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印度华人 生命是没有终点的旅行 这里是他们的家 却又不是

印度华人 生命是没有终点的旅行 这里是他们的家 却又不是

时间:2018-08-05 05:17:39

相关推荐

印度华人 生命是没有终点的旅行 这里是他们的家 却又不是

摄影、撰文:冯大伟

对于多数印度华人来说,生命是没有终点的旅行,印度是他们的家,又不是家。关于身份认同的问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边界移动两百年》

农历新年回到塔坝关帝庙的华人。

175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孟加拉地区,从此印度正式成为英属殖民地,作为首都的加尔各答形成了一个国际商港,当时的印度卢比,比美元更有价值,且比中国流通的货币贵十倍,对华人来说,到印度去就像今天很多人想到美国和加拿大去一样,是发家致富的象征。

新年的培梅中学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

广东南顺人做木工,客家制鞋制皮,而湖北人安牙、洗牙,上海人开洗衣店。这些行业是大多印度人不愿从事的 “低种姓职业”,且几乎所有顾客都是在印度的英国人。同世界各地的其他华人一样,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每天工作十四至十五个钟头,半年之后就可以满载而归。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自1938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华人难民像潮水一般的涌来,在加尔各答的华人最多的时候有超过6万人,唐人街因此变得热闹而繁荣。

印度人和华人一起参加农历新年晚会。

75岁的霍国安,就在这挂满祖辈照片的堂屋中出生、成长、老去。

唐人街

早上来到Tereti Bazar的中国市场,这片位于主路旁的空地上的印度摊贩们除了售卖着蔬菜与水果,还有鱼丸,腊肠和腊肉,角落里的西藏人女人售卖着中式早餐,周围的华人来这里买菜,喝茶聊天,唐人街的一天就这样开始。

空荡的四邑会馆里何其雄偶尔和老友在这里下棋。

四邑会馆坐落在主路旁,一楼的会堂宽阔而空荡,在尘嚣之外显得格外安静,墙上的孙中山和甘地的画像无声地述说着他的历史,偶有两个老人来到这里悠闲的下着国际象棋,这是他们江门四邑人聚会的地方。二楼的观音庙已经变成了加尔各答景点,庙堂不大,中间供奉着家乡带来的神像佛龛,用柚木精雕细刻的的镂空花纹至今依然光彩夺目,吴海华每天都静静的掸着庙里的灰尘,他是这座建于光绪三十一年的观音庙的看护人,65岁的他沉默寡言,至今未婚,陪伴他终老唯有这座代表着华人的精神的庙堂。

65岁的吴海华依然守护着古老的观音庙。

印度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每年3月至5月热季,平均气温超过四十摄氏度,让老人难以忍受。有一定财力的华人,纷纷将孩子送到欧美留学,最后自己也会选择移民,而留下来的华人,有的是对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有着深厚的眷恋,更多是并不能负担移民的开支。但是每当过年之时,他们又会携家带口的回到这片土地,这里依然是他们的故乡。

71岁的廖碧凤和先生共同经营着一家美容院

“印华文化发展协会”的会长陈耀祖已准备卖掉公司搬去加拿大。

“义兴会馆”的二楼已经成了老年俱乐部,大家在这里打麻将和看板球,隔壁的“会宁会馆”则大门紧锁,只有节庆之时,舞狮队才在会馆中相聚,中间一副巨大的手绘孙中山画像已有近百年历史。巷子最深处位于“南顺会馆”中的建华小学仍在,依然由华人管理,只是随着华人学生的减少,这里已经成了印度小孩的天下。

“义兴会馆”已经成了老人们打牌看球的娱乐中心

“南顺会馆”里午间休憩的印度小学生。

塔坝华人

11岁的李弘凯和4岁的弟弟随母亲从台湾回到塔坝生活

在加尔各答市中心的东南方向,有一片叫塔坝(Tangra)的地方,这是属于客家人的唐人街。这片位于郊区的沼泽地,在19前后,因客家人中最贫穷的人为了摆脱缺衣少食的生活来到这里制皮,而迸发出了生机。制皮,是塔坝人的共同回忆,也是他们曾经的光辉时刻,最多的时候,塔坝有三百多家制皮厂。如今,老旧的木质洗皮机依然在转动,仿佛几十年间从未停止,但随着制皮设备的落后,印度污染局的禁止,一切都成为了历史。如今的皮厂大多数已经停运或者转包给印度人,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有资本在政府规定地点建设新的厂房。

