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003【经文】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

003【经文】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

时间:2020-08-28 20:11:57

相关推荐

003【经文】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

南无阿弥陀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经文】曹魏(1)康僧铠(2)译(3)

〖科判〗总释名题>甲三、译者

〖注解〗

(1)曹魏:魏国(25月 —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2)康僧铠:相传为古印度人,一说为中亚康居国人,是一位精通经、律、论三藏的大法师。曹魏嘉平四年(公元252年)至洛阳,后于白马寺译出《佛说无量寿经》二卷。

「康僧铠」,是译经沙门的名字,梵语叫「僧伽跋摩」,在古代翻译经的时候,中国人尊重人的姓氏,可是出家人没有姓,社会上很奇怪,他们说你们出家人怎么没有姓呢?所以很多出家人也要勉强冠个姓,后来涅槃经来了,凡是释迦牟尼佛的出家弟子都姓「释迦」,简单就姓「释」。在涅槃经出来之前,出家人他是从哪个地方来的就姓什么。比如康僧铠,他是从康居国来的,就姓康,实际他只是从那里路过,他是印度人,梵语叫「僧伽跋摩」,翻成中国话就翻成「僧铠」,「铠」是铠甲的铠,披铠,是精进的意思,就是要断烦恼、证菩提,要精进,不能懈怠放逸,等于披上铠甲打仗一样,所以翻译成「铠」,叫僧铠,实际是梵语和中国话合起来的名字。

(3)译:翻译,又作繙译。盖佛教本源于印度,随着教义之传布与信仰人数之日增,业已超越种族,广传至其他各民族,佛教经典亦随之被译成各种语言。释尊成道后即以各地方言说法,而未采用雅语(chandas),其意在使教法普遍传布。佛陀入灭后,印度本土结集经典,主要使用梵语及巴利语(Pali),继之乃有诸国语译之佛典出现。其彼此之关系,如表所示。由表中,亦可知梵语佛典大多随印度佛教之衰微而散逸。今残存于尼泊尔、西藏、中亚等地之经典,仅为其中一小部分。故译自梵语系统之汉译经典与藏译经典之价值乃相对提高。[佛祖统纪卷四十三、卷五十三、宋高僧传卷一、卷三、法苑珠林卷一○○、翻译名义集卷一、隋书经籍志]

翻译经典。广义而言,并不限于经藏,如律、论之翻译亦皆称为译经。盖以印度各种方言流传之佛典(经、律、论三藏),被整理为梵语、巴利语之原典,及至佛教传来东方诸国,遂逐渐译成各国语言。现今之汉译佛典有直接由梵本译出,亦有由西域地方之胡语重译者。

在我国古代之译经,大多由朝廷保护设置译经院以完成译业,此类译经,称为奉诏译,故于现存之诸经中,未题为‘奉诏译’者极少。又精通梵汉语言,从事译经之法师,称为译经三藏(略称三藏),或三藏法师。然译经之大业,古来即罕有独自一人完成者,而系于译经三藏下,另有众多辅助者从旁协助译业,其后乃有专为译业所设之种种官制。据佛祖统纪卷四十三载,译场所置之译官有下列九职:(一)坐于正面宣述梵文者,称为译主。(二)坐于译主之左,评量(批判、审查)梵文者,或判断译文正确与否者,称为证义。(三)坐于译主之右侧,审查译主所读梵文之正误者,称为证文。(四) 听受梵文而将梵音如实写成汉字者,称为书字梵学僧。(五)将梵音翻译成汉文者,称为笔受。(六)连缀文字成句者,称为缀文。(七)对照梵文与汉文之正误者,称为参译,或称证梵语。(八)削删冗长之文以定句义者,称为刊定。(九)坐于南面润饰译文者,称为润文。

译经中,仅译出一次者,称为单译、一译。翻译二次以上者,称为重译、异译、同本异译。译者名称不明之经典,称作失译经;后世之译经,常于经首或卷尾署明译者之名,而在古代,译经者多不署名,故所谓之失译经特多。又唐代玄奘及其以后之翻译,称为新译;玄奘以前所译者,称为旧译;或谓姚秦鸠摩罗什以前之译经为古译。

东晋道安汉译经典时,提出‘五失三不易’之说,谓汉译经有五种情形易失原意,而有三种难译之情形。五失,又作五失本,即:(一)由于文法相异,原语与汉语之文词颠倒。(二)原典之文体质朴,较少修饰语;汉语好文饰。(三)原典常有数度重覆相同之语句,极为繁琐;汉译则多略去此类重覆语。(四)原典经文中夹杂注解,语词颇有错乱之嫌;汉译文体多略去此类夹杂之注解。(五)原典于说毕一事再接叙次事之时,常有重覆前述文词之嫌;汉译则多省略重覆之部分。此即汉译经典五种易于失去原意之情形。

三不易,即:(一)圣典系依当时之风俗、语言等而立,但物换星移,时俗既变,若期以适合现代,则翻译不易。(二)不拘圣人与凡夫之距离多大,而欲令远昔圣人微妙法音,适合后世凡愚之风俗,则翻译不易。(三)阿难出经,距佛世不久,再经无数圣者点校记载,从而乃有圣教流传,后世之人若以浅见从事译经,纵然审慎万分,亦恐有所讹误,则知翻译不易。

此外,玄奘亦有五种不翻之说,即:(一)秘密故不翻,如陀罗尼。(二)含多义故不翻,如婆伽梵。(三)此方无故不翻,如阎浮树。(四)有古译故不翻(从前已经音译,且为一般所知),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五)令生善故不翻,如般若,闻之则生信念,若译作智慧恐生轻薄,以尊重故不翻。

另据续高僧传卷二、翻译名义集卷一等载,隋代彦琮着辩正论,举出八备十条之说。所谓八备,乃译经者应具备之八种资格,即:(一)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二)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三)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四)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五)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六)沈于道术,澹于名利,不欲高炫。(七)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八)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十条,则为译经十项要例,即:(一)字声,(二)句韵,(三)问答,(四)名义,(五)经论, (六)歌颂,)(七)咒功,(八)品题,(九)专业,(十)异本。

赞宁之宋高僧传卷三亦举出翻译之六例,即:(一)译字译音,分为译字不译音、译音不译字、音字俱译、音字俱不译等四种情形。(二)胡语梵语,说明原典有胡语与印度纯梵语之别,于纯梵语之中,依五天竺地域之别,各地梵语亦不尽同;胡语之中,有竖读之胡语(如羯霜那国),亦有横读之胡语(如吐货罗、迦毕试等);此外,如龟兹语则是亦胡亦梵之语。(三)重译直译,直接从印度之梵箧译成汉语者,称为直译;一度译为胡语后,再度转译成汉语者,称为重译;此外,译者来华之途中,经历诸胡国时所译之经典,译语之中常夹带胡语,此则属亦直译亦重译。(四)粗言细语,印度之语言有所谓平常言词之口语与典正言词之文言,其中,佛陀说法时大多采用口语;又佛陀之言音可概分两类,即分明典正之全声(细语),与不分明讹僻之半声(粗语)。此外如法护、宝云、玄奘、义净等所译之梵本皆采用中天竺之细语。(五)华言雅俗,谓译成之汉语亦有雅俗之别。(六)直语密语,谓梵语涉俗者为直语,涉真者为密语。[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一之一、佛祖统纪卷五十三、法苑珠林卷一○○、大宋僧史略卷上、出三藏记集卷六至卷十一]

【直译】三国曹魏时期佛教高僧康僧铠翻译。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声明】本人学译,仅供参考。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003无量寿经康僧铠译】可自动获得链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