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4月4日┃研究指导┃像做课题一样研究教学——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微研究”实践

4月4日┃研究指导┃像做课题一样研究教学——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微研究”实践

时间:2023-12-07 06:13:51

相关推荐

4月4日┃研究指导┃像做课题一样研究教学——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微研究”实践

[欢迎转发分享,收藏备用]

像做课题一样研究教学——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微研究”实践探索常立钢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摘要: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活动中存在“教学缺研究,课题缺实效”的问题。如何让课题服务于教学?如何让教学走向研究?需要寻找一个可以将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有效结合的路径。通过对教育科学课题申报书和结题报告的有效整合,可以探索出一种运用课题思路研究课堂教学的新样式——课堂教学微研究。关键词:微研究结构;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研一、问题提出(一)课题研究实效性不足当前,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有所脱节。9月,我们面向郑州市经开区19所中小学校的教科室主任进行了一次访谈调查,调查结果中,只有约20%的主任认为“教师课题研究能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5月,郑州市教育局对度教育科学课题进行了结项鉴定,结项通过率仅为65%左右。其中740项课题没能结项,这些课题没有基于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实效性不足,做成了“假课题”。(二)教学缺研究当前,部分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乏思考和研究。比如,面对“学生不会写作业”这一问题时,有的教师将其归因为“学生不认真听”“家长不配合”“教师讲的少”等,而没有考虑到“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方式”的问题。所以,这些教师会采取“请家长”“让学生站起来听”“教师多讲几遍”的措施,不去考虑教学方式的改变。思考和研究的缺失,会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在惯性思维下逐渐固化,很难做出改进和提升。综上,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活动中存在“教学缺研究,课题缺实效”等问题。如何发挥课题研究作用,让课题服务于教学?如何避免教学变成机械劳动,让教学走向研究?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可以将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有效结合的中间地带。

二、有益探索(一)探索路径一年来,我们先后50余次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一线,围绕课堂教学,研讨如何运用课题研究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过思考和实践,我们在市教育科学课题立项申报书和结项报告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和简化,摸索出运用课题研究思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一条路径,我们称之为“课堂教学微研究”。图1为课堂教学微研究的一般结构,该结构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聚焦问题”“寻求策略”“付诸实践”和“获得经验”。“聚焦问题”类似于一般课题申报书中的“研究背景”。“寻求策略”类似于一般课题申报书中的“文献综述”。“付诸实践”包含一般课题申报书中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以及一般课题结项报告中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效”。“获得经验”类似于一般课题结项报告中的“做法和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和启发”。

图1(二)结构说明1.聚焦问题第一步“聚焦问题”,是开展课堂教学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徐如松老师说:“教师每天埋头于备课、上课、批改,教学实践经验是非常丰富的,但一遇到做科研写课题,就普遍产生畏难情绪。”教师之所以对课题产生畏难情绪,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问题的聚焦能力。

图2那么,如何聚焦问题呢?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要聚焦问题就要先从现象描述开始。现象描述就是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就某个教学片段,呈现出课堂教学中的“痛点”或“堵点”。然后运用案例切片、问卷调查、文献学习等方法对“痛点”或“堵点”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通过凝练归纳,找到现象背后的真问题,最终实现“问题确定”(图2)。比如,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课的教学微研究中,教师发现学生并非如教材预设的那样“先换算单位再笔算”,而是一反常态地“直接笔算”,教学预设和学生实际表现产生矛盾。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个“痛点”,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学习等方式,我们发现学生此种表现的根源是合情推理使然。于是,本次微型研究的内容确定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中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研究》。2.寻求策略第二步“寻求策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文献学习和拟定策略(图3)。文献学习是在明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检索,开展向别人学习的活动。拟定策略是在向别人学习的基础上,勾勒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比如,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课的教学微研究中,教师通过学习曹培英教授的《跨越断层,走出误区》和蔡金法博士的《数学教学中合情推理策略的使用:挑战与机遇》,可以整理出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拟定本节课教学中的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策略为“呈现推理,引发探究;利用情景,理解算理;归纳总结,提升推理”。3.付诸实践第三步“付诸实践”主要包括重新实践和取得效果两个部分,重新实践有时候不仅仅是一次,而是在初次实践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策略,进行多次实践,最终取得效果(图4)。

