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托物言志的文章 托物言志的文章有哪些

托物言志的文章 托物言志的文章有哪些

时间:2019-04-13 09:28:20

相关推荐

托物言志的文章 托物言志的文章有哪些

今日随笔

今天在孩子的语文课本里,读了两篇文章,分别是《回忆鲁迅先生》和《一棵小桃树》。

《回忆鲁迅先生》是作家箫红写的。文中写的都是生活中琐碎的事,包括鲁迅先生的日常起居、会见朋友、包书、开玩笑等生活中的片段组合在一起,细微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人情味的鲁迅,给读者印象深刻。

大多数人对于鲁迅的了解,就是读过他的文章。他的文章给读者的印象就冷酷、无情,让我们敬而远之,但是读完《回忆鲁迅先生》,才觉得他和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很相似。

另外一篇《一棵小桃树》,是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散文。

全文都在饱含深情的写小桃树,从它的来由、发芽、长大、开花以至遭到风雨的摧残的叙述,还有各种细节的描写。

例如,写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挣扎”,都是饱含着深沉的感慨和情感的寄托。文章真情洋溢,感人至深!

一篇好的散文,就是真情流露,托物言志,将自己的真情诉诸在物上。

这两篇文章读完,我心里一直在思考,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这样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好作文,出自一个五年级的女生之手,不得不让人佩服。

第一个自然段既引用了古诗,又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的开篇使人感觉到小作者是有很强的构思能力的,足以先声夺人。

第二个自然段即直抒胸臆,直接表明了对梅花的敬佩和赞美。好的作文往往是一篇三点题。小作者这样安排,第一次呼应了主题。

从第三自然段开始则进入了叙事与描写相结合。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充分地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嗅觉、触觉。使读者在她的文字当中对梅花有了更加真实而亲切的感受。

在这一部分又赞美了梅花的傲寒斗霜的坚强品格,是第二次点题。

接下来则借鉴了课文当中的写作方法,充分的发挥了想象。使人由衷的感觉是对梅花的发自内心的赞美才会发出这样的想象。

最后排比句式收尾。有节奏,有气势,将情绪推向高潮。再一次点题。

这篇作文能够感受到小作者的写作功底扎实,写作方法运用娴熟。未来不可限量。

散文美,情绵绵,忆流年,心感叹。对镜看,人相言:岁月逝,青春无。心梦想,岁月友。把酒欢,表心愿:留青春,如初见。明知老,心仍燃。盼春风,还青春。怒放花,重光彩。沉迷中,青春在。今醒后,已离远。怎挽回?难辞谢。对镜观,你很美。应知足,高科技,还原你,还原心。既年轻,又漂亮,使劲活,爱自己。纸上言,真假辨。现实版,谁都赞!☆☆☆☆☆美点:①创造性构思美!对镜问人老否,镜中人不回答,借岁月之口回答真相:已是母亲。②抒情美!想青春常在。想与岁月交友,把酒言欢,盛情款待,目的是让岁月留住自己的青春。③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美!a,希望青春复燃。望盼春风来,还青春,重绽放,亮色彩。b,悠悠岁月,无法表达谢意,只能托物言志。借高科技还原你容貌来表达自己的安慰之情、赞美之情。④提出要求和告知:好好爱惜自己,长命百岁,活下去。告知:那些想法虽然美好,是文章塑造出来的,只是一种梦境,不现实;现实版:还是要实实在在面对岁月!人漂亮不漂亮顺其自然!天然美才是真美!警钟长鸣:对那些所谓的假美容的黑科技不能信!【现实意义美!】

