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国画用墨技法 ​山水画临摹 需要注意些什么?

国画用墨技法 ​山水画临摹 需要注意些什么?

时间:2019-11-22 03:01:14

相关推荐

国画用墨技法 ​山水画临摹 需要注意些什么?

国画用墨技法,掏心掏肺全拿出来了一、用墨

1、淡墨:水多墨少,浓墨加水调之。

淡墨描远山景

2、浓墨:墨多水少,研至八分。

3、焦墨:黑墨乾而近燥者。将墨汁置于砚中,用墨锭反复研之,浓稠后即得焦墨,用于点苔、点睛,调整画面轻重的作用。

焦墨写生

4、宿墨:隔夜之墨。即所研之墨在砚内存放数日即可得宿墨,作画易枯润、苍茫。

宿墨山水

5、泼墨:全用湿墨泼纸画成,单层墨色变化,苍茫淋漓,而无笔痕。

泼墨山水

6、 破墨:在画末乾之际,以浓墨或淡墨补笔;不同墨色互相渗化,形成五彩墨色之韵味。破墨之法,淡以浓破,湿以干破。皴染之法,虽有不同,因时制宜可耳。”又说:“齐白石作花卉草虫,深得破墨之法,其多以浓墨破淡墨,少见以淡墨破浓墨。”潘天寿认为用墨:“在干后重复者,谓之积,在湿时重复者,谓之破。”作画用破墨法,目的在于使墨色浓淡相互渗透掩映,达到滋润鲜活的效果。

7、积墨:由淡墨开始,层层积叠,但明暗不同层次的墨色,不互相渲染或混杂,而是层次分明。

范宽《雪景寒林图》(积墨法)

8、飞墨:在轮廓内部皴后,用浓淡墨烘染绢背。

9、搭墨:毛笔调淡墨后,以笔尖复沾浓墨,下笔即有浓淡效

10、退墨:又称陈墨,旧墨即年代久远之墨。

11、埃墨:即锅底灰:用于工笔画渲染,比松烟要好,画蝴蝶和鸟的羽毛,用此墨干擦酷似原物的质感效果。

二.五色六彩:

1、五色:乾、黑、浓、淡、湿。

2、六彩:黑、白、乾、湿、浓、淡。

3、浓、淡、乾、湿、枯、涩。

墨分五色是指用笔方面的墨色变化,五色即:浓、淡、干、湿、燥。

在中国画里,“墨”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种黑色。在一幅水墨画里,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也可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完美地表现物象。“墨分五色”,那墨色有“干、湿、浓、淡、焦”五种,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干”与“湿”是水分多少的比较;“浓”与“淡”是色度深浅的比较;“焦”,在色度上深于“浓”;“白”,指纸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对比。

墨是黑的。可有人说:墨分五色。尤其好墨,落纸浓而不滞,淡而不灰,层次分明。甚至有人讲: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这自然指的是画家,在他们眼里,墨不仅斑斓五彩,而且绚丽有情。这当然说的是松烟墨或油烟墨。

三、各种墨色的特点及用途如下:

“干” 墨中水分少,常用于山石的皴擦,可产生苍劲、虚灵的意趣。

“湿” 墨中加水多,与水调匀运用,多用于渲染,或雨景中的点叶、点苔、使画面具有湿润之感,或用于泼墨法,表现水墨淋漓的韵味。

“淡” 墨色淡而不暗,不论干淡或湿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于画远的物象或物体的明亮面。

“浓” 为浓黑色,多用以画近的物象或物体的阴暗面。

“焦” 比浓墨更黑,用于笔蘸上极黑之墨是为焦墨,常用来突出画面最浓黑处,或勾点或皴。

国画历来以墨为主,色为辅,所以中国画之墨就是色,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说,还有“五墨”和“六墨”之分,“五色”指一笔画出要有从浓至淡的多种变化。

所谓“五墨”和“六墨”则是说整体的墨色变化,五墨法将墨色分为焦、浓、重、淡、清。这是指墨色由深、厚、干的焦墨向淡、薄、湿的几近清水的过渡,形成不同层次的墨色的变化,一般由浓到淡是画面的主调。焦墨较为少用,仅用在提神醒目和调整画面轻重关系的地方。清墨,主要是参加墨韵和层次,使画面既丰富变化又调和统一,而“六墨”将墨色分为墨、白、浓、淡、干、湿。它既讲了墨的黑白浓淡的过渡变化,又讲了运墨时干到湿的水分控制,也就是说墨色的浓淡和干湿相互作用,才出现了干浓墨和干淡墨,湿浓墨到湿墨的多种变化。

