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2020-12-15 19:26:43

相关推荐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总 纲

第一节 规划背景

“十五”时期的显著成就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期间,我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把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个富民兴黔的第一要务,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029.9亿元预计增加到的1910亿元,年均增长10.2%左右,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结构逐步改善、协调性逐渐增强的良好态势。实施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上了新台阶,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西电东送”工程势头强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新阶段扶贫开发和“两基”攻坚扎实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为今后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是我省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胡锦涛同志初在我省视察指导工作时明确指示我们,要进一步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一定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进一步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机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实现全省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基本条件。

“十一五”时期,我省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我们实现“十一五”时期又快又好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央明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绝不会动摇、支持力度不会减弱、西部地区发展步伐不会放慢,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十五”期间,我省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打得扎实,我们已经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是进一步改变经济社会面貌的强大动力。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农业基础脆弱,水利建设欠账较多,农村的贫困问题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任务十分艰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劳动者素质亟待提高,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仍然面临很大压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难度加大;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转变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我们前进的道路上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发展环境较为有利。

第二节 总体要求

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六个必须”的原则,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黔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生态立省和开放带动战略,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把加快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推进可持续发展,力争在经济和科技的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跨越式发展。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节 奋斗目标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到,全省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加两倍、人均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新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趋于良好;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特色优势产业健康成长,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对内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并得到巩固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力争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新改善,基本解决农村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宏观经济调控主要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生产总值达到34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略高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全国水平范围内。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主要目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44.8∶42.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26%左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左右。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主要目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确保基本农田面积达到360万公顷。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主要目标: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0万人左右,力争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5%左右,城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70%以上;初步形成贵阳城市经济圈、毕(节)水(城)兴(义)等一批区域经济带,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1%以上,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

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公共服务主要目标: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50%左右和15%左右;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公共卫生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97%,主要卫生指标力争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初步建成“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稳定提高林分质量,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县城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4%以上;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石漠化治理取得新进展,初步遏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扩大的趋势;重点区域和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主要目标: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规范实施并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保持两位数增长,引进省外资金年均增长20%以上;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4亿美元;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进出口总额达到20亿美元以上。

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主要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6‰左右,总人口控制在4090万人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以上;稳定确保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基本解决现有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初步实现城镇各类从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基本建立城乡特困群众社会救助体系;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69岁以上;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安全生产主要目标: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全社会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到1人以下,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下降到10人以下,万车死亡率下降到12人以下,百万吨煤炭死亡率下降到3人左右。

第一章 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节 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

坚持把新阶段扶贫开发作为我省“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综合采取开发式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长期救助等措施,集中力量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整合各类扶贫开发资金,重点实施整乡推进和整村推进相结合的“百乡千村扶贫工程”,继续抓好100个一类扶贫重点乡镇,每年抓好1000个左右一类扶贫重点村,统筹安排二、三类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集中力量建设贫困地区路、水、电、基本农田、沼气等基础设施。妥善解决产煤地区农村贫困农民生活用煤问题。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增强贫困地区自主发展能力。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和贫困户计生“三个优先”。坚持分类指导和因地制宜,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继续加强对口帮扶、社会力量帮扶和定点扶贫,积极开展产业化扶贫、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等工作,建立抑制因灾、因病返贫的长效机制。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乡村,有计划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配套改善住房、土地等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机制、新路子,继续减少贫困人口。力争到基本解决现有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稳步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

第二节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继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十一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粮食年均产量保持在1160万吨左右。

加强耕地保护,将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主要用于土地开发整理,保证全省耕地总量平衡。大力实施“沃土工程”、中低产田土改造和“烟水配套”工程,积极搞好水利和配套灌溉设施建设,力争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50万亩,争取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00万亩。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大力推广先进农业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施以普及良种良法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科学使用肥料、农药,推进农业机械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管理。切实加强对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支持。继续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路子,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节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依托生物多样性、利用环境差异性,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围绕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逐步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增加值和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实施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打造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知名品牌,加快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继续发展烤烟、油菜等优质农产品,大力发展马铃薯、辣椒、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城郊型农业和市场农业,规划建设特色优质农产品重点发展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观光园区。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技术推广服务和营销体系。注重通过发展林业、科学利用林地和发展乡村旅游等增加农民收入。

以培育及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中介组织和建设原料基地为基本途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转变。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农产品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户增收。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对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结合重点小城镇建设,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集中布局和结构调整,力争到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80万人。继续深化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化肥储备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商贸、餐饮、运输、乡村旅游等服务业发展,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积极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公益性技术服务和农业综合执法为主的服务管理体系。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各类中介组织,积极组织农村劳务输出,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和转移的统筹协调,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十一五”期间力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00万人。

