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自助餐与课程自助餐

自助餐与课程自助餐

时间:2021-11-07 21:21:37

相关推荐

自助餐与课程自助餐

自助餐厅是一个极为智慧的设计,“任你选”和“管吃够”有力地抓住了顾客的消费心理,顾客也确实从中体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理论上讲,消费者从丰富的菜品食品中选择到了最好的,物有所值。然而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其一,自助餐厅能否提供足够丰富、多样化的菜品决定着顾客的选择权大小,从而决定其消费品质。其二,在丰富的菜品面前,难得掌握了选择权的顾客可能会失去理性,要么贪吃导致胃肠负担过重,要么任性偏食导致营养摄入失衡。其三,对于选择能力较弱尤其是选择困难症顾客,反倒容易饿肚子,或者随便吃点拉倒,因为他在琳琅满目的菜品前不知所措,最终还会因此情绪消极。

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权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理论上,学生按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资源,比如学校、专业及课程等,实现了最优匹配、最优发展。这跟吃自助餐极为相似,但正如吃自助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消极后果一样,过度强调学生自主选择也会面临着某些风险。比如新高考改革,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就是某些科目或专业骤冷。相对于中小学,大学尤其强调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一是针对长期以来学生没有自主权没有选择权,而赋予其自主选择的机会,改革嘛总要彰显跟传统的区别和诀别。二是年满十八岁的大学生已经具有良好的自主能力,能够为自己选择。三是理论工作者不遗余力地建构着以自主性、创造性为核心的教学理论,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成为不容置疑的“正确的事”。所以,就如吃自助餐一样,问题来了。

赋予学生课程选择权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当然,除了课程选择,大学生在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也没有多少其他的实质性自主权了。可是,第一,大学的课程是否足够多样化丰富化,让学生可以从中选到中意的课程呢?第二,大学的课程开发能像自助餐厅那样以顾客为中心不断推陈出新吗?能保证课程“色香味俱全”且营养丰富吗?第三,大学生是按何种逻辑来选择课程的?是以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为目的,还是专门选择水课挣个学分就可以了呢?

从现实来看,许多大学并没有开出或者根本就开不出足够的课程。而且,许多选修课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正如当年我调查的二十多所地方本科高校的公选课一样,充斥着重复设置、低质、娱乐化的课程。同时,大部分公选课教师都不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远离学科或专业前沿。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很多学生选课以好过为原则,以挣学分为目的,并不会考虑知识结构的问题,不会主动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课程。有时候这种选择倾向是基于错误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有时候则是因为学生并不懂得什么才是重要的,不懂得未来需要什么。换言之,他们并没有足够的选择能力,而这还会导致另一种结果,就是学生动用课程选择权、打分权,让有些有价值但也有难度的课程退出课程表,另一些热闹好玩的课程则炙手可热,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投其所好地开课和授课,正成为一种极不好的教学现状,这跟自助餐厅也一样,抓住你的口味就是王道,而不管是否有利于健康。

理论也好,制度也好,总会强调加强学生指导,引导学生理性选择课程。可是,正如大人领着孩子进了自助餐厅,孩子想吃什么大人可能是管不住的,孩子会充分使用他的选择权,专拣他好吃的,如果有卫龙大辣条,他极可能去吃辣条而拒绝选青菜,如果父母说他,他会振振有词地说,自助餐不就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吗?当学生有了自主权、选择权,教师的引导或许已经没多大用处了,这是权力的力量,是自由的力量。

总体来讲,传统的课程模式、教学模式一定是需要改的,但必须改变传统与改革二元对立的僵化思维,尤其是避免以不破不立为由头,以改革正确为原则,把孩子和洗澡水一同倒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