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三大辨证:三焦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三大辨证:三焦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时间:2024-03-21 11:07:04

相关推荐

三大辨证:三焦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一、三焦病辨证

一、三焦症状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胃腕部为中焦,以上为上焦,以下为下焦。心肺属上焦;脾胃属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属下焦。

六腑中三焦并不单独与一脏相配合、所以三焦是独特之腑。名曰三焦孤腑。三焦为营卫气机运行道路,与胆相连。主要是通调水道,保持水液气化运行通畅。因此与膀胱有密切关系。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联(相表里)。三焦又与肾气相通,所以三焦统领肺肾二脏。

《灵枢。营气篇》说:“气从太阴出。。。合手少阳三焦经,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胆经。”

三焦: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1、雾:指上焦心肺,散布滋养物质,如雾露一样。是说上焦主要功能司呼吸、主血脉,两则配合,将饮食精气,敷布全身,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

2、沤:指中焦脾胃,对食物浸渍、腐熟、吸收。是指中焦腐熟水谷,并将营养物质化为营血,作用如酿酒一样。

3、渎:指下焦肾,大小肠膀胱,如沟渠,能排泄二便。是指下焦泌别清浊,水谷糟粕排出,渎:水浊下流之意,如排水渠道,疏通流畅一样;三焦总司气化作用。

二、三焦病理

外邪侵少阳,肝胆气火上逆上亢,见口苦,咽干,目眩。邪犯胆腑,则胆气不得下降,致胃气上逆。《灵枢》说,“邪在胆,逆在胃。”故见心烦喜呕,不欲饮食,消化功能失常。若邪犯少阳,气机不畅,升降不利,见胸胁苦满证。

痛在上焦膈上,多为心肺胸膈简病;痛在中焦脘部,多为脾胃简病;痛在下焦及脐下,多为肝肾大小肠,膀胱间病;

1、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的症状是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脉不缓不紧而动数。如果逆传至手厥阴心包络,便出现,舌色绛赤,烦躁口渴,甚则神昏谵语,夜寐不安,舌蹇jian(不利)肢厥等现象。

2、中焦:主要包括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阳明主燥,太阴主湿,如果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日晡益甚,汗出,脉大,面目俱赤,呼吸气粗,大便秘,小便涩,口燥渴,舌苔老黄,甚或黑有芒刺,便是中焦足阳明胃经的症状。如果身热不甚,午后较重,神识如蒙,舌苔白腻,脉缓,头胀身重,胸闷不饥,泛恶欲呕,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者溏泻,便是中焦太阴脾经的症状。

3、下焦:主要包括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病变到了这个阶段,已是津枯液固?的时候。前者的表现是昼日较静,夜间烦躁,口干燥不欲多饮,咽喉痛,下利,或咽痛生疮,不能言语,心烦,尿短色赤等症;后者的表现,是厥热交替,心中痛热,懊憹烦闷,时作干呕,或头痛吐沫,心中饥嘈而不能食,神情有时沉默,在上则口干糜烂,在下则泄利后重,或风动痉厥、囊缩腹痛、耳聋等。

三、三焦病证传变

三焦代表着疾病的轻重和部位,更代表着疾病整个发展过程。一般外感初起,多起于上焦,故上焦的病,多属轻而浅,顺次再传到中焦。若病到下焦,多是最复杂严重的阶段。

三焦病传变过程,自上而下,这仅指一般而言,并不是刻板的。有些温病,常由上焦手太阴肺经开始,传入中焦阳明,这叫顺传;有的却不传阳明,而传入心包,这叫逆传;有的在传入阳明之后,用清热或攻下的方法,而病就痊愈。

有的常自上焦径传下焦,或由中焦再传肝肾的。有的初起即现中焦足太阴脾经症状。如湿温初起,常易出现恶寒身重,舌白不渴,胸闷不饥,午后身热,小便混浊不清,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这是湿困太阴脾土的现象。

有的发病即现厥阴(肝和心包)症状的(如暑厥、暑风等症,一起即见昏迷惊厥,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与伤寒的直中相似。此外,也有合并两焦病症的,这又和伤寒六经的合病、并病相似。

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都是归纳证候类型辨证的方法,把它们运用于一切外感疾病,再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来分析,便能测定病证的属性和病所。

