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寻人不遇”的感伤:艺术家在云南寻访中国古代诗人

“寻人不遇”的感伤:艺术家在云南寻访中国古代诗人

时间:2020-04-24 16:36:57

相关推荐

“寻人不遇”的感伤:艺术家在云南寻访中国古代诗人

我一定要回到那块地方去,呼吸那里的空气,触摸那些遗迹,补一补我们活在当下生活文化缺失的钙质。

与热爱四处散步满世界游荡的司马辽太郎一样,我是彻底的现场主义者。所谓现场主义,就是力图在过程中追遡回到事物原处的努力。在那些原来事件和人物的生发地,一定还有某些气息和痕迹留存着,所以我一定要回到那块地方去,呼吸那里的空气,触摸那些遗迹,补一补我们活在当下生活文化缺失的钙质。虽然历史和证椐业己含混不清,有时候,我们从空气中就能够发现和感受到一些重大的事实。

此番参加中维建水艺术巡礼,住在一个雅致的中式庭院中。和院——这是注定会有故事的地方,我最想去看看的是王文治留下的笔迹。这位由江南出发的清代才子,踏遍万水千山,出使琉球,官至建水临安知府。晚年罢官归里。其书法果断有致,干净利落。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

早年我见得一方砖刻,上书四个大字:"唯我独高"。便是王郎所作。四顾茫茫,今天的文人墨客已经不再会有如此登高远眺风流卓绝的自我感念了。我们一行艺术家登上王文治题写的朝阳楼,果然百尺高楼,飞云流霞烟火万家。是名符其实的滇府第一楼,据说,其总设计师便是28年后才诞生的天安门的营造者蒯祥大师。

我们信步前往文庙,这是建水文化的魂魄之所在。王文冶题写的"先师庙"三块巨篇高悬在大成殿前,力压三代清帝的的题幅。同行的的老唐停下画笔,在殿前烧了一柱高香,我以为,一个地方之所以至今仍旧斯文动地,一定有一种幽灵留存,有一些不死的精神尙在人间。

王在临安度过了人生中不平静的三年,以卓绝的才情,留下了大量独具风的诗章笔墨。在其为官仅一年多,他到任第二年底,缅北战乱,“艰难为外吏,辛苦向兵间,”王文治成了平乱军中的粮草官,他的“菩萨心肠”一下子便由兵车行之苦、瘴疠引发的病痛折磨和战事的惨不忍睹一一取代,他崩溃了,骨子里立马就冒出了“无心封侯”的念头,在临安府衙司署的一幅对联中,他这样写来:"休闲吏事纷纭,念白饭黄齑,身是清时旧寒士。漫道仙班论谪,看朱幡皂盖,居然边地古诸士"表达了一个书生为官者的心声。借钱粮交接一次亏缺案,求其老乡、云南布政使钱度为其周旋,辞官而去,再也不挂念身后的炮火硝烟、生灵涂炭,从此过上“优游林下,诗书一生”的好日子。

我想起另一位同样热衷于现场和朝圣之旅的学者比尔.波特,他将自己一次次寻访中国古代诗人现场的经历形容为"寻人不遇"。虽然如此,他在文章中却这样写道:我所拜访的诗人们的墓地彼此之间竟有那么大的区别。有的简陋,有的宏伟,有的已经变成的农人的耕地,而有的则变成了乡村的垃圾场。但他们的诗歌却流传下来,在那些甚至没有什么文化的农人的明灭烟火里鲜活着。那些诗并不会为专属于富商或者高官,诗歌可以超越财富和权力,他直入人心,甚至能让人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图文由叶永青提供

叶永青

#《YT大艺术家》#

中国第一部世界级艺术家传记纪录片

由文化艺术传播者YT CREATIVE MEDIA联合小米科技出品《大艺术家》系列。10位世界级艺术大师通过小米全渠道与YT新媒体,向1000万年轻观众敞开心扉,展现艺术与青春的故事。《大艺术家》让公众第一次让走进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