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中国木构建筑的最高峰:应县木塔和它背后的历史与故事

中国木构建筑的最高峰:应县木塔和它背后的历史与故事

时间:2023-03-03 05:18:51

相关推荐

中国木构建筑的最高峰:应县木塔和它背后的历史与故事

应县木塔应该是国内现存元代以前建筑中知名度最高的了,也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高峰。我这几年前去应县拜访过两次,每次看到这将近千年前的伟大造物都会很激动。坐在塔下,看一群群麻燕绕塔飞着,听檐角铃铛清脆的响声,思绪总会飘回过去的岁月。

也该写一写木塔了,这第一篇就让我们回到过去,找寻木塔背后的故事。

痴情于木塔的人

1933 年 9 月,营造学社的成员们第一次来到山西进行古建筑考察。在大同见识过几座辽金巨构之后,梁思成最期待的便是那曾在照片上看到过的无与伦比的「应州塔」了。

对于这座木塔,热衷于古建筑的梁思成早有耳闻,也心心念念着想去一探究竟。妻子林徽因则记下了他痴心于木塔的日常:

早晨洗脸的时候,他会说「上应县去不应该是太难吧」,吃饭的时候,他会说「山西都修有顶好的汽车路了」。走路的时候,他会忽然间笑着说,「如果我能够去测绘那应州塔,我想,我一定⋯⋯」他话常常没有说完,也许因为太严重的事怕语言亵渎了。

日常考察古建筑的梁思成与林徽因

然而,当时的梁思成甚至连这塔的照片都没见过。因担心木塔是否还健在,他试探性地写了封信想要获得一张照片,由于不知道当地情况,便直接写上「探投山西应县最高等照相馆」,没想到还真收到了回信。应县当时唯一的照相馆宝华斋寄来了木塔的照片。梁思成如获至宝,林徽因则笑着感慨:「阿弥陀佛,他所倾心的幸而不是电影明星!」

梁思成收到的应县木塔照片

这照相馆的主人高培华也很有来头。他原是一位钟表修理师傅,年轻时还给宫里修过钟,得过太后的赏赐。定居应县后,高师傅买了一德国产的大画幅相机,开了照相馆,也拍了不少晋北的古迹。梁思成当时答应给予酬谢,而在物资匮乏的动荡时代,高师傅也没想着要大洋、食品,而是托梁先生带一点北平的信纸和信笺过来,皆因应县没有南纸店。也难怪梁思成后来到应县见到高师傅时夸赞他「儒雅」。

自然,也因了这照片,梁思成将应县木塔列入了山西考察的计划。在 1933 年的考察工作中,梁思成不忘给林徽因写信,诉说自己终于见到这位期待已久的「恋人」的感受。

离县二十里已见塔,由夕阳返照中见其闪烁,一直看到它成了剪影,那算是我对于这塔的拜见礼。

今天正式地去拜见佛宫寺塔,绝对的 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

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梁思成的激动心情跃然纸上,飞到几百里外的北平家中,同样痴迷古建筑、刚从大同回到家的林徽因读着,不免感动非常。

梁思成手绘的应县木塔渲染图

这是中国建筑史研究故事中一段可爱的小插曲,而故事的主角,让梁林怦然心动的应县木塔,直到今天,也绝对当得上「独一无二」「伟大作品」的赞誉。

跨越近千年的岁月

我们离开朔州城区往东北走,不多久便到应县。下了高速,很快就能看到高耸的木塔,就在现在县城的北部边缘,直到今天周边仍没有什么高楼,倒是保留了千百年来的天际线。今天的应县在辽代称应州,正是后晋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中的一州。位于辽国边境的应州城也得到相当大的重视,当时城池的规模要明显大于后来的明清时期。

燕云十六州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 1067 年),不仅是八大辽构中最为独特的一座,也是现存唯一一座纯木结构的古塔,67.3 米的高度和八角形的庞大身躯,更是睥睨天下,观者无不拜服。

佛宫寺原名宝宫寺,元明之际方改为佛宫寺,寺内留到今天的辽代木构仅余此塔。关于塔的建造年代,现存最早的记载来自于塔身南面的「释迦塔」牌匾上,三个大字旁边有「大辽清宁二年特建宝塔,大金明昌六年增修益完」的字样,这块匾是明弘治三年(公元 1490 年)由当时的知州薛敬之所书,与万历年间田蕙编写的《应州志》中记叙类似。考虑到此时辽宋澶渊之盟已成,边境和平,辽国经济实力又大增,建这样的大工程倒也很合理。

高耸的木塔

如此庞大的建筑,应是皇家所敕建。无论清宁二年是木塔的始建年份还是建成年份,学者们普遍认为这塔的建造和辽兴宗的皇后,也就是辽道宗的母亲,仁懿皇后萧挞里有关。萧挞里正是应州人,而萧氏家族好几代都贵为皇后或权臣,在当时崇佛的氛围下,极有可能是为彰显家族功勋所建,或是道宗为母亲所建。

木塔一层上的女供养人,学者认为正是萧家的三位皇后

释迦塔建成后,经历了若干次修缮,根据陈明达的考证,主要有两次大修:金明昌六年新增塔内方柱、平坐内斜撑;明正德三年新增第一层华栱头下的柱子,同时拆砌了一层的内外墙。说到修缮,我们可得感谢这些古人,哪怕大修也只是局部加固,并未动其筋骨,因此直到今天,木塔基本保持了原貌,我们也得以看到它将近一千年前的风姿,可说是极为珍贵。

应县历史上曾经历过几次地震,木塔都没受到大影响。到了民国,这里又成了军阀们的战场,1926 年木塔被炮击 200 余弹,造成局部损坏,塔上还能看到不少炮弹留下的痕迹,万幸的是,木塔整体结构尚无大碍。

然而之后的一次修整,却成了梁思成所说的「八百余年以来最大的厄运」,这次邑绅们在风水先生的建议下,将清代维修新增的各层灰泥墙和斜戗拆掉,改换为隔扇门,结果危及了塔身结构,梁先生当时担忧「若不及早恢复,则将不堪设想」。

梁思成考察时拍下的应县木塔塔刹

今天塔身的倾斜,恐怕就是这次改造所致,专家们讨论了好几种修缮保护方法,但都因没有十足把握,尚不敢动工。木塔的未来,犹未可知,只希望能安然无恙,跨越未来一个又一个的千年。

参考资料: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 林徽因

《高祖父:为慈禧修钟表,为梁思成拍摄应县木塔》 高毓婷

《应县木塔》 陈明达

《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 梁思成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图像解析》陈乃莲、张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