四、三种归类方法的共同特点

如邪在太阳时相近于上焦手太阴(肺)和卫分;传到阳明(胃)时,相近中焦阳明和气分了;还有一种交错关系,如阳明病,有中焦气分症候,也可出现营分症候。阳明发斑,即气分兼血分的混合症候。因此,三焦和营卫气血分类法,弥补了六经分类法的不足。临症应综合考虑,及其主要脉证,来鉴别病情。

四、清三焦郁火法

方名、大承气汤《伤寒论》胃腑三焦大热大实。

第213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期,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戢?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

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致大泄下。

第225条,二阳并病(太阳、阳明)太阳未罢但发潮热,手足浆浆?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易大承气汤。

第220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第240条,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 ,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第243条,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第257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第254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第255条,阳明病,发热多汗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第256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组成:大黄(后下)6-12克、芒硝(冲服)9-15克、厚朴6-12克、枳实6-12克。

2、功效,峻下热结,泻火解毒。主治阳明腑实证。症见热盛便秘,是指邪热内传胃肠,热毒集结肠胃,致使肠胃燥实的里热实证。如腹部胀满疼痛拒按,按之有硬块,是热与肠中有形糟粕相结,阻滞肠胃的病变所致。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臭秽;或热盛烦躁,神志不清,惊厥,或狂乱谵语,如见鬼状;舌苔黄燥厚腻,或灰黑干燥,或焦黄起芒刺。脉沉实有力者。

临床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及某些热性病高热神昏、惊厥等,证属肠胃腑实者。

3、方义:生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积滞,为君药;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助大黄泻热通便,为臣药;积滞内阻,每致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加速排除积滞,共为佐使药。

制方特点:

(1)该方具有峻下势猛,气宏力专,是治痞满燥实俱备的阳明热结重证;药简效捷的特点。仲景采用药物性味、功效和谐同步的药物组合。药药之间相互作用,增强疗效。

(2)诸承气汤,大小之剂,峻下与缓下之法,大黄同煎与后下之不同,代表着快速与缓速的不同强度。

(3)治法特点,用治实热积滞,下实燥结,泻热救阴,即仲景创“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用治热结旁流,又属“通因通用”之法。本方能泻热通便,承顺胃气下行,故名“承气”(降胃气)。

4、按语:症状兼有阳明经证、腑证共同特征。辨证应分经证、腑证。是否还有太阳,或阳明存在;阳明病为邪热炽盛阶段,必辨清,以防延误病机;查明有无合病,如热与湿合,而致发黄,及蓄血,虚寒等。

仲景在阳明病辩证中,以津液为纲,阐明阳明腑实证,病因是误治、阴亏、津液外泄,开拓了津液辨证的先河,对后世温病学派创立,和温病保津理论的产生,有深远影响。

本方主证,前人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痞,是指胸脘部的闭塞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肠中枯燥,燥屎干结不下,唇干舌焦;实,是肠胃中有燥粪与热邪互结,便秘,腹痛拒按。

小承气汤泻热攻下之力较轻,以治痞满实而燥热不甚之阳明热结轻证;调味承气汤,泻热攻下之力较缓和,以治阳明热结,燥实在下,痞满不显者。

方名、小承气汤《张仲景》胃腑实满。

由大黄、枳实、厚朴组成。

功能:轻下热结,消积除满。用于阳明腑实证。主治大便秘结,脘腹痞满,潮热谵语,苔老黄,脉滑数;或痢疾初起,腹痛胀满,里急后重;亦可用于消化不良,食积腹泻。

方名、调胃承气汤《伤寒论》胃实缓攻。

由大黄12克、芒硝12克、炙甘草6克组成。

功能:缓下热结,润燥软坚。用于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腹中胀满,或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及肠胃热盛发斑、吐血或鼻血,口齿咽喉肿痛等。

方名、升阳散火汤《李东垣》郁火。

由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党参)、白芍各15克、柴胡24克、生甘草6克、炙甘草 9克、防风7·5克组成。共研末,每用15克,加生姜、大枣同煎温服。

