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阿德勒心理学——《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

阿德勒心理学——《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

时间:2020-10-06 05:48:33

相关推荐

阿德勒心理学——《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

1.

当我们在看待人格建构的时候,需要留心一点,那就是人格的整体及其特有的形式和目的并非以客观现实为基础,而是建立在个体主观看待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这才是其人格架构的基准。因此,人们对现实的见解及观点是不能代表事实本身的。

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 阿德勒心理学书籍讲义 自卑与超越家教心理学书 儿童情绪管理性格培养¥17.9京东购买

由此,尽管现实世界对每一个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同,而人们却都只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创造自己,依据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去调整自己,其中有些观点是正确的,而有些则并不准确。

因此,当一个人在成长时犯了错,或是遭遇了失败的经历时,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就不能马虎,得特别认真地正视其早期作为更小的孩子时是如何看待事物的,分析其在认知上有无偏颇之处,因为这恰恰就是对其一生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

2.

不论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一定要让所看护的孩子与更多的人建立起亲密关系,而不是只和一个人联系得太过紧密,不然,孩子就肯定没法做好足够的准备来应对日后的生活了。

3.

当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难摸清楚怎么回事,除非把他的全部生活经历都了解到位,这也许就是最为奇妙的地方了。因此,孩子的整个生活状态及其人格特点,都会在所做的事情里有所表现,要是对此隐含的背景知之甚少,便难以明白他为什么如此行事。我们把这样的现象称之为“人格的统一”。

4.

人性中除了人格上的统一性外,还有另一个更为要紧的心理学事实,那就是,人们都渴望获得优越感,也想要成功。不论是哪种渴望自然都离不开自卑心理,否则就不会巴望着要提升当前的处境了。追求心理优越和感到自卑,在心理现象中是一体两面的。

5.

当一个孩子开始有犯罪倾向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他在心理上其实同时也很自负。究其根源,与其野心一致,这孩子就是在这样的野心和自负心理的动力下,尝试着用一种方式来寻求自我突破——当难以在积极的方面谋得生活的一席之地时,便会向着生活的消极面谋求自己的位置。

6.

对于父母而言,主要的责任就在于,要尽最大可能地为孩子打好基础,令他有能力面对自己往后的生活,并且能好好爱护自己。孩子要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困难,将来就很有可能千方百计地逃避困难,而生活圈也会因此而大幅度减小。

7.

一般而言,孩子适应不了学校,是失去信心的一个标志性现象。但人们往往不会在开始的时候就对其失败的经历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兴许是灾难性的。

8.

校方制定什么规章制度,对于教师来说是不用担什么责任的,可制度本身往往存在着有违人性,且苛刻的地方,要是老师们出自同情心,愿意理解孩子,从中做出一些调和的话,那就太好了。

9.

只构建理想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把理想化作现实才行,可该如何过渡呢?我们必须找到实现理想的可行之道。本书的作者曾一度想在维也纳寻找答案,最终认为,应该在学校专门为孩子建立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的诊室。

我们之所以倡导建立这样的诊室,是为了让现代心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为教育制度服务。诊室首先会在一个计划好了的日子里对老师开放,届时将会有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出席,他既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又同时了解学校老师及孩子的父母的情况。开放当天,这位心理专家会在学校与老师们一起展开咨询事宜。活动一开始,先由老师们逐个说出自己所碰上的问题儿童,比如:自己班上有懒惰的学生、有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或是有偷取其他同学财物的学生,等等。当他们依次把孩子们的具体情形讲完后,就由心理学家来发言,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在场的老师们。接下来,便可以就问题进行探讨了,讨论的内容将涉及:问题出现的成因、从理论上讲述问题是如何发展演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的,以及今后可以如何展开工作,等等。随后,再分析学生个人的心理发展情况及其家庭生活境况。最后,还要将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使参与的老师们能够切实明白,该做什么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诊室的第二次咨询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及其母亲参与进来了。

10.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格外留意,那就是,处在青春期里的孩子都会迎来一个考验,即:证明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我们都知道,人在感觉自己需要去证明什么的时候,往往就会做出出格的事,或是远远地偏离自己原本所要证明的东西,而这一时期,年轻人恰恰就容易这样。

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确实很容易犯上述毛病。我们应向他们做出解释来解决这一问题,让他们明白:不用刻意证明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人们都会相信他们已经长大了。这样的话,也许就可以避免使孩子出现如上提到的那些夸张行为了。

11.

每一个老师应在交流前就先预设一个前提: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他们的父母是不用担什么责任的。因为,他们几乎都是按照一贯传统来做的,既不是专业的教育从业人员,又不懂得灵活运用教育手段。

我们不能因为有足够的理由责备孩子的父母就真的这么去做,应当与家长一起配合工作,尽可能地去劝服他们,放弃以往的态度转而愿意使用我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样,我们的教育工作才好进行下去并得到好的收效。

——摘自《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