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江西吉安安福過年風俗

江西吉安安福過年風俗

时间:2018-12-20 08:28:48

相关推荐

江西吉安安福過年風俗

时间:-01-07 16:30:00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庐陵(吉安)各县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从“小年”到“除夕”,春节序幕逐渐拉开。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是小年。这一天,各家略备酒菜,全家欢聚。小年前,有两项主要活动,一是“扫尘”,扫除一切污秽之物,干干净净喜迎春节;二是“送灶”。小年前夜,家家用碟子盛上茶叶、大米、红枣和糖饼放在灶上祭祀灶神,又称“糊司命”,祈求灶神“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

农历十二月三十(小月二十九)为“除夕”,也叫“大年三十”。上午大人带着儿孙上祖坟,杀鸡、烧纸钱祭祖。在厅堂大门外贴大红春联和年画,猪圈、牛栏、鸡笼也贴上写有“六畜兴旺”、“金鸡报喜”的红纸,表达心中的美好期望。下午设丰盛家宴,又叫“团圆饭”,合家团聚。在外地不能回来的亲人,家长也为他摆一副餐具。饭后,洗澡更衣,大人给小辈压岁钱。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一家老小围坐在火炉边“守岁”,至深夜,家长放鞭炮封“财门”。

正月初一凌晨、第一件事是男主人开“财门”。大门打开,放长鞭炮,迎接财气涌进。接着朝日出方向走几步,口中念着“出行大吉、四方得利”,祈望一年事业有成,招财进宝。开财门后,全家吃新年饭。饭是昨天剩下的,莱一般是4个素菜:一是芋头,寓意家有“余”财;一是芹菜,寓意“勤俭”发家;一为豆腐.寓意家庭“富裕”;一是青菜,又叫大菜,寓意新年发“大财”。吃过新年饭,小孩、男人先后出门给村里长辈拜年,平辈见面,互致祝贺。大都说些“恭喜发财”、“步步高升”、。万事如意”等吉祥词。农村有祠堂的,全村大小在祠堂聚会,各家备有酒菜、茶点团拜聚餐,共度新春佳节。初二开始,出村给岳父母和亲戚朋友拜年。习俗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姑丈。”意思是初一在本村给本家、本族拜年;初二女婿给丈人拜年;初二、初四给亲戚朋友拜年。拜年时,主人以茶点、烟酒招待,赠给小孩“压岁钱”。准备出龙灯的村子,龙灯狮耙开始演练,然后走村串户拜家门,贺喜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上元宵节,也叫‘灯节”。晚上,家家户户要“散灯”,就是在屋内各处,点燃蜡烛或油灯,象征光明。合家吃汤圆,又称吃“元宵”。有的县还有灯彩表演。民间灯彩中,吉安县固江的“鲤鱼灯”独具一格、泰和螺溪的“虾公灯”、遂川珠田的“五龙下海”、万安县的“麒麟狮象灯”很有特色;古水盘谷的“鳌鱼灯”,黄桥等地的“百节龙灯”也堪称一绝。

正月十六日到二十日为下元宵。古代,有的地力盛行“闹下元宵”,十六日“送船神”,就是村里人挂起彩色的画纸船,请道士念经,“禳灾纳福保太平”。中午,抬着福主、财神菩萨,举着旌旗凉伞,敲锣打鼓,放鞭炮游街。晚上灯火明天,至月终才结束。此俗现已基本废除,但有的农村仍有吃“元宵酒”的习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传统大节。早晨,家家门窗插上野艾、菖蒲,称“艾旗蒲剑”,用以“驱邪”。早餐要吃“五子”和田螺。“五子”是棕子、包子、鸡子(蛋)、蒜子、油果子;吃田螺,据说可保一午不生疮毒。大人还饮雄黄酒,小儿在肚脐搽洒雄黄酒,胸前佩挂彩色丝线织成的各种形状的小香包。有的农家还在端午节这天挖车前草晒干收藏做药,用雄黄酒浸蒜子储存,可作外搽消毒用。