第四节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依法原则流转土地使用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程序,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包括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落实各项配套措施。基本完成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粮食企业改革和经营主体多元化。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和国有林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转。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整顿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能力。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服务、指导和协调,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加大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力度,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办法,培育发展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多种所有制农村商业金融组织,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符合省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创新“五保”供养机制,推进农民工、失地农民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灾民救助制度。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改善农村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的制度环境。继续抓好毕节试验区建设及其他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

第五节 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新增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推动农科教相结合,强化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培训。按照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方针,加强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三级网,基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完善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新建和改造一批农村敬老院。农村文化建设要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我省实际的新格局,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现有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队伍不断扩大,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文化产业较快发展,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基本解决,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采取做好规划、分类指导、抓好试点、扎实推进的办法,加大政府投入,集约利用土地,提高生产能力,完善市场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公共设施,大力普及沼气,改善人居环境,形成众多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民族文化村寨,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二章 加强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基本建成适应发展需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抢抓国家实施高速公路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等机遇,力争到,基本建成以高速、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骨架,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运输方式相配套,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综合运输体系。

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网建设。结合国家主干公路网建设,全面建成“一横一纵四联线”高速、高等级公路,实施“三纵三横八联八支”骨架公路网建设规划。建成凯里—鲇鱼铺、镇宁—胜境关、遵义—茅台、贵阳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建成贵阳—遵义、都匀—新寨高速公路复线;开工建设国家规划的汕昆高速公路板坝—兴义—江底段、杭瑞高速公路铜仁—遵义—毕节—六盘水段、六盘水—兴义等高速公路;积极做好其他重点骨架公路的前期工作。以经济路、旅游路、连接中心城市的跨区域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以二级公路为重点的路网改造,提高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基本形成连接中心城市、主要工矿区、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高速公路、机场、铁路枢纽的二级公路网络。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重点实施通乡油路(或水泥路)和通村道路工程。到,力争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万公里;建成二级以上公路7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00公里;等外公路比重降低到20%以下。

加快铁路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三纵三横”铁路网络,实施贵阳枢纽扩能改造,完成黔桂铁路贵州段扩能改造,建成隆黄铁路黄桶—织金段、六盘水—沾益复线,开工建设织金至叙永段,积极做好贵珠铁路、威吉铁路和渝黔、南昆铁路复线前期工作并争取开工建设。支持改扩建或新建一批重点工业基地铁路支线,完善配套设施。

建设和完善航空运输网络。完善民用机场建设布局规划,改扩建贵阳龙洞堡机场,完善铜仁等支线机场配套设施,积极做好仁怀(茅台)等机场前期工作并争取开工建设。调整和完善省内机场与省外机场间的航线网络,支持机场和航空公司开拓以旅游支线为重点的新航线,实现贵阳龙洞堡机场对外国籍飞机开放,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加快水路运输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内河航运条件,大力发展库区航运,集中力量建设水运主通道,完善航运配套设施,提高北入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通过能力。继续实施乌江、赤水河、南北盘江和红水河、都柳江、清水江等内河航运整治工程,重点搞好水电枢纽通航设施建设,加强港口配套设施和乡镇渡口、库区码头、水上救助体系建设,力争建成百层、罗甸、从江、思南等一批重要港口。

深化交通建设投融资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高效、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采取股份制等形式改革和完善高等级公路投资、建设和运营体制,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放开经营性和收费还贷公路建设经营权,加快已建二级以上收费公路经营权的出售和转让,在经营期限内企业所得税等给予减免优惠。采取“建设—运营—移交”或合资、合作等方式,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公路建设。建立统一的融资平台,通过省、地共建等多种方式加快二级公路建设。整顿和规范公路收费环境,依法足额征收车辆通行费。逐步建立管、养分离的公路养护新体制,改进养路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把县、乡公路养护费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推进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实行招标养护和农民承包等养护方式,加强农村公路养护。

