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二战日军支援武器——89式掷弹筒

二战日军支援武器——89式掷弹筒

时间:2021-11-16 02:10:46

相关推荐

二战日军支援武器——89式掷弹筒

在二战中日军在面对国民革命军的时候一般依靠师团炮兵联队的重炮进行压制,150mm口径的重炮能够对国民革命军的步兵集群起到良好的压制作用从而确定战场主动权,不过150mm口径重炮终究有着自己的局限性,机动性和支援的直接能力远远不如迫击炮和步兵炮。

日本陆军将重口径火炮看做取得战场主动权的利器,而将迫击炮和步兵炮这些机动能力强,支援性能优秀的支援武器,下面笔者有必要给读者们介绍一款日军步兵支援作战中性价比极高又物美价廉的作战利器:89式掷弹筒。

提到89式掷弹筒就不得不提及旧日本帝国陆军步兵支援武器发展的背景。

虽然由于长期的“北进”,“南进”之争(实际上是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的争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日本军事力量在建设方向上曾多次摇摆。但对步兵支援武器的重视却是一贯不变的。

【图片:诺门罕战役日军军官合影诺门罕战役标志着日本帝国北进战略的彻底破产】

至于这其中的理由倒是不怎么难以理解:首先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整个20世纪代历届日本政府都把“北进”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当时的日本军事力量而言,陆军强于海军,实施以海军为主导的“南进”策略是不切实际的),然而由于苏俄当时仍然在医治长期战争带来的创伤,无力在陆地上干涉日本行动,这使得日本陆军的主要作战对象只有积贫积弱的中国——正是因为如此,考虑到当时军阀割据的中国各地部队状况(特别是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以及日本自身的综合国力导致日本陆军选择有限的发展少量坦克装甲车和大口径重型火炮,而将相当部分资源投入到发展各种轻型,廉价的步兵伴随火炮上来,以便更加经济的进行这场节奏缓慢的“大陆蚕食战争”(日本陆军很敏锐的注意到,即便由大量步兵伴随火炮武装起来的师团也仍然能够对盘踞中国各地的军阀形成优势)。

在“北进”战略的指导下,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事力量以陆军为主导强占中国东北,扶持了所谓的“满洲国”,为日本的“北进”进一步扩张打下了基础。但在1936年“二·二六”政变之后日本军事战略却迅速转由“北进”为“南进”,不过这种军事战略上的转变虽然使资源更多的向海军倾斜,但陆军步兵支援火炮的发展却并未受到过多的负面影响——日本军方为了“南进”就必须尽快解决“中国问题”,结果这样一来在海军和陆航已经占有绝大部分资源的情况下继续加强发展廉价的步兵火炮就是颇为“明智”的选择了。

在日军看来并不是发扬最大火力就能将对手歼灭,火力要在进攻中和对阵中的冲击中得以发扬,在凡尔登,索姆河畔,佛兰德的作战中炮火犹如雨注,然而人却仍然能够在弹坑中生存就是一个很好地证明——企图仅仅通过火力就能将对手的抵抗粉碎是一种错误的设想。

在空旷的战场上进攻的步兵必须从远方接近敌人,为此即便不能得到己方炮兵不间断的强大炮火支援,己方步兵也要在前进中凭借轻型伴随火炮的直接火力支援下突进。

最后步兵在重机枪火力掩护下——还不时得到轻型迫击炮和轻型步兵炮的火力支援——依靠步枪和轻机枪的强大火力接近对手,最后以刺刀见红的肉搏战迫使其屈服。

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读者们对日军使用的89式掷弹筒并不陌生。然而对这种装备的来龙去脉和技术细节却了解的较为有限,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件步兵支援武器呢?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掷弹筒(GrenadeDischarger)的概念同样来源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正确经验的总结”。

当时欧洲战场的堑壕战给日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使得日军认为为了应付可能要面对的堑壕战需要一种射程比手榴弹远,同时可以像迫击炮一样打击障碍物后目标的步兵支援武器。

掷弹筒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直接支援小队,班一级的步兵作战,射程和威力弥补了中口径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发射和调节射程的原理都具有相当的创造性。

从概念上说传统的掷弹筒是介乎枪榴弹发射器和轻型迫击炮型榴弹发射器;但是从发射机理上来看它更接近于迫击炮,也是自带发射药或需要装填发射药包,而枪榴弹需要(步兵或专用的榴弹发射枪)发射空包弹或实弹提供发射能量。

掷弹筒和迫击炮都有专用弹药,弹药的结构都很相似。在击发机构上掷弹筒通常需要手动击发,而迫击炮通常能够通过高仰角(滑膛)炮筒采用膛口装填的方式让炮弹依靠重力下滑击发,射速上比掷弹筒更有优势。

但是考虑到很多大,中口径的线膛迫击炮和后膛装填迫击炮以及一些经过改进能够平射的迫击炮都能通过手动击发,这表明掷弹筒和迫击炮是有交集的,所以将掷弹筒归入轻型迫击炮的区别并不是太大,二者的区别为:掷弹筒属于单兵武器,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迫击炮是班组武器,需要多人协同。