午后,村里人齐心合人汲干井水,取尽杂物,撒石灰消毒。靠近江河的村镇,要举行龙舟竞渡纪念活动,以示打捞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龙舟竞赛由青壮男子参加,他们身穿红衣,头裹红巾,齐力划桨,船上锣鼓铿锵,两岸观众呐喊助威,场面十分热闹。至今,万安等县已将划龙舟列为县内—项体育竞赛活动。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也是传统大节。常言道“穷端阳,富中秋”。中秋节正赶上收获时节,又是合家团聚的日子,除中餐有鸡鸭鱼肉外,晚上还有月饼、柚橙、花生、糖果等。一家人及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对着皎洁的圆月,品茶,吃水果、点心,谈笑风声,情趣横溢,尽享天伦之乐。

中秋之夜,青少年爱在空地用碎砖石及瓦片叠架起一座下大上尖,外圆内空的“宝塔”。待到明月升空,用稻草、茅柴作燃料,在塔内烧火.熊熊火舌从瓦片的空隙中喷出,瓦片烧至通红时,又撒谷糠、喷陈醋、浇烧酒,谷糠堵满空隙,陈醋散发浓香,烧酒燃起蓝色的火焰,儿童们还唱着“烧塔烧得红、养猪三百五;烧塔烧得白,养猪没尾巴”的儿歌,激励大人们赞助买洒和醋浇塔,引得观看者欢呼雀跃,夜深才渐渐散去。

安福农村,中秋节晚上还放火灯。火灯又叫“孔明灯”。火灯用篾丝或细铁丝扎架,外面糊上较薄的白纸,灯顶为锥形,灯身为圆柱形。灯的底部放置吸了油的草纸或旧蔑缆一类燃料,点燃后,燃料产生的热气立即把一盏盏灯送上高空,抬头看去,像星星一样明亮。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的风俗有登高、饮酒、采茱萸、常菊花等。有的地方在这天蒸糯米酒,称“重阳酒”,味道醇美,不易变质。现在,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敬老节”,许多地方在重阳节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形成了新风尚。

| | 1楼

楼主:SAICOME01 时间:-01-07 16:34:00

江西过年的习俗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为了“年”,人们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共同渲染那种期冀已久的年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磁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的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乡邻们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看见你从家门口过,大都会热情地叫你进去尝尝新炸的丸子,孩子们则会拿着竹签串着肉丸鱼丸红薯丸子等等互相尝鲜,同时还会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大年三十终于来了。家里的大大小小都早早起了床,连鸡、狗都比往常欢快,他们同主人们一起准备着过年。

按风俗,女人们都走进厨房准备年饭,熬浆子贴对联是男人们干的事。贴对联要先贴正屋,对联的内容虽然年年都在变,但年年总是那些字,先把横批贴个“福星高照”,还要注意上联和下联,右为上左为下联,不然别人会笑话。再接着贴各房门,然后还要贴些竖条的“小签”:“出方大利、开门见喜”那是贴正屋门上的,“百无禁忌、万事如意”要贴正屋正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那是贴谷仓和牛猪鸡圈的,“小心火烛”贴厨房。大门或院门最后贴,过路人一看,大门都贴了新联,就知道这家要准备吃年饭了。

家乡的年饭一般是中午吃的,讲的是辞旧岁,看谁先吃年饭,过早年,预示着“一年之计在于春,勤劳换来好收成”。在十一点左右,村里的鞭炮声就陆续响起,此起彼伏,要持续2个多小时,农村吃年饭放炮仗也有讲究,寓意是赶起灾难去除邪恶(事实上鞭炮产生的硝烟在农村阴湿的天气中能起到杀菌作用),所以一挂鞭炮中间不能熄火短响,炮声越急越密越响,来年就越兴旺。放了辞岁的鞭炮,还要奏上欢快的音乐,一家老小就开始吃团圆的年饭了。

但吃年饭的风俗也不尽相同,邻居有一家是从湖北搬来的,我们都叫他“尖蛮子”,大抵意思是不厚道,太懒,年饭和年夜饭一块吃。他们每年都是晚上过年,噼哩啪啦一通炮响,老远人都笑说:“蛮子家过‘晚年’了”。