贤姐正能量

《忆青春岁月》岁月流逝,与梦同行。照照镜子自言自语,我真的老了吗,镜中的你不愿回答,可岁月悄悄的在你耳边告诉了你,你真的是老了,你已没了青春年华,岁月的印痕写在了你的脸上,你已是孩爸的妻,孩的妈了!岁月啊,真的不饶人,我多么想和你成为最忠诚的朋友,让你留住我的…静待时光清浅,岁月流转,把酒言欢。期待只能在梦里,愿我的青春还似相见如初!明知年华终将老去,而我还站在青春的尾尖静静眺望着,盼着春风的微笑,还我青春年华,真的盼着这颗心能温暖到岁月不老,我也不老,等到来年的春天重绽芳颜,换发青春色彩。沉迷于那段岁月,我的童年我的青春还在,可就是离我太远太远…让我无法挽回又难以说再见。那段岁月里虽然经历了无情的狂风暴雨,可无论从何种角度读你,你都完美无缺,知足吧,因为你所缺少的部分,早已用想象的画笔,现代的科技还原了你的年轻,你的漂亮,并也归还了那颗不老的心。好好的活着吧!珍惜时间,珍爱自己。流年似水,笔尖上只剩下残缺的回忆…写不回来又回不去,只能在梦里…

【真题范文】中国现当代文学

01 中国现代文学

1.郭沫若 我国【新诗的奠基人】。

【诗集】《女神》《星空》 【戏剧】 《屈原》《虎符》《棠棣之花》

初中:《天上的街市》【美好希望、想象丰富】 《屈原》【忠而被谤、失事求似】

高中:《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自由解放、狂飙突进】

2. 闻一多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初中:《最后一次演讲》【悲愤与决心】

高中:《红烛》【奉献自我】

3. 徐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诗歌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云游》《再别康桥》【离别、不舍】

4.戴望舒 现代诗人,又被称为【“雨巷诗人”】,是中国 20 世纪30 年代【“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

初中:《萧红墓畔口占》【怀友】 高中:《雨巷》

5.鲁迅原名周树人(曾用名周樟寿)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阿Q 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华盖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坟》《且 介亭杂文》《二心集》等。

6.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著名的作家和理论家。

中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子夜》《腐蚀》

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林家铺子》等。初中:《白杨礼赞》

【散文、托物言志】文章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借白杨歌颂了坚持抗日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7.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小说《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初中:《济南的冬天》【温晴】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旧社会黑暗、底层劳动者、三起三落、京味儿、悲剧】

高中:《茶馆》【社会变局、京城三教九流、京味儿】

8. 巴金 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寒夜》

散文集《随想录》 高中:《小狗包弟》【特殊时期、自我反思】 《家》(名著导读)【反抗封建家长制度】

9.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繁星》《春水》。

作品主题【母爱、童心、大自然】。《荷叶母亲》【母爱、象征】

10.朱自清《春》【修辞手法】《背影》【父爱、动作、外貌、心理、语言、神态】 《荷塘月色》【修辞手法】

02 中国当代文学

1.柳青 《创业史》(初中名著导读)【土改】

2.杨沫 《青春之歌》【爱国学生运动】

3.梁斌 《红旗谱》【农民阶级斗争】

4.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报告文学、抗美援朝】

5.牛汉:【诗人】《华南虎》《半棵树》《悼念一棵枫树》

6.杨朔:散文家。《荔枝蜜》【劳动最光荣】

7. 刘心武:《班主任》【伤痕文学】 《钟鼓楼》【茅盾文学奖】

8.席慕蓉:【散文诗】如幻似梦,似有若无,又远又近的境界。代表作品有《七里香》《一棵开 花的树》等。

9.冯骥才:《珍珠鸟》《俗世奇人》《神鞭》【“津味儿”小说】

10. 张承志 《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反思文学】 11.王蒙 《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反思文学】

12.刘绍棠 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 立者。初中:《蒲柳人家》【农家风情】

13.路遥 初中:《平凡的世界》名著导读【改革开放、平凡人的奋斗史】

14. 贾平凹 初中:《一棵小桃树》【托物言志】 高中:《秦腔》【地域风俗、乡土情怀】

15.陈忠实 《白鹿原》【家族兴衰、历史风云】获得茅盾文学奖

16.宗璞 初中:《紫藤萝瀑布》 【生命哲思】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17.莫怀戚 初中:《散步》 【孝敬、慈爱】