国画产颜料的重要性不及于墨,但对表现层次和画面气氛大有益处。

四、用墨技法:

1、平涂 就是用一种基本的墨色平均涂在画面上,一般用于某种物象和画面,避免乱、碎。墨色一般较淡。

2、 积墨 它有别于平涂的是平涂是一次性完成,而积墨法是多次累积。方法是先用浓淡不同的墨染或点出画面所需部分,待干后再用浓淡不同的墨进行点染,如此反复多次,积墨次数虽多,墨色不可僵死。要既黑又透,层次丰富:最忌死墨团,同时在积的过程中,要注意笔的交错、重叠的变化以及点染面积的大小变化。

3、 破墨 即用一墨破另一墨。它与积墨不同的是,待未干时加,它有浓破淡法和淡破浓法。

4、 泼墨 用于大写意,其法是用大笔先饱蘸水分,笔尖再蘸浓墨,稍作浓墨调和,然后笔尖再蘸浓墨,焦墨,使笔上墨色从焦墨自然过渡到清墨,然后大笔挥洒,横涂竖抹,尽情尽意,水墨淋漓。这种墨法易出枯湿浓淡皆备之效果,如不足则可再用水墨破之。

5、冲墨 有水冲墨和墨冲水之分。水冲墨是先将物象用重墨画出大意,再用水或淡色墨水淋或倾倒画面上,使原来黑色尽量渗化,待效果理想时即用热风机定型。水冲墨可分为二种,其一是乘湿立即冲之,其二,等墨色稍干而未干全干时冲之,这样原墨部分定型,部分被水冲掉,效果和上法不同,墨冲水是先用在画面上画或淋,再用浓淡墨淋或冲之。这种方法可在宣纸下垫上垫子,一种是不吸水的垫子,让墨和水在纸上流,出现一种动感的墨色效果:另一种是垫上一种吸水的垫子,墨淋或倒上会立即被下面的垫子吸掉,效果与前一种不同。

6、吸墨 是用笔在玻璃或不吸水的纸上画物象,然后让其在上面流动出肌理效果,再将宣纸平放其上吸之,再利导因势勾画出画面。还有一种是在宣纸上用水画出物象,然后用笔蘸上浓墨,水分要极少,在纸上平抹,有水画过处干墨就被吸上,并自然渗化,再加工点画即成。

7、让水法 让水法即墨让水。先用水在画面上画出物象,再用墨和色画于其上,有水部分墨就让开,无墨部分墨就自然晕化,如画月亮、先用水画出月亮,再用淡墨大笔铺上云彩(或夜空),月亮就被烘托出来,画水塘也可先用水拖出水之波纹,再以大笔淡墨铺水,水纹处墨让开,水的感觉甚佳。

8、 赶墨法 近似冲墨,不同处在于冲墨是无必然,是依形整形,赶墨是将墨赶到自己预定的范围内,有必然性,如画夜景、梅花,要让梅花干枝朦胧,可用墨先画梅花干枝,然后用水笔在线条一边赶墨,让墨线向所需的一边渗化,这时的梅花既保留了原有笔触,又渗晕化朦胧夜景效果。它还有一用处,就是在作画时由于没有注意。墨渗化过渡,超出范围,也可用清水笔将墨赶回,这样较能控制水墨的渗化。

9、 胶结法 有和胶有骨胶,木胶等,也可用胶水代替。一是将胶溶于墨中,所画出的线条无明显笔触,渗化很快,渗化的边缘清晰,即所谓“结边”,二是,用胶在宣纸上画物象,再用墨覆其上,有胶处墨让开,无胶处正常渗化,形成有胶处露出白线,无胶处墨气淋漓。

10、排结法 用大量墨铺开后,未干时即用食盐少许洒在墨上,盐水会将墨渐渐排开形成不规则斑点,其斑点边线清晰自然,然后用热风机吹干定形。

11、 晕结法 所用纸张选用适当浓度的洗衣粉水刷一遍,待干后即可使用。用浓淡墨大笔画出物象,稍后用水点洒于墨上,有墨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点,由于洗衣粉的作用,斑点会渐渐扩大,然后再用水喷在上面,最好往一个方向将纸竖起斑点会晕化变大,且向同一方向晕化,画面会出现冰凌效果和冰雪效果。