吃完年饭,依然有分工。女人们仍然是要进厨房,和面、剁饺子馅、包饺子。男人们则要带上斧头、锯子、锄头上山收“财”,他们要砍一棵大树,并连根挖起,当做守岁的“材火”,用这棵树点燃的火塘要一直烧到初一早上,那便是“火大财大”。辞岁后迎新前的这段时间便是小孩子们的开下,他们纷纷拿出早已准备充裕的鞭炮,把整个村子炸的热热闹闹。

晚上吃年夜饭讲的是守岁迎新年,这个程序从晚上的第一锅饺子出锅开始,全家老少仍然是团座一起边吃团圆水饺,吃完水饺还要包饺子,那是准备着初一吃的,大家或看看电视,或打打小牌(麻将),耐心地等着12点钟声敲响。

离12点还有10多分钟的时候,村邻们就开始放些短鞭或者单响炮仗,预热气氛。男人们将各自准备接年的长鞭盘在竹杆上,等候点火信号,中央电视台每到这个时候会搞倒计时,大家就一起站起来大声和着:“5、4、3、2,点火!”这时整个村除了鞭炮声再听不到别的声音,大家比谁家的炮声长、炮声响。放完接年的长鞭,烟花和炮仗就开始登场了。这家放个“九珠团圆”,那家放个“大地春雷”,这家象流星一样的彩珠烟花斜斜的飞到别人家小院,那家也不甘示弱,立即回敬几个带响的冲天炮,斗起狠了,对射花炮要对上一个多小时,炮放完了的小孩子就爬上院子的墙头,隔院观火。

闹到快夜一点钟,炮声才会渐渐淡去。按当地的风俗,这大年三十的夜可不能黑,家家都得彻夜亮灯,并且所用房屋包括卧室都得亮着,要为过年仍在外面奔波的人照亮回家的路,同样也预示着来年前途光明,所以无论家里多么穷,这一晚上的电费可不能省。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程序中、在灯火通明的夜里、在人们兴奋和疲惫的鼾梦中渐行渐远。

安福县古风俗既有汉民族风俗的一些共同点,又因特有的社会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一些有别于外地的风俗人情。男耕女织的自然造就了全县一代又一代的"秀民",使宗教和宋明理学得以在县内蓬勃发展,深刻影响社会风尚的各个方面。

生 产 习 俗

【伐木】进山砍木时,先在山口选一大树,把三牲供品摆在树下,杀鸡鸣爆焚香,然后把涂有鸡血的钱纸绑在树上祭山神,称为"开山"以避崇邪,祭过神的大树不能砍伐。

【狩猎】狩猎首先要有一条好猎狗和一杆好铳,猎狗一般不用本地狗,而是从湖南攸县一带买来的良种猎狗。新捉回的猎狗,先要到土地和司命娘娘牌位前礼敬。猎狗进的门洞称为"霸王门"。猎铳称为"神火"。狩猎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赶山"(围猎),有装地铳打,绳索吊,药物毒,夹箝捕,地笼关等等。

【开船】船帮开航,烧香鸣爆,杀鸡煮肉,叩敬天地。武功山的木竹多水运。溪漳漂木,叫"赶羊"。散木略扎成排撑行,叫"放小水"。待到大河,交木竹穿榫固定成排,叫"做排"。一条排叫"一罗把",七、八条"罗把"连接,叫"一挂排",数挂排组合,称"一蓬排"。

【走纸棚】武功山的土纸,柔软细白,自古闻名。除供寺庙道观钱纸消费外,还远销萍乡、浏阳、醴陵等地,用作制造烟花烛竹。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武功山的纸槽就在山下墟镇请纸工。纸工应聘进山入棚,叫"走纸棚"。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五日,纸槽都要歇工1天,打酒买肉,庆祝蔡伦先师生日。

