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罕见唐人写经 笔法简雅高妙

罕见唐人写经 笔法简雅高妙

时间:2023-05-21 21:28:23

相关推荐

罕见唐人写经 笔法简雅高妙

唐净眼法师的草书《因明入正理论略抄》,与《后疏》写卷因藏经洞的发现得以重现于世。然而写卷与其他许多写卷一起被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于20世纪初从敦煌取走,现藏于法国国立图书馆。

此写卷包括因明学论述两种。一是《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卷首残缺。标题据后,每行20-25字,共517行,计12478字。二是《因明入正理论议疏要》内容完整,首位属题。开卷标题下属有:“慈恩寺沙门净眼续撰”。每行20-25字,共550行,计13364字。

书法艺术特点:

一、结字简介、省略、规范化是此卷本的最大特点。

草书的历史由来已久,从严格意义上说,真正将其符号化,形成规范,社会认可,得以普及还是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从二王、孙过庭、张旭、怀素等诸名家结字,经历了几百年的逐渐实践的过程。

而从这件写卷的肉笔可以看出唐时草书在民间的发展已经属于相当成熟的阶段。对汉字的边旁、部首、笔划的省略和简化达到了十分概括和精确的程度。而且通篇书写十分严谨,一丝不苟,易辨易写。

二、今、章相融的草书风格

通篇笔墨圆润、壮美。单字间的笔画转折、提顿,自然灵转。虽没有字与字间的连绵,但通篇如流水行云、气韵贯通。从笔触中可见,多为中锋。平稳朴实,严正典雅。与陆机的《平复帖》相比更接近今草。在敦煌写卷中,这是一件难得的草书精品。

此写经卷简雅高妙,草体中微含隶意笔画。又与章草风格接近,字间不连绵。然而又与章草不甚相同,书写时已不分波磔。这是今草在普及过程中未能完全摆脱章草影响的一种特殊风格。

虽然今草早在东晋二王时代即已形成,但其时章草的势力仍然很大,我们可以在同时代的楼兰残纸中可以发现。后来章草逐渐向今草靠近,便有了写卷中今、章相融的草书风格。

我们都爱抄经▼|青鸾|狼芯雀头,写经小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