方义:柴胡发散少阳之火;升麻、葛根发散阳明之火;羌活、防风发散太阳之火;独活发散少阴之火。都是味薄气轻,上行升散药,使三焦得畅,阳气升腾,火郁解散。又恐升散太过,耗伤正气,故配人参、甘草益气健脾;白芍敛阴清热;生姜大枣调和脾胃。方中发中有收,散中有补,邪气去而正气不伤。故见四肢发热,肌热、骨髓中热,热如火燎,扪之烙手等,用本方发散而解。

二、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和三焦病证,是温病学说的辨证纲领,也是温热病的证候分类方法。它的形成,是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而逐渐充实起来的。由于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正确的反映了温热病的发展规律,及其病理特点,因此在临症诊疗中,运用本法,就能掌握要领,切合病情,对于外感病的治疗来说,确是一个很大的进展。

一、卫分证

1、症状:多见于温病初起阶段,特点是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头痛、身痛,无汗或少汗,声音重浊,苔薄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挟风可见鼻塞、咳嗽;挟湿可见胸闷、渴不喜饮、身重、苔薄腻等。

2、分析:温邪初犯人体,表邪外束腠理,开合不利,所以无汗或有汗不畅,虽然发热,还是时时微恶寒,或恶风不解,这就是表证。未侵入脏腑。

3、治法与方剂举例:辛凉解表,宣肺止咳。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

二、气分证

分析:发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出、烦躁、口渴、小便赤短、脉数、苔黄等。

气分证,一是从卫分传来,即先发热恶寒,而后转变为温热入气分,表邪不在皮毛,故不再有恶风寒症候。但里热渐盛,变深变重,故恶热。邪入气分,属里热证。为里热炽盛阶段,但尚未入营血。二是温热直入气分,无微恶风寒的卫分阶段,开始即是热而不寒的气分证。由于传入脏腑部位不同,症状亦不同。可分为肺热、胸膈热、肌热、肝胆热、胃、肠热等。介绍以下四种:

1、邪留三焦:

身热起伏,胸胁满闷,恶心腹胀,小便不利,舌苔白腻等症,称为“邪留三焦”。用厚朴、陈皮、枳实、半夏、竹茹、茯苓等治疗。

2、气分大热:

如温热在胃,高热多汗,气粗、口渴、烦燥、苔黄燥、脉洪大、或沉实。所以发热不恶寒,而反恶热、用清大热的方剂《白虎汤》。

3、热结肠胃:

(1)、症见:

大便不通,口渴烦躁,发热,腹胀满或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亦用于胃热盛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发热而同时见到便秘,腹胀痛拒按、舌苔老黄而厚燥,甚或焦黑。

(2)、治法和方剂举例:用攻下里热的方剂。用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4、温热在肺:

(1)症状:咳嗽、口渴、胸痛、汗出,而热不解,苔黄、脉数。

(2)治法与方剂举例:用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功效:清肺泄热,宣肺平喘。用于邪热壅肺,咳嗽气喘,烦躁口渴者。

三、营分证

1、症候分析:

发热,口反不渴,尿赤,烦躁不安,失眠、发热夜重、严重的有谵语、神志错乱,皮肤开始出现斑疹,舌光绛、无苔等。热入营分:舌质红绛是热邪入营分的特征。

2、治法与方剂举例:清营汤(《温病条辨》方略。

功效清营透热,养阴活血。主治和应用:温热病入营分。症见身热夜甚,心烦少寐,时有谵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舌降而干,脉细数。另,犀角可用水牛角6-8倍代。临床用于乙脑、流脑、败血症,或其它热性病具有营分见证者。

四、血分证

1、实证分析:

(1)症见:

高热,神昏谵语,斑疹紫黑,吐衄便血,舌紫绛,脉细数;或蓄血留瘀,善忘如狂,漱水不欲咽,自觉腹满,大便色黑易解,以及疔疮走黄等。

昼静夜躁,谵语发狂,或有痉挛。昏厥等现象。热入血分,迫血妄行,所以外则斑疹透露,内则吐衄、便血,大便色黑易解,小便自利。与营分症候相似,血分受了热邪的熏灼,则病情程度更重。舌色必然深绛,若紫而干晦脉细数或弦数。