以上是关于用墨的技巧的概论。

五、在中国水墨画的墨的使用方法上大致如下:

淋法 用细长的硬毫笔,饱蘸墨色,笔身垂直于纸面,先让墨色自然滴落,然后逐渐用力向下滴洒,将笔上墨色洒完,如果不够,可反复多次。

滴法 用大笔饱蘸墨色或青黛色杂墨水用手指将笔上墨色挤滴于纸上,让其自然渗化,小画可直接滴。

洒法 用笔蘸墨色,不宜过多,甩洒于纸上可用于现风、风雪、风中杨柳等,宜于表现风中动感。

弹法 即用指蘸色墨弹于纸上。

以上四法可综合应用,不必拘泥一法。

渲法 用淡墨将物象的明暗,凹凸进行部分强调,用笔的中锋、侧锋均可,墨不宜太湿,也不可过干。干墨渲称为擦,也可干湿并用,先干后湿或先湿后干,加强物象质感。

刷法 用大笔横扫,或用排笔、底纹笔也可,此法宜大面积铺色用。

捽法、擢法 即下笔的动作的名称,捽用笔直下缓提,似揪住一物而后拉之势;捽点厚实。擢法用笔直下快提下得缓,提得快,好像拔毛较爽劲。

以上介绍的墨法只是梗概,主要是多实践,在完成一副作品时单一法有时是不够的,只有多法混用,才能丰富,出现生机。一般在用笔方法,笔中含水少,易出现干笔飞白,含水量多,墨色滋润清明,行笔快则易出飞白,慢则墨饱满润泽。行笔快而含水少,纸上留墨即枯又少,宜于画透明之物,反之,则可产生飞白,又不失明快滋润,且用笔又显潇洒自然,不粘不滞。在作画时往往不是故意用枯墨慢笔而是先以湿墨,待笔上水份渐渐少时,行笔随少变慢,直到把笔上的墨用完,才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墨的变化就会丰富多彩。对于笔的侧锋易生飞白,在皴擦纹理时常用,中锋墨线园浑,快则有飞白,但相对侧锋,飞白少。

六、用墨要项:

1、轻重疾徐,浓淡乾湿,浅深疏密,流丽活泼。

七、各类“墨”的制作方法:

A、宿墨 宿墨在墨韵的表现上十分的丰富,能写出“活”的味道,并且能生出一种旧气,能达到线条质感强,能有效达到水墨分离的效果。

七、宿墨的制作方法:

1、宿墨的制作可以用一得阁自己制作,方法是先把一得阁煮(文火)一下,煮至黏糊状,有时候会看到盆底沉胶糊了,不要紧,这是把一得阁中胶的成分给破坏了,这是第一步。然后把墨谅干,干了再泡开,如此反复几次更好用。写的时候先蘸水,后蘸墨,墨和水的层次便会显现出来。用有颗粒的宿墨,写出来的字很有质感。做的时候如果嫌墨少了,千万不能重新加墨汁。

2、宿墨:将一得阁墨汁倒入瓷碗,搁置于窗台,直至阳光晒成干块状(南方的朋友注意气候),然后加水使用。开始时水量可少一些。写完后即又可续水,稍加调试即可使用。这样能达到线条质感强,能有效达到水墨分离的效果。

3、用墨一般研墨,但研墨一般不立即就用,而是将墨盖好后放上一、两天。用的时候,在旁边放一碟清水,将笔吃饱墨后,笔尖轻点一下清水再写。

4、用冷开水磨墨,放置几天几夜,等自然干后。[书法用的湿法制宿墨]

5、磨了墨,等墨自然干透(量要少,要不,怎么能很快干呢?),再加水重磨,那种颗粒感就出来了,且不臭。[国画用的湿法制宿墨]

6、磨出来的墨加写明矾第二天就是宿墨了。

7、先用热水泡墨条,2、3天后墨条发胖,胶渗出,倒掉水和胶。接着泡几个回合,墨就泡透了。这时容易臭,需要换凉水,在重复前面。这样,大部分胶就出来了,墨也损失的差不多了。直到水清了,放多长时间都没有异味,这就成了要费很长时间,但保存却很简单,只要有水不干就行了。中间过程中,那些黑水有时也可用,胶重,没有笔痕,有特殊效果。反正墨泡透后,也可以边做变用,一般质次墨无论怎样做都发臭-------现在还是觉得浪费,不如买老墨,直接用,很好用。

