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敬一丹在浙江传媒学院解析“话筒前的空间”

敬一丹在浙江传媒学院解析“话筒前的空间”

时间:2018-10-17 23:51:25

相关推荐

敬一丹在浙江传媒学院解析“话筒前的空间”

浙江在线·教育频道11月20日讯(通讯员 杨立赟)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是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11月19日下午3点,身着宝蓝色职业装的她现身浙传艺术楼小剧场,为学生们解析“话筒前的空间”。

一开场,敬一丹就开起了玩笑:“这灯光照得让我看不见大家的眼神。”一句话立即拉进了台上台下的距离。接着她说:“中央电视台以前有一句广告词,叫做‘心有多大——’”,台下学生接道:“舞台就有多大!”“谢谢大家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敬一丹此话一出,台下一片笑声和掌声。原来央视的金牌主持人没有一点架子,主持严肃的《焦点访谈》的人也如此幽默的一面。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关于“话筒前的空间”,关于“现场”,敬一丹用她沉稳、淡定、宛转的声音娓娓道来。

心有多大,话筒前的空间就有多大

敬一丹所说的“话筒前的空间”指多方面。“不仅仅是这一只话筒前,不仅仅是录音棚里的空间,有人群的地方,记者能到的地方,就有表达的地方。心有多大,话筒前的空间就有多大。”同时,现在全国有300多家省市级电视台,主持人播音员的竞争愈演愈烈,话筒前的空间又是拥挤的。

敬一丹提出,对于工作,喜欢是一回事,适合是另一回事。她回忆起自己刚走上播音主持专业道路那段迷茫的时光,“一开始我很不自信,一口东北话,还听不出自己音调的错误。而且我不喜欢自己的声音,当年北广的老师对我声音的评价就一个字——白,就是没有艺术感觉,没受过训练的意思。”她坦承自己播新闻并不出众,在后来的电视台工作中,发现自己适合播专题,于是渐渐走上了《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的道路。

“所以首先要接受自己。其次,扬长避短,做适合自己的事情。”

“话筒前的空间”也不仅仅是演播室,更重要的是现场。敬一丹例举近期央视的李瑞英等6位主播走出演播厅,来到新闻第一线,独立完成现场报道。“主播们回来都说‘太过瘾了’,因为他们接触了人群、事件、地气,找到了另一种表达方式,再回到演播室就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说明在更大的空间里,播音员可以有所作为。”

她总结了一个“长、宽、深”的关系——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多长,取决于自我认识有多深,专业领域的开掘有多宽。同时鼓励大家:“大家是在校学生,更有选择的机会,要主动拓宽自己的空间。”

现场报道,带上你的脑、眼、嘴、耳、脚

“现场”是敬一丹此次讲座的另一个重点。她一再强调,无论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还是编辑、记者,现场的能力就是全面能力的标志。她在当“金话筒”评委时,很看重现场——这能体现一个电视人的综合能力。

“中国电视在寂寞中起步”是敬一丹的名言,今日她又说,电视最辉煌最膨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电视赶不上网络的传播速度,也比不了报纸的评论力量,然而“现场”——试听优势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这一点在“5?12”地震和国庆阅兵式中最能体现。电视画面的直接性和震撼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她与学生们分享经验:现场报道,带上你的脑、眼、嘴、耳、脚。

带着脑子去现场,进入高度运转的状态,要有判断力,有思索能力。昨天敬一丹在深圳录制一期《焦点访谈》节目,她通过思考,巧妙地把深圳的低温和新闻事件联系起来,使一期普通的节目增色不少:“这几天深圳在降温,而正在举办的深圳高交会却成了是冷天儿里的一个热点。”台下“唔——”的一声,恍然大悟的模样,继而全体鼓起掌来。

带着眼睛去现场,发现细节,记者的眼睛是用来发现不易察觉的变化。

带着嘴去现场,现场语言表达能力体现的是职业素养。

带着耳朵去现场,善于发问的记者一定善于倾听。她形容《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在倾听采访对象说话时,就像猎人扣扳机前的状态,全神贯注捕捉一切信息。

带着脚去现场,走到离新闻最近的的地方。

“全身心地感受,有选择地表达,带着所有感官去现场,做全面、立体的传播”。敬一丹总结。

把观众的视线放在先

敬一丹谈起现场之忌。她坦言很厌恶记者在镜头前说“在我身后”这句话。“说轻了是语言贫乏,说重了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她举例说把“大家与我的心情是一样的”改成“我与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更合适,要在意观众的视线,把观众放在先。

记者、主播是职业交流者,人际交流中也要比常人更懂人之常情。她批评有些记者录制节目时如入无人之境,出现媒体霸权现象。

另外,她提醒大家不要为出境而出境。做好环境选择,在现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我的出境删不掉”才是成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