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吃起“旅游饭” 巴塘好风光

吃起“旅游饭” 巴塘好风光

时间:2023-09-14 15:28:57

相关推荐

吃起“旅游饭” 巴塘好风光

横跨中国东中西部的318国道沿途景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着“最美国道”的美誉。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竹巴龙乡水磨沟村是318国道由川进藏上的一条村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在中山对口支援下,村里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建设了两大项目——国道服务区和温泉驿站,计划利用便利的交通和周边的温泉资源,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新收入。两大项目目前已基本完工,即将开始招商,有望在明年给村民带来第一笔分红。

村民们的喜悦和村中的变化,都得益于中山近年来在当地开展的援建工作。巴塘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川滇藏交界,金沙江上游,自古是茶马古道战略重镇,更因文化和气候原因,素有“高原江南”“弦子之乡”盛誉。,按照上级部署,中山市对口支援巴塘县,自援助工作开展以来,中山深入发掘雪域高原优质的资源禀赋,引入中山产业发展经验,以“输血”撬动“造血”,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力。随着一批批援川项目陆续建成运营,“高原江南”群众快步走向小康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 雷海泉

“最美国道”化身致富之路

四川省甘孜州与西藏一水之隔,中山市开展对口援川工作的两个县巴塘县、白玉县,都隶属这里。

巴塘县竹巴龙乡水磨沟村西望金沙江,东靠横断山脉,穿村而过的318国道成为村子连接外界的重要通道。对于自驾游客来说,318国道是一条景观大道;对于货运司机来说,318国道是通达川藏的重要通途;而水磨沟村村民却越来越意识到,这条“最美国道”是可以引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路。

站在村口的国道边,水磨沟村党支部书记朱扎向记者介绍,以前,村里的村民世代都以种地、采菌子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村民生活水平不高,村里基础设施缺少资金维护,村容村貌建设一直较为落后。

这样的一个落后山村有什么?缺什么?怎么帮?是摆在对口援川工作者面前的一系列问题。,中山市正式选派干部参加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中山援川干部刘小华负责对口支援联系巴塘县工作,并挂任巴塘县委常委、副县长。进驻巴塘后,刘小华首先深入基层开展产业调研,研究产业帮扶的计策。

经过多次调研,刘小华发现,水磨沟村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同时村子背后的查曲卡山上还有着优质的高山温泉资源,加之318国道上的游客往来不绝,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要素都已具备。经过思考,他开始明白,水磨沟村之所以坐拥优质的旅游资源却未能致富的重要原因,在于经营开发观念的封闭和经济基础的限制。

弄清了根源在哪里,刘小华开始协同巴塘县干部谋划打造旅游产业援建项目,帮助村民吃上这碗“旅游饭”。经过受援双方共同商议,8月,巴塘县最终确定启动水磨乡愁温泉驿站、旅游服务区两大旅游项目建设。

要把国道上的游客留下来,首先要将山上的温泉引下来,把山下的驿站建起来。刘小华积极争取援川资金支持,投入水磨沟村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监督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运营。截至目前,中山已累计投入援川资金760万元用于该项目建设。

经过近三个月的筹备建设,11月,查曲卡山上的温泉水已经引到山下。目前,水磨乡愁温泉驿站也已经完成招商,即将开门迎客;几公里外,全新的水磨乡愁旅游服务区也已正式建成,正在对外招商运营。一面绘在山坡上的巨型五星红旗,映照着滚滚金沙江水,5000平方米的大广场,将被打造成318国道上的最美休憩营地。未来,该服务区里还将设立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游客在这里享受旅游服务、购买旅游产品的同时,村民也将从中实现增收。

竹巴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甲措介绍,水磨乡愁温泉驿站、旅游服务区将依托村集体合作社,采取流转经营方式投入运营,所有收入全部归集体经济所有,预计每年可为全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约50万元,同时可吸纳贫困户就业10人以上,实现每户每年增收3万元。借助两大旅游项目,引领农户发展旅游结合产业,通过项目拉动实现的全村集体增收还将更为可观。

村民洛绒邓珠对项目未来的运营充满信心,他希冀着不久的将来,可以收获村集体旅游项目带来的第一笔分红。

新建宿舍楼解民生燃眉之急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启后,巴塘县昌波乡中心校的孩子们终于住进了新宿舍,告别“挤床位”的艰苦住宿条件。

