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古迹之秦长城遗迹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古迹之秦长城遗迹

时间:2018-09-30 07:49:40

相关推荐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古迹之秦长城遗迹

榜罗镇北面的山梁上。我们多方打听,往返数次,才在路边发现一个水泥制作的碑子,仔细辨认才发现是给秦长城立的碑,碑上写着“战国秦长城遗址,甘肃省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九月一日”。上面的字迹很小,而且被学生用墨汁进行了涂抹。

站在水泥碑前,向西望去,有明显的长城痕迹,沿山势而下,经过马家河,看到对面山上也有明显的一条路基和我们的视线相接,感觉这就是战国秦长城。于是我们拿起相机沿山而下进行了考察,尽管长城很矮,可长城中的夯层十分明显,夯层中还夹杂着纹绳瓦片。

从水泥碑向山顶前行,长城痕迹更为明显,高3米左右,有100米长,到了山顶,长城又被人们用作道路,走在上面很结实,道路将田地分为南北两部分,站在长城上向北望去,榜罗镇就在正北面。

出了榜罗镇,我们的车子驶入去陇西的另一条公路,才走了几公里,右边拐弯处就矗立着一个水泥碑,上面有“战国秦长城”字样。下了车,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山梁的最高端,东、北、南三面没有长城,向西望去,蜿蜒起伏的秦长城映入我们的眼帘。长城有2米多高,沿秦长城走了一里路来到一豁岘,这儿的情景十分奇特,秦长城夸豁岘修建过去,高度有十几米高,奇怪的是在经过豁岘的长城上面建有周长2米、高1米的三个圆形疙瘩。古人对经过豁岘的长城采取了这样的修建措施。站在十几米高的豁岘处,相信外敌有多么厉害的本事也难以攻上来。

8月16日,我们去定西邀请了原定西市博物馆馆长何钰老先生为我们的再次考察作向导。何老先生今年72岁,身体硬朗,幽默风趣,很是健谈。他对于我们定西市的秦长城、文物古迹了如指掌,让他给我们作向导,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

大概11点钟,我们来到了马营镇锦屏店湾的长城梁。一下车,一块伤痕斑斑的水泥碑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此碑立于1983年,碑上写有“战国秦长城遗迹”字样。公路将长城拦腰切断,沿山而下的秦长城十分明显,约有三米多高,长城顶上已是一条人们劳动的便道,三轮车碾压的痕迹清晰可见。

拍完了附近的秦长城遗迹,何馆长让我们看远处北面,有一条白色的小路,在小路左边有凸起的痕迹,他说,那也是一部分没有消失的秦长城,那个大山叫阳坡了屲。沿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明显的长城痕迹,从那儿向我们脚下的长城进行连接,正好是一条直线,但是由于人们的劳作,眼前的长城或有或无。

下午两点我们来到第三铺乡郜家岔的长城湾。这儿的长城十分明显有3米多高,50米长,向东露出的地方夯层清楚,我们沿长城而下,发现这儿的长城风化严重,有一处最险要的地方塌落非常严重,有四、五吨之多的夯层土块掉落到旁边的庄稼地里。我想,如果现在不开始进行人工保护的话,照这样下去,十年之内这儿的长城就会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我们驱车通过陇阳乡、再经过寺子乡,沿着陡峭的山路来到了处在寺子乡正北面的山顶。车子拐了几个弯后,有两个醒目的烽火台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下车后,我们围着两个烽火台转了一圈,这两个烽火台间隔不到30米,离的特别近,这样的情景实在是很少见,由于人们的耕种,烽火台显得非常孤立,两个烽火台之间曾取过土的沟壑也清晰可见。下山后我用长镜头拍了两个烽火台遥遥相望的镜头。它们两个相互依靠,面面相对,已经相互守望3000多年了。

听何馆长讲,秦长城从这儿一直向东北延伸而去,进入平凉地区静宁县的田堡乡。至此,我们对定西市内的战国秦长城遗迹就考察完毕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