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今天 考上“清华 北大” 难度相当于古代科举的哪一级?

今天 考上“清华 北大” 难度相当于古代科举的哪一级?

时间:2023-03-10 07:10:23

相关推荐

今天 考上“清华 北大” 难度相当于古代科举的哪一级?

随着高考的结束,又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了。有的人可能超常发挥,离自己心仪的大学更近一步;有的人可能紧张过度、发挥失常,甚至会与大学失之交臂。

这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抱怨,今年的高考试题太难了。尤其是数学,根本没法下手。这两天有一个新闻说,河南有一位考生,高考数学考试的时候10分钟就放弃了考试,结果被禁出考场。很多学子认为,要是生活在古代多好呀?

作者闻此,要说的是:要是生活在古代,情况比你想象的更糟。下面就拿如今考上“清华、北大”,相当于古代科举考试的哪一层,来进行分析。

如果生活在古代,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都有入学资格的。这个资格不是社会制约,往往是家庭因素制约的。如果要获得上学的资格,首先得投胎到一个家世较好的家庭。

据了解,古代的务农率高达90%,脱产读书的人也只有不到5%,也就是说在古代只有5%不到的富贵人家的子弟才有上学的资格。这一点我们从柳宗元、王维、温庭筠、白居易等人的身上也可以看得出。出生在世代务农家庭,可以说和科举基本上是无缘了。

有了上学的资格,我们再来看考试的等级。古代科举考试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而在乡试之前,一般还设有童生试,相当于现在上学的幼儿园、小学。

童生试看似是科举考试的最基础,却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童试又分县试、府试、院试三层,逐渐闯关,最后成功的话就会荣获“秀才”称号。

记得曾经在科举博物馆看过一组数据,秀才的录取率为1-2%,百中取一。差不多2000个人里才能出1个秀才,这绝对是地方学霸。在影视剧里我们常常看到会识字的人就叫秀才,其实是误解,考一个秀才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古代,考上秀才就会有少量补贴,可免2个男丁的徭役,公堂上不用跪,不会被用刑。

考上秀才后,第二步才可以参加每3年一次的乡试。通过,则为举人。举人的通过率也很低,根据年份不同通过率不同,一般也是在1-3%左右,换算一下就是每10-20万人里才会出一个举人。其实从难度上来说,这就和考上清华北大的难度很接近了。

因为清华、北大每年招6000人左右,万分之0.6的录取率,但高考是每年都考的,而乡试是3年才举办一次。笔者记得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县城共38万人口,每年都会出1-2个考上北大清华的才子,如此说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古代,举人是有国家津贴的,还能免上百亩地税,已经可以算是统治阶级。从这个地位上来说,古代的举人地位要高出如今北大清华学子很多。

举人再往上就是会试,进京赶考,3年一届,每次录取100-200人,通过则为进士。这100-200进士最后要到皇上面前再考一次,前三名就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

考到进士那已经是学霸中的学霸,混得好的就可以进翰林院,混中央,以后有机会入阁拜相,混得差也是外放县令,相当于县委书记。如果再高中状元,那可是荣耀中的荣耀,全国仅有一人而已。相当于高考考了个全国第一,这难度脑补一下就可以。

整体来说,现在高考考上清华、北大,在古代也才相当于考了个举人。离状元、榜眼、探花之类的学霸,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过话说回来,考个举人也很难得的。否则的话,《儒林外史》里,54岁的范进中举后,也不会因为太高兴而疯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