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北大历史系考研成立多久 北大历史系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大历史系考研成立多久 北大历史系研究生招生简章

时间:2023-12-19 15:25:02

相关推荐

北大历史系考研成立多久 北大历史系研究生招生简章

19,北京大学成立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在历史系内成立考古专业。北大考古的历史,和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几乎同样久远。考古专业成立以来,几代学者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将专业发展壮大成今天的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学院,为中国考古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做出重大贡献。

46岁的北大才女蒙曼至今未婚,家人和朋友,甚至粉丝都在为她的婚姻大事操心。关于对另一半的要求,她表示不在乎学历和长相,只要“谦逊 ”就行。可当主持人朱迅问她:“如果能穿越,你想嫁给哪个古人?” 她回答:“孙悟空”...

说起蒙曼,喜欢历史和中国文化的朋友都很熟悉。她1975年出生于河北承德一个书香弥漫的家庭。 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从小爱读书的蒙曼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是知名的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

以来,曾5次参与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唐玄宗与杨贵妃》等节目, 还担任过《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的评委,深受观众喜爱!

节目中,蒙曼将历史人物的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观众都被她的知识渊博、引经据典,脱口成章所折服,每场都十分精彩。

这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举手抬足之间充满独特的气质,她对于婚姻的态度也有自己的主张。

蒙曼曾用三句话表达了对婚姻的态度,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么深的体悟,网友们却很认同!

她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人们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当人们进入婚姻之后,就会有“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的感悟,体会到婚姻生活远远不是想象中风花雪月般的简单;到了最后,婚姻就变成了“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洗尽铅华,充满伤感,爱情终究敌不过岁月。

蒙曼这样的女子,精神世界丰富,远比一般男子要更深更高,不是一般男人所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更谈不上交流了。

以蒙曼在历史古诗文学上所达到的成就,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世界,她都能够自我圆满,自我实现,对于男人,似乎可有可无。

因此,当朱迅问她“你最想嫁给哪个古代人物?”蒙曼说出了“孙悟空”,真是人间奇女子。

蒙曼回忆,她小时候特别爱读书,特别是读《红楼梦》,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段时间由于沉迷在《红楼梦》中,学习成绩下降得厉害,引起了父母的担忧,最后只能将家里的书都锁进箱子。即便如此,蒙曼为了读书,竟然用铁锤砸坏了箱子,将书偷了出来继续读。

后来,在父母的教导下,蒙曼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重新分配好学习和读课外书的时间,学习成绩才慢慢提了上来,在14岁的时候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承德市一中。三年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录取,毕业后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如今,蒙曼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硕导组长。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造诣颇深。她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得益于她的努力。她曾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无论多忙多累,每个月都要读完规定的书。

蒙曼的优秀在于她的努力、自律和广泛阅读,她将生活都奉献给了她热爱的历史与诗词之中了。

如果说历史是蒙曼的专业,那么对古诗词的热爱,就是她在历史学专业基础上盛开的灿烂之花。

两者其实是相辅相乘的,古诗词做为历史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文化的源泉和底座。在她的新书《顺着历史学古诗》中说:学诗能滋润孩子的心灵,学史是一个人审美的底色,它开阔了一个人的思想和视野。

回头来看,蒙曼点评的诗词吸引我们的不正是其历史的深度和诗化语言的美妙吗?古诗词是祖先们留给当代人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里面有我们中华文化的魂,我们一定不能忘记。

我们常说,学习理工科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人文科学是用来陶冶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个人情操的。这就是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一个是技术,一个是思想。两者综合,才能塑造出完美的,健全的人。

近些年,教育部门也意识到学习中华文化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语文、历史、课外阅读等领域加强了对中小学生对历史,古诗词的培养。家长们更是为此不懈余力。

最近,蒙曼的新书《顺着历史学古诗》上市,她将每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好诗,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顺序编著成了一本书,该书从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挑选30首必背古诗,关联100+经典诗篇。

比如《诗经•秦风•无衣》,讲了中华文化的慷慨激昂,勇敢无畏的精神。既有对诗歌的详细解读,也有对诗歌历史背景的独到见解,“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历史故事,对孩子精神的洗礼一定深 。

蒙曼老师对每一首古诗,都作了仔细拆解,深入分析,力求给孩子一个全新的阅读体验和收获。

跟随蒙曼老师一起,穿越到历史现场,走进诗人,抓住古诗精髓,把握意象、写作手法……击破各个知识点,还有诗体、流派、成语、典故等超多硬核知识。

学完书里的这些诗,孩子们不仅会爱上诗,而且对中国历史有更深的理解。从培养孩子的精神格局角度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学古诗——学古诗、通历史,一本书全搞定。 #读书#

