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游记: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游记: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时间:2021-01-18 18:26:32

相关推荐

游记: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8月31日又有了几天假期这次去了黄山游玩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由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唐模,潜口民宅和呈坎五个景点组成。

到了屯溪汽车站询问才知道旅游专线公交一天才两班,上午一班,下午一班,果断放弃。

决定乘屯溪到歙县的班车去第一站徽州古城。

到歙县在最后一站下车,然后步行过桥后右转不远就到了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是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坐落于安徽徽州歙县徽城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

有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斗山街等府城街巷,还有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渔梁街等,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汉族文化特色。

徽州古城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阆中古城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徽州古城门票100元,我买的是大联票220元

许国石坊耸立于县城闹市中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年),是朝廷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

许国明代嘉靖乙丑(公元年)进士,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重臣,博行皇上“加恩眷酬”。

牌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形,石柱、梁坊、栏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雕饰镂刻精美细腻,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

成双结队的彩凤珍禽,翱翔雕梁之间,一个个飞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十二只倚柱石狮,神态各异,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

现存的南樵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

东樵楼又名阳和门,原名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

这两座樵楼咫尺相望。

从大门出来后左转到十字路口向右不远有2路车可以去第二站棠樾,车费1元

棠樾村,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以牌坊群而闻名于世,牌坊群由7座牌坊组成,以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都是旌表棠樾人的"忠孝节义"的。

在牌坊群旁,还有男女二祠,建筑规模宏大,砖木石雕特别精致,近年已修复如旧。

中国牌坊博物馆也在这里筹建。

棠樾村是鲍氏村落,历代以经商为生。

该村的大姓鲍氏,他们的本源断自晋咸和年间326--335的新安太守鲍弘。

棠樾门票又是100元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为朝廷兴旺作出的“杰出贡献”,当朝政府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

棠樾牌坊群就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建筑风格混然一体,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形同一气呵成。

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

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恢宏华丽、气宇轩昂。

到了明清两代,牌坊建筑艺术也日臻完善。

建筑专家们认为:棠樾牌坊对研究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建筑艺术和徽商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极其重要价值。

棠樾牌坊群座落在歙县城西10多华里的棠樾村头大道上,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

在歙县众多的牌坊之中,这种“以商入仕,以仕保商”、政治与经济互为融贯的密切关系屡屡可见。

棠樾牌坊群雄伟壮观,全国罕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