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95岁叶嘉莹裸捐3568万:一生坎坷 却在诗歌中活出了坚韧

95岁叶嘉莹裸捐3568万:一生坎坷 却在诗歌中活出了坚韧

时间:2023-04-28 13:05:39

相关推荐

95岁叶嘉莹裸捐3568万:一生坎坷 却在诗歌中活出了坚韧

最近,95岁叶嘉莹先生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的新闻登上热搜榜,而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把积蓄捐出去了。

第一次是在去年6月她把北京和天津两地的房产卖了1857万,捐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就连自己的版税和稿酬也都被她悉数捐出去,设立了“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房子不要了,版税和稿酬也通通不要了,真正地视钱财为身外物,倾其所有献给中国传统文化,年近百岁依然精神矍铄的叶先生曾经公开表示过自己捐赠千万的初心,“我太喜欢中国的诗了,我讲中国的诗,我真是把我的感情都投进去了。

图片源自人民日报微博官网

网友们纷纷惊叹这位老人的风骨:“身虽女儿身,心是士大夫心。”“她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才是真的配称得上先生的人!”

叶老身上有很多头衔,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她最愿意对人提及的,是自己最素朴的一个身份,一个讲中国古诗词的老师

叶嘉莹先生在《朗读者》上,董卿这样介绍她,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

人的生命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解决温饱,让家人感到温暖。第二个层次:做能做的事,让自己人生有意思;第三个层次:做有价值的事,让生命变得有意义。叶嘉莹先生活到了第三个层次。

01

叶嘉莹,1924年生于北京,满族叶赫纳拉氏后裔。

叶先生的父母都属于知识分子,诗礼传家的家庭氛围,让她从小接受到良好教育。

3岁开始识字背诗,6岁开始跟随家庭教师诵读《论语》,四书是她的开门读物。

这些古籍,为她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以及淡泊名利之品性的养成,夯下了基础。

△三岁时与小舅李棪(左)及大弟叶嘉谋(右)合影

叶先生家在北平的院落是她做过“佐领”的曾祖父买下的,是清道光年间的一所大四合院。

已故着名学者邓云乡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特意描述了这个浸润着中华古老文化氛围的大四合院。

他说“这是一所标准的大四合院……格局很好,十分有规模。”

02

王国维有一句诗,“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风雨不断却成就斐然的一生,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叶嘉莹的人生有三大艰难的时刻。一是少年丧母。17岁那年,一向康健的母亲因腹部生瘤去天津做手术,却因为败血症在回京的火车上去世。叶嘉莹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强忍着悲痛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棺木钉上钉子的声音,她永生难忘。

她数十天闭门不出,写下《哭母诗八首》,字字泣血,句句锥心。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石悭。 ——叶嘉莹《哭母诗·其二》

其二是中年丧女。52岁那年,生活终于安定下来,27岁的女儿和女婿却因车祸遇难。

▲叶嘉莹和女儿年逾半百,痛失爱女,叶嘉莹悲痛欲绝。为祭奠女儿,她一口气写下了十首诗,每一句都是对女儿最透彻的思念。结缡犹未经三载,忍见双飞比翼亡。检点嫁衣随火葬,阿娘空有泪千行。——叶嘉莹《哭女诗·其六》其三是婚姻不幸。1948年结婚之后,她随丈夫迁居台湾,遭遇了白色恐怖,丈夫被捕入狱。

半年后,她和女儿也被囚禁起来。等到释放时,她的住所被抄了,也失去了中学教师的工作。遭受牢狱之灾后,丈夫变得性情暴戾,工作也难以尽如人意,迫使叶嘉莹不得不一人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却丝毫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更令人寒心的是第二个女儿出生时,丈夫瞥了一眼就冷漠地走了。

叶嘉莹颠沛一生,至亲的人一个个离她而去,她却极尽忍耐,以平静示人,只在梦中舔舐伤口。直到读了王安石晚年超越恩仇、悲悯人间的一首禅诗《拟寒山拾得》: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这首诗如当头棒喝,把她从悲苦中提振起来。每当拿起诗词时,她就有了与世界和解的力量。

众生也如屋顶的瓦片一样,有他的不得已、不自由,许多伤害,都是无心之过。

从此叶嘉莹抛却了情感的烦扰,对给自己带来苦难和伤害的丈夫选择了理解与原谅。

03

1978年,叶先生向中国政府申请回国教书。

她在信中说道,说自己一生“很多事情没有选择的余地”,而这次是她唯一一次主动争取。

1979年,她收到了中国教育部批准她回国教书的信,安排她先去北大教书,不久后又应李霁野先生之邀去了南开。

每年3月,温哥华的大学停课放假了,她就飞回国内讲学,如此奔波30多年,直到,她决定不再越洋奔波,选择了定居南开。

△改革开放之初,叶嘉莹(前排右三)回国讲学。

有热爱中国诗词的友人听说她年老后将定居天津南开,决定给她捐助,与南开合作为她兴建了一栋集科研、办公、教学、生活于一体的小楼,定名为“迦陵学舍”。

如今,给年轻人讲课成了她最愿意做的事。只要有人邀请,她都欣然前往。

在这30多年来中,她曾经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讲学,举行古典诗词演讲有数百场之多。

△1979年初抵天津与南开大学诸教师合影

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从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她在讲台后站了整整70年。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然而谁也不会想到,成就卓着的诗词大师,却过着至简至素的生活。她一个人独自生活多年,将青菜往清水里煮一煮,就是一顿。有不少人认为她晚年生活清苦,但她表示,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腹有诗书,精神充足的她,早已不在意现实的物质。她的内心,被诗词填满,自有一个富足的世界。在她的生命中,积蓄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也获得了旁人不可道的完整和纯粹。叶嘉莹曾说:“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以前,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那些真正的诗歌爱好者。”也许,当我们找到真正的心之所向,知道自己是谁,便也能如叶先生一样,抛却多余的外物,拥抱丰盈通透的内心。

# 格局日签#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格局知识店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