日本研制的掷弹筒主要有两种型号。最初的型号是大正十年式,因为在大正十年(19)研制成功而得名。但二战中日军使用的最多,最广泛的掷弹筒则是在十年式基础上改进而来的89式重掷弹筒,由于它是在日本神武纪元2589年(1929年)研制成功的,故名“89式”。

与十年式相比,89式同样由发射筒,支杆和驻钣三部分组成,口径亦是50毫米,但增加了全长(610毫米)和发射筒长度(254毫米),膛压和后座力也有所增加,筒身随之加厚,增大了驻钣面积,权重增至4.7公斤。

它发射专门设计的89式掷弹筒弹药,最小射程120米,最大射程高达700米,最大射速为20发/分。

【图片:89式掷弹筒结构示意图】

89式掷弹筒除发射杀伤榴弹之外还可以发射燃烧弹,白磷发烟弹,毒气弹和手榴弹,且各项性能均接近或超过当时苏联,德国,比利时等国装备的同口径迫击炮(89式掷弹筒弹弹体为黑色,上面有红色和黄色带各一条,弹体下部有铜弹带,弹体内装TNT炸药,弹径49.6毫米,全弹长143毫米。重820克,上端装有88式小型瞬发引信,下端装有硝化棉无烟发射药3克,底部有底火,杀伤半径10米,89式发烟弹,弹体为黑色,弹体上有一条红色带以及两条白色带,圆柱部有一个白色日文字母,弹体下部有铜弹带,弹体内装有六氯乙烷混合发烟剂,引信为89式小型曳火时间引信,弹径49.6毫米,全弹长145.5毫米,重820克,在平坦开阔地面上连射5发时,烟雾直径50米,可持续一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高射程和精度,89式掷弹筒在发射筒内壁刻有8条右旋膛线,为此其结构相当独特,外形像缩小了的山野炮弹,没有尾翼,与普通迫击炮形状差别很大。

最特殊的地方是为了适应膛线,弹体的后半截设有一个由铜制的侧壁,上下盖板和铁制底座组成的药盂。上下盖板中盛装有药包,底座中央装有底火,周围均匀分布8个小孔,与侧壁采用螺纹连接,再整体螺接到弹体上。

这种奇特的膨胀弹带结构在击发时发射药在密封的药盂中燃烧产生高压燃气。由于铜制侧壁较软,受压后膨胀紧贴膛壁,封闭火药燃气。

当压力达到一定值之后燃气冲破下盖板由小孔进入发射筒,推动弹体向前运动。与一般的迫击炮炮弹发射药包直接在弹膛体内燃烧作功相比这种结构在达到相同初速的情况下带来的后座力和震动却相对较小。

同时药盂的铜制侧壁嵌入膛线,带动弹丸旋转,起到与通常线膛炮弹上弹带相同的作用,并和弹丸一起飞出,爆炸成破片,故不存在抛壳问题(发射药被点燃后膨胀弹带会膨胀起来恰好比膛线粗一点点,这导致弹丸无论初速多高,都因为膛线的阻碍而无法立刻脱离身管,当发射药燃烧到一定程度之后弹丸的膨胀弹带一路被微微右旋的膛线挤压着,炮弹出膛之后并在膛线的作用下保持自旋来稳定弹道。)

同时,也正是由于采用了膨胀弹带原理,89式掷弹筒调节射程的原理也别具一格。因为掷弹筒没有两脚架和高低机,不能调节射角,发射药量也不能像迫击炮那样通过增减发射药包来调整,而是通过调节弹膛内空间大小间接调节膛压的办法来改变射程。

具体来说89式掷弹筒的筒身和支杆中有一根射程调节杆,它的外表加工有螺纹,杆身中空,内装击针组件,在筒身后端外侧设有一个调节手柄,通过齿轮盘与调节杆相连,旋转手柄即可控制调节杆在筒内伸出或缩进的长度。

当调节杆伸入筒身的长度增加时弹丸后方的弹膛容积变大,膛压降低;同时受杆身限制弹丸不能放到筒底,火药燃气作功的距离变短,故射程缩小反之射程增大。

这种调节射程的方法是比较先进的,可以获得较高的射击精度,但是对筒身和调节杆的材料以及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同时存在闭气与烧灼的问题。

也就是说不同于一般的迫击炮炮弹依靠调节附加药包的数量来调节射程,89式掷弹筒依靠调节击针的长短来改变击发的早晚从而决定迫击炮炮弹落下的距离,利用改变低压室的大小来改变初速,从而最终改变射程远近。

需要指出的是89式掷弹筒也能发射91式手榴弹,但是后者底部螺接的药筒体积有限,装药量较小,而且密闭燃气仅仅靠弹体上下的两圈凸起部分,加上弹体无法靠膛线引导旋转,射程和精度远远不如89式掷弹筒专用弹药。

【91式手榴弹】

发射91式手榴弹的时候需要加装发射药盂,而且因为手榴弹作为炮弹使用闭气性不好,此时的射程大约在200米左右。它和二战中日军步兵普遍携带的97式手榴弹,即为中国人俗称的“甜瓜手雷”性能基本相同,采用圆柱形铸铁弹体,外有纵横刻槽,将弹体分为50块。

