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了凡四训解析

了凡四训解析

时间:2022-09-19 04:43:53

相关推荐

了凡四训解析

走廊的美味

-11-26 13:57

关注《了凡四训》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关于如何立命修身以及处世改命的书籍。由心的领会到有关自我醒悟,一念之间的力量之大。读完这本书之后就认识了了凡先生,了凡先生用一生的教训以身为鉴告诫子孙后代和后世有缘人。

在了凡先生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有着凡俗的眼界格局,会找人算命,大喜大悲,浑浑噩噩...一直活在从出生就已经被私人定制好的人生里,规规矩矩无可逾矩丝毫不差。久而久之也就认命了,无欲可求。就是宿命论里所说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是多大的无奈和悲哀。幸好今生有幸得知了如何改命造命的方法。说到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推荐给我读这本书的老师,很幸运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懂得了这本书里所讲的人生奥秘。一生受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我人生里的这第一笔巨大财富就是您给予的,心里怀着莫大的感恩!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第一章说的是“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学》。这章说的是孔先生算定了了凡的一生,精确到哪一年参考,有多大的官职,命里有多少食粮,寿终为哪日,绝后代的凄凉人生。怀疑过无数次宿命论的真伪,但是待一件件丝毫不差的命运印证之后了凡彻底绝望,心灰意冷,连书也不看了,终日静坐无欲可想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后来慕名前往拜访了云谷禅师,这一年他35岁。云谷禅师扔给他一个蒲团静坐三日,结果一念不起。云谷禅师以为是个圣人结果只是一介凡夫。待了凡先生把多年的所有困扰都说给了云谷禅师,云谷禅师给了凡先生开示说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故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说明命运完全是可以被自己创造和改变的,只要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就能感无不通。所以凡夫和圣人只有一个区别,凡夫有妄想,分别,执着最终就会被阴阳所束缚,也就有数了。而上乘圣人眼里一切皆是虚像,如梦幻泡影。只有真正把断恶修善落实了,自然也就改了命运的第一步了。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了凡先生谨记云谷大师的开示,因为意识到了所以立志求改过自新。开始改命期间了凡先生对待事物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刻醒悟,觉察,即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敢放肆起恶念,而是常常怀着敬畏之心敬天敬地。了凡先生第一次为求科第而发愿做三千件善事结果善未积满到第二年效果就显现了。本算定的科举考试第三名可他却考了第一名,同年又考上了举人。这些都是了凡先生命中本没有的功名,而且还提前考上了。后来了凡先生为了三千件善事的圆满可谓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所谓相由心生心生相,境随心转心转境,风水并非万能物,人心造命性改命。随后了凡先生又发出第二个愿:求子,传宗接代。有了前车之鉴的了凡先生这次还是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果不其然,两年之后了凡先生就有了两个儿子,这时他47岁。真的是只要发出诚心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每天诚恳认真的记录功过,这次仅用了四年的时间把这三千件善事给做到圆满了。这不是一切都改变了嘛。第三次又发了愿,希望考上进士。于是他的愿越发越大要做一万件善事。过了四年52岁的了凡先生又不出所料的考上了进士,做了知县。足不出门又不出户的,一万件善事这次可真难倒了他。某天晚上梦见一位神仙提醒他说:你曾经为百姓做过减粮的好事情,就这一件事已经把一万件善事圆满了。合县减粮,万民受福。可见了凡先生本着一颗大公无私的心一行可当万善。了凡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69岁了,直到74岁寿终正寝。命里应该是53岁。真是财布施得财富,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至精至邃之理啊!

