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以思考避免盲从 以思考认知自己

以思考避免盲从 以思考认知自己

时间:2020-08-02 13:47:20

相关推荐

以思考避免盲从 以思考认知自己

所谓的思考,无非是协助我们在成长中更好的找到自己,找到真正内在的、有意义的——人生支点,找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生价值。

《三十而已》已经完结了有段时间,坊间的讨论热度依旧不减。原本对此没有什么兴趣的我,居然被一段评论给种草了。

……女性的独立、成长,不再以爱情和婚姻,或者说男人,作为一种“奖赏/reward”……

“成长”本身,就是女性成长的“目的”,也是“女性成长”的终极“战利品”。

——非非马,公众号 [奴隶社会]

这个评论讲到了一点:这部剧没有沦入俗套,在认知层面是一种突破。在传统的认知逻辑里,女人的努力在于嫁对人、有好的依靠,或者得到男权社会的认可,以往即便是贴着“独立女性”标签的作品也没能跳出来,它们的本质仍然离不开“女性依附男性来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于是剧中女性努力变美、变强、变优秀的唯一目的是得到自己男人的认可、得到他唯一的关注与爱护,或者让前男友/夫刮目相看,但对于女性的“自我”从不提及,仿佛她们的存在仅是为了得到他们的注视和赞赏。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我们存在和成长的方向,从本质上讲,不是为了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当然得到了也好——而是要在生活中促使自我人格成长,弄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成长是一个自我寻找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他人参与,但并非依附于他人。

以上两种认知逻辑,是坚持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大部分的我们在无意识中做了取舍,也因此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在生活中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时的选择,而众多选择的累加便形成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和体验。

借此我们聊聊认知逻辑是如何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的。

-01-

选A还是B?

例如剧中的王曼妮在婚恋关系中,是选择浪漫多金但不婚的“海王”梁正贤,还是里外有面但自带优越感的小张主任?——从王曼妮对待两人的态度中可以看出她自己的选择。作为观众也在给她操心选择A还是选择B。

这里暗含着一个认知逻辑,即:女人一定得找一个男人一起过生活。由此认知观念做大前提得出推演:王曼妮是女人,则王曼妮一定得找一个男人一起过生活。这个结论的得出自然地仿佛不存在一样。剧中的角色以及操心的观众在潜意识里是认同这个认知观念及结论的,也只有在这样的情景下,才有“找谁?”话题的讨论。又因为剧中设计了两个男人,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了“选A还是选B”这个话题。

这种认知逻辑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催婚,父母亲友的认知观念里默认了:一个人在一定年龄后一定要和另一个人结婚过日子的。于是大龄单身狗们的存在就和这个认知观念冲突了,所谓的“冲突”就是问题,所谓“不正常”就是未能符合大众默认的认知观念。于是,在这个认知观念的基础上,托人介绍、上征婚网站、安排相亲、了解相处……就又开始了“选择A还是选择B,或者C、D…”,总之必须得选,别问为什么,大家都这样。

原因细究起来,一是这种认知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大环境,几乎没有人去思考它,更别说提出异议质疑它了;二是它的影响根深蒂固,运作时根本无法意识到,好像一切就“本应该如此”。最终,面对类似的选择,就成了冥冥之中的一种必然,什么时候找对象、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小孩、什么时候照顾老人……这些成了必须得做的事情,“要不要做”的问题直接给了肯定答案,毫无商量余地,一个人能做的只是决定“要如何做”,进入具体方法层面进行考虑。

此处提出的认知观念,并不是为了说某个观念好或者不好,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也许从本质层面去看待某一个问题,能增加对它的应对效率。

-02-

选择大家认为的好,还是自己内心合适的好?

