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张品荣:古宅是古城风貌的载体和灵魂

张品荣:古宅是古城风貌的载体和灵魂

时间:2020-01-26 02:55:26

相关推荐

张品荣:古宅是古城风貌的载体和灵魂

黄洁

苏州市区203座古宅无一雷同

苏周刊:苏州解放后进行过三次对文物的保护抢救修缮工程:第一次是在1952年,修复了留园、拙政园、怡园、沧浪亭、狮子林等;第二次是1982年,对环秀山庄、艺圃、苏州文庙、全晋会馆、瑞光寺塔、双塔、北寺塔、唐寅墓、听枫园等一大批文物古迹及古居民宅进行了普查;第三次是对12座老宅子进行修缮,您参加过几次普查和修缮工作?有何感受?

张品荣:第一次我年纪还小。我实际参加过的是第二次也就是1982年那次,那次普查的规模非常广,花费了不少精力。第三次主要是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过数次项目论证会,其他没做什么工作。

苏周刊:当时普查的情况如何?您对苏州古宅有什么印象?

张品荣:1981年国务院公布苏州与北京、杭州、桂林等城市为全国重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初,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对苏州古城“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的批示,决定在苏州市区开展文物、园林、古建普查。当时我们按街巷逐户进门调查,大概普查面积有300万平方米左右,这些经普查的古建老宅,除部分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外,有252处古建筑被列为控保建筑。这些老房子大都住着“七十二家房客”,但基本风貌基本格局还保存着。老宅里有众多大小庭院,树木花草、盆景鱼缸点缀着院内景物,居民们在院子里洗涤、晾晒,忙家务、聊天,悠闲的庭院生活在老宅里比比皆是。这些老宅大都有众多精雕细琢的砖雕门楼,这是苏州老宅的一大特色,有的一宅就有五六座砖雕门楼。当时普查后登记了295座砖雕门楼,现在,据我不完全统计有203座。这些数百年遗留下来的砖雕技艺,代表了苏州砖雕最高艺术水平。还有老宅里有许多高墙,这些高墙不但分隔院落,还有良好的防盗防火功能,2000年山塘街许宅第三进着火,因第三、四进四周都是高高的风火山墙,火势没有殃及第一、二进及周边的古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宅里有多种多样的花篮厅,我原来以为在厅堂内少了两只步柱而改装花篮的厅堂称花篮厅,在普查中发现,花篮厅的式样是丰富多彩的,有内四界构造的花篮厅,有回顶构架的花篮厅,有贡式构架花篮厅,有双花篮厅,有鸳鸯花篮厅,有花篮楼厅,有檐廊花篮楼厅,有鸳鸯花篮楼厅等,这些优美的花篮厅,在古典园林中也很难见到。

另一个印象深的是每一座老宅似乎都是按轴线排列院落,按理院落组合理应是单一雷同的,但我发现无一雷同,有的差异甚至很大,我总想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老宅子,结果让我很是失望。

苏周刊:为什么?

张品荣:边落或次落内多布置庭院,这样就会依着院落形状,因地制宜布置。即使正落从门厅、轿厅、大厅、内厅到堂楼等……也总是变化的,比如前落后落连接的通道,有的通过石库门有的通过廊或廊屋来连接。单幢建筑形式也不同,有的是五开间面阔的大厅,有的是三开间加两边间,有的是三开间加两边廊,有的是三开间加两抱楼,比如说铁瓶巷的顾宅,它的大厅西面一间就是抱楼,大厅里唱戏的时候,家里的女眷就在两面的楼上来看戏。有的厢房里还会做一个蟹眼天井,用于通风采光。

苏周刊:这么做是出于实用性的考虑吗?

张品荣:根据各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与当时文人造园的氛围和意趣有关。步步移景,哪怕是呆板的正厅,在前面也要布一些景,所以也就造就了每户人家都不一样。

建筑辉煌体现当时苏州经济的繁荣

苏周刊:苏州古建筑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香山帮工匠的手艺如何体现“宅第园林”?