(2)治法和方剂举例:用凉血解毒法。

方名、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犀角1-3克、丹皮6-12克、生地15-30克、赤芍6-12克。水煎服。(犀角用水牛角8倍代)。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或配用紫草等。

(3)主治和应用:外感热病,热入血分。

2、虚证分析:

出血斑疹显露、抽搐,脉虚弱,舌质紫暗。温热邪进入血分,神倦。。。为深重阶段,病位在肝肾;发热夜重,心烦不眠,舌绛,脉数。方剂:犀角地黄汤。

(1)肝热动风症见:

高热神昏、牙关紧闭、眼直视,或上翻、手足抽搐或角弓反张、苔黄、少津、脉细数。

(2)治法和方剂举例:

滋阴养血熄风潜阳:用三甲复脉汤:由二甲复脉汤加龟板组成。略。

(3)血热伤阴症见:

温热病末期,身热面赤,手足心灼热,口渴齿燥,四肢抽动,舌质紫,脉细数无力,为邪热炽盛,肝肾阴被耗遏,筋脉失濡养,至阴虚风动。

(4)治法和方剂举例:

方名、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由生白芍18克、阿胶9克、生龟板12克、干地黄18克、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麦冬18克、炙甘草12克、鳖甲12克、鸡子黄2枚(药煎好兑如)。

功效:滋液熄风。主治热灼真阴,内风虚动,症见神倦抽搐,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趋势。清热解毒,滋阴熄风凉血。临床用于急性传染病,如乙脑、流脑等后期,衰竭抽搐者。如阴液虽虚,邪气犹盛者,非本方所宜。

三、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是根据临床病情资料,联系气血津液生理供你,结合八纲、脏腑分析,找出气血津液病变的辩证方法。

气血津液,生理上,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的产物。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影响到气血津液的变化;而气血津液的病变,又必然影响到某些脏腑。故气血津液的病变,是不能离开脏腑而存在的。掌握气血津液病变的一般规律,为辨证论治打下基础。

一、气的病证

一般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和气逆四个方面。

1、气虚:是指全身或某一脏腑出现机能衰退的病理现象。

(1)症状: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动则气喘,自汗、舌淡苔少,脉细弱。

(2)分析:常见于某些慢性病,急性病的恢复期,或年老体弱,多因邪气耗损正气,或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所致。由于气不足,故现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无力,故动则气喘。正气虚弱,肌表不固,故自汗。气血虚少,则面色白;舌淡苔少,脉虚弱。

(3)治法和方剂举例:补气。四君子汤加减。

2、气陷:是指脾气不升,清阳下陷的病理现象。

(1)症状:头目昏花,少气倦怠,脘腹坠胀,内脏下垂,久泄脱肛,舌淡苔少脉虚弱。

(2)分析:多由久病虚损,劳倦伤脾,脾气不升,清阳下陷所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浊气上扰清窍,故头目昏花。脾气下陷,升举无力,则脘腹坠胀、内脏下垂、久泄脱肛。气少倦怠,舌淡苔少,脉虚弱,均为气虚之象。

(3)治法与方剂举例:益气升提,补中益气汤加减。

3、气滞:是指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发生气机阻滞,运行不畅的病理现象。

(1)症状:胸腹胁肋闷满,疼痛、痛无定处。

(2)分析:气滞常由情志不畅,饮食失调,感受外邪,外伤等因素,引起脏腑、 经络气机运行不畅所致。由于气机运行不畅,可引起胸腹胁肋闷胀、疼痛。因病在气,游移不定,故痛无定处。因为引起气滞的病因,和发生病变的脏腑不同,所以气滞的证候,除上述共同症状外,还有其各自不同特点,详细内容见脏腑辨证。

(3)治法和方剂举例:行气。金铃子散加减。

4、气逆:是指气机上逆。一般多指肺胃之气上逆。

(1)症状:咳嗽、喘息、呃逆、呕吐。

(2)、分析:感受外邪或痰浊壅肺,肺气上逆,故见咳嗽、喘息。寒热痰食积等因素,侵犯胃腑阻滞气机致胃气上逆,故见呃逆、呕吐。

(3)治法和方剂举例:降气镇逆。用苏子降逆汤、旋复代赭汤加减。

二、血的病证

一般有血虚、血瘀、血热三个方面。

1、血虚:是指血不足,不能濡养机体的病理现象。

(1)症状: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酒、精神不振,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苔少,脉细无力。血虚的病变,常会影响全身气机的衰退,因此,血虚见证中,常伴有气短、疲乏等气虚现象。

