的其他诗词相比实在逊色,但后两句确实是点睛之笔。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这句借用杜甫的典故,当年杜甫在西川这个地方居住,诗词创作达到了顶峰,写了很多诗,其中不乏赞美各种花的诗,但却从来没有写过海棠,要知道,西川这个地方的海棠花也是很有名的。

我们不知道杜甫为何没有写过海棠花,但苏轼在这首诗里默认杜甫是因为海棠过于美丽,花姿潇洒,花开似锦,所以才没有写海棠,可能是怕自己写的不好平白辱了这“花中神仙”。而苏轼为什么在黄州五年没有提过李琪呢,也是因为李琪过于美丽,自己不敢下笔写啊。

寥寥数语,苏轼就将李琪夸耀了一番,更是将李琪比作美丽的海棠,不得不说真不愧是苏轼,写的真好,而李琪这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歌女也因为苏轼的这首诗而名传千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