【行业公会】民国28年(1939)安福县从事阉割的艺人,成立"聚华公会",取纪念鼻祖华陀之意,会员入会时须交稻谷一担作会费。"聚华公会"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即华陀生日)和五月初五,召集会员开会聚餐,以办理帐目结算,调整会员经营范围,批准新会员入会等事项。

【班戏】旧时农闲季节,安福县风行搬戏,搬戏即请戏班唱戏。乡间以祭祀、喜庆、许愿、立娘娘坛、开赌等各种形式请班唱戏。往往一乡搬戏,数乡聚观,每次少则十天,多则连演二个月之久。请班唱戏时,乡民需行"斋戒",甚至成群结队游团"治煞"。

礼 仪 风 尚

【家庭宗族】旧时,大家庭多。明朝洋门嘉溪村王之礼,兄弟六人,百余人口,合炊数十年未分伙,画"百忍图"于墙上,提出"大要量,小要让"的治家原则。族有族规,家有家规。民国末年,安福县有姓氏137姓,不少大姓均在县城建有宗祠,春秋会祭。其中不少是富甲连城的大户,如洋溪的"郁十万",边村巷口的""童十万",江南冷水坑的"王十万",甘洛山下的"钟十万",山庄东冈的"刘十万"等姓。也有不少名门望族,如西汉安成侯刘苍之后的茨溪刘氏,三国东吴周瑜第二子都乡侯周胤之后的蜜湖周氏。东晋安成大守刘遐之后的笪桥刘氏,会稽望族东晋义熙时安成太守谢瞻之后的东门谢氏等。在整个安福姓氏中,刘姓人数为各姓之冠,向有"刘半县"之说。各姓多聚族而居,自成村落。笪桥刘姓,出现了一批诸如道教上清派祖师魏夫人,禅宗七祖行思及刘弇、刘元宾、刘沆、刘日升、刘分 、刘敞、刘奉世、刘建绪等中国名人,形成了一种笪桥刘氏文化现象。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运动的开展,家庭规模日趋缩小,独生子女户日趋增多,小家庭不断出现,宗族关系、宗族观念逐渐失去了发展基础。

【四乡风尚】安福县按方位习惯分为东南西北四乡。在四乡中,南乡的土地面积与人口占全县的三分之一,南乡又分上南乡和下南乡,甘洛以上称上南乡,寮塘称下南乡。上南乡语言与风俗习惯与其他三乡有明显的差异。古时安福县"三千烟",即3个千户以上人口的村庄,上南乡就达2个(三舍、金田)。田少人多,土地多瘠,生存空间小,人与人,村与村,竞争激烈,因此上南乡历代外出做工经商,读书做官的人较之其他地方多。东、西、北(包括寮塘乡)三乡,境内多山,人口密度较小,人少田多,又得以泸水河灌溉,土地较肥沃,舟楫便利,因此安福县政治经济中心多设在东乡与西乡。

【婚嫁】旧时,男女婚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嫁论金钱门第。婚仪繁琐,要合八字,回礼单,摘样,定婚,写婚书开亲,择送结婚日期,置办嫁妆等等。结婚那天,女的坐花轿出嫁,花轿上贴轿封。轿封即对联,上写男才女貌,幸福谐老一类内容,先由男方写上联到岳家迎娶,女方要对下联。第二天新人拜见翁姑,叫"庙见礼"。这时大家把锅墨灰擦在翁姑、新娘及媒人的脸上,并且要把饭甑盖罩在翁姑头上,大家敲响甑盖。

【生寿】新媳怀孕,姊妹要送鸡和猪肚等礼物,称"好事礼"。孩子生下后,女婿要携礼物向岳父母报喜,谓之"报叼",如生男孩,送礼的酒壶嘴要塞住,并要送公鸡一只。孩子生下三天,做"三朝酒",尊外公外婆坐首席。小孩取乳名,一般取愚鲁掘贱之名,如狗仔、牛仔、"磨气"、蠢子之类,以反其意而祈孩子长命富贵,聪明灵俐。县人一般周岁、十岁、六十岁生日祝寿。满花甲后,逢十做寿,庆寿活动由子女出资主持操办,寿席主食寿面、寿饼。