第二章讲的是“如何修身改命”的《改过之法》。前提必须要吾日三省吾身,只有知道自己的过错才能加以改正,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果错误都认识不到又何来立命修身改过之法呢?观其善而福之将至,观其不善而祸不单行。如果能做到心无杂念的心善,言善行善,那自身的福报就不远了。回归初心道法自然。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了凡先生告诉我们想要改过就要发3种心,第一羞耻之心。人之初,性本善。有了羞耻心且愿意从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这些改过的方法不一样,效果也是不同的。这样由心发出的善就会纯净至极最终就能闻得正法,因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相。人生就是最好的修行。第二敬畏之心。对于世界上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满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皆有灵性。有了敬畏心只要想了因就肯定有果,这世间的因果就是这么如此循环往复。这期间还得自强不息才行。第三勇猛之心。勇猛精进,一定要当机斩立决,只要发现负能量的念想就一定不能纵容,姑息,要及时改正。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拯救一个沦为恶道的人,只有自己去修!一切改过皆是由心。

第三章讲的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的《积善之方》。这章讲的是关于善里面又分真假八对“有假有端,有曲有弯。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了凡先生还讲了明朝有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十个小故事,都同归于山善。凡是祖上积善的人后辈都是子孙兴旺显贵,家大业大福报无量。但是关于怎么去做善事这里面的学问也很深。我们做善事如果是为了别人的取悦报答,那本以为做的善其实非善,因为出发点首先考虑的是为了个人利益或者名誉而非由心的真正行善,这种名不副实的伪善就显得不真诚就变成了处心积虑的恶。真正的善是不图名利难而能为才显得真诚可贵。比如生活中我们常见类似的社会新闻有很多,年迈老人被救之后还故意讹钱,但是最终很多人还是不顾后果义无反顾的先救人。为什么?因为比起被误会诽谤欺诈相比之下我们更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尽自己力量的救助更让自己不遗憾不后悔。发诚心作善,不计较得失,不计较果报更不计较名利的去修善很难得。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了凡先生给我们总结出人的一生必须修的十条善行: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尊重尊长,爱惜物命。一个人的生活习气好了,整个家庭就会好。一个社会的风气好了国家也就更好了。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了凡四训》里面还牵扯到了儒道佛三家真谛,事实上儒道佛三家文化本质相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三教都是圣贤的教育,都是教人如何去探求生命的真谛,从容的生活成就圆满的人生,内外兼修其中世间的道理都是举一反三圆融互通的。

第四章《谦德之效》看一个人是否谦虚、是否虚心,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德的尺度。别林斯基说:“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虚的。”在历史的长河中,百年千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罢了。永垂不朽的只有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最根本的谦德之效。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学会如何做人,再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懂得谦让的人,定然是个虚怀若谷的人,拥有海纳百川的心胸气量。易经上说:满招损,谦受益。证明天要让一个人发达的时候,未发其福先发其慧。心有多宽,路就有多远。做任何自己喜欢或者想去做的事情永远都没有时间的限制,只要想随时不晚。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重建圆满人生。命运也就真正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这四篇古训我时刻铭记于心,就从今天开始自我实践。老子道德经里所讲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你究竟是上世还是中士又或者下士看自己的本领到底有多大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看完这本书也领悟了些皮毛,在这里立志时刻怀揣着敬畏,执着,专注,感恩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希望我们真正能用一辈子的时间活出三辈子的精彩。希望我们最终的人生观应了孔子的那句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深到骨子里的自律,你就会与众不同!(作者:仝爱爱)

其实,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先生早在400多年前,就通过《了凡四训》这本书给我们解释清楚了,他首先认为“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然后在书中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改造命运,有四种方法。

为什么袁了凡先生的话这么有说服力呢?

因为他早年也相信“命中自有安排”,又屡次科举不中,于是别人占卜他说“仕途不畅、终生无子、只能活53岁”;但后来他得到了云谷禅师点化,认识到自己宿命论的错误,重新立志,发愤图强,并改号为“了凡”;最后他通过不断努力,不仅考中了进士当了大官,还生了儿子,更是活了74岁高龄。

正因为如此,袁了凡先生才用亲身经历写了《了凡四训》这部家训,告诫子孙:我命由我不由天,多做这4件事,好运气不请自来!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到底是哪四件事!

