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唐僧西天取经本是偷渡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迎接 醉翁之意不在酒

唐僧西天取经本是偷渡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迎接 醉翁之意不在酒

时间:2023-06-07 20:29:45

相关推荐

唐僧西天取经本是偷渡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迎接 醉翁之意不在酒

唐僧西天取经是《西游记》中的故事,《西游记》虽然是一部小说,其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也大部分是虚构的。

但是唐僧去印度取经的事在历史上却是真是存在的,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高僧叫做玄奘,他历尽千辛万苦去印度的纳兰托寺学习佛学。

但是我们要知道,唐僧当时从长安出发去印度纳兰托是偷渡过去的,当时的唐朝并不允许百姓私自渡关。

唐僧西天取经本是偷渡

关于唐僧的身世,《西游记》中和真实的历史还是相差很远,《西游记》中关于唐僧身世的描写还是具有很浓的神话色彩。

有兴趣了解的可以去读一下原版的《西游记》,其实历史上唐僧的真实身份并没有那么传奇。

唐僧真实的历史身世,是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便对古典文集很感兴趣,尤其是儒释道的文化。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是发自内心的兴趣,那么他的动力将会是十足的。

唐僧对于佛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以至于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在很多人看来出家可能是因为人生遭遇了大的变故。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人选择出家完全是出自内心对于佛学的兴趣,唐僧就是这样的,以至于他把当时国内相关的佛学书籍都研究遍了。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在出家不久便在佛学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在二十岁的时候便开始到处游学,并且给人讲经说法。

理论加上实践,唐僧发现当时国内的佛法存在很多漏洞,所以他萌生了去佛学的发源地印度的纳兰托去学习更多的佛法。

我们知道在唐朝那个年代,要想出国留学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最主要的困难便是交通不便。

当时最先进的交通方式就是马车,从当时唐朝的首都长安到印度的纳兰托,十万八千里,孙悟空可以一个跟头到达,但是唐僧不行。

况且交通不便只是其中的一个困难,当时唐朝不允许个人私自出关这是唐僧出国最大的障碍。

但是为了获取知识,在强烈的求知欲动力下,唐僧选择铤而走险,他孤身一人带着行李徒步向西走去。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迎接

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僧在历尽苦难之后,终于达到了印度的纳兰托,在那里唐僧尽情的遨游在佛学的海洋中一发不可收拾。

在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后,唐僧在佛学上的造诣更加高深了,他已经变成一位不可多得的高僧。

唐僧研究佛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其实他也是为了能够用佛学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为此学业有成的唐僧决定返回自己的家乡大唐,俗话说寒窗苦读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学成之后的唐僧,已经很有名气了,大唐得知唐僧从印度回国了,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老百姓也自发前去迎接。

不仅如此当时大唐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还亲自去迎接归来的唐僧,这对于唐僧来说那可是莫大的荣誉。

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是李世民亲自迎接唐僧,可不仅仅是对唐僧的褒奖,虽说唐朝当时从上到下都是推崇佛教。

李世民亲自迎接唐僧,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内心是另有图谋的,李世民作为大唐的一国之君,内心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壮大唐朝的实力。

当时唐朝的疆域版图已经是很辽阔了,但是西域却还没有被李世民所掌控,尤其是突厥时常会来骚扰中原地区。

为此李世民心中一直想着平定西域,但是我们知道,西域地区地形复杂,各个势力也是错综复杂。

要想平定西域,必须有一个西域通来做顾问指导,才能够保证出师顺利。而唐僧便是这一军事顾问的最佳人选。

但是李世民这一厢情愿的想法,唐僧肯定是不会接受的,正所谓李世民落花有意,而唐僧却是流水无情。

李世民对于唐僧不配合的行为,内心也很生气,为此唐僧几次申请回到寺中,翻译佛经都遭到了李世民的拖延。

但是唐僧作为一个出家人,六根清净,五蕴皆空,李世民虽然内心对唐僧有再多的不满,也拿唐僧没办法。

最终李世民实在没办法说服唐僧,只能由唐僧自便了,唐僧终于可以专心翻译从印度带回的佛经。

这其实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更是一件大事,平定西域只是对唐朝有好处,但是唐僧翻译出那么多佛学经典。这对于后世来说是更大的价值。

文/阅史明心

图/网络

参考资料/

《大唐西域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