图3

图4比如,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课的教学微研究中,围绕“呈现推理—引发探究—提升推理”的拟定策略,分板块具体呈现重新实践的过程及取得的效果。4.获得经验第四部分“获得经验”主要包括积累方法、研究体会和后续研究三个部分。积累方法就是研究问题的答案,经过问题发现、策略寻找和实践检验,对研究问题的答案进行梳理归纳,将其变成可复制的研究经验。研究体会是研究的感悟以及认识的提升,通过微型研究,提升了研究者对教学理念的认识,开阔了研究者的教育视野。后续研究体现了研究的持续性和发展性,解决旧问题,产生新问题,研究一直在路上。比如,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课的教学微研究中,教师进一步总结了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策略,使得“聚焦问题”中的研究问题经过寻求策略获得了研究假设,通过付诸实践取得了研究成效,最后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教学经验,实现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三)制度保证树立开展课题研究的务实之风,需要从制度上保障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的有效结合。为引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微研究,我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微研究制度。

图5如图5所示,教师个人应以微研究的思路进行常规教学,每学期选一个典型的问题向“学科组研究共同体”申请校级课题立项,经过学科组反馈交流、指导帮助后,开展课堂教学微研究活动。学期末,教师可以学科组为单位向校级课题管理办公室申请结项,通过结项后将具备申请区级科研课题的资格,再经过区级课题研究,进而具备市级课题申报资格。当然,如果教师个人的微研究成果在区评比中获二等奖以上,将直接具备市级课题申报资格。教师个人如果不开展课堂教学微研究,不能做到思考和研究的常态化,就不能直接申报区级科研课题,更不能直接申报市级课题。

三、意义深远1.服务教学——彰显课题研究价值课堂教学微研究围绕一节课堂教学开展研究,研究切口小,容易操作。课堂教学微研究立足日常教学,运用课题研究手段,服务日常教学,有效发挥了课题研究的价值和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1]课堂教学微研究,让教师走向研究,学会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真正享受做教师的幸福。课堂教学微研究,让教师的成长由“他控”走向“自控”。2.走向研究——为课堂教学寻找依据一线教师在实践中的“设想”和“做法”如果缺少“为什么做”,就如无本之木。课堂教学微研究加入了“论证”成分,让课堂教学更加有理有据。比如,聚焦问题部分使用了案例切片、个别访谈、头脑风暴、个人反思等研究手段,为问题的确定提供依据。再如,寻求策略部分先进行文献学习,为方案拟定提供依据。2.聚焦问题——帮助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没有问题就没有课题。有的教师说自己有很多问题,就是没有课题,这里他所说的“问题”其实是教学中困扰他的“现象”,并不是教学中要研究的问题。有的教师在教学提升上止步不前,大多是因为不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没有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课堂教学微研究提出“聚焦问题”,引导教师学会反思,透过表面的“现象”,运用科研手段,触及教学现象的根源,从而认清问题,把握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微研究帮助教师养成持续不断地思考问题的习惯。4.寻求策略——帮助教师做到为我所用很多一线教师误认为课题研究要“创造”和“发明”出新的教育理论或教学模式,这也是教师惧怕做课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主要是应用研究,也就是将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手段应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以改进教育实践。课堂教学微研究属于“应用研究”,引导教师在明晰自身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文献学习活动,经过思考,转变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到为我所用。5.付诸实践——帮助教师实现知行合一知之非艰,行之维艰。在理论学习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将所拟定的策略付诸实践,是课堂教学微研究最重要的一环。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和策略,课堂教学微研究更强调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以检验研究假设是否合理,实现教学研究的知行合一。6.获得经验——帮助教师学会梳理总结教师不愿做课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写”。很多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不善于用文字表达,也不愿意梳理和总结。所以,很多教师的工作经验具有“内隐性”,不便于复制和推广,很多是靠“口耳相传”来传递。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新翠对某地300多位名师调查后发现,87.9%的教师参与过三项及以上区级或以上课题研究,100%的教师都公开发表过论文。

[2]这说明名师与普通教师的根本区别在于,名师不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名师能够将自己的理念、知识和能力以多样化的方式外化出来。因此,课堂教学微研究注重教师的经验梳理和文字归纳,通过对微研究报告的书写,帮助教师强化认知,提升认识,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01),28-33

一课在手,课题论文都不愁!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课程获取资料!

4月4日┃研究指导┃像做课题一样研究教学——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微研究”实践探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