【过屋】过屋,俗称"过火"。旧时,过火要择吉日良辰,一般是黎明前迁居。先从老屋端火种到新屋去,叫"接火"。同时,老屋的香火也要移到新屋去,称为"过菩萨"。此外,先在老屋厨房生火煮饭,饭后在捞好的生米饭上,插上10双筷子,盖上一块红布,移到新灶上去蒸。离旧屋时,邻居不送,谓之难舍难分。到了新宅,新邻鸣爆迎接,叫"接火"。这天,新宅要贴门联,设宴招待亲朋及新老邻居。

【宴客】婚丧喜庆,均要办酒席招待亲友,亲友也须送礼以示庆贺。做喜事的人家必须先请亲友吃酒,亲友然后送礼赴宴,这叫"不请不送"。但本家族,必须先送礼,然后再请,这叫"不送不请"。酒席一般尊舅父为首席。尊一、二、三席时,须奏乐、鸣爆、擦揩座位、作揖、斟酒等。旧时,大年初二请"生客饭",席中须有一大碗红烧鸡腿,以示岳家富有好客,但由于穷,鸡腿大多是从邻居处借来的,未熟,上系各色丝线以示区别,泼上色素而已。不知内情者误食之,往往闹出笑话来。

节 令 习 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从初一凌晨起,家家户户竞相早起鸣爆"开财门"接天神,以图新年吉利。旧时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素食,吃上年(除夕)余下的饭,意为"有吃有余"。早饭后,拜年则是春节的一项主要活动。农村一般是男人在本村范围内拜年,先拜土地祖宗,然后拜家族。初二以后,男人向村外戚友拜年,俗称"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实四野姑丈"。除拜年外,互相请客吃春饭,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乡里亦称"过月半","完元宵"。从十一到十五,每到晚间,村村火树银花,鼓乐喧天,家家迎灯,户户接彩,农村媳妇争扯龙头上的须,以求子嗣。到十五夜,所有草札龙灯,在举行走坛神的仪式后,即行焚化。

【吃新】吃新即尝新,在"小暑"至"大暑"之间,早稻开镰之前举行。节前要用轿子接外公外婆前来赴宴。亲朋好友,长辈老师也是节日必邀的客人。吃新这一天,男女老少均不下田劳作,家家户户过节。男丁们首先到稻田里熟的丰满稻穗,供奉于家中神龛之上。主妇们则持少量新谷用碓舂成新米。节日主食新米饭和粉蒸肉,以庆丰年。旧时此俗,四乡皆兴,现仅盛行于南乡和北乡一带。

【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为"除夕",俗称"三十晚上",是一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日清晨,上坟墓奠扫先人,然后在门上张贴门神纸(春联)及各色年画。午间设丰盛家宴,合家团聚过年,称之"团年饭"。饭后,沐浴更换新衣,儿孙向父辈辞年团拜,长辈们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

时间:-07-21 14:49:00

安福上南乡是安福县南乡片处于最南面几个乡镇的统称。由于方言、习俗、传统文化与其他地方有明显差异,加上乡民性情耿直豪爽、热情大方,通常人们将其爱称为“上南乡”。他们的酒文化特别丰富,独具内涵,从酿造到饮酒都十分讲究。 安福上南乡的酒主要是“冬酒”。“冬酒”是冬季酿造的酒的统称。每年立冬过后,天高气爽,池水清澈见底,家家户户就要筛选当年收获的上等“条糯”,砻成“糙米”,再经过浸洗、蒸熟、冷却、落盆发酵、榨酒、加水勾兑、封坛再发酵等工序酿制而成。一般要储藏三个月以上才可开坛饮用。经过加水勾兑的酒就叫“冬水酒”,也叫“冬酒”。酒色茶红,香清味醇。不加水勾兑,直接封坛发酵的酒叫“冬醐酒”,也叫“醐酒”。酒色深红,清甜醇郁,香气袭人,口感甘甜悠长。醐酒若储藏时间较长,酒色变成黑红,用手指一蘸,滴酒成线,香气浓郁扑鼻,回味无穷。这是“冬酒”的上上品。