自1989年搬到金沙江边上的山脚下后,20多年来,巴塘昌波中心校一直没有对校址进行扩建。该校学生来自周边村落,但由于居住较为分散,且山路遥远,回家不易。学校实行寄宿制,除了节假日,全校160多个学生都住在校内。校长陈丁康表示,随着入读学生增加,学校的宿舍床位逐渐告急,在只有不到100个床位的情况下,“哥哥带弟弟、姐姐带妹妹”2个孩子挤一张床的现象较为常见。

为帮助昌波乡中心校破解发展困境,去年,广东中山投入援建资金,为学校新建了宿舍楼。新宿舍楼每间可住8人,可提供床位200多个。今年9月份开学,新的宿舍楼正式投入使用,解了学校和学生的燃眉之急。

昌波乡中心校地处深山,四面环山,昼夜温差大。陈丁康表示,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浴室澡堂,也没有大型热水器等设备,孩子洗澡是一个大问题。为了保暖,孩子们洗澡只能在白天晴天温度较高时,在校园里一个专门的小房子里轮流进行,冬天或天气不好时,孩子们就要等到周末回家才能洗。由中山援建的新宿舍楼配备了专门的浴房,下一步还计划配备太阳能热水器,这就破解了昌波乡中心校孩子的洗澡难题。

离昌波乡中心校100多公里外,由中山参与援建的新建业务用房也帮助巴塘县措拉区中心卫生院破解了发展困境。措拉区中心卫生院位于措拉镇内,服务范围覆盖周边三乡一镇。措拉区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张丽表示,业务用房紧缺一直制约着卫生院的发展,此前,医院的主要业务用房还是瓦片顶棚小屋,同时,由于缺医缺设备,卫生院仅能满足当地群众简单的疾病治疗。遇上危重急难疾病,人们往往需要到县城或者更远的外地治疗,十分不方便。这里虽然离巴塘县县城仅有50公里左右,但山路崎岖,开车前往仍需一个多小时,到外地的用时则更长。

,中山参与援建巴塘县措拉区中心卫生院项目,为该卫生院新建了一栋综合楼和员工宿舍,并引入B超和相关检验检测设备,全面提升该卫生院硬件条件和医疗服务水平,让该卫生院告别了用房以及缺医缺设备的困境,解决了周边三乡一镇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如今,位于措拉镇境内的措普沟景区即将开放,随着游客的到来,当地的人流将进一步增加,对医疗资源的诉求也将逐步提升,升级的卫生院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小山村转型现代社区

巴塘县县城城郊,海拔超过3000米的洛毕村幸福美丽新村依山而建,通往山上的村道全部硬底化,村道两旁是朱红色院子外墙,民居院子里的果树枝叶探出围墙,夏末秋初,核桃、苹果等果实挂满枝头,红红绿绿,在青山和蓝天映衬下,煞是好看。

这是一个由巴塘县高原牧区拉哇乡洛毕村和毕英村两个村庄居民集中搬迁形成的新村,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设施残旧的城郊接合部小山村。5月,中山投入827万元援助资金,启动实施并完成建设拉哇乡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该村实施房屋维修加固、外观改造、电线路改造、入户路建设、厕所内装、厨房操作台、路灯安装、化粪池建设及广场建设等内容。经过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和村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成为当地的一个“明星村”。

藏民阿多一家是洛毕村的老居民,十年前他从高山牧区搬至这里,住进新村后,他们一家七口告别了原来7人共住一间房子的困境。去年,在中山援助下,洛毕村启动了综合改造提升工程,由此,阿多一家第一次用上了冲水式厕所。

巴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唐安虎表示,改造项目在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群众整体素质提升,为当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提供了硬件支持。同时,项目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风貌整体统一、厕所内装等系列建设内容,有效提升了当地环境卫生,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房子是国家建的,现在路也好了,居住环境好了,什么都好了。”看着日益变美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阿多对未来充满信心。

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驻巴塘县小组组长刘小华表示,坚持“中山所能、巴塘所需”是中山对口支援巴塘县工作的主要思路。中山援建巴塘县工作开展以来,实施援建项目26个,涉及项目投资1.05亿元。援建项目始终着眼于民生,涵盖教育、医疗、住房安全、产业、组织阵地建设等七大领域,着力解决藏区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通过弥补民生短板,推动优质民生服务供给本土化。