林徽因的女儿和儿子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也是一位作家,“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

19,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获美术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

1937年,与梁思成圈阅批注中国营造学社藏本《大唐西域记》(数百处唐代建筑及地名),发现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解放后,林徽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林徽因和梁思成育有一子一女。

梁再冰,女,1929年生,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后担任新华社记者,曾与丈夫于杭一起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和香港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工作多年,1991年退休。

梁从诫(1932——),男,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北京市。祖父梁启超,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创办人、会长。

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师从陈翰笙先生攻读世界史研究生,毕业后赴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 1993年开始关注民间环境保护活动。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 1999年,获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香港地球之友颁发的“地球奖”,以及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大熊猫奖”。

【北大历史学系原党委书记王春梅逝世,遗体捐医学研究】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原党委书记、研究员王春梅同志,因病于8月22日中午12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王春梅同志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在办理公证,郑重声明:“遗体无偿捐献,由北京市红十字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安排供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使用。”正如北京市红十字会颁发的《证书》所言:“这是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和赞扬。”

遵照王春梅同志本人遗愿,丧事一切从简,不举行任何悼念活动。北大历史学系原党委书记王春梅逝世,遗体捐医学研究

“林徽因唯一的败笔,便是选了个薄情寡义的儿媳”,与梁从诫离婚后,周如枚顶着“凉薄”的帽子走过,可错真的在她吗?

梁思成与北大校长周培源是大学同学,多年来交情甚笃,两人各自结婚之后,也常常相聚在一起。

两对夫妻不仅交流学术,也彼此探讨生活,甚至早在两位妈妈怀孕期间便定下了儿女亲家,祈望着两家今后能亲上加亲。

1932年,两位妈妈果然得偿所愿,林徽因生下了儿子梁从诫,王蒂瀓周夫人生下了女儿周如枚,这一儿一女的诞生,让两家人欢欣不已。

由于当时梁思成和周培源都在北大任教,两家人常有碰面的机会,周如枚与梁从诫自幼便一起玩耍,称得上是地道的青梅竹马。

两家人相交多年,彼此知根知底,又算得上门当户对,再加上两对父母早早便有意撮合,步入青年阶段的梁从诫和周如枚,顺理成章地走在了一起。

对于周如枚,婆婆林徽因曾这样评价:“她是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孩子,有着江南女子独有的温婉韵致,让人无法忽视。”

由此可见,对于这位儿媳加入梁家,林徽因是打心眼里欢迎。

1954年,梁从诫完成了大学学业,顺利拿到了北大历史系的学位,次年便与周如枚结婚,实现了两家人的夙愿。

出身于高知家庭,梁从诫与周如枚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日常沟通很顺利,婚后感情相当甜蜜。

不久之后,两人拥有了爱情的结晶,周如枚为梁家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取名为梁鉴,三口之家甚是和谐。

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梁从诫夫妇的相处模式,大概可以被奉为现代婚姻的典范。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1969年,梁家父子意外被卷入漩涡,遭遇了各种莫名的谩骂,梁从诫也被下放至江西农村的五七干校,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原本清晰光明的前途,转瞬间失去了方向。

然而,也正是在此艰难时刻,最应该与梁从诫共同进退、帮助他坚定信念的妻子周如枚,却突然向梁从诫提出了离婚。

不仅如此,周如枚还将儿子梁鉴也带走,并为他更名为周志兵,意在与梁家彻底划清界限。

这一举动,为周如枚招来了无数骂名,诸如“薄情寡义”、“冷血无情“的帽子,一顶又一顶向周如枚头上扣来。

可自始至终,对妻子的一系列行为,梁从诫本人却从未做出任何评价,以至于让许多外人猜测,周如枚与梁从诫的离婚,乃是两人早已权衡过利弊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毕竟,如果两人坚持不离婚,周如枚母子俩的名誉也势必受到波及,周如枚的做法虽显残酷,却未必不是彼时最好的处理方式。