18.沈石溪:“动物小说大王”。

19.王安忆 《长恨歌》《小城之恋》《小鲍庄》【寻根】。

20.余华 【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著有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

21.莫言:【先锋派、“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有《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

22.史铁生:初中:《秋天的怀念》【怀念母亲、子欲养而亲不待、悔恨之情】 高中:《我与地坛》【怀念母亲、人生哲思】

23.毕淑敏 初中:《精神的三间小屋》【人生哲思】#教师资格证考试#

前些时间,广东广州一个退休语文老师被学校请出山,经他指导的学生阅读理解个个都接近满分。近日,他总结了一份阅读理解答题模板,如此简洁明了的答题模板让整个学校都轰动了。

来自该老师的分享:

表现手法及作用

表现手法(写作方法)有:象征、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比较、先抑后扬、夹叙夹议、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借古讽今、化动为静、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寓事于理、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答题模板:

在文章写作中,作者运用了“XX”的手法,通过“…(文章相关的内在实质意义)”使文章“…

1、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征,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分析)

2、象征手法:对所描写的事物寄托特定的意义,表达…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3、讽刺手法:用反语、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揭露、批判某个人或事物,增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的辛辣幽默更加生动。

4、衬托手法(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物衬托主要的人或物,突出主要人或物的特征、性格、思想和情感等。

5、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故事中心突出、结构紧凑、情节完整。

6、先抑后扬:先贬抑,然后大力颂扬所描写的事物,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描写的事物,收到意想不到的感人效果。

#抄书打卡# #写作#

第4章 行文的逻辑

第1节 把重要的话放在开头说

设计文章开头最核心的原则是——重要的话要放在开头说,要把文章最吸引人、最精华、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内容最先抛出来,这样既可以把读者牢牢留住,也便于写作者顺着开头找到叙述的方向。

有几种常用的开头方法,以及应该如何写:

1、故事开头。根据文章主旨构思一个故事,可以是真的,可以是听过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尽量在200字以内把这个故事讲完整,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在故事最后,点明故事和文章的关联。

2、总结开头。所谓总结开头,也有人称为“金句”式的开头。金句就是有闪光点的句子,也是郎朗上口的句子。可以在文章中找,或者通过归纳文章的内容进行提炼。

3、悬疑开头。以《百年孤独》为例,观察视图内的模式,找到营造悬疑的方法,也可以写下你的模仿。悬疑开头有3种套路:(1)颠倒时空的界限;(2)故意营造不合理的场面;3(3)提出疑问造成悬疑。

4、自然叙述开头。自然叙述式的窍门是捕捉细微的情感。有3个模板可以套用:(1)人称模板,你我他三个人称+感受。(2)托物言志,看似写风景,其实有深意。(3)对话模板,看似自言自语,实际上是思考对话。

注:不管哪种方式,开头无非是要引起读者注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看似错误的尝试不一定会失败。但如果开始你就认为尝试是错误的,那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1457年,于谦被“欲加之罪”斩于街市。霎时,阴云密布,百姓沿街痛哭。首辅徐有贞却冷漠地说:他早就该死了!明英宗沉默半晌没有丝毫悔意:杀得没错。

抄家时,于谦家中只有一间房门紧锁,撬开后,眼前的一幕让众人沉默了。

于谦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那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坦荡胸怀。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于谦不过16岁。

他出生于浙江钱塘,从小就有着与众不同的志向,他崇拜文天祥,将其画像挂在座位旁边,方便读书时勉励自己。

据说,于谦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位绯袍金幞的神说自己感恩于家年年供奉自己的情谊,愿意投胎到于家成全他们一门忠义。不久后,于谦就出生了。

于父对为他起名叫“谦”,就是“以志梦中逊谢之意”。而那位天神就是文天祥。

于谦的诗句风骨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确实一脉相承。不过,作为无神论者,我更愿意相信是民间百姓出于对于谦的敬重,将他视为文天祥的化身,以慰一代忠臣。

于谦从小读书刻苦,聪明伶俐,七岁时,有个和尚见他样貌惊奇,谓之: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