8、拿二块松烟放在锅里一煮,完后找个大口玻璃瓶装好放在冰箱冷藏,用时挖一些出来,用开水一冲好用的很。

9、把墨块捣碎后煮(是很臭),然后要放在太阳底下晒。

B、到农村亲、友家取锅刮锅埃(传统农村烧柴,当中以松、杉、桧、柏为主)

锅底灰黑色下有黑的硬层,有点晶状的感觉

研磨

加鹿胶水(每次份量约两茶匙)混和

加入四五匙的温水,把团状的锅底黑和匀溶于水中

大功告成!埃墨盘侧可以看到一些小颗粒,看来跟墨汁一样样黑。

八.用墨的几点心得

1. 惜墨如金-----先以笔尖沾水,再沾少许墨汁,逕画完.(以画石为例:勾完与皴完后,墨渐渐乾时,续使擦笔)。

2. 尽量使用淡墨,一则画清雅,再则好修改或便于加添内容。

3. 一笔未用尽,而须用淡色时,可将笔尖沾水,再在吸纸上舔掉水份(防隂),再续画.。

4. 若墨分焦(点苔),黑(强调重点处),中黑(强调之主题或少数近石之勾与主皴),淡(大部之石与主皴),极淡(次皴/染石底/染阴暗面/山坡/树干),则取”淡”画一般之主皴与远山,画面不会显得黑,皴法易掌握,且效果极好。

5. 体会如何调”淡”墨水----在器皿中先滴些微清水,再以笔尖沾少许黑墨和入拌匀,依经验值调出淡墨。

山水画临摹,需要注意些什么?这篇总结太全面了!

在绘画的学习过程中,临摹、写生、创作是三个必须的阶段,并且一次一次的循环、一次比一次更高级、更进步。因之,作为起步的临摹之路一定要走的准确。

谈到山水画临摹,每一个临摹过的人都有体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能临摹得很像临本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便是起初临摹得不像临本,也要保持高度的认真精神,坚持下去,必有收效。

临摹之前,要选择好的、高水平的临本,这是奠定一种欣赏的高标准的需要。初学者宜于选择宋明阶段的优秀作品,宋明阶段的作品唯美、唯自然,工整,堪属经典。这个时期的作品方方面面都很讲究,耐得推敲,能学到很多、很基础的东西,能培养很好的绘画习惯。

另外,因为是画水墨山水画,所以它的笔墨很重要。因此,选择工具材料是首先的和重要的。初学者需要选择熟宣纸或者半生熟纸张,这样的纸张走水慢,比较听指挥、容你在画的时候慢慢体会笔墨运行、干湿浓淡、造型技巧等等,比较好把握。

关于构图

构图就是布置要表现的物象的位置。如果是创作的话,构图要心中有数,有所谓“胸有丘壑”就是这个意思。传统山水画最主要的三类有代表性的构图有:平远构图,深远构图,高远构图。

这三类构图特点大致是这样:平远构图视野开阔,适合表现湖光山色。深远的构图适合表现重峦叠嶂,山重水复的景致。高远构图适合表现峻拔的山岭,高山仰止的感觉。而如果在百米长卷的创作中或许可以囊括三种不同的构造予一幅作品中(当然这只是比较特殊性的请况)。由此说来只要将最主要的三种构图都能够驾驭,或许也就基本解决了所有可能的构图问题。所以在临摹之初就要注重分析,作品每一处都是什么样、为什么这样?这样分析一下,你就会渐渐知道里面的规律。

构图不是空谈,里面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很多因素。构造安排的是物象,有物象就有造型,就有大小、多少、聚散、掩映等等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问题,就有调整和确定位置这个难题,需要在临摹中学习和积累这一类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透彻构图,就可以起草稿。山水画草稿不必很细,但构图不能准确的话需要反复修改,因此用柳炭条起草最为理想 ,因为柳炭可以很容易掸掉不会粘在纸上。虽然说是“线”的结构,“线”的结构与画出山石之后“面”的关系会有所改变,但还是需要首先有线的构造, 位置,边画边调整为“面”。一旦构图确定,就可以开始落墨。