与梁从诫离婚之后,周如枚也并没有过上轻松的日子,家中只剩一个劳动力,养家的担子只好由她一人扛起。

为了补贴家用,周如枚重新干起了老本行,用业余时间做外语翻译,将儿子抚养长大。

1980年,身患重病的周如枚走到了生命尽头,年仅49岁便撒手人寰,草草结束了备受争议的一生。

斯人已去,曾经的爱恨纠葛已成过眼云烟,至于所谓的“真相”究竟如何,身为外人的我们,自然也无需再做分辩了。

作者:路遥

编辑:十二

#历史##头条创作挑战赛#

“红山讲坛”专题讲座日前开讲

11月18日至19日,由历史文化学院、红山文化研究基地和红山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红山讲坛”第九讲和第十讲专题讲座以网络视频的形式开讲。中国当代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文物局专家组组长、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应邀作了题为《史前时期中华大地的造神运动——从塔尺营子神人面石雕件谈起》《红山文化的熊崇拜及其传承》的专题讲座。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来自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等多所区内外高校历史学和考古学专业的百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讲座。

在18日下午举行的《史前时期中华大地的造神运动——从塔尺营子神人面石雕件谈起》专题讲座中,郭大顺先生介绍了塔尺营子神人面石雕件出土情况,从神的两个系统及其演化、红山文化多层次的神灵崇拜、上万年文明起步再思考三个方面详细论证了史前时期中华大地的造神运动。在19日下午举行的《红山文化的熊崇拜及其传承》专题讲座中,郭大顺讲述了东北亚各民族的熊崇拜情况,从考古学角度对“鹰熊拟英雄”进行了考察。期间,郭大顺先生还与部分师生进行了线上互动交流。

郭大顺于196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主持了举世瞩目的小河沿、石棚山、东山咀、牛河梁等多个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主持编写、编著《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度)》《红山文化》《追寻五帝》等十余部考古发掘报告和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收录于《郭大顺考古文集》。(红山文化研究院供稿 责任编辑:迟卫华)

历史文化学院

3月20日

#历史有知识##历史文化#

琉璃河遗址:中国西周早期的重要都城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部的房山区琉璃河乡北1.5公里的大石河畔台地上。目前在遗址区建有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周昭王八年(前1045年),燕国建琉璃河古城址。20世纪40年代,琉璃河遗址被吴良才发现。1958年,北京市文物普查,对琉璃河遗址进行登记。1962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对琉璃河遗址进一步调查并试掘,发现灰坑和西周陶片。1963年,黄土坡村村民施友在琉璃河遗址挖菜窖时,发现两件青铜礼器,铜鼎和铜爵。197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及北京市的文物工作者对琉璃河遗址开始发掘,发现了西周时期的陶器及建筑物上的板瓦。1973年—1977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房山区文教局共同组成琉璃河考古队,对琉璃河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共发掘61座墓葬,5座车马坑,还对城墙进行了解剖。1981年—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组成琉璃河考古队,对琉璃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214座墓葬,21座车马坑,解剖了两处城址。其中1193号大墓出土了“克盉”、“克罍”和西周初年的漆器。1995年—200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联合对琉璃河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的重点在城址,同时清理了22座西周墓葬。

琉璃河遗址经过发掘发现了城址,还发掘出了燕国贵族墓葬区,并出土了一批带有燕侯铭文的青铜器,从而确定了琉璃河遗址是西周时期北方重要的邦国燕国的都城,是北京建城最早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琉璃河遗址出土刻有“成周”文字的甲骨,为确定燕都城址年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收获。

1988年琉璃河遗址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北大历史学教授为自己孙子做的历史时间轴,把这个准确无误的背下来的人还怕考不上重点?

1968年,“敦煌女儿”樊锦诗在分娩前1个月,向领导请假去生孩子,结果被呵斥:“哪里不能生,非要去武汉?”樊锦诗非常恼火。领导不但不批假,还让她去拾棉花,没想到第二天她就见了红,可孩子连一件衣服都没有。

樊锦诗出生于1938年的北京,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母亲也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她受父母的熏陶,从小爱上了艺术。

上初中时,一篇介绍莫高窟的课文让她念念不忘。填志愿时,她报考了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

在大学的时候她与同班同学彭金章相爱了。

大三时,她被一篇《祁连山下》的报告文的作者常书鸿先生的热爱所打动,她有了想亲自去敦煌看一看的冲动。

大四刚好有实习的机会,樊锦诗立刻报了名。

当她真正到了这个地方后,被莫高窟的磅礴之美震撼到了,她决定要留在这个地方。

理想是丰满的,可现实是骨感的。 莫高窟虽然绚烂,但是这里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最西端,气候干燥,黄沙漫天,由于地区非常偏远,没有电子设备。

基础设施都不完善,大家睡得都是土坑,有时半夜里,房梁上的老鼠吱吱叫着掉在她的被子上,她被吓得哇哇大哭。

因为没通电,晚上只能用蜡烛或手电照明,上厕所只能到远处的土厕。

有一次,樊锦诗出门上厕所,看到屋外黑暗中有两只眼睛泛着绿光,吓得她赶紧跑了回来,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她,从来都没有见过,直到天亮后才知道是驴。