果不其然,14于谦考中进士。

5年后,赶上汉王朱高煦造反。

朱高煦大家应该知道,是朱棣的次子,当时和朱高炽争夺储位失败后,一直郁愤难平,等待朱瞻基即位后,一直跃跃欲试想要再博一把。朱瞻基对这位叔叔百般容忍,最终忍无可忍决定出手惩治。

朱高煦在乐安洲起兵谋反的时候,于谦就正好随朱瞻基亲政。朱瞻基让于谦宣布朱高煦的罪证,未料想,这位年纪轻轻的书生义正言辞,铿锵有力,一字一句竟训斥的朱高煦伏地战栗,自称罪该万死。

朱瞻基因此对于谦另眼相看,让于谦巡按江西。

于谦走马上任后,所到之处不贪财,不好色,不搜刮民脂民膏,不搞表面文章。他替无数百姓平凡冤狱,设身处地的替百姓谋实事。因为水患,灾年,朝廷中流官员中饱私囊,朝廷上方一无所知。于谦几次上访,替百姓声张。

明朝三杨主持内阁的时候,知道于谦是难得的良臣,凡是他所奏之事,无不加急批准。可惜,三杨去世后,朝政就被大太监王振把持在手里。

文武百官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要巴结王振,要向他贿赂,请求其代为传话。唯独于谦不同流合污,每次进京奏事,唯有“两袖清风”相送。因此被王振等朋党嫉恨,找机会陷害他渎职判处死刑。

幸运的是,于谦在百姓中声望很高,听说他要死刑,民情激愤,王振按压不住,只得假意称:自己抓错了人,实际上要死刑的是另外一个同名同姓的人。

虽然,于谦逃过死刑,却仍然难逃所谓的“罪责”,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于谦这一生浮浮沉沉,都因为太过正直清白,而不容于混乱的朝堂。

1449年,朱祁镇受到王振蛊惑亲政瓦剌,不幸被俘。朝中有心之人以“玄学”之名建议举朝南迁,而于谦怒斥:谁南迁,谁该斩。因此得罪了南迁的提出者徐有贞。

于谦建议朱祁钰继位,是为明代宗,而将朱祁镇遥尊为太上皇。在于谦的辅佐下,朱祁钰保住了大明江山。

一年后,瓦剌发现手中的朱祁镇没有什么用,将他还给了明朝,但一朝不容二主,在位的朱祁钰身份就很尴尬。于是,1457年,徐有贞等人策划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又称为大明江山的主人。

徐有贞趁机向朱祁镇献谗言:“于谦不死,复辟之事无名!”

朱祁镇左思右想,终被徐有贞等人洗脑,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史载:天下冤之!

抄于谦家的时候,发现一代名臣竟然家徒四壁,唯有正屋一处锁得严严实实。等到士兵破门而入后,无不为于谦叹息,里面只有朱祁钰赐给的蟒袍、剑器等,除此之外,没有一个值钱的物件。

于谦死后,朱祁镇也后悔过,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一个王朝的落幕,必然是要从“清白”为罪开始......

#打卡挑战局#

【让孩子读真正值得读的好文章】不少家长都想让孩子读书、多读书、爱读书、养成好读书的终身习惯,但常常不得其法。面对连篇累牍提供给孩子的阅读内容,也容易出现选择困难,难以辨别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的孩子,甚至不少人一不小心就把少儿不宜的书买回了家。稍稍留意,亦不难发现,前不久被曝光出来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一些书,在不少学校或者机构推荐给孩子的书目中赫然在列。在这样的情况下,该让孩子读什么,确实更加值得认真研究。

在前不久一次读书会上,听语文特级教师李家声先生讲阅读,直如醍醐灌顶,有恍然洞开之感,又有悠然心会、妙处难言之慨。

毕业于北京四中的李先生教过小学、中学、大学,最终回到北京四中,多年潜心语文教学,教学成果突出,是北京市早年评出的语文特级教师之一。耄耋之年的李先生汉语言和传统文化研究功底深厚,又博览中外典籍,至今坚持进行汉字研究与教学,并热心为小学生编选语文读物。阅读之于孩子人生的重要意义何在?李先生说,阅读、思考、交流,会使一个人进步并强大。