开始落墨,首先要说的是不管是水墨画还是着色画,中国画传统山水画在绘画之初一定是先用水墨而不用颜色的。画成的作品可能就是纯水墨作品,也可能经过这个水墨阶段后再染色,这就是说水墨山水画是基础。

另外,还因为宋元明水墨山水不像写意花鸟那么多的大块面,而是小线段、线条比较多,可以说是用碎笔慢慢堆积起来的,但这种堆积都是笔法的显现,技法的显现,不能马虎从事。

关于树木

山水画一般先画前景,比较多的是画树,前景的树木比较大,结构比较明确。所以这时候画前景的树,还是要讲究树分四歧,就是立体的树,要有所透视关系。还有要掌握笔法的特征以及树的老干与出枝的方向和结构,这些都要把握好,要注意研究分析临本的笔法和意味。

画树,每部分的笔法要一致,笔意要连贯,要在一致中求变化,要看起来一气呵成。树干要结实、树枝要有序,树叶要蓬松,要浑然一体,不能脱气。树叶大致有几种画法,夹叶勾线的不必说了。点叶子有大致两种:一种是以墨为主,浓浓淡淡点出叶子的造型和叶组的造型,以后如果设色也仅仅在外围看出一点色相。二是点叶子都是虚的,以干擦味道的点厾比较多,注重大外形,注重留下许许多多的细小空白,将来设色的时候空白之处都变成了叶组的感觉,还可能是一组树或者一丛树种最亮的那些树木。由后面的浓墨树木或者浓墨丛林衬托,会显得浑厚有纵深感。

远处的小树不能太细致浓烈,会跳到前面来破坏空间效果。

丛林的树干和叶子都要有序和成组,为衬托环境者。画树林要画得浑然一体,画出郁郁葱葱的感觉,也不能琐碎脱气。

单棵的大树需要有好的姿态,她的姿态会影响整个画面的感觉。

几棵树的组合即一组树木要讲究的是相互掩映顾盼揖让,不能互相拥挤,它们组合的大外形要把握好。

关于山石

画山以及石头,轮廓很重要,要有笔意变化,不能画成框子,要研究透彻用笔、笔法、笔意、笔触的有机结合,具体就是说注意勾勒和皴法的有机结合。

勾勒山石轮廓要求把握住临摹范本的“精神”,石头的方圆错落大小结构要合适,这是大的布排。再说皴擦。皴擦的作用就是分出阴阳面和强调立体感。皴与擦有所不同,皴法线的因素多,尤其是披麻皴、折带皴和解索皴。擦的特点是可能笔痕不明显,面的因素多,它的作用是使得石头更加浑厚立体有质感,或者是补充皴法的不足。所以皴的时候效果可能是线条比较清晰,其中皴的走向、排列、疏密、苍润都应该很讲究。

但是一定要注意,画画时脑子里一定将物象的塑造放在首位,在勾染皴法的下笔伊始就是造型,是结构,是物象。对皴法,不能只是把它看作一笔笔的小线条,虽然说它肯定是线条,但它同时也是形体、是物象!它有形状、有色彩,笔法有干湿浓淡、有聚散疏密。勾、皴、擦过以后,山石结构阴阳就基本确定。应当说,勾是山石的筋骨,皴擦是山石的皮肉。

关于山水的置景

山水中的少量置景是山水画的画眼,是视觉中心、吸引人仔细欣赏的地方。配景的笔法造型以及位置都要认真把握,不能随意潦草,它是否精妙关乎整个作品的风貌,如果配景画不好,山山水水画得再好也会减色,不说是前功尽弃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失败。配景主要是房屋建筑,舟车船揖,人物动物等等。配景的笔法要有讲究,以书法入笔,造型要概括而又准确,是见功力的地方。配景的大小位置、线条轻重等等都需要非常注意。

山水景物中水流、瀑布、云雾烟岚也是需要认真观察的。

关于“水”

有道说“山无水而不媚”,水也有关于画面的整体感。要首先搞清楚水的来龙去脉,再进而分析笔法墨色,笔法墨色不可脱离于物象形态而存在。

关于“云”

有道说“山无云而不高”,云在山水中极其重要,一定要深入研究好好地掌握。云的画法很多,有的勾线,有的渲染衬托,这时位置和型状都要顾及。要了解几类大的云的形态和画法,把它们的特征画出来,要有立体的感觉,就会加助山水的笔墨效果。反之,就会削弱山水的笔墨效果。