在这以后,为了避免频繁的上厕所,于是她减少了喝水量。

除此之外,有时候她连饭都吃不饱。喝的是盐碱水,吃的是“老三片”,土豆片、萝卜片和白菜片。

长期这样,身体肯定吃不消,没呆到三个月,她就病倒了。不得不提前结束实习生活,在离开的时候,她暗暗地对自己说,我再也不要来这个地方了。

然而在1963年,樊锦诗毕业,敦煌研究所的院长指明了要她来这里工作。

樊锦诗父亲舍不得女儿,给领导写了封信,但是樊锦诗咬了咬牙把这封信拦下来了。

樊锦诗被分配到了敦煌,彭金章被分配到了武汉大学,平日里见不了面,他们只能靠书信往来。

1965年秋天,彭金章主动来找樊锦诗。见到樊锦诗生活条件后,他默默流下的眼泪。直到临别的时候,彭金章突然拉起樊锦诗的手,轻轻说了一句:“我会一直等你……”

在这期间,有很多人都劝彭金章重新找一个恋人,而他却不愿意。

2年后,樊锦诗趁着探亲假奔赴武汉,两个人在武汉大学的宿舍办了简单的婚礼。

甜蜜的生活是短暂的,举办完婚礼之后,两人没在一起多久,便回到各自的岗位上。

1968年,樊锦诗怀孕了,她和丈夫约定好,等处理完手边的工作就到武汉和他生活。可是因为特殊时期,他的调动申请迟迟没有结果。

眼看着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她本来打算到武汉生产。毕竟武汉的医疗和生活条件都比敦煌好。

可是就在临近分娩前的一个多月,樊锦诗去向革委会请假。当时研究所的革委会主任对她说:“哪里不能生孩子?非要到武汉去生。”听到这样的话,樊锦诗又气又羞。

主任不但不给她批假,还安排她去地里面收棉花。刚开始樊锦诗没有在意,她的同伴发现他见了红,赶紧把她送到医院里。

几个小时过后,孩子出生了,可是孩子连一件衣服都没有。医生就说:“这个当母亲的也真是的,怎么连件衣服也不给孩子准备。”

最后只能拿她的棉布衣服包裹孩子,等到丈夫彭金章收到消息后赶来,已经是好几天后的事了。还没等孩子出满月,彭金章就被喊回武汉工作。

孩子暂时由樊锦诗带着,樊锦诗平时上班就只能把孩子放在家里。可是孩子太小,一个人呆着也安全,于是就把孩子带回了丈夫身边。

在此期间,樊锦诗和彭金章的两个孩子相继出生,为了孩子的教育,最后还是彭金章选择将两个孩子都接到自己身边,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

当领导终于同意了樊锦诗的调离,可是她自己却舍不得离开这里了。

彭金章看到妻子如此为难,便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们两个人,总有一个要动,那就我走吧。”

当时,彭金章已是武汉大学历史系副主任,考古教研室的主任,可是他为了妻子,还是到了莫高窟生活。最终两人结束了长达的分居两地生活。

樊锦诗有了丈夫的支持后,更加心无旁骛的工作。她在后来总共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文物古迹的保护。第二,就是建立“数字敦煌”资源库。第三,旅游问题。

而她的丈夫也在献出一份力量。他勘探清理莫高窟的北区,将有编号的洞窟从492个增加到735个,为敦煌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拾忆姑娘

樊锦诗用41年守护了敦煌,被人们称为“敦煌的女儿”。她和丈夫两人约定等忙完工作一定要出去看看。然而在,81岁的彭金章永远闭上了双眼。

樊锦诗能够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离不开丈夫的支持。樊锦诗不止一次说:“遇上老彭这样的人,是我一生的幸运。”

两人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最好的爱情,不是说我爱你,而是坚定地说“我等你”。#情感点评大赏#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倩采访当年明月:你把明史写成了喜剧,是不是不太尊重历史,太儿戏了呢?当年明月的回答,让北大历史系毕业的董倩大吃一惊,如梦方醒!

只见他十分淡定地说:“历史其实最根本的,有一个秘诀是什么,是你根本不知道,那个是真实发生过的。也就是说,你看历史的时候,你总认为它是故事,但是我要告诉你,它不是故事,它是真的,这就是历史的秘密。

当年明月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当然有很多种选择,最低的是温饱,然后是金钱,超越金钱的是名望和权力,但超越这些所有东西之上的,还有一种东西:就是智慧!