特写

藏民家门口当导游

10月深秋,巴塘县的气候仍不稳定,海拔超过3000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措普沟景区晴雨交替,不断变化的气候和光线,让广阔的草原牧场和高山更加多彩。经过建设,措普沟景区于今年9月27日正式开园,在景区中长大的藏族姑娘布列玛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导游生涯。

措普沟景区位于巴塘县县城北部措拉区境内,这里浓缩了雪山、草原、森林、湖泊、寺庙等川西藏区美景,措普沟上的措普湖有着“康巴第一圣湖”的美誉。国庆假期,措普沟景区客流量明显增加,虽然忙碌,但看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家乡游玩,布列玛心里充满喜悦,每当带领游客到景区游玩,她都如数家珍般向游客介绍着这里陪伴她成长的一切。

除了美丽的措普湖,措普沟景区内还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景区内分布有150多个赤热泉,景区主干道沿途到处是冒烟的热泉喷口。“以前没有开发,这些温泉只能流进山沟里,现在可不一样了,景区开发后,这些温泉都是‘宝’。”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驻巴塘县小组组长刘小华表示,拥有丰富的自然美景资源,措普沟风景区一直是当地旅游开发的重点,也是中山援川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为了让前来游玩的旅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中山援川力量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景区道路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景区的建设给当地带来了人气,也为村民带来了新的就业选择,一些村民在农牧闲暇时间可参与景区管理工作,如今,当地不少村民也像布列玛一样,在景区里当起了导游。“工作不辛苦,就是介绍我们自己家。”

观察

中山援川援藏工作的多个“第一次”

民生援藏是中山援藏工作的主战场,近年来,教育、医疗、住房以及消费等民生领域支援力量陆续进藏,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多个“第一次”,架起了一道走出高原面向世界的桥梁。

在巴塘县洛毕村幸福美丽新村,在中山援助改造下,村民们告别旱厕,第一次在家中用上卫生的冲水式厕所。在巴塘县昌波乡中心校,新学期开启后,孩子们欣喜地发现,由中山出资援建的崭新新宿舍楼矗立校园中,床位不足问题从此得到解决。

多个“第一次”的背后,既有当地群众对新事物、新生活的喜悦,也有人们从无到有的适应过程。在援藏工作中,援藏干部也面临着众多“第一次”:第一次离家数千里驻点工作、第一次独自运作一个扶贫项目、第一次跨越数百公里下乡了解基层情况……克服自身在高原上遭遇的众多“第一次”困扰,只是援藏工作队伍开展援藏工作的入门课,而让农牧民们体验、拥抱和享受小康生活的众多“第一次”,才是检验援藏工作的晴雨表。

从某种程度上看,产业援助是更长久的民生援助。通过为当地引入产业,以“输血”撬动“造血”,让有限的援助资金发挥最大的撬动力量,是中山开展产业援藏、援川工作的重要思路。在巴塘县措普沟景区,中山的援助力量也正探索着引入中山乃至大湾区的旅游资源,助力景区发展。

几年来,中山援藏援川干部深入发掘高原藏区资源禀赋,将中山在现代农业、全域旅游、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招商引资等产业、工作领域已经探索出的有益经验带到藏区;同时瞄准有潜力、有前景的产业领域,集中投入援建资金,把钱用到刀刃上,为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点起火种。着眼产业长远发展,中山援藏工作组还注重开展全面详细的产业规划,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加强与当地政府的积极互动,以中山援建资金、资源的投入,撬动当地发展资金、资源的接续,形成推动藏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合力。让对口支援资金的“输血”,带动援藏援川产业尽快发挥“造血”功能,反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将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商业资本、发展经验带到世界屋脊,也并不是一场纯粹的单向输出。对于眼下已经启动重振虎威新征程的中山来说,这样的产业化新探索,也必将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拓宽新思路,加入新动力,提供新想象。由中山对口援建带动的资本输出、资源输出催生的藏区发展成果,也必将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共赢。

诚然,援藏援川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双方共同的事业,只有双方携手共进,援藏援川工作才能持续走向深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