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3层境界 1项能力 让孩子在15岁之前找到真正的兴趣

3层境界 1项能力 让孩子在15岁之前找到真正的兴趣

时间:2023-08-24 18:43:48

相关推荐

3层境界 1项能力 让孩子在15岁之前找到真正的兴趣

提示:点击上方蓝色字"亲子话"可关注!每日分享亲子教育文章!

假期里,你给孩子报兴趣班了吗?不管孩子选的兴趣班看起来多有趣,报名时热情多高昂,总有家长吐槽:孩子总是“三分钟热度”,自己选的兴趣班新鲜了几天之后就不愿再去,到头来兴趣没培养成,钱倒是没少花!

市面上的兴趣班名目繁多,而真正能让孩子培养兴趣的并不多。英国通信行业监管部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数字时代,一个人一生获取知识以及情商发展的潜能是一条抛物线,6岁与45岁的能力相当,14到15岁则达到顶峰。也就是说,6岁到15岁是孩子找到自己真正兴趣的黄金时期,家长们不可错过!

十年生涯规划师王文哲老师认为,培养兴趣,有三层境界和一大能力。

第一层境界:

允许孩子“废寝忘食”

在探讨“如何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之前,我们首先应该谈“如何保护孩子的兴趣”

我曾在我任教学校做过一个“你的兴趣是什么”的简单调查,无论是在大学还是中学,每次都有将近80%的人说“不知道”。其实,这种茫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更多是后天被扼杀的。

1家长敷衍,浇灭了提问的热情

孩子4-5岁时都是“好奇体质”,嘴里永远是“10万个为什么”,但不少父母会觉得很烦。当孩子问你:“你可以把月亮给我摘下来吗”“月亮上为什么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等奇怪问题时,你可能随便就打发了。这样,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热情呢?

2家人干扰,打断了孩子的专注状态

家庭中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天大的事情先吃饭”,比如说孩子在组装一个玩具,但马上要吃饭了,大部分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先停下来,吃完饭再做吧。

专注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将心比心,我们也有做某件事情做得非常入神的时候,什么吃饭、洗澡、睡觉,管他呢,等我做完再说!

但当我们对待孩子的时候,往往就忽视了这一点。

很多家长问过我,怎么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对一个东西感兴趣,而不是三分钟热度?其实,孩子专注的程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所以,当孩子做一件事情到了废寝忘食时,我们不该阻止,正是这个信号告诉你他对这件事是真的感兴趣。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让孩子准点吃饭,只是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留一点空间。

第二层境界:

用亲身实践帮孩子学习理论

在学校里,有些老师为了让孩子掌握“重点”,会过度强调一些比较枯燥的东西。结果孩子成绩非但上不去,连对某个学科的兴趣也消磨掉了。

学生们总喜欢问我:“我学这个干吗?”有些老师可能会敷衍说“不学就等着不及格吧”,那多扫兴啊!我们应该把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它的意义和有趣的点,展示给孩子,而不是机械地让他做题。

针对这一点,家长可以做的就是去弥补这个“学习意义”和“趣味性”,比如尝试利用互动化、游戏化和场景化的学习工具。

除了学习工具,家长日常的引导也事半功倍。举个例子,比如学数学,从我女儿4岁开始,我就开始带她玩“21点”的改良版——我把规则改成10点,其实是做10以内的加减法。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很简单,但却能把很枯燥的加减法变成一个游戏,让孩子乐在其中。

再举个例子,我的学生现在都要学经济、政治,他们经常觉得课程比较枯燥、无趣,我就发动他们各开一个投资账户,用这个账户做任何交易,比如买股票、黄金,等等。这个时候,学科练习就变成真金白银的生意了,学生们一下子兴趣高涨,因为时局影响着他们的“生意”:ISIS又干嘛了?恐怖组织又怎么了?土耳其又政变了吗?……这样,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就主动起来了。

第三层境界:

巧用游戏机制,强化“仪式感”

有了兴趣后,如何长期维持?这就进入到了第三个境界。有些家长一发现孩子一有些兴趣就很激动,可是没过多久,孩子就又不喜欢了,放弃了。其实有时候,放弃也是正常的,我们不主张过于勉强孩子。但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保有这种热情,也是有一些方法的。

孩子对什么东西最容易上瘾?答案肯定是游戏!很多家长很头痛孩子爱玩游戏的问题,但如果把游戏里的机制借鉴到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呢?把“兴趣培养”设计得像游戏一样,把孩子黏住,让孩子自发地进入一个正向的循环,就能越学越带劲。