第二节 在解决工程性缺水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坚持“大中小微相结合、以中小水利设施为主,蓄、引、提、排、节相结合,以蓄、节水为主”,加快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大型灌区建设改造工程、水利配套工程、病险水库治理工程和“三小”为主的雨水集蓄利用“益民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开工建设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滋黔”一期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做好遵义灌区一期工程、道塘水库等项目收尾工作,新建“三小”工程100万个以上,有序安排病险水库治理,积极完善现有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力争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5亩。加强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主的城镇供水能力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到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部分城镇的缺水问题,县城以上城市供水的水量水质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力争解决农村7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强江河治理,建设一批重点城镇防洪工程。建成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深化水利投资、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设立各级地方政府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政府资金,强化管理和监督,大力提高投资效益。加快实行水资源开发权有偿出让,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水利建设。对城镇和工业用水全面实行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对兼有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功能的大中型水利设施,逐步实行统一管理;对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的水利设施,通过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实行以劳抵费;对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实行政府适当补助,农民自建自营。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依法足额征收各类水利规费。全面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小型微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水利建设项目,要建立完善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建立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建立以水权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初始水权分配、水权交易等制度;建立健全取水许可、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使用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规划管理制度,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得建设。

第三节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全面完成各市(州、地)至县(市、区)的长途光缆干线建设和省、市(州、地)两级有线网络的数字化改造,改善全省信息化基础条件,扩大城乡有线和无线通信覆盖率。力争到,全省电话普及率提高到40部/百人。加快城乡宽带网、用户接入网等公共信息网络建设,构建为全社会服务的多媒体网络平台,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网络体系;加快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系统、完备的数据库体系,构建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发布和使用的规范机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强化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信息技术应用。以推进电子政务为先导,以企业信息化为龙头,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为重点,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基础信息资源整合,着力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实现省、地、县三级领导机关和工作部门主要业务工作数字化、网络化、信息交换规范化和政务信息公开化,建立涵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城市管理、文化教育、劳动保障、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旅游服务、环境保护、灾害预防、智能社区等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经济领域和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以“十二金工程”为重点的应用系统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信息专业人才。积极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信息化水平。建立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和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建设农村电信网络和加强邮政网络建设,提高农村电信和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保障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确保通信安全。

第四节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把继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的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防洪、污水和垃圾处理、消防、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力争到,全省城镇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中心城市和县城以上城镇基本完成供水管网和电网改造,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60%以上,城镇燃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5平方米。

加快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通乡油路改造和“村村通公路”工程,90%以上的乡镇通沥青路或水泥路,95%的行政村通公路;继续扩大农村电网覆盖率和入户率,大力发展小水电,建设一批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抓好农村沼气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通信工程和经济信息网进乡入村工程,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95%以上的行政村通电话;加快农村改水、改圈、改厕步伐。

第三章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特色经济体系

依托我省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工业区域布局,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发展与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就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轻工业,逐步改变我省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的局面,促进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力争“十一五”期间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基本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优势原材料工业基地,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

第一节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特色经济体系

进一步做强做大能源新兴支柱产业。抢抓“西电东送”机遇,继续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努力发展新能源。加快乌江、南北盘江、清水江流域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建设,建成构皮滩、思林、光照等水电站,积极推动地方中小水电站开发建设,积极开展乌江流域抽水蓄能试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第二批火电项目建设,建成纳雍二厂、鸭溪电厂、黔西电厂、大方电厂、盘南电厂、发耳电厂、大龙电厂和水城电厂技改工程等火电项目。进一步拓宽电力发展路子,积极开拓周边电力市场,在落实资源、市场和通道的基础上,适时开工建设黔东电厂、兴义电厂、习水二郎电厂。大力培育省内电力市场,建设桐梓电厂和都匀、清镇、毕节头步电厂异地技改等直供电厂,促进电力市场多元化。做好电网建设规划,建设贵州至广东输电新通道和覆盖各地县的电网接入系统。切实做好资源、环境容量平衡,配套建设火电厂环保设施。力争到,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外送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按照“大煤保大电”的要求,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路子,优化提升煤炭产业结构。加快煤炭资源勘察及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改造提高现有煤矿生产水平,积极实施盘江煤电集团、水城矿业集团等老矿区千万吨级技改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安全、高效、低排污的大中型骨干矿井。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加快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调整和优化布局,提升规模和质量,积极推进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着力提高煤炭生产安全和技术水平。力争到,煤炭产量突破1.5亿吨;原煤洗、选比率达到70%以上;建成一批年产原煤200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大中型煤矿产量占三分之二以上,进一步提高煤矿产业集中度。

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争取国家支持在我省试点,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优强企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利用麻疯树、马铃薯等开发生物质能;鼓励利用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发电。

做强做大优势原材料新兴支柱产业。把发展煤化工作为重化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转化,规划建设贵州西部煤化工产业带,重点实施一批煤炭液化制油、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煤焦化、乙烯等大中型煤化工项目,努力在我省建成重要的新型煤化工基地。

