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揭秘秦可卿“樯木”棺木的象征意义

揭秘秦可卿“樯木”棺木的象征意义

时间:2021-05-13 02:18:22

相关推荐

揭秘秦可卿“樯木”棺木的象征意义

(-10-18)

秦可卿的隆重葬礼影射的历史人物是明光宗朱常洛。我们再从秦可卿的棺木角度,揭秘秦可卿“樯木”棺木的象征意义。

我们来重温一下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描写:

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可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叫做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今还封在店里,也没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罢了。”贾珍听了,喜之不禁,即命人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大家都奇异称赏。贾珍笑道:“价值几何?”薛蟠笑道:“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银就是了。”贾珍听说,忙谢不尽,即命解锯糊漆。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这话如何肯听。

从这段情节可知,贾珍为选择秦可卿的棺木绞尽了脑汁,杉木是普通的木材,贾珍自然看不上。薛蟠说他那里有一副“樯木”,“作了棺材,万年不坏”,原来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能用了。可见这个木材特别贵重,义忠亲王老千岁不能用,普通人再有钱也不敢要,所以薛蟠才说“没人出价敢买”。“樯木”的贵重从贾政口中进一步得到证实,贾政说:“此物恐非常人可享。”在古代,人在世分三六九等,人死后丧葬也是分等级的,不可逾制。这个“樯木”究竟有多贵重?我们可以参照清朝皇族的丧葬规定来定位。据乾隆《清会典则例》卷一百六十三《内务府·掌仪司》记载:清代帝后“梓宫,以楠木为之”,“床以杉木之”;“皇太子金棺,以楠木为之”;“皇子采棺,以杉木为之”。《清会典则例》严格规定了皇家棺椁使用的等级制度。普天之下,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子三人可使用楠木为棺,其他则视为逾制。

那么这个“樯木”是什么材质?书中简略描述:“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这么贵重的木材,裁成“帮底皆厚八寸”的棺木,说明这种树木要生长上千年。“纹若槟榔”是说这个木材的表面纹理呈放射状,有环纹,就好像槟榔的横断面。“味若檀麝”是说这个木材散发着檀香和麝香的味道,这就透露了它的材质不是楠木而是紫檀之类。楠木的新料是清淡的药香,老料一般是幽香。紫檀的檀香味主要是其内部油脂散发出来的,所以那些油性充足陈年老紫檀香味特别好闻。而在紫檀中,小叶紫檀是最奇缺最贵重的。因此可以推断秦可卿的棺椁所用“樯木”的材质是小叶紫檀,又称“檀香紫檀”,因为这种木材上千年成材,木质坚硬致密,所以“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

中国古代最早关于“檀”的记载,始见于《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明朝曹昭在《新增格古要论》中记述紫檀:“紫檀木出交趾、广西、湖广,性坚好,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湿浸之,色能染物,作冠子最妙。”紫檀木主要产自热带地区,在中国生长不多,由于这种木材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大料极难得到,且木质坚硬致密,适于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故被视为木中极品,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美誉。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宫廷中最早使用紫檀是在唐朝。武则天曾打造紫檀棺材葬鹦鹉。此后的元明时期,更是用紫檀建造宫殿和制作家具。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优质木材尤其是紫檀木,几乎全被捆载而去,当时世界所产紫檀木绝大多数尽汇集于中国。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为明代所采,有史料记载,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这是因为紫檀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被明代采伐殆尽,清时新的紫檀尚未成材,来源枯竭。

秦可卿所用棺椁材质堪比帝王,难怪贾政说“此物恐非常人可享。”甲戌本在此处有批语:“政老有深意存焉。”我们还怀疑秦可卿所影射历史人物的地位吗?

用小叶紫檀做成的樯木是船的桅杆。甲戌本批语也说:“樯者,舟具也。所谓人生若泛舟而已,宁不可叹!”关于“樯木”还有一个典故。据明朝大书法家祝允明的《野记》载:“太祖初渡江,御舟濒危,得一樯以免,令树此樯于一舟而祭之,遂为常制。今在京城清凉门外,已逾百四十年矣。有司岁修祀,给一兵世守之,居舟旁,免其余役。或云即当时操舟兵之后也。”

祝允明生于天顺四年1461年,逝于嘉靖五年1526年。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著名书法家。《野记》是他1511正德六年撰写的。自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至15过去了143年,故祝允明说“已逾百四十年”。在《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正邪两赋论中提到祝允明,《野记》中樯木的故事说的是朱元璋采石渡江之战。元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朱元璋为打破元军的久围,果敢地发动采石渡江战役。以千艘战船,自和县东渡大江,抢登采石,面对士蜂纷涌的义军,元兵溃不成军。夺取采石后,朱元璋即挥师南下,直取太平,元军全军覆灭。朱元璋在采石和太平粉碎元军的水陆两路进攻后,得以集中精力攻打集庆(今南京)。1368年,朱元璋攻下集庆,改为应天府,在此称帝建明。

樯木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渡江战役成功,被朱元璋视为神木,不但祭祀它,还派一兵士专职守卫。可以说樯木也是明朝开国“功臣”,是明朝立国的象征物。如今这个神木被《红楼梦》作者当做了秦可卿的棺木一起埋葬,也就象征着明朝气数将尽了。因此,秦可卿的葬礼如此奢华隆重,四王八公或者代表来了,十二属相到齐了,寓意天下人都来参加葬礼,这岂不是象征着一个朝代结束了吗?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政权,《红楼梦》作者只能是明遗民,在沦为清人的奴才后才会如此悲痛祭奠华夏江山的终结。(据至真斋主《秦可卿的棺木暗示影射人物的地位,“樯木”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