张品荣:苏州老宅多数是香山帮工匠营造的,所以苏州古宅是传承香山帮建筑技艺活着的蓝本。清末民初,由香山工匠出身的姚承祖先生编著的《营造法原》一书,主要讲述苏州古建老宅的营造技艺。所以保护好苏州古建老宅,亦是保护了香山工匠的技艺。现在香山帮技艺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的古建是否符合香山帮技艺,只要看它是否按《营造法原》一书来建的。

至于说苏州古建老宅的特点,有这么几点:一是以木结构框架组成的建筑主体,榫卯技术成就了香山工匠的高超技艺。二是建筑外观造型优美轻巧,曲线的屋面,飞翘的戗角,多变的屋脊,高低错落的墙面,空灵的门窗,给人以飘逸舒适之感。三是室内装饰花饰繁多,精美细巧,挂落、栏杆、隔扇、飞罩、花窗、花篮等做工精细,各种翻轩造型多样,砖雕木雕精雕细琢。四是色彩朴素淡雅,以灰、白、褐三色为主,给人以安逸雅洁之感。

苏周刊:苏州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具体从明中期到清康乾时期,苏州经济的繁荣程度如何,请从建筑中讲述一下。

张品荣:建筑的辉煌可以看出当时经济的繁荣。明代苏州有一批官僚文人,如王鏊、申时行、文震孟、王献臣、吴一鹏等,所建宅第园林规模恢宏且文化艺术价值又高。如王献臣所建拙政园,吴一鹏所建山塘街东杨安浜玉涵堂,文震孟的文衙弄艺圃等。特别是王鏊之子王世延为其父亲所建的“怡老园”。它东依学士街,南至王衙弄,西望古城墙,北达景德路。现在怡老园遗存建筑有三处,平江中学校院内怡老园后楼,天官坊陆宅嘉寿堂前的明代砖雕门楼,梵门桥弄吴宅的楼厅。估算“怡老园”土地有百余亩,比拙政园还大许多,是古城最大的老宅。当时,状元吴宽、沈周、杨循吉等都是“怡老园”的座上客,后辈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王宠、陆粲等才子,拜王鏊为师,常到“怡老园”吟诗论画,聚首酬唱,明四家与“怡老园”紧紧联系在一起,“怡老园”一度成了明代中期苏州乃至全国文坛的中心。

清代苏州经济更为繁荣发达,文人官僚富商所建宅第园林遍布大街小巷,据同治《苏州府志》记载,苏州宅第园林有271处。现在保存的191处文保与控保古建老宅中,主要在康乾与同光两个时期所建造,如东花桥巷汪宅是康熙年间的老宅,大石头巷吴宅、卫道观前“礼耕堂潘宅”等是乾隆年间的老宅。现存最大的老宅就是“礼耕堂潘宅”,由徽商潘麟兆所建,至今已有220多年历史。潘宅坐北朝南,七路六进,占地达93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636.03平方米,是苏城当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老宅。潘宅内有扁作大厅、船厅、鸳鸯厅、花厅等众多厅堂及10多幢楼厅,5座雕刻精细的门楼,还有3只小庭院,代表康乾时期的营造水准与发达的建筑业。

把老宅拆了是对老宅最大的毁坏

苏周刊:老宅的变迁有三种类型:一是老宅变工厂;二是城市建设中消失的,如原松鹤楼板场孙岳颁故居“墨云堂”,东北街原154号韩菼故居“种梅书屋”,学士街升平里14号笑园,慕家花园原16号毕沅小灵岩山馆等等;第三种是变公房,居民大杂院。您觉得哪种对老宅的毁坏性最大?

张品荣:老宅再破都可以修复。对老宅毁坏性最大的应当是把老宅拆了,不存在了。工厂占用老宅而将其毁坏或拆除的,我估计一下,约有四五十万平方米。城市建设中,估计有百万平方米以上的面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拆除老宅,这是难免的,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街坊房地产开发中,成片拆除了众多老宅,实在可惜。

至于七十二家房客共同居住着的老宅,虽然居民使用中对老宅有不少损坏,但毕竟它仍在,仍有修复它的可能。从另一角度看,我们还要感谢他们,正因为他们住着,这些老宅才得以保存下来。如果只留下点文物单位或控保建筑,成了盆景,苏州小巷的风貌就没了,那古城风貌也就没了。