在塔坝经营了一辈子皮厂的熊新祥爷爷和种雪兰奶奶。

廖汉贤先生的老婆二战时跟随远征军从广东来到缅甸,随后逃难到那加兰,并和廖先生相识结婚,共同经营着这个餐馆,现在在加尔各答新城购置了三千多万卢比的豪宅,70岁的他依然经常和妻子去中国旅行,生活惬意而充实。

已经把餐馆交给儿子打理的廖汉贤,每年都会回中国旅游。

沿着小巷往里走,跨过冒着刺鼻气味的水沟,来到沼泽地边缘,你会听到从皮厂里传出阵阵的鼓声,那是廖圣宗正在练鼓。廖先生自从小时候看了电影中的舞狮场景就彻底迷上了,他关闭了皮厂,专门去广州和马来西亚拜师学艺,华人学生不够,就免费带着印度孩子学习。

醉心于舞狮的廖圣宗。

在塔坝街边的一所不起眼的小房子,这里是印度华人商会的原址,也是《印度商报》的办公室,在大厅的墙上,整齐地挂着任理事和秘书长的照片。张国财是《印度商报》的总编,已经77岁的他已经在这里做了七年的编辑,由华商共同出资的、于1967年兴办的《印度商报》,如今依然在华人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印度商报》的编辑张国财

周围拔起的高层公寓逐渐侵蚀着塔坝的土地,厂房刷上的新漆已经掩盖不住他的破落陈旧。同Tereti Bazar一样,塔坝的年轻华人越来越少,他们去到更远的地方寻找希望,只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们坐在培梅中学晒着太阳,重视教育的华人在1929年创办了这所学校,这里曾是客家小孩学习中文的地方,最多时有一千多学生,随着华人的离去,学校已不复生气。

关帝庙已不复当年香火旺盛之景。

印度新年

随着农历新年的到来,世界各地的华人永远忘不了对家乡的眷恋,像候鸟一般,又回到这个他们出生的地方。大家不约而同的来到中国市场,来到培梅中学,加入这一年一度的盛典,锣鼓声,鞭炮声不绝于耳,台上龙狮飞舞,台下阵阵喝彩。

舞狮之前,用鸡血为狮子点睛。

Tereti Bazar的中国市场在每年农历二十九都会搭上舞台,举行盛大的新年晚会,华人舞狮队表演永远是台上的压轴好戏。印度人也会加入到这场盛大的晚会中,把整个会场围的水泄不通。除夕的晚上,塔坝的培梅中学也会上演着一场盛大的春节联欢晚会,廖圣宗的舞狮队是绝对的主角。

十多岁的小孩子已经是舞狮的主力

午夜之时,窄小的塔坝街道上鞭炮震天,雄狮和巨龙在街上飞舞,人们在这热闹的氛围中一起欢笑,一起舞蹈,沉寂了一年的街道终于爆发出惊人的活力,仿佛是久睡的巨龙猛然醒来,吼声在加尔各答漆黑的夜幕中振聋发聩。

在会馆里休憩的舞狮人,背后孙中山画像已有百年历史。

是大年初一清晨,每间房屋的门梁上都挂着红包和青菜。Tereti Bazar各个狮队会挨家挨户来到华人的屋前,有的还会用长长的竹竿挂在高处,在喜庆的锣鼓声中表演一阵舞狮后,采下红包和青菜,红包最多也就几百卢比,但却是新年的好彩头。

在Tereti Bazar采青的狮子

新年也是这里的孩子最开心的时候。

唐人街周围的印度小孩也已经学会敲锣打鼓。

印度华人和全世界的中国人一样——坚毅不息。

新年过后,街道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仿佛这一切从未发生,又仿佛在等着他再次发生。种姓制度是印度人抵抗外来文化的绝佳武器,所有外来民族都被划分成单独的种姓,并以这种方式融入印度人的生活。格查仁达斯(Gurcharan Das)在其名著《解放了的印度》中有一个比喻:如果说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那么印度就是一块巨幅民族的镶嵌画,各个民族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但互不影响,永远融合不到一起去。华人就是这镶嵌画中的一块小小的拼图。他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却不知道自己去向何方,他们无法完全融入印度,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两百多年的岁月,谈不上辉煌,也许有一天,他们会被历史所遗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