进一步加快磷化工业发展,重点支持发展高浓度复合肥和精细磷化工,配套发展合成氨等化工产品,加强磷化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企业资源整合,建设超大型磷化工企业集团。加快规划建设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积极创造条件开发织金磷矿及伴生矿资源,把我省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磷化工基地。

按照“重点发展氧化铝,配套发展电解铝,大力发展铝加工”的思路,着力提升铝工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铝土矿地质勘探。积极支持中铝贵州分公司、遵义铝业股份公司实施氧化铝和电解铝扩建工程;大力发展以铝合金、新型铝材料为重点的铝加工,着力提高铝加工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力争到,全省氧化铝、电解铝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0万吨和100万吨,铝加工能力达到电解铝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按照“产量不减、市场不丢、扶优汰劣、渐次调整”的思路,优化整合铁合金等高耗能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促进高耗能产业健康发展。

做强做大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实行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走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路子,支持贵州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加快技术改造,完成贵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大力调整卷烟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中高档卷烟比重,培育名优品牌。以茅台酒集团为龙头,发挥国酒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提高酒类生产的质量和科技含量,适度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市场需求,加快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扶持发展名优白酒,支持发展啤酒、果酒、保健酒及非粮食原料酒。

积极培育以旅游业、生态畜牧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按照把我省建成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和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保护第一、永续利用,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整合旅游资源和各方面力量,着力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和旅游精品战略,大力推进旅游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力争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入境游客年均增长7%以上,国内游客年均增长20%左右,旅游总收入达到700亿元左右。

集中力量支持安顺、荔波、黎从榕等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率先突破。在提高观光旅游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族旅游和休闲旅游,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文化遗址、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民族文化村寨和休闲度假胜地,积极创造条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三叠纪世界公园。积极实施红色旅游规划。完善提高现有精品旅游线路,力争推出15条以上新的跨区域精品旅游线,3A级以上景区增加到20个以上。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解决旅游区通达条件,力争基本实现重要旅游城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达到二级以上公路联接,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重要旅游景区景点达到三级以上旅游公路联接。加强重点旅游城市建设,力争新增3个以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镇)。着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快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实施旅游服务信息化工程,力争建立全省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支持有条件的旅游城市或重点旅游区建设博物馆、星级宾馆和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旅游交通运输、特色饮食、旅游商品、文化娱乐、体育保健等相关服务业,扶持发展或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旅行社。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和形式,建立省级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申办制,积极举办黄果树瀑布节等大型旅游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重点开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和周边省市区等国内旅游市场,积极开拓新的海外旅游市场,加快树立起我省旅游品牌和形象。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推行风景名胜区内项目特许经营,实现政企分离。进一步增加政府的引导性投入,鼓励投资者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创造条件建立省和地区旅游投融资平台,加快形成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新格局。进一步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及“泛珠三角”各方的旅游合作,积极推进川黔渝旅游“金三角”建设,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无障碍旅游区。多渠道培养旅游服务人才。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大力开发具有地方资源优势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使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争取国家支持实施岩溶地区现代草业和畜牧业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一批优质猪、肉牛、肉羊、奶源、家禽、水产等生态畜牧业基地,抓好无公害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规模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建好建强优质畜禽产品基地县。基本建成具有较强服务功能、覆盖广大农村的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草饲料生产、质量安全和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培育壮大一批畜牧养殖、营销、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名牌优势产品。建立畜禽重大疫病预警机制,抓好重大疫病防疫检疫工作,重视对集中养殖场和小区的污染防治。力争“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40%。

大力发展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支持以特色民族药为重点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保健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和保健品,加快建设以民族药为主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注重中药材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引导制药行业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发展有较强竞争力的民族制药集群。依托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以辣椒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和精制茶等为重点,加快特色食品工业发展。在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造纸和林竹产品加工业,加快黔北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和黔东林纸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建立以风险投资为依托、以拥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人才团队为支撑、以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为保障的创新平台,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力争经过5—的努力,在有优势的领域初步形成若干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发展能力的高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力争“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达到190亿元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推进存储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终端、数字电视、网络产品及电子应用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积极发展软件产业,建设以存储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终端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推进有色金属材料、改性聚合物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快建设以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电子材料、复合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以锂电池、高容量聚合物动力电池为主的新能源制造基地。积极支持国防工业发展,依托国防科技工业等骨干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促进军民结合,实行重点突破,加快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振兴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制造业,重点支持航空航天及基础零部件、现代通用机械成套装备等研发和产业化。