关于烟岚雾气

另外,比云要薄、淡、轻、清的烟岚雾气很微妙,是增添山水画气韵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现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虽然它们似有若无,但又不能缺少,要靠淡染、留白、衬托等手法处理。切忌画得生涩、污浊,需要细心分析,认真对待。

关于雨雪气象

雨中山水不是山水画主要题材,但雨景山水一般和雾气挂钩。再就是于点、雨条、风的感觉、配景中人的装束和动作如蓑衣、伞、船只等等。雨条就是倾盆大雨了,表现不多。但是如果表现的话,也可以用染法、刷染法、洒矾水法等等表现雨景。

传统山水之雪景一般用留白的办法画雪的效果。雪景山水的勾轮廓的墨色不要太重,色度不够可以慢慢地加勾。雪景山水的皴法比较少,但是要注重的是染。用淡墨染出厚度,决不能空洞无物。临摹前很好地分析临本,力求找到雪景山水的规律性的东西。

把全部水墨程序画好,就完成了一件纯水墨山水画。而如果要画成设色山水,就可以进入设色程序。

关于设色

需要设色的山水画在纯水墨的过程中要掌握住笔墨的明度对比,要比纯水墨的黑白灰对比度强,设色时中间调子加上去,色度正合适。如果对比度照着纯水墨方式完成,设色时再加上颜色,就会感觉灰了、勾、皴、擦的笔意都不精神了。如果再重新提亮,很容易破坏了浑然一体的感觉。宋明阶段山水画的设色主要有水墨、浅绛(也叫吴装)、金碧和青绿几种。

关于浅绛山水

浅绛是一种着色山水的类别。浅绛设色是先用赭石掺上花青或者墨,调出很沉着的暖灰色,淡淡的用大羊毫笔大面积染出,色相需要把握,不能太火气。这样就是浅绛了。

关于一般山水画的设色

在浅绛基础上进一步用花青、墨青或者花青调黄色,进一步丰富层次、淡染,把各个景物染得气韵相生浑然一体,一般的着色山水画就完成了。

关于金碧和青绿

需要提及的是金碧和青绿,这类山水有些像山水中的工笔画,如果是画面上有亭台楼阁就更加如此了。勾金线金碧也叫大青绿、不勾金的叫小青绿。

金碧和青绿的设色:金碧和青绿两者有些相似,只是金碧更加浓艳,画完时最后一道程序需要在楼宇、山石轮廓上勾金线。所以金碧和青绿最重要的区别是在建筑和部分山石树木上面使用泥金与否,现在则使用“金色”,是化学物质、替代品。

需要一再强调的是,金碧和青绿山水在水墨阶段需要墨色较重,勾出来轮廓、结构皴法比较少,要给将来的厚重石色留下能够中和的色度和空间。如果不能预先考虑到这些因素会给后面的程序造成不便。

金碧、青绿山水在设色之初同样要先用水色染,在同类水色花青等等的基础上再染石青和石绿。所有青绿的石色都不能在白纸上直接用,直接用的效果会火气、干燥、没有生命力和没有润泽感。但是也有例外,在仿古的纸张和绢上有时候可以直接使用,因为已经预先有底色了。

和工笔画类似,石青石绿在画的正面大部分情况下都不能厚涂,都要少量多次才能染好,以求不完全盖住绢丝和纸纹。但是也有例外,背托以及夹叶点才可以厚用。青绿山水中的树木可能有很多夹叶,画叶子颜色要调准色相,需要一笔一笔地填出来,可以厚用。一般正面还是要薄用。

青绿山水中还可能有深色的、颜色很重的花青色调的树,此类树木在水墨阶段的线轮廓也要把墨色画浓,才会适应后来浓重绿色环境中的表现。

各种山水画完成后大致的设色效果特点如下:纯水墨山水,画面要清澈、韵味足和文人气息(虽然不能说纯水墨就一定是文人气息,但是,纯水墨会有的文人气息特征比设色山水强,这是不可否认的)。浅绛山水,要明净、清雅。青绿山水,要富丽、精致。这几大类山水印象,翻一下各类画册或者看一些展览就会明白、会有直观印象。然后,在临摹中不断分析和学习就会掌握。因为画画是一步一步边画边审美来完成的,把握住以上的特点就可以在绘画的时候把握你绘画的每一步乃至一个全过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