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清代时期 吉林城出现的佛教和道教 他们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

清代时期 吉林城出现的佛教和道教 他们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

时间:2024-06-19 23:11:36

相关推荐

清代时期 吉林城出现的佛教和道教 他们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

吉林城内的寺庙类型很多,有八旗官员祭祀的马神庙、官商的财神庙、猎户和刨山的山神庙、祈求河神保佑的龙王庙、各种手工业的祖师爷庙等等,但当时吉林城信奉最多的仍然要数佛教,清代吉林城人口不足十万,但据史志记载城中内外曾有大大小小五十多座寺庙,其中以关帝庙为最多,其次就是观音庙。观世音传入中国后塑像原为男像,南北朝以后出现了女像的观世音,到了唐朝以后全改为了女像,佛经所谓“南渡善,北渡恶”因此吉林城内外所供奉的观音都是女像,而且都是面向北方的倒坐。

除了家家供奉观世音外,吉林城最为著名的佛教场所就是吉林城的观音古刹了。观音古刹,也叫观音堂,坐落早吉林市船营区巴虎门内路南,是一座面向北方的倒坐佛教寺院。该庙最早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永吉县志》曾记载“观音堂在巴尔虎门内路南,正殿三楹,东西殿庑各五楹,仙人堂一楹,钟鼓楼各一,大门三楹,门前有演戏楼一座”,建成之后曾在道光三年(18)修葺过一次,同治八年(1869年)经吉林将军富阿明倡捐重修,共占地4620平方米是清代吉林城最大的一座寺院。

这座观音庙经两次修葺后为砖瓦结构,构成两进四合院院落,其中正殿坐南朝北是观音庙的主体结构,由神殿和卷鹏组成,正殿主祀佛教大悲观世音菩萨像,配祀左为善财童子右为持带龙女,东厢供奉师祖牌位,西厢供奉伽兰普萨等;正殿东配房为藏经殿,靠四壁的书柜中保存着雍正十三年(1735年)木版印刷的一套完整的大藏经,计1200卷,是清代仅有的三部雍正正版清藏之一;西配堂为法堂,上悬吉林名士王可耕所书“正法久住”匾额;正殿前东侧为斋堂,西侧为客堂兼僧人住所各六间。观音古刹建成后成为吉林城内外人民供奉香火的主要寺院,也是清代吉林城佛事活动的中心。

当时在吉林城中主要的佛教活动有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会、二月十九日的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日的观音得道日和九月十九日的观音涅槃日等庙会,而清朝官员对于每年的庙会也是十分重视,据《吉林通志》记载:“六月(阴历)十九日为观音堂会,各旗协领、参领董其事,演戏祀神,旁设茶楼,中建高棚以避炎日”可见当时城中庙会的举办也是每年最为主要的事项之一。在众多庙会中最为重要和壮观的庙会当属盂兰会,每年的七月十五鬼节这一天都会在观音庙内搭建经棚,请外地名僧来到城中诵经,同时还会举办水陆道场,设斋供十万僧众。入夜之后还会在北山上悬起千百朵莲花灯,备小舟,舟内满载荷花,从临江门顺流而下随着缓缓舟行荷花灯洒满江面,船上僧人则身着法衣吹奏佛家乐曲直至船过东莱门外为止,每到此夜吉林城内外人民都是万人空巷竞相观看灯火,在放焰口则是各家烧纸上供为死去的长辈祈求免灾。虽然随着科学的进步很多宗教活动渐渐消失,但昔日沿袭下来的宗教形式经过移植改造又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比如今日吉林雾凇时节的放河灯等都是清代吉林城盂兰会所流传下来的习俗,观音古刹既清代吉林城佛教活动的聚集地同时也是现今一处著名的清代建筑群和旅游胜地。

道教也是我国汉族所固有的一个宗教类型,早在东汉中期就由张道陵所创建,经过不断改革成为我国人民信奉人数较多的一个宗教。吉林城建城较晚,而吉林城内的庙宇又以释、道、儒三教归一为特点,因此吉林城所保存的单独的道教庙宇除最早的城隍庙外,就是玄天岭上的真武庙和桃源山上的蟠桃宫以及被山上的坎离宫。

吉林城内的城隍庙属于正一派的火居道士,位于吉林将军署衙东侧,今青岛街南头西侧,最早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这时吉林城还没有建成,当时有正殿三间、后殿三间、东西配庑各三间、仪门三间、禅堂三间、土地祠三间、钟鼓楼各一所、大门三间上有演戏楼建筑甚为客观,吉林城建成后保留了这所城隍庙并且不断进行翻修,仅就志书记载就有嘉庆十一年(1806)、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和光绪十一年(1885年)三次,光绪十四年(1888年)还赐给光绪御书的“龙泉普佑”匾额,但不幸的是这所辉煌一时的城隍庙毁于宣统三年的一场大火。当时每年阴历的五月十一日是城隍生日,和观音庙会一样这一天也会举办庙会,并给城隍送寿面祝贺,也是清代吉林城内的一大盛事;真武庙位于北极门外玄天岭上,清雍正五年(1727年)山东蓬莱派第四代道士廉毓礼从山东泰安云游来到吉林,结草为庵,至乾隆三年(1738年)建成真武庙,供奉道教北方之神真武大帝。

真武庙有前院正殿三间,东西配庑各三间,禅堂六间,大门一间,此庙曾经历过三次重修,第一次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第二次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第三次是光绪十九年(1893年)经主持道士张真礼及道徒重修并立碑记事。清朝时每年旧历三月初三日为真武庙会,九月初九为都母庙会,每逢春秋两季,城内信道的信男信女都会来此烧香祈祷,是清代吉林城的一大盛事之一;蟠桃宫坐落在巴虎门外的桃源山上,首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有前殿三间、东西庑各六间、后殿三间,东西厢房各五间、东西储藏室各三间、后客堂五间。

清代时期的蟠桃宫墙外松榆杂树成林,每逢春暖花开风景宜人,该庙还附设道教丛林以接待外来的道士,是当时城内外信仰道教人民敬香祈福的地点之一。吉林城内的道教在清末民初时期曾在城中一度兴旺起来,解放后即大为消沉,几所著名的庙宇都被摧毁,吉林城内的道教也就此销声匿迹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