其爆破部装有TNT炸药6.5克,杀伤半径为8米。

由于结构比同口径迫击炮还要轻巧许多,89式掷弹筒的瞄准装置比一般迫击炮还要简单许多,发射筒外壁从筒口开始刻有一条凹槽,约占发射筒全长的三分之二。内涂白漆,称为瞄准线。掷弹筒没有单独的瞄准镜,发射时保持固定的45°,将这条白线对准目标即构成瞄准。

另外89式掷弹筒在支杆狭槽两侧均刻有数字,右侧为发射91式手榴弹时的表尺(40~190米),左侧为89式掷弹筒弹药的表尺(120~650米)。如果用89式掷弹筒射击某个目标的话首先要转动调节手柄,使击发机上方的横标对准狭槽左侧相应的刻度。

如果弹着点过远或过近,再转动手柄进行调节。

【图片:89式掷弹筒】

【图片:日军使用89式掷弹筒】

由于发射角度和左右偏差均靠射手经验控制,误差比较大,所以尽管89式掷弹筒有膛线,但精度特别是远距离射击时的精度与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相比要差一些。

此外还有一些89式掷弹筒装有一种双向圆泡式水准定位装置,当两侧的气泡都居中时掷弹筒即处于45°发射角状态。

发射时先由射手拉动击发杆,然后由弹药手将弹药从筒口装入,完成弹药的安装。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杆的皮带将榴弹射出。

世界上同口径的迫击炮一般至少要超过6公斤,而89式掷弹筒只有不到5公斤,(不到3公斤的是十年式掷弹筒,89式掷弹筒全重4.7公斤,不比步枪轻)只比一把步枪重一些,非常适合单兵携带。

考虑到91式手榴弹也不过0.45公斤,一个弹药袋装弹8发也不过3.6公斤,加上掷弹筒整个作战系统一共不到8公斤,比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还要轻得多。由于重量轻,掷弹筒小组不会像迫击炮组或者重机枪组一样由于负重大而无法及时随一线步兵作战。

实战中掷弹筒小组甚至可以伴随步兵进行冲锋。不过尽管在理论上日式掷弹筒的一大优点是可以作为不占编制的“个人火炮”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却并非如此。

每具掷弹筒一般配备射手及装填手一人,但也有额外增加一名弹药手的。

为确保存放和运输安全,89式掷弹筒的引信和弹体是分开保存的,作战前先取出引信并将其安装在弹体上,临发射前再将引信上的保险销拔出。

作战时掷弹筒手配有专用的弹药携行具,身体每侧各自携带4枚装好引信的弹丸,一个掷弹筒组共同携带16枚。通常射手携带掷弹筒,装填手除弹药外还带有步枪。

掷弹筒在行军时有帆布制作的筒衣保护,两头用皮带或帆布带扎紧,筒衣还设有附件袋(或有单独的附件盒。)89式掷弹筒的标准发射姿势有跪姿和卧姿两种。

发射时先拉击发杆,通过棘轮带动击针杆后移,压缩击针簧成待击状态,然后将弹药从筒口装入,以瞄准线对准目标。左手握发射筒,使之与地面成45°,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实施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杆上的皮带,击针解脱向前打击底火,弹药射出。

89式掷弹筒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发射姿势,如抵在腿上发射。

而在卧姿射击时,射手也可以左手握筒身,右手握支杆底部的帆布套,由装填手来击发。掷弹筒还可以单人携行并操纵,但弹药携行数量和发射速度都要大为降低。

掷弹筒在日军中使用非常广泛,装备量也很大。战争前期每个日军步兵小队都会编有一个掷弹筒组,装备2到3组掷弹筒(日本步兵小队通常有甲乙两种常见编制。甲种为加强编制,下辖三个步兵班和一个掷弹筒步兵班,由小队长及其助理指挥。步兵班配轻机枪一挺,其余均为步枪手,其中一人常会加配一具十年式掷弹筒,共15人;掷弹筒班有3具89式掷弹筒,每具掷弹筒应有正副射手各一名,其余皆为步枪兵。甲种小队应有62人。乙种为标准编制,与甲种编制的区别在于其每班只有13人,没有十年式掷弹筒,同时掷弹筒班只编有2门而不是3门89式掷弹筒),每个中队共装备6具掷弹筒,装备量与轻机枪相同。

一个联队共有76具掷弹筒,配备89式掷弹筒弹7200发,而全联队配备的手榴弹仅有3800枚,由此可见日军对掷弹筒的重视程度。

海军陆战队,空降兵部队中每个小队各装备一具,同样和轻机枪保持1:1的比例。战争末期由于日本兵员和装备均得不到有效补充,大部分步兵小队装备的掷弹筒数量都减少到1具。

89式掷弹筒

口径50毫米

全炮长413毫米

炮筒长260毫米

全炮重2.7公斤

炮筒重1.6公斤

炮筒脚长170毫米

炮筒板重1.1公斤

脚板高60毫米

脚板宽67毫米

最大射程700米

有效射程500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