据我估算,古城区属于全国、省、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宅41处(没有包括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8处私家古典园林),建筑面积8.34万平方米,属于控制保护古建筑的老宅有150处,建筑面积22.46万平方米,这191处老宅总建筑面积约有30.8万平方米,是老宅的精华。同时散布在平江历史街区、桃花坞历史片区、怡园历史街区、山塘街历史街区及在古城其它区域的老宅,估计有130万平方米。两者相加总共可达160万平方米,约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

古宅建藏书楼是古城独有的生活方式

苏周刊:好多老宅都建有藏书楼,这是苏州老宅的特点吗?说明什么?

张品荣:苏州文人雅士众多,历来崇文重教,他们喜爱读书藏书,所以老宅里都建有藏书楼(书斋)。他们在藏书楼不但读书藏书,还编纂古籍,刻印精品,传承后世,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古籍珍品。所以古人藏书是一种风雅,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读书藏书不但是自己的欢娱,还是他们教育子孙最好的方法。

苏周刊:苏州有哪些著名的藏书楼?

张品荣:明清两朝,苏州有名的藏书大家不下数百人,有名气的藏书楼很多,如铁瓶巷的“过云楼”,潘氏世族的“三松堂”、“滂喜斋”、“宝山楼”,菉葭巷黄丕烈的“百宋一廛”,悬桥巷顾颉刚的“纯熙堂”,耦园沈秉成的“鲽砚斋”,颜家巷王謇的“海粟楼”等等。

“过云楼”藏书,在晚清、民国时期蜚声中外,有着“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的美誉。楼内收藏唐宋元明清古籍与名人字画之丰,近代史上无与伦比,人称“半壁江山过云楼”。“过云楼”藏品之珍贵,从两件拍品就可见一斑:一是元四家王蒙的《稚川移居图》,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以3.5亿元落槌;二是海内外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80卷1292册古籍,在的拍卖会上以1.88亿元成交。

苏周刊:读书人家、官宦之家建有藏书楼好理解,一般做生意的人家也建有藏书楼,这是为什么?

张品荣:高师巷以进口洋布为业的商人许基厚所建的“怀卒斋”,天官坊徽商陆义庵所建的“嘉寿堂”,在当时也非常有名。他们建藏书楼,一是附庸风雅,或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另外为了教育子孙好好读书,与文人雅士一样在科举仕途上有所建树,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

苏周刊:这些藏书楼现状如何?

张品荣:藏书楼作为古宅的一部分,它的破坏程度与古宅是同步的,但它们在建造时比一般的楼厅用料要粗,墙体更厚。现在保存较好的藏书楼有“百宋一廛”、“鲽砚斋”、庆元坊听枫园吴云的“两罍轩”、韩家巷鹤园朱祖谋的“听秋山馆”等。最近已修复的藏书楼有“滂喜斋”,“过云楼”已列入今年计划准备修复。

“四大望族”留下了一批有价值的老宅

苏周刊:在清代和民国期间,民间留传苏州城里有“彭、宋、潘、韩”四大望族,他们在苏城购置了众多房产,并造园筑屋,也为苏城留下了一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宅。

张品荣:是的。彭家是指以状元彭定求、彭启丰为代表的彭氏宗族,宋家是指以清初吏部尚书宋德宜为代表的宋氏宗族,潘家是指以状元潘世恩为代表的(贵潘)潘氏宗族与以富商潘麟兆为代表的(富潘)潘氏宗族,韩家是指以状元韩菼为代表的韩氏宗族。

苏周刊:这些家族还有多少老宅流传至今?这些老宅的近况又如何呢?

