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3岁前孩子“爱”打人 父母如何正确引导?这5条家长要谨记

3岁前孩子“爱”打人 父母如何正确引导?这5条家长要谨记

时间:2022-06-22 20:51:14

相关推荐

3岁前孩子“爱”打人 父母如何正确引导?这5条家长要谨记

文/陪伴妈妈

在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些小朋友特别喜欢动手打人。所以每次带小朋友出去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家孩子一不注意就被打了。

朋友小关家的孩子今年2岁了,每次出门都会弄哭几个小朋友。周边的家长每次看到他们都尽量避开,生怕孩子被打。小关也是很头疼,不知道怎么,自己的宝宝特别喜欢动手。

当宝宝出现“动手”的行为时,一般出于这3个原因

无意识型“动手”这种一般出现在低龄宝宝身上,1岁左右的宝宝刚刚掌握对身体的控制,而手部的动作常常给他们新奇的反应,原来可以这样。但是他们控制不好力道,很容易给人一种打人的错觉。

表达障碍型“动手”当孩子处于一种激动的情绪状态时,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他们又很着急,于是手比脑快,用行为表达自己的态度。

表现型“动手”这种方式发生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情况是父母对孩子的注意力不够,孩子通过动手这种行为获取父母的关注。

第二种是孩子觉得自己处于弱势状态,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他们从采取动手的方式,彰显自己的强大。

面对3岁之下孩子的动手行为,这5点父母要谨记

1.教孩子温柔的表达方式

家长在平时就要注意孩子要控制好自己的力度,教会孩子“温柔地”跟其他人互动;孩子在模仿时,就会想起父母的行为,不会出现误伤现象。

2.及时制止孩子的攻击行为

在发现孩子动手时,父母一定要及时制止并告诉孩子这是不正确的行为。父母注意自己不要情绪过激,以免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3.引导孩子舒缓自己的情绪

制止孩子的行为之后,父母不要着急批评孩子,听孩子说为什么,让孩子学会梳理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多一点的耐心,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坏情绪,然后引导孩子面对这种情绪时,可以怎么舒缓。

4.让孩子明白这么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很多低龄的孩子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结果,他们只是想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帮助孩子进行分析,让他们自己想到这么做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几次之后,孩子在动手之前就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会轻易地被情绪左右了。

5.学会道歉

明确孩子自己犯错之后,家长要学会让孩子承担责任,引导孩子分析完自己的行为有错之后,真诚地对被伤害的小朋友道歉。

如果孩子是被伤害的一方进行反击,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强迫孩子去原谅。但是可以在事后引导孩子,通过讲故事、培养同理心等方式,让孩子明白哪些道歉值得被原谅。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随着孩子思想的独立,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识和秘密,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叛逆、厌学、孤僻、自卑等等,如果你面对这些不知如何解决,建议大家看看这几本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父母不吼不叫》、《正面管教》、《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好性格让孩子受用终生》

这几本书都是以生活的实际案例为基础,给家长分析孩子的想法,让父母更了解孩子的内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可以根据书中的例子,观察自家孩子的特点,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教育方式。

荣景优品5册 正面管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父母不吼不叫男孩女孩养育孩子好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78淘宝月销25购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