(2)分析:血虚常有失血过多,久病耗血,脾胃虚弱,生化不足等原因。血不能濡养头身,上荣于面,故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精神不振,血不养心,则心悸失眠。血不濡养,出现手足麻木。舌淡,脉细无力,均为血虚之象。

(3)治法与方剂举例:补血。四物汤加减。

2、血瘀:是指某一局部或某一脏腑,血行不畅或血液留滞的病理现象。

(1)症状:局部疼痛或见肿块,痛如针刺,拒按,固定不移,或伴有面色晦暗,甚则肌肤甲错,或出血,舌质暗紫或有瘀点,脉细涩。气和血的关系密切,气滞可以导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二则常同时存在。

(2)分析:本证多因寒凝、气滞、气虚使血行不畅,或邪热与血互结,或外伤等其他原因造成的内出血不能及时消散排出所致。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见疼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如久瘀不消,阻碍营血运行,肌肤失其濡养,则出现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如瘀在肠胃,可见呕血、吐血、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均为瘀血之象。

(3)治法和方剂举例: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3、血热:是指血分有热或热邪侵犯血分的病理现象。

(1)症状:心烦、失眠,或躁扰发狂,口干不欲饮,身热夜甚,或见出血,舌红,脉数。其他如疮疖,妇女月经超前或经量多,色红等,也常是血热的见证。

(2)分析:本证多由外感热邪,五志化火(如肝郁化火)等引起。心主血血热扰心,故见心烦、失眠,甚则躁扰发狂。热入营分,损伤营阴,因邪属阴分,夜属阴,故身热夜甚。热伤津液,出现口干,但热不在气分而在营分,故不欲饮。热为阳邪,易伤脉,迫血妄行,则可见出血。疮疥,妇女月经超前,色红量多,脉数,舌红,均为血热之象。

(3)治法和方剂举例:清热凉血。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三、津液的病证

津液的病变,概括为津液不足(伤津、伤阴)与水液内停(水肿、痰饮)两种情况。

(一)、津液不足:是指组织器官失去津液濡养的病理现象。

1、症状:口干咽燥欲饮,唇燥舌干,皮肤干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脉细数,甚则皮肤干瘪,或口干不欲饮,或身热夜甚,舌红干有裂纹或光剥无苔。

2、分析:津液不足,轻的表现为伤津,重的表现为伤阳。均由于热邪伤于津液,或大汗、吐泻等原因所致。津液不足,则敷布口、唇、皮肤肌腠的津液减少,故见口干,咽燥,大肠失去正常濡润,故见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为热入营阴之象。舌红干有裂纹,或光剥无苔,均为伤津伤阴之象。

3、治法与方剂举例:增补津液。增液汤加减。

(二)、水液内停:是指全身或局部停积过量的水液的病理现象。

1、症状:咳嗽痰多,头晕目眩,心下悸,短气或胁下胀满,咳唾引痛,脉弦,舌苔白滑或症见腹胀纳少,口淡无味,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苔较腻,脉濡。或症见下肢浮肿或一身面目悉肿,或腹大如鼓,脉沉弦,舌苔白滑。

2、分析:多由肺脾肾对津液的输部和排泄发生障碍,使全身或局部停积过量的水液所致。水液内停 聚而成饮成痰,饮停于肺,肺失宣降,故咳嗽多痰。

痰蒙清窍,清阳不升,头晕目眩。水饮上凌心肺,心阳不振,心下悸,肺失宣降,短气。如水停胁下,经络阻塞,气机不利,故胁下胀满,咳唾引痛。 脾阳不运,饮留肠胃,则见腹满纳少,口淡无味,肠鸣腹泻,苔腻、脉濡为湿之象。水饮溢于肌肤,成为水肿。如水饮积于腹内,日渐胀大,故见腹大如鼓。脉沉弦,苔白滑,为阳虚不运,水饮内停之象。

3、治法和方剂举例:利水。用五苓散加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