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婴儿教育: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要素

婴儿教育: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要素

时间:2019-03-04 11:30:48

相关推荐

婴儿教育: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要素

﹡观察目的 ﹡行为定义 ﹡观察背景 ﹡观察单元时间和次数

﹡观察记录资料的方法 ﹡处理资料的方法

一、 观察目的

观察目的就是要弄清观察的是什么,通过观察要达到什么目的,避免遗漏重要部分,过多记录无关现象。

行为观察目的决定了:观察类型和方法,观察时间和背景

﹡观察儿童的发射行为——小年龄儿童

﹡观察幼儿的互动行为——儿童的集体活动中

﹡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儿童的游戏中、游戏场中

二、 行为定义

﹡狭义的行为——个体表现在外且能被直接观察、描述、记录或测量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不只限于个体直接观察可见的外在活动,还包括以外在行为为线索,间接推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观察儿童的什么行为?——行为定义

要观察的每一种行为的具体含义(操作性定义)

客观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行为

例如:专注的定义: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或使用材料时很专注;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为周围发生的事而分心,超过直接的兴趣;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关注和目标的单一。

注意力分散的定义:儿童容易受周围活动的影响;对待事物似乎淡入淡出。如在某个活动区内活动时,儿童总是张望自己朋友所在的其它活动区。

三、 观察背景

包括:场所、情景

1、场所——实体的硬件因素、活动的机会和资源

2、情境——是指场所中与社会和心理有关的状况。

3、背景——地点、时间、环境、人,甚至是心理和物理的状况等。

四、 观察的时间和次数

1、时间:每次观察特定的期限。

﹡什么时间进行观察 ﹡观察多少时间

﹡记录行为的持续时间多少 ﹡反应时间的多少

2、观察的次数

﹡作多少次观察 ﹡行为发生的频数

五、 观察记录的方法

观察记录的方法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繁荣方法。

﹡根据观察过程的结构性和控制程度可分为: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

﹡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根据是否借助于仪器或技术手段进行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根据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叙述观察、取样观察、评定观察

﹡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用文字记录的方法和用表格符号记录的方法

六、 处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观察→记录→处理→分析

记录资料的方法决定了资料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运用文字资料进行记录——质的分析方法。

运用表格符号进行记录的观察——通常采用的是量的统计与分析的方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