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百亿元企业”建设方案,争取在能源、优势原材料、烟酒、电子信息等产业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在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小巨人”企业。

第二节 努力提高重点产业及骨干企业整体技术水平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主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结合起来,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点工艺的技术改造和创新,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和项目,大力培养、引进高技术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重点支持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势产业、优强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发挥企业的创新活力,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提高优势产业、重大项目的科技转化和技术开发能力,努力在高技术产业的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科技含量为重点,支持电力、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卷烟、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行业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提高技改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力争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

第三节 努力促进服务业壮大规模,提升素质

着力加大消费需求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高人民收入和社会购买力,优化和提升消费结构,改善和净化消费环境,维护和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使我省的消费需求保持持续的增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提升档次、完善功能、更新业态、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服务业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到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以上,消费需求的比重逐步提高。

积极采用现代经营方式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积极发展旅游、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咨询服务、房地产、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拓展文化、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领域。建立健全城乡商品市场和商业网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或中心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支持城市和重点城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强交通、现代物流、市场等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规划建设贵阳、遵义、六盘水和都匀等大中型现代物流园区,支持建设一批专业批发贸易市场。建立和完善粮食、成品油、农资等重要商品调控和应急机制及储备制度;积极推进服务业信息化建设。放宽准入领域,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的准入制度,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积极引进一批有竞争实力的国内外服务企业。积极推进营利性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经营,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要引入竞争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后勤服务设施向社会开放。

第四章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节 积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各市州地所在地城市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立有利于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制度和机制,走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全省城镇发展新格局。力争“十一五”期间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培育发展大中城市,大力发展一批县级市,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支持中心城市完善功能、扩大规模,加快产业和人口聚集,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着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发展,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对功能单一但具备良好发展条件的中小城市要培育发展成为综合性城市;促进小城镇发展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密切结合,建设一批有产业支撑、生活环境适宜的城镇,切实抓好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为重点的100个小城镇建设,基本形成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主骨架。

大力发展城市和城镇经济,把加快产业发展和产业聚集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增强经济实力和就业能力。改革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土地、行政管理、户籍管理和就业、入学、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制度,为推进城镇化和转移农村人口创造条件。统筹做好城镇规划,着力解决城市规模扩展过程中土地、水等资源配置问题,努力提高城市和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注重改善人居环境,注意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第二节 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开发格局

支持贵阳城市经济圈率先发展,促进金阳新区开发开放。实施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其经济技术基础较好、要素聚集和现代交通枢纽等优势,打破行政区划,整合优势资源,优化发展布局,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现代产业、现代城镇、经济网络、区域市场、生态环境、体制和政策等支撑体系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和整体竞争力,加快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城市经济增长极,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到,初步形成城市经济圈基本框架,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为重点的特色经济体系,生产总值在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3%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

鼓励各地依托资源比较优势,按照组团、区块集约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县与县之间恶性竞争的原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大力支持贵州西部经济带(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围绕能矿资源开发,编制和实施贵州西部经济带发展规划,加快发展能源、煤化工、原材料、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电力、煤及煤化工、黄金等工业项目和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型工业示范基地。支持遵义市加快发展,促进与成渝经济圈、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做大做强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发展成为全省重要工业基地和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新兴旅游区。支持安顺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综合旅游区和贵阳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黔南州、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势资源开发,加快发展旅游业、特色食品、民族药业、林纸一体化、特色农业及加工业等产业,努力成为全省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和特色旅游热点地区。

办好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搞好经济强县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鼓励和支持省域周边市县跨区域开展联合与协作。积极支持资源集中地区和资源型城市多元化发展深加工,积极发展后续产业,提前考虑资源枯竭地区的经济转型。

第三节 切实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支持民族地区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新路。把推进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作为全省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摆在民族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支持民族地区开发优势资源,优先安排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切实增强发展后劲。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多渠道帮助民族地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设立少数民族发展基金和教育专项补助资金,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方式,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和落实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和实施《贵州省“十一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力争到,民族地区实现85%的乡镇通沥青路或水泥路,95%的行政村通公路或通机动车;所有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5亩,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体育及少数民族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第四节 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

坚持市场导向和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政府引导和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建立和完善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区域分工合作和结构调整的利益导向。建立健全市场通道,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健全互助通道,鼓励较发达地方通过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带动欠发达地方加快发展。建立健全合作通道,完善区域间互动互促的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多种形式的区域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大力推进资源整合,鼓励相邻地区联合创建融资平台、编制规划、共同建设、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