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当年语文书给我们灌的那些毒鸡汤

当年语文书给我们灌的那些毒鸡汤

时间:2022-11-03 10:41:59

相关推荐

当年语文书给我们灌的那些毒鸡汤

来源 | 王尼玛

这段时间各小学要期末考试的时候,一个8岁的福州男孩小冯提了个问题,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了:

二年级课本有篇文章《羿射九日》,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羿是怎么蹚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微博回应:孩子敢于质疑,提出很好的问题。“蹚”字的确不恰当,会对教材适当修改。

很明显,这一次,小学生赢了。

接近期末考试果然问题多,又有一个小学生抱着语文书来提问了。

语文老师:我是看出你们临考抱佛脚了。(考试复习指南——语文放最后)

这个问题是“蚌的肉被鸟嘴夹住,蚌又用壳把鸟嘴反夹住,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

问出这个问题的孩子,是李娟的五年级侄儿黄圣凯,她最近经常受到来自侄儿的“灵魂拷问”,无奈把问题发到了朋友圈。

在课本中男孩发现了这一问题,还询问了语文老师,老师说“更应关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目前出版社的回应是,这则故事出自《战国策》,教材暂不会更改古文的记载。

看来,这不是普通的蚌和鹬,而是集天地灵气,吸日月精华修炼百年的金丹期的鹬蚌,可以用神念交流。战国那时候,动物还是可以成精的,不过现在不行了。

GIF

对于男孩小黄的质疑,网友的评论炸开了锅,矛头直指男孩,甚至还说他是杠精

站在男孩这边的网友很生气,他用小孩的思维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恶毒的指责?

不管怎么说,单从课本拿出来,这个逻辑错误,确实是存在的。但具体要怎么去理解,又好像谁说谁有理。

有媒体也发了一个这样的投票:你上学时质疑过课本上的内容吗?

投票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成年人,在小时候都有质疑过课本上的内容,同样也有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

你呢?你发现过课本里的错误吗?敢向老师提出吗?

仔细回忆了一下,语文课本里出现的bug,还真是不少。不怪小孩子看完一脸懵,连大人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奇怪的逻辑,非课文《斑羚飞渡》莫属。

课文原文是这样的:

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说实话,当年读完这个课文我竟然没有半点质疑,甚至想对斑羚绝顶的智商和高超的马戏绝技拍手叫好,小学毕业后的五年,我都将斑羚这种生物视为全世界弹跳能力最精准的生物。

甚至还大言不惭的说过这样一句话:狗急了跳墙,斑羚急了能跳崖。(?)

当时,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让幼小的我感到精神上的无比震撼,曾经一度宣称斑羚是我的守护神,是爱和信仰的化身。

这些梦的破碎,是因为我突然在某一日了解到,《斑羚飞渡》这篇文章的属性是“小说、虚构”,还得知,人家斑羚,由于独特的足部特征,完全可以从崖上“走”着下去,根本不必送死来表现所谓的英雄精神。

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斑羚也在深渊处凝视你

斑羚们说了,我们不用飞渡,甚至有点想笑。

文中的斑羚学名灰斑羚。了解斑羚的日常习性你就会明白,现实中灰斑羚包括其他几种斑羚都不可能存在《斑羚飞渡》中所描述的七八十头的群体,更没有头羊这一说。

而且对于这些日常根本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动物,你能指望他们在穷途末路时相互关照么?

虽说语文书有别于科普读物,但是这节课结束你总得告诉我真相啊!

对于这些问题,一个答案甩给你:

“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我们没有必要追究事情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动物小说来读,抛开表层的坠饰(艺术虚构),体会文章震撼人心的力量来源,阅读的乐趣将充盈读者的心间。”

阅读乐趣将充盈读者心间?不好意思,我现在心间全是小小的问号,为什么是小小的问号呢,因为我的质疑不敢声张。

《斑羚飞渡》的作者沈石溪也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我查了一下他的百度,说他是“小说家、动物专家??”,还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沈石溪的小说《狼王梦》,也是不少家长买给孩子的童话读物。有个家长无意中翻出来读了读,还发现了这种对“狼交配”代入人类情感的描述,而且还很多。

如果给孩子以性教育,我们希望是科学的、严谨的,而不是这样带着中年大叔般的油腻、猥琐色情,还有带着一些陈腐的男尊女卑。

小学的语文书里,另一篇饱受争议的就是《爱迪生救妈妈》

文章主要讲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七岁时,在只有油灯的条件下,用镜子反光的原理来照明帮助医生在家里为妈妈紧急做了急性阑尾炎手术。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网友斥其是杜撰之作,还将它作为“课文打假”的案例而提出。事实上,美国人谁也没听说过这个故事,医疗史上对阑尾炎手术最早的论述是在1886年,而那时爱迪生已经40岁了。

当时,人教社也专门就此事作出过回应:《爱迪生救妈妈》是以产生于美国的故事为基础创作的。另外,英文中“阑尾炎”这一病症有多种表述方式,在处理成中文版时,为了表述方便才使用“阑尾炎”一词。

但人教社还是禁不住来自社会各方的质疑,在新版的教科书中撤下了这篇课文。

人教社声明原文:今年()9月替换二年级教材,明年后人教版所有旧版教材全部更换为新版教材,旧版教材不再使用。在新版教材中,没有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

突然发现,小学生的教科书,无论是语文还是思想品德,好像都喜欢把好多鸡汤故事往爱迪生身上安?灾难程度堪比鲁迅的名言警句。

爱迪生:这事儿我可没做过!

《爱迪生救妈妈》故事的真实性引发争议后,“较真”的网友们又总结了一份“那些年教科书中的虚假故事”名单,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篇目,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华盛顿与樱桃树》、《燕子专列》、《月球之谜》等赫然在列。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根据记载,当年的洛杉矶地震发生于凌晨4时31分,教室里不可能有正在上课的学生;

如果说爱迪生是美国鸡汤一级厨师,那么华盛顿就是把儒家学派引入美国第一人。

在语文书课本里,要是出现一篇《华盛顿让梨》都不足为奇。

但要较起真来,会发现华盛顿和爱迪生一样,也是个“被动鸡汤”的受害人。

这不,在课文《华盛顿与樱桃树》中,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弗吉尼亚州拉帕汉诺克河边,根本没种过樱桃树;

华盛顿好可怜一男的,他真的没有砍樱桃树啊!

不光文字出现不严谨问题,连插画都被看出来有错误:

比如北京一个小学生就发现了插图的错误,插图中宋朝八品知县身着紫色衣服,按宋代服饰制度,只有三品以上才能服紫色……

关于语文课本里的这些逻辑问题,始终都存在两立的观点。

有人会反问:就因为文章本身存在的文学性使其有“不实内容”,就一定要受到全盘否定吗?

与之相对的疑问就是:如果孩子发现一件事的基本情节不靠谱,那么附着在此事上的道德观念,会不会也被怀疑呢?

哎哟别吵了,其实争议也不是不好解决

像这种胡乱质疑的小学生,还是作业留的太少了,统一按背诵全文处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