酿酒是上南乡冬闲最有趣的一件事。早晨温暖的阳光刚洒满大地,家家户户就把浸泡好的糯米抬到溪水边、泉水旁,妇女们依次排在一起,一边洗米一边嬉闹,以迎接初冬新一天的到来。太阳两丈多高时分,各自又把洗好的米抬回家里,点上灶火开始蒸饭。于是家家户户屋顶冒起了缕缕青烟。一会儿整个村庄就被一层袅娜的烟雾笼罩着。酒坛是陶制品,每坛容量约五十斤左右,主人精心挑选后依次排在门口向阳的地方。有的十坛、十几坛,有的几十坛,每坛灌满热水,一方面是为了卫生清毒,另一方面是让酒坛充分接纳水和日月光华的灵气,以达到增添酒的味感。这个时候,邻居的孩子们也会赶来凑热闹。他们三五成群围着酒坛打转转,主人见了会大声嗔斥:“走开,别把酒坛打碎了!”结果孩子们拿着主人赏给的香喷喷的糯米团子又上别家去了。新酒酿造出来,邻里乡亲你端一碗我提一壶,三五一群聚在一起,互相品评,总结酿酒经验,以求来年酿出村里最好的酒。

喝酒更是上南乡的一件乐事。每逢客人造访,女主人做的第一件事是上茶,男主人说的第一句话是喝酒。等待客人坐定,女主人下厨炒菜,男主人就在厅堂摆开“八仙桌”,再邀请几位邻里陪客,接着就把酒端出来。上南乡喝酒很讲究。开始散喝一壶,叫“过门曲”,也叫“润嗓”。喝完一壶才步入正题。正题有三道门户,每道门户以四杯酒为量,主题意思是“四季平安”、“吉祥如意”。第一道门户是全桌先同喝四杯,叫“团团圆圆”。第二道门户是主人敬客人喝四杯,叫“宾至如归”;再由客人回敬主人喝四杯,叫“有来有往”。第三道门户是互相划拳、猜子、对对子、猜谜语,叫“喜上加喜”。其中猜子又有“神仙到”、“添减正”、“五子三猜”、“开网闭网”等招式。这是喝酒的高潮,又叫“闹酒”。每轮到一个人输拳喝酒,其他的人都为其击掌喝彩,叫“奖酒”,热闹非凡。大家边喝边聊,借着酒劲,把听到的消息、赚到的钱、家庭的情况、平时不好说或不敢说的话全都抖露出来。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烦恼、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也被酒力消融得无影无踪。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由此得到升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最后在客人的多次恳求下,主人才相约大家喝上四杯方可宣布散席,这叫“欢迎再来”的“收兵锣”。碰上外乡人来做客,往往被这些路数套住,弄得万般无奈,喝得酩酊大醉,走路左右摇晃,这叫客人“尽了兴”。醐酒一般情况是难以喝上的。只有贵宾远客来临,或家里大办红、白喜事,主人才会慷慨开坛,用以表达主人的热情、客人的高贵、事业的红火。

寒冬农闲季节,邻里亲朋相约一起,坐在火盆旁,温上一壶冬酒,一边喝一边聊天,这也是一件美事。酒劲一来,话匣子全打开,话题也十分丰富。国际国内形势、党的政策、家庭收入,生产打算、有关信息、个人的想法、心中的郁闷、遇到的困难、想不明白的事情、谈婚论嫁应有尽有。他们互相交流,互相评论,各自吸纳,又在品尝生活中的每一杯酒。

安福上南乡除了冬酒外,根据酿造的季节不同,还有桃花酒、秋季红等。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家就有酒,有客就要有酒,办喜事需要酒,平时也离不开酒,逢年过节更要闹酒。酒不但是乡民们待客、生活的饮品,更是宣传政策,交流思想,加强团结,增进友谊,维护和谐的粘合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