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徐汇70个瞬间|梧桐深处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

徐汇70个瞬间|梧桐深处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

时间:2019-12-17 14:23:10

相关推荐

徐汇70个瞬间|梧桐深处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简称“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成为上海首批以立法形式认定和保护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最多、历史风貌格局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7.66平方公里,现在分属徐汇、黄浦、长宁、静安四区,其中徐汇部分占地4.3平方公里,西起华山路,东至陕西南路,北到长乐路,南达肇嘉浜路,构成了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和最大的组成部分。风貌区内优秀历史建筑是231处。三是我们全区的优秀历史建筑占四分之一,风貌区内的优秀历史建筑是不到全市总数的四分之一的。

衡复风貌区徐汇部分共有优秀历史建筑231处,上海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中,有31条坐落在徐汇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几乎占据总量的一半左右。大量中外著名建筑师在徐汇衡复地区设计了为数众多,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其中既有花园洋房,也有高层公寓,既有西式别墅,也有中式里弄,例如武康大楼、黑石公寓及复兴西路62号等。这使得徐汇衡复地区成为近代上海建筑文化的精华所在。得益于良好的城市规划和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徐汇衡复风貌区曾吸引了大量中外名人前来入住,因此也为这里留下了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徐汇衡复风貌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建筑类型与风格、市政设施与管理、社区生活堪称典范,塑造成国际性的文化都市空间,在近代上海,乃至中国的城市现代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链接一:克莱门公寓修缮

坐落在徐汇区复兴中路1363弄的克莱门公寓,又名“玉门公寓”,是徐汇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西式公寓的重要代表。该公寓于1929年由比利时人克莱门与教会合作建造,总建筑面积13460平方米,是典型的法式建筑。克莱门公寓共由五幢完全相同的楼宇呈品字形排列,高三层,连屋顶四层,屋顶有老虎窗采光。外墙面局部以清水红砖饰面,砌法考究,极富装饰性。砖饰图案则呈法国式简洁的古典几何图案,既有西方传统特点,又有现代装饰意味。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尽管克莱门公寓的设计合理,施工考究,但由于使用年限过长,加之人为破坏,进入21世纪以后公寓已出现不能程度的损坏,如外墙墙面风化、受污严重,局部砖面缺损风化剥落。墙体阴角处受潮,砖面受污;室内公共部位的木质楼梯踏步及扶手、室内木地板木格栅以及公共过道墙面粉刷均有严重的损坏;由于厨房间由住户公用,造成厨房内部非常杂乱,煤气表外露,管道排列较为混乱。煤气灶、水斗、水龙头较为陈旧脏乱。同时厨房缺乏有效的排油烟管道,墙面污浊严重。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徐汇区房管部门于7月启动了克莱门公寓的修缮工程。修缮工程主要从清洗加固墙面、检修加固木质构件和彻底改造公用厨房三个层面入手。经过近半年的紧张施工,公寓的修缮工程于12月圆满结束。这座上海近代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又重新焕发了光彩。

修复一新的克莱门公寓

链接二:武康大楼恢复素颜

坐落于徐汇区淮海中路、武康路交汇处的武康大楼,始建于1924年,原名“诺曼底公寓”,是近代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该楼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由于大楼外形犹如一艘巨舰,辨识度极高,因此成为近代上海城市建筑的重要代表。武康大楼与宋庆龄故居隔街相望,著名演员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著名导演郑君里都曾是这里的住户。1953年,正式更名为武康大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武康大楼的外立面逐渐被数不清的电线杆、架空线、空调外机和格式电缆“包裹”。站在武康路淮海中路口抬头仰望,可以发现天空中盘根交错的“蜘蛛网”数不胜数。这种“乱像”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徐汇乃至上海的城市形象。

1月31日,在上海市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要在武康大楼找到一面不被电线杆、架空线、空调外机遮挡的立面十分困难。细节决定成败,城市服务管理必须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2月,徐汇区党政领导一行对辖区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调研。3月,徐汇区首批架空线入地工程正式启动,武康大楼南侧淮海中路一段的架空线入地,成为工程的重中之重。

1月25日,经过10个月的紧张施工,武康大楼周边区域架空线入地合杆工程正式完工,缠绕在建筑周围的黑色“蜘蛛网”从此消失在人们眼中。这座拥有95年历史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终于在今天拥有了进入21世纪后,首张清新的“素颜照”。

恢复“素颜”的武康大楼

链接三:从街道办事处到风貌展示馆

月5月18日,由原徐汇区湖南路街道办事处所在地改建而成的“衡复风貌馆”正式开馆,这座被俗称为“修道院公寓”的神秘建筑由此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坐落于复兴西路62号的衡复风貌馆是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原名The Cloister Apartment,不过上海市民更喜欢把它称为“修道院公寓”或“回廊公寓”。该公寓始建于1930年,采用砖木结构,由南北两楼组成,即由一幢二层和一幢三层的建筑组成,二幢建筑之间以底层外廊连接,每幢每层均由两个居住单元组成,有三室、四室、五室等多种户型。其中南楼建筑面积约1190平方米。

公寓为典型的西班牙式风格,室内外装饰采用筒瓦屋面、螺纹柱子、卷花铁栅等构配件。淡黄色细拉毛水泥抹灰外墙面、半圆拱券门窗洞、窗间柱处的绕绳柱、屋檐下的连拱饰等建筑外观等建筑外观及内外细部装饰均为西班牙风格。由于设计精美,施工考究,公寓建成以后,吸引了大量外侨前来入住,其中就包括被称作“花厅夫人”的弗立斯太太。“花厅夫人”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人物,她每周都会在公寓举行文化沙龙,因此包括梅兰芳、林语堂、珂佛罗皮斯等在内的许多文化名人都曾到这里做客。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座公寓一直被作为湖南路街道的办公用地。为发掘城市文脉,保护历史风貌建筑,在底湖南街道办事处整体搬迁至五原路后,徐汇区文化局于3月启动了公寓的修缮工作。与此同时,在组织专家对公寓的历史沿革进行详细考证之后,将公寓改造为上海首个风貌展示馆,作为衡复风貌区优秀历史文化的综合文化展陈空间,专门展现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红色记忆、百年人文和城市更新案例。

讲解员正在讲述复兴西路62号的故事

作者:区委组织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