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关注|渝北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空壳村”蝶变“花果山”

关注|渝北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空壳村”蝶变“花果山”

时间:2021-04-23 03:53:03

相关推荐

关注|渝北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空壳村”蝶变“花果山”

游客在洛碛镇沙湾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柑橘园采摘 图/张泽美

“大家现在采摘的大五星枇杷,是我们从外地引进的品种,大家都称赞口感不错。要不是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还会扩大种植面积。”

5月20日,晴空万里。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渝北区洛碛镇沙湾村党总支书记、沙湾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长张禹梅笑得合不拢嘴,“过段时间桃子熟了,欢迎大家再来采摘。”

“空壳村”摇身一变成了“四季花果山”,这一切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2月28日,包括洛碛镇沙湾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在内,渝北区1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获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用张禹梅的话说就是,有了“身份证”,感觉腰板更硬了,壮大发展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干劲也就更足了。

养殖户们喜获丰收

改革催生“136”股份制

在沙湾村,花土小院三合院矗立在村口,格外漂亮和醒目。

作为一个村民聚居点,这里主要居住着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家庭等“四类人群”。

谈及现在的改变,村民李中田心中如喝了蜜一样甜:“以前我家独门独户,一到下雨屋顶就漏水,现在这里不仅环境好,大家还相互有个照应。”

不仅环境舒适优美,生活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小院已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居住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李中田在内,村民们对张禹梅有着道不完的感谢,而她则将这一切归功于党和政府。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此,洛碛镇决定在原沙湾村银珠子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率先实施改革试点。

张禹梅现在还记得当初的难:“一开始,很多村民有过怀疑,毕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让他们拿出土地来入股,搞公司化运作无异于‘空了吹’。”

,在洛碛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张禹梅和同事不断优化制度和分配方案,挨家挨户反复进行讲解,逐一化解了村民们的疑虑和顾虑。

一些村民尝到甜头后,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其中,赵泽云是沙湾村村民,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股东”——家中通过流转土地换取了三股股权,收益比过去单纯种粮食划算多了。

包括赵泽云在内的村民们坦言,最终大家愿意入股,一方面是因为村干部表现出来的诚意,另一方面,村集体都入了股,一起苦乐共担,大家有安全感,毕竟村集体不会“跑路”。

张禹梅回忆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并不强,所以在定好股权结构框架的同时,她带领村民股东到周边多个发展得好的地方去考察学习,最后定下生态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合作联合社将村集体固定资产折现入股10%、农户以土地入股占30%,保底分红(每年每亩400元保底租金),业主以资金入股占60%的“136”股份制改革,并成立了重庆市银珠子农业股份合作社。

“迄今,我们村已发展种植水果5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增收。同时,村集体组织提前实现了年经营性收益超过5万元的目标。”说这话时,张禹梅满满的成就感。

游客在洛碛镇沙湾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柑橘园采摘 图/张泽美

“四季花果山”助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洛碛镇沙湾村的“蝶变”,是渝北区大力推进农村“双十万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渝北区决定实施新建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的“双十万工程”,到,实现粮经结构比调整至2:8,森林覆盖率达55%,成为全市发展现代丘陵山区特色高效农业的靓丽名片。

“没想到我们这点‘巴掌田、鸡窝地’也能变成‘致富田’。”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60多岁的老人陈永明感叹道。

目前,全区11个镇都在全力推进这项工作。随着“双十万工程”快速推进,渝北乡村正发生着质的变化——“四季花果山”在渝北各个乡镇遍地开花,昔日一个个“空壳村”都借着“双十万工程”建设的东风,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走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美了乡村、富了群众。

在渝北农村地区,一个个现代化丘陵山区水果产业基地已具雏形。

“双十万工程”不仅让渝北的环境变得更美,更让村民从青山绿水中看到致富的希望。

“在实施‘双十万工程’中,我们村在总共4公里多的公路两旁,新栽种起香樟和银杏树,在3公里多的自行车步道两边,栽种起樱花、蓝花楹,新种植起沃柑350多亩,蓝莓145亩。”兴隆镇牛皇村党总支书记刘静萍说,山变绿后,村里的农民也更富裕了。

据渝北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渝北把“双十万工程”建设与“三环十景”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巴渝乡愁、天险洞樱花林等十大景区建设;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植花树、果树,实施农产品交易市场、公交站点、停车场、旅游厕所、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景观化改造,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全市首个丘陵山区高标准现代化果园

“身份证”让村级集体经济越变越强

“双十万工程”是渝北区的“重头戏”,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渝北发展“三农”的引擎。

实现流转土地2600亩,建成3个特色产业园、1个居民新村,集体收益已达120万元……2年不到的时间,木耳镇金刚村通过有效的社会治理和强有力的产业发展推动,使一个山区村、“零元村”成为全市乡村振兴中社会治理的典范。

作为全市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4个试点区县之一,渝北是主城区中唯一的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截至目前,很多镇村都尝到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甜头”,沙湾村、金刚村的蝶变只是其中的缩影。

期间,渝北区委、区政府坚持聚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推进涉农资金“拨改股”改革的同时,积极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出“乌牛村145”“玉峰村4股”“金刚村公私联营、集体控股”等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发展探索中,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当地实际,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乡村旅游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各类组织发展自营经济,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平台公司等市场主体开展合作经营,以自然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资金投资型等创新经营模式。

2月28日,渝北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集体经济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洛碛镇举行,沙湾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等1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获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

“这是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全国首批登记证,赋予了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渝北区农业农村委主任陈华表示,有了统一的“身份证”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就可以办理公章刻制、开设银行账户、从事经营管理活动,更好地发挥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成员的作用。

陈华说,接下来,渝北区将逐步对181个已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放登记证。

“到底,平均每个村年经营性收入力争超过10万元。”展望未来,陈华眼中充满希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