1给孩子基于事实的表扬

游戏里最重要的设计是“反馈机制”,比如你打了一个怪物,立刻就从天上掉一个金币,还有“叮咚”的声音刺激你,让你觉得很带劲。

寻求认同是人的基本心理满足。放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也知道要不吝表扬,但怎么表扬很关键。

纽约大学精神病学博士朱迪丝·布鲁克(Judith Brook)曾提醒家长,只有7岁以下的幼儿才会对表扬信以为真,稍大点的孩子与成人一样,会对表扬心存疑虑。所以,表扬必须基于事实——孩子掌握的一些技能,或拥有的天赋。

比如孩子快速读完了一个系列的书,表扬他“注意力集中”比简单说“哇,一定收获很多吧”有效;孩子踢球赛,表扬他“过人传球不错”比简单说“你踢得真棒”有效。

2强化仪式感

游戏里经常会有一些勋章的设计,需要你慢慢收集往上升级,孩子就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这其实是一种仪式感,把孩子做的每一件小事变得值得褒奖和纪念,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尊重。

家庭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积分表或者别的方式强化这种仪式感。这些方法,都是外在的反馈激励,本质上就是强化孩子发展自己兴趣时的成就感。

正如卢梭所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一大能力:

让孩子学会自主找导师

家长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对所有科目或者话题都熟悉或是擅长,所以,当孩子产生一些其他的兴趣,例如想学习音乐、绘画等艺术,就需要借助专业的指导。

由于家庭条件的差异,寻找专业老师的途径也不一样。很多家长拼了命把孩子送进名校,但这种资源其实并不持续。等孩子毕业了呢?你不可能一直陪着孩子去找他们人生中每个阶段需要的不同的老师——这是孩子长远要走的路。

找导师,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调动身边学习资源的能力。但现在,自主寻找导师的能力是我们教育的盲点。在中小学里,课表、老师都是安排好的,孩子坐在教室里,自然会有不同的老师来给你上课。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一个错觉:老师不就在那儿么?我不用自己找的。一直到大学,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怎么选课的,只会看“挂科率”。

就算是资源丰富的家庭,如果孩子把这种优势变成一种“默认”,觉得父母就是要给好的导师,那就出问题了。

如何才能激发孩子自己找合适的导师?可以分四步走:

1克服自己与陌生人接触时的障碍

上个学期,我带着高一的学生在街上卖伞。卖伞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出来有些学生就是很内向的,不太擅长和人沟通。就算教了他怎么说,他也没法像别的同学那么自如。怎么办呢?不能放弃,继续反复地练习。

我就看到一些同学,第一次去特别难受,但两次和路人沟通之后,他自己就慢慢打开了。确实,有些人天生内向,不太擅长和陌生人沟通,但越是如此,就越需要这样的训练。

所以说,哪怕家长们给孩子对接了一些资源,也尽量给他们一些自己的空间,你稍微引荐一下之后,让他自己去聊,让他自己去接触,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家长包办。

2家长或者教练陪在身边,作为他们的后盾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对占星很感兴趣,想去学,但这个东西在学校是没得学的,我们只能到市场上去找老师。我们就找到了一个占星达人办的小聚会,请了很多粉丝去体验他们各种占星的门路。

但是他不敢去,怎么劝都不敢。我就陪他去,但在现场我坐得远远的,假装和他不认识。就是这样,我既是他的一个后盾,带给他陪伴,又没有过度地干预他。

这个过程对他来说很艰难。他一开始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导师,走到每个导师旁边犹豫不决。终于确定了一个导师,但旁边有几个人围着导师说话,他就一直徘徊,不敢上去。终于遇上一个空档,他才鼓起勇气上去打招呼。

于是,我坐在旁边帮他观察,等某一个老师旁边没人了,我就立刻告诉他。后来他跑到别的导师面前,就再没有徘徊,聊天效率提升了很多,自信心也建立了很多。

3去找导师之前,提醒孩子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

比如说具体要谈什么话题,要阅读哪些导师经典的作品、文章,导师的近况如何等等,里面得有一两个特别精彩的问题,是只有特别了解这位导师的人才提得出来的那种,去吸引他的注意力。毕竟和陌生人接触的时间总是很短的,有时可能就一两分钟,你必须要打动他,否则他就不会给你说话的机会了。

4主动和老师建立一些私交

约他吃个饭、喝个茶,怎么样才进一步地聊一聊,从短暂的碰面变成一个小时的碰面,再争取跟着他长期学习。

学会“自主找导师”,在我看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课。因为现在市场真正核心的不可替代的学习力,不是你储备了多少信息,而是你能不能快速自己找到合适的老师,无论在哪个领域,甚至交叉领域,都能快速学习。哪怕同样一个老师,他上课时跟你说的,和下课后跟你说的,都有可能不一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