孩子们应该读什么?李先生说自己给学生选取阅读内容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具备足够的学习价值。学习价值的最高表现是推动全面发展,提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大核心素养。李先生提醒说:孩子们时间有限,阅读不好的东西还不如不读。

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内容,看似简单,其实是非常难做好的一件事。要做好面向大海只取一瓢的取舍,首先要有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和材料的博览,其次还得有自身的语言文字功底和教育价值判断,同时还得对阅读者的成长规律有清楚明白的把握。李先生介绍说,中国1500多年前就有了《文选》,精选了有很高学习价值的文本,成为之后一千多年里中国读书人的必读“语文”书,唐代就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

李家声先生在为小学生编写的阅读材料中,选用了《世说新语》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篇文章,正是因为其具备足够的学习价值。李先生认为,这篇短文文字简短,朗朗上口,浅显易懂,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习母语,领略母语的美好,培养语感。同时,这个故事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一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有助于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事实、判断是非,坚持独立思考;二是有助于孩子开阔眼界,了解到一个1000多年前的“智慧儿童”是如何思考和判断的,反思自己能学到什么。这样的阅读内容,为孩子的成长赋能,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勇敢提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让孩子在阅读中一天天变得有目标、有动力、有兴趣、有追求和爱好,这正是阅读的目标和追求。

李先生说,选取传统名篇《小儿饲鹊》,在于培养学生善良的心性和自我反省能力;选取白居易的《养竹记》是为了通过这篇托物言志的小文,培养孩子正直、谦虚的美德和节操,激发热爱生活的审美力和丰富的情趣。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框架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华在读书会上说,好的文章让人眼中有光,让人无论生活在哪里,都可以“生活在别处”。好的文章以一当十,让孩子通过阅读与最伟大的人物、最优美的文章、最深刻的思想产生交流。李先生选文,在浩如烟海的文章典籍中淘掉沙子,留下金子。

郭华教授点评说: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内容结构化,李先生选取的阅读内容就特别具备结构化的特点,比如,围绕“听音乐”,李先生选取了朱自清听完中西音乐歌舞大会中的“中西丝竹合唱”后写的《歌声》,又选了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庄子的《痀偻承蜩》、季羡林的《坐忘》3篇文章来拓展。这4篇文章全是名篇,李先生把不同时代4位大家的文章放到一起,建构成一个整体,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让读者体验了音乐在不同时代、不同场景带来的相通相似的情感,又引发读者思考高超的技艺、坐忘的境界是如何练成的,构建了学生学习发生的情境,体现了教育性、发展性。读完这4篇文章,孩子很容易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产生不同的想象、感受和认知,与古今人物一起欣赏、沉浸、“坐忘”。

李家声先生说:生命的宝贵就在于时光的宝贵,孩子的学习时光是最宝贵的,一定要让孩子们读到真正好的经典。好的阅读内容,要坚持做到“一重、二抓、三保护、四有度”:坚持重人文传承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坚持抓基础、抓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才气,坚持选取的内容要有密度、有深度、有精度、有亮度。要精心挑选精品,内容既要对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也要有吸引力,让孩子在阅读中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感受文字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教育# #读书# #阅读# #家庭教育# #家长#

初中必背诗文(42)[玫瑰][玫瑰]

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运动,得罪权贵被贬安徽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房三厢的屋,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三室三厅,可当地知县是趋炎附势、刁钻势利的小人,多方刁难他。知县强迫这文人在半年时间内搬家三次,这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只能容纳一床一桌一椅子的陋室,作者就写了文章表达志向。

作者用托物言志手法,借“陋室”这一物,表达他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志向。

身居陋室,心忧天下,是作者的高风亮节。刘禹锡是个乐观坚强,豁达从容的人,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读出他充满哲理的人生态度:生活的清贫绝不妨碍精神的富有,只要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襟,就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富有永远比物质富有更重要既。精神世界有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