1、立志,

《了凡四训》说:“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天下有天赋的人很多,但为什么做不到立德和立业呢?就是因为他们一辈子浑浑噩噩,因循守旧,没有远大的志向,继而耽误了一生。

袁了凡从小就聪颖敏悟,卓有异才,后得到云谷禅师点拨,于是立下远大志向,并努力奋斗,直至最后成功立德、立业、立功。成功后,袁了凡更加深刻理解先哲圣贤的这句话——“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并强烈意识到“立志”的重要性,他还告诫子孙要尽早立志:“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

袁了凡拜访云谷禅师雕塑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是受到袁了凡思想的印象,在读完《了凡四训》后,马上改号为“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了凡四训》也成为了曾氏子孙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曾国藩还经常告诫兄弟子侄要立志,重做新人:“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

关于“立志”的重要性,曾国藩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立志就好比是服下了一颗金丹,可以帮助你脱胎换骨。所以说,我们要想改造命运,首先要立志,因为“有志者事竟成”!

2、改过,

《了凡四训》说:“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即:善于改过的人,先要明了之所以犯错的原因,搞明白自己错在何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肯于认真改错,还是有希望进步发展的。

当我们遇到挫折,或者日子过得不是很好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好好反思自己,努力发现身上毛病并改正,这样才能别开生面,“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你如今的困境源头就是思想上的错误或不适宜,只要敢于认真改过,重换思想,就会迎来“新生”。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中也提到了三种改过方法: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曾国藩之所为最后能够成为“一代完人”,不是因为他天生没有毛病,而是因为他善于修身反省,善于改过,继而一步步走向完美!比如说,他知道抽烟不好,他就改过戒烟;他知道好色不好,就努力戒色;而他的改过方法就是“发耻心”,在日记中大骂自己,对灵魂深处拷问,最后他都成功了。

因此,我们若想改造命运,第一要改变思想,转变方式方法,开阔思维;第二要改掉那些束缚我们前进的坏习惯。继而做到“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最后我们也会越来越优秀,好运气不请自来!

3、积善,

《易经》里面说得好:“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即一个人的善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会给他带来美好的名声;一个人的恶性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便会给他带来灭身之祸。

难怪刘备临终告诫儿子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小恶积累多了,就是大恶,要招致覆灭;而小善积累多了,就是大善大德,可以厚德载物。

人人都渴望生命中能够多一些福报和好运,但是福报的降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平日里多注重积善和行德。正如《太上感应篇》所说:“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善恶报应,如影随形”,更如佛门所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因此,我们若想改造命运,就要提前种下善良的种子,日常生活中多行善,说好话,做好事,多帮助人,多接善缘,最终才会“由量变到质变”,收获福报,运气越来越好!

4、谦德;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人生之福祸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转换的原则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你骄傲自满,就会招致祸患;你谦虚低调,又会慢慢积累好福气。因此,人们总结了很多警惕骄傲自满的忠告!

比如,《易经》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俗语说:“天道忌满,人道忌全,业不求满,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现代人则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等。

如果你一时成功了,需要有“谦德”,才能避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后果;如果你穷困潦倒,就更需要“谦德”了,因为水低成海,人低成王,越是谦虚低调的人,越能蓄才蓄德,最后福报多多。

正如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家书时所说:“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因此,我们要想逐步改造命运,首先要坚守“谦德”的品质,多积蓄力量,多韬光养晦,才能最终厚积薄发。

结语: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些励志正能量名言都是在告诉我们: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但要改变命运不是看我们说什么,而是看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若能熟记住明代思想家袁辽凡先生在《了凡四训》中所说的改造命运的四种方法,多做以上四件事——立志、改过、积善、谦德,则我们也可以福报多多,好运气不请自来!大家不妨自我对照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