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宽松赏识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宽松赏识

时间:2023-05-15 15:09:19

相关推荐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宽松赏识

作者:未知

【摘要】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本人对此展开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目前已取得一些可喜的收获,谨以此文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和一些肤浅的见解,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同行的共同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人对某一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力,这种好奇心和吸引力往往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成为强大的内驱力。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动力。

因为我们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外界逼迫或者一时发愤就算可能暂时充当这种动机,但是任何纯被动的行为却是无法持续太久的。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在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大力推进新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新课标组织教学,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新课标倡导“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焕发语文课堂的活力,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本人对此展开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目前已取得一些可喜的收获,谨以此文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和一些肤浅的见解,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同行的共同关注和探讨。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

新课标倡导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只有在这样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语文课堂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人文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既是新课标、新课改的一种必然要求,又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对天真、活泼、好奇心较强的小学生而言,教师更应该放下身段,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合作者关系,彼此尊重、互相信赖、加强合作,只有在这样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尽情展现天真童趣、活泼热情的天性,才能发散思维、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投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特有的生命活力。

二、允许不同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没有固定答案,其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正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针对同样的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不同,他们给出的答案往往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我们必须承认,不同的学生回答同样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出现不同的发声,这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就是小学生创造力的表现,这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力培养的。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教师及时制止、统一答案,学生的灵性和创新思维都是会被残忍扼杀掉的。所以,我们必须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允许不同的声音、鼓励不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尽情享受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尽可能好、尽可能快地发展,当学生有了与众不同的想法或说法时,尤其是当他们的观点与老师的意见不同时,我们必须大张旗鼓地进行赞扬和激励,引导学生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敢于说“我认为”。实验证明,让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里,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必然高涨,易于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点亮创新思维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魅力与活力。

三、不吝赞扬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有被肯定、被表扬的需要,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孩子更是这样。赞扬和赏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到好处的赞扬赏识能够从正面引导孩子的心理朝着老师希望的良好方向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一举一动留心观察,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的感情需要,学会赞扬学生、赏识学生。

清代学者颜元曾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足以说明赞扬赏识的激励作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赞扬和赏识既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肯定,小小的奖品,都足以让学生心潮澎湃,足以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这也正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一句由衷的赞许――“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或是一个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点头,微微一笑,竖起大拇指,都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课堂上我们不是要赞赏一两个孩子,而是要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不断地放大放大再放大,并由此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他们强大的学习潜能。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要想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创新教学手段,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课堂模式,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允许不同的声音及不吝赞扬和赏识等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自觉、主动学习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9/view-10878913.htm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