就我们认知观念里暗含的:一个人在一定年龄后一定要和另一个人结婚过日子的。认可或者不认可都是个人的自主选择,前提是得意识得到自己被这个认知观念影响着。如果觉察到了,但自己内心不认可,于自己而言就很简单——“不选A也不选B、C、D…”这个题目就不成立,具体表现在“压根就不搭理催婚、求婚、亲密关系这类事”。只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这类人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人从内心讲还是认可这个认知观念的,则选择题就必须得去做了。

还拿王曼妮来说,是浪漫多金梁正贤,还是里外有面小张主任,就成了一个选择题。面对这个选择题一般有两套选择标准——不可否认它们也是认知观念的产物:其一,A与B的对比,原则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其二,拿A、B与自己的需求匹配,原则“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如果认知逻辑里默认了持第一套标准,A与B的各项条件一字码开,颜值、体型、经济实力、性格、学识、幽默、浪漫、情感……各自加权打分,得分高者胜出,选A选B也就可以在主观认知上做客观计算得出。当然了,这里只说了A与B两个选项,说不定还有C、D,往后出现了更高分的E、F的可能也有,择优录取,在认知逻辑里就“合理”、“正确”了。

如果有意识的持第二套标准,A与B是怎样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重要的便成了自己的真实需求,对于和另一个人白头偕老,是希望对方提供给自己什么?经济基础、情感价值、精神互助?或者简单的,我需要在关系中被支持、被看见、被在乎、被关心、被唯一对待?其中哪些项目最为看重?别说“都要!”这是妄想。在自我需求了解和明确的前提下,再来看A、B、C…哪一个更符合自己的需求,那么选择即可。

这两套选择标准在生活中都存在着,至于“自觉不自觉”就是个人的事情了。同样的,选择的结果是喜是忧,得自己买单。

-03-

“不选择”难道不是另一种选择?

不选择A或者B、甚至C…的人,若他们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则本质层面上是选择了对“一个人在一定年龄后一定要和另一个人结婚过日子的”这个认知观念的质疑和对抗(当然不排除“认可观念,但没得选”的情况),不愿意顺从这个固有的规则过生活,一个人难道不能活?不结婚难道就活不下去了?于是,试图选择一条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

坚持这种认知观念的人,在大众(坚持常规认知观念的人)看来是“放飞自我了”,他们的具体行为表现有三类:

其一、仅仅就对抗而对抗,之后便陷入茫然无措之中。好比,我们在公司上班就有对应的规则要遵守,虽然麻烦,但是它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做,也是对行为的引导,这下突然公司解体了,回家了,没有要坚持的东西也就少了引导,人的行为就散乱了,甚至不知道“做什么?”,更别说“怎么做”了。

其二、以“标新立异”的行为对抗。你说一个人无法活着,我偏要一个人活的好好的;你说两个人一定要结婚,我两个人不结婚照样可以生活;你说结婚之后养个孩子好,我们偏偏选择做丁克,最多养只狗;你说亲密关系要保持唯一性,我偏偏觉得开放式关系更自由……说白了就是一种对抗,与那个盘踞在大多数人脑袋里的固有认知观念对抗,

其三,选择追求自我,别的人和事、评价等“关我屁事”。他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要的生活是怎样的、知道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何、知道他们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如何实现……所以他们的目光不会盯在别人身上,以自我实现为主线,如果途中遇见了A或者B,这些人的出现在他们的主线上是加分项,那么他们会考虑选择一同前行、彼此成就。否则,慢走您嘞~

这三类人里面,最健康的状态是第三类——不受固有的、“大家都……”的观念的影响,不说尊崇也不说反抗,以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为核心目的,有利的拿来用,不利的舍弃即可。

-04-

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思考”,其目的是要我们自觉地弄清楚我们之所以有某些行为或决策,是受到了哪些观念的左右,这些观念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是不是适合的,如果适合,我们欣然受之,如果不合适,我们调整以符合自身。这样有意识的坚持下来,一个独立个体才会逐渐地立起来。

同样的像我们口口声声提到的“成长”,它绝非仅是身高增加了几厘米、体重上升了小几斤、或者生日时又添加了几根蜡烛,也不是毕业了、工作了、成家了、生小孩了,而是一个生命个体心智的逐渐成熟、独立思考能力的逐渐掌握、独立人格的逐渐塑造形成。

最简单也最抽象的说法是:我们思考、我们成长,目的是逐渐地找到我们自己,找到我们自己真正内在的、有意义的——人生支点,找到我们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生价值。以此供给源源不断的生命动力,自己托起自己鲜活的人生。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