石悦,说起他的人生经历那可真是有意思。1979年出生于湖北宜昌,是广东顺德海关一名普通公务员。长相也普通,用石悦自己的话讲,“扔在人堆里找不着,放在通缉令上记不住。”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却创造了人生奇迹。

5岁那年,跟着父亲逛书店时,石悦坚持要买一套《上下五千年》,当时那套书的售价是五块六毛钱,而石父的月薪只有三十元。

父亲问他是不是真的喜欢,石悦认真点了点头,父亲于是咬牙买了下来。也正是这本书打开了他学习历史的大门。

石悦曾在采访中说:这套《上下五千年》我看了不下20遍,书都要给我翻烂了。

初中时,石悦对明朝时期的故事很感兴趣,不仅看完了《明通鉴》、《国榷》还有《明史纪事本末》等等。这就是石悦和我们普通人的不同之处,石悦十分喜欢明朝时期的历史,这也为他后来成功赚取了四千一百万元的外快奠定了基础。

到了高中,只要有空,他就会在学校图书馆消磨时间,在那里他几乎读完了所有的历史书。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能记住这么多知识。

上大学期间,他对历史书籍的痴迷程度几近到了疯狂的程度:大学四年里,很多同学早早的忙着去吃夜宵去约会,他却依旧沉浸在历史书籍中,成了同学口中见不到面的“神仙”。

大学毕业,石悦听家里人的规划争取进入体制,考上了全国只招5人的广东顺德海关的公务员。保有了铁饭碗,家人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

工作后的石悦,除去白天在单位,下班后几乎足不出户,每天除了要看两个小时的书外,就是在网上浏览各种历史故事。

可是这些书籍看的多了,石悦竟然有些烦躁,他心里涌上一个念头:历史书籍必须要写的如此晦涩难懂吗?这没有历史基础的人想看的话怎么办?还不如让我来写。

考虑再三后,石悦决定以故事和传记的形式来写。它读起来就像一部小说,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复仇部分更吸引人,大大降低了阅读历史的门槛。

3月10日,石悦以“当年明月”为笔名,在天涯社区“煮酒论史”板块连载创作历史帖子。

当时谁也想不到,当这个年轻人在电脑前打出“明朝那些事儿”这六个字的时候,一套精彩的书籍从此在史学界出版,名扬天下,就连商界大佬柳传志也是赞不绝口。

明朝的历史书籍有很多,为啥石悦的书一经问世,便被抢购2000万册?因为这本书用三个词可以准确概括:有趣,好懂,过目不忘。

,在粉丝的催促下,他将网上连载内容编辑整理成《明朝那些事儿》出版,共9册。刚一上市就被粉丝一抢而空,出版社不得不继续加班加点印刷,可是还是刚上市就没多久就抢光了。到现在,《明朝那些事儿》在全网销售已突破了3000万册了,当年明月也因此获取4100万版税的收入。

有朋友开玩笑,“你写书这么能赚钱,干么不辞职专心搞创作”?石悦笑了笑说,“创作永远是业余的,而工作是工作,两个事情互不影响”!事实证明,石悦说的是正确的,现在已经成为上海某副厅级领导。

火了以后,央视《面对面》主持人董倩采访当年明月后这样评价:“这是一个79后可以说是80后新生作家,从和他的谈话中你会发现他对自己有很清醒的的认识和把握,他不会树立不切实际的所谓的宏伟目标,但是却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坚持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更加注重个性与空间,有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

石悦的成就不在于时代的机遇,而是个人的兴趣和认知。他能看透人生的挫折和成败,这来自于日积月累的阅读和学习。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使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洞明人生冷暖。

《明朝那些事儿》已经出版了十多年,但始终是历史类的畅销书籍。不仅是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还是全国中小学生必读的十本好书之一。

历史书一般来说是又长又厚又故作高深,不仅故事的吸引力不足,而且晦涩难懂。但《明朝那些事儿》却和电影一般短平快,书中每个章节2000字左右,就像我们阅读手机文章一般,只需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花5~8分钟即可读完一个章节。

对于《明朝那些事儿》,很多历史专家都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像阎崇年、毛佩琦等专家,都亲自发声这本读物非常适合历史爱好者,也可以作为一个兴趣的养成方法。

如果你也对历史感兴趣,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更有智慧,能参透人性和人心的智者,突破现有的局限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套《明朝那些事儿》请一定认真读一读。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入手。

明朝那些事儿全套 增补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