张品荣:彭家老宅位于十全街103号。现保留门厅、轿厅、大厅与楼厅四进,重修后卖给了一个台湾客商。

原宋宅紧靠平江河,大门在菉葭巷53号,现在曹胡徐巷76号、80号。现宋宅仅保留正落第四进楼厅、第六进后厅及东落第四进楼厅等主要三幢建筑。现在居民住在里面,还有一幢楼是他们的后人住在里面。

潘家(贵潘)家族,子孙众多,建有众多宅第,至今还留下十余处老宅,主要的有六处,它们是:钮家巷3号状元潘世恩故居,又称“留余堂”潘状元府。潘状元府今年年初刚修复,据说将辟为状元博物馆。潘世恩大伯父潘奕隽,乾隆进士,故居在马医科38号,称“躬厚堂”。潘世恩二伯父潘奕藻,乾隆进士,故居在蒋庙前2~10号,称“存诚堂”,又名潘太史府第。原正门在蒋庙前4号,后陆续拆改,已不成布局,分割成各个门牌了,潘家后人还住在里面。现潘宅内较精致厅堂有:东边落靠临顿河有一只座西朝东纱帽厅;正落有扁作大厅、鸳鸯厅及硬挑头帖式楼厅;西落有花篮厅及三只楼厅,是保留厅堂较多的老宅。潘世恩第四子潘曾玮故居,在西百花巷4号,称“养闲草堂”,现存楼厅两幢。上世纪七十年代剧装戏具厂改建厂房时,将花园内建筑艺术较高的“海棠亭”,移建至环秀山庄,“桂花厅”搬迁到刺绣研究所,后又移至石湖渔庄。潘世恩侄子潘遵祁(潘奕隽的孙子),道光进士,故居在白塔西路13~15号,称“西圃”,现属烟草公司,目前还保存大厅、第四进、第五进两幢楼厅,西落花厅保存较好。潘世恩孙子潘祖荫,咸丰壬子科探花,故居在南石子街6~10号,潘宅的东落花园与正落的“攀古楼”、“滂喜斋”已原样修复。

潘家(富潘)老宅现留存的主要有三处,一是徽商潘麟兆于清乾隆时所建的“礼耕堂”,在卫道观前1-8号,现已成为平江历史保护街区古建老宅的代表。上面也讲到了,它是苏城当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老宅。我曾多次走访“礼耕堂”,发现“礼耕堂”西侧靠近平江路那边还有一座二落四进的老宅,经了解,这是一座许姓的老宅。据许氏后裔讲,是他们祖辈在民国初年用两万银元从潘家买下的,他们许家一直居住至今。那建筑形制与“礼耕堂”十分相似,因此可以断定,现在的“许宅”亦是乾隆年间“礼耕堂潘宅”的一部分。还有两块是原振亚丝织厂占用的正落前三进与西落部分(目前租给人家做了私人会所)和正落后三进及以东的居民居住部分,所以“礼耕堂潘宅”规模应是七落六进。

第二处是“端善堂潘宅”,位于大儒巷48号,因潘家后裔出了个水利专家潘镒芬,我们又将“端善堂潘宅”称为“潘镒芬故居”,五落六进,现在居民住在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宅子有四条备弄,有一条较宽,弄里还有一座楼梯,直通第四进楼厅,有一次居民反映楼板渗水,我们上楼发现木楼板上铺着方砖,我第一次看见与现在的水泥楼板同样功能的防水建筑。

第三处是“思绩堂潘宅”,在齐门路84号,该宅最精彩的建筑是第三进檐廊花篮楼厅,它是将廊柱部位改作花篮,叫偷廊柱,这种构造的花篮厅在苏州仅此一家,十分珍贵。1999年,房管部门对老宅进行大修后,目前空关着。

韩菼老宅在今东北街,解放初韩宅有两落四进,东落前二进是雕刻精美的对照花篮厅。1975年长风机械总厂因生产需要,要改建韩宅,其中南面一只花篮厅经市文管部门同意,移建至古典园林狮子林原荷花厅的位置,这也是韩菼老宅留下的唯一古厅堂。

韩菼兄弟韩樵的玄孙韩崇故居在大儒巷迎晓里4~8号,他是吴大澂的外祖父。韩崇宅正落五进,西路花厅保存完好,花厅前庭园,原有湖石假山,现为居民晾晒衣服的场地。

韩家曾经拥有的“洽隐园”,现名为“蕙荫园”,位于南显子巷18号,苏州市第十五中学内。至今已修复,保存完好。

南显子巷5、6、7、8号韩宅,系韩家后裔在“洽隐园”旁购地所筑宅第。

保护和修缮老宅要有长久性的规划

苏周刊:在您这么多年参与老宅的普查、保护和修缮中,您有什么看法和感想?

张品荣:组成小街幽巷、古城风貌特色的不仅仅是30万平方米的文保及控保建筑,还应包括130万平方米的古民居,它们亦是古建老宅,近年还不时有发现民居中的厅堂建筑和砖雕门楼,所以首先应详细了解它们的现状,对它们进行调查摸底,为保护它们提供依据。

第二,在此基础上,制订保护、修缮以及怎么利用的全方位的规划,这个规划要有个长久性,不要指望在我们这一代都完成,可以留一点给子孙后代去做。实际上苏城内许多古建老宅都是跨越几代才建成的,如东花桥巷汪宅,是历经康熙、乾隆、嘉庆三朝近百年时间内陆续改建加建而成的大宅,至今仍保存着康熙时的“质厚文明”门楼、西落书斋前乾隆时的“植槐贻荫”砖额和嘉庆时的“引领紫微”砖雕门楼。

第三,修复古建老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应重视未列入修复计划的大部分古建老宅与古民居的日常维修,以保证它在良好状态下正常使用。

第四,希望留几处完全原汁原味符合农耕时代生活状态的老宅,以传承历史。

苏周刊:您觉得修复老宅子,用什么手段,修旧如旧吗?

张品荣:最好修旧如旧。我一直是这样一个观点,尽量少拆一点,能修的尽量去修。修复的过程中用何种技艺也有很多讲究,比如当时我们接一只柱脚,采用的是十字橘囊镶接的传统方法,将镶接的那段柱脚十字锯开,分成四囊,上下柱脚各凿去两囊(凿去两囊是交叉的),然后上下镶接,镶接后柱脚如同一根柱头,不用一只钉子,一根铁箍,这是老宅修理中又省钱又最牢固的方法,关键是历史信息都保留了下来。当然这技术要求很高。这也就是我上面讲到的第四点,在规划上要留有三五个原汁原味的老宅,作为一个景点开放,展示一下,让历史信息传承下去。

苏周刊:修缮过程中,还有哪些您印象比较深?

张品荣:如控保建筑177号圆通寺内有一池塘,池塘北有只五开间花厅,住三户人家,逢汛期,池塘水涨,花厅屋内进水,住户苦不堪言。考虑到翻建用料多费用大,又要损坏花厅结构。最后我们选择了保持原木构架,保留原屋面,将木构架整体抬高的修理方案。又如三十年前临顿路往东的干将路叫濂溪坊,有一间二层木构架商铺,凸出在人行道上,规划要求缩进2米,但商铺业主不同意减少面积,于是我们采取整体向里移动2米的修理方案,将木构架用斜撑固定后,顶升整个构架,然后用圆木滚动2米,达到整体搬移目的。

苏周刊:按您的经验,修复的老宅子最好派什么用场呢?

张品荣:都卖给了私人,也不是太合适,因为大家都进不去了,比如说桃花坞大街的费宅——费仲深故居,袁克定的女儿嫁给了费仲深的儿子,据说他们就在费宅里举办的婚礼。民国初这个宅子很出名。后来卖给了台湾商人,那台湾人也不修,桃花坞片区改造时想换购回来,人家也不肯。每个老宅都有故事,都有历史。正因此,老宅才更受人们的喜爱,古城没有这些老宅子,也就没有古城了。我觉得老宅子修好后还需要人来住,但怎么住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制度。

人物简介

张品荣,早年毕业于苏州建筑工程学校,高级工程师。长期在苏州市房管部门从事房屋修缮工作,对苏州古民居建筑的状况十分熟悉。主持或参与修缮山塘雕花楼、马医科绣园、宋仙洲巷张宅、桃花坞大街费宅、富郎中巷吴宅、十全街彭状元府、金太师巷吴云故居、钮家巷潘宅花篮厅、新民桥雕花厅等众多老宅。他将几十年工作中保留下来的有关苏州老宅的资料,整理汇编成《苏州老宅》一书,作为他一生与老宅相伴的记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