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与分析(10篇)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与分析(10篇)

时间:2020-02-03 04:09:06

相关推荐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与分析(10篇)

观察记录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发展,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改进教育策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教师要记录的不是所有幼儿的所有情况,而是有关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情况。那么,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表,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与分析,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篇1

生活区观察对象:彤彤

生活区观察时间:20xx.4

生活区观察地点:活动室

行为表现:

彤彤做事一向是很认真的,不轮做什么事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且对于老师给于的表扬或肯定很在乎,看到自己亲手种的蚕豆不发芽,他很是着急。

教育过程:

我们班研究的重点是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动手能力的发展,所以我请幼儿每人带来了小容器种一颗属于自己的种子,其过程从取土――播种――浇水――纪录都是由幼儿亲自动手来完成的,在这过程中老师在旁会给于指导,不明白的地方幼儿也可以提问。

一周过去了,许多小朋友的种子都发芽了,露出了嫩嫩的小绿芽,小朋友可高兴了,但是还有几个盆内的种子还没动静,彤彤的也在没发芽的行列内,这下可把他急坏了,他跑来问我“老师为什么我的蚕豆宝宝还没发芽,是不是它生病了?还是口渴了?但是我天天都有去看它啊,还经常给它浇水的,为什么它还不长大呢?”一下子问了我好多个为什么,可见他是真的着急了,我告诉他原因:“我们每个人种的种子都不一样,那它发芽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也不一样,别急,你把蚕豆宝宝照顾的很好,它会发芽的,再等几天看看”,听了我话他在松了口气。

教育效果:

两天后他的蚕豆宝宝发芽了,他高兴的跑来拉我去看,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我觉得他是真的很有心的在照顾着植物,小小的几个种子,让他有了很强的责任心,不光要关心它,还要时常去照顾他,在照顾的同时又对他动手能力的发展有了很好的帮助,而且他还知道了,浇水的最佳时间,要浇的水不能太多等等。他的记性很好,也很认真负责,所以他还做起了值日生,经常教小朋友怎么照顾植物呢。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篇2

时间:xx年xx月xx日

区角名:生活区

幼儿的表现与教师的回顾过程:

今天我们的建构区里有个任务,要求小朋友们用雪花片拼搭马路上的东西。我正在巡视孩子们的表现,这时,睿睿跑到了我的跟前,笑着对我说“吴老师,你瞧,这是我拼的超级战车。”他似乎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的确,这是个手特别巧的男孩子,看着他的作品,结构精细,造型神似战车,我不禁感叹“要是让我搭,还不定比他好呢”。于是,我马上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睿睿的小手真巧,把它放在马路上,其它的车可都比不上了。”。

“是啊,超级战车很厉害的,可以开的很快很快。”。“开的这么快,会不会撞到其它车呢?”。“这个,那我得让它稍微慢点,撞到别人可糟糕啦。”。我笑着点点头,睿睿也害羞地笑了笑,然后跑开又去琢磨起他的第二辆超级战车了。分析反思有的孩子想象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特别强,常常能做出有别于他人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地方。

孩子们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要保护和保持,但是在这个能力背后,老师还要看到他对生活的态度。案例中的睿睿他的动手能力是突出的,但将它的想法放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相对的出入,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及时纠正他的想法,给他一个合理的回应,让他自觉地感知生活中的基本道理。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篇3

生活区观察对象:xxx

性别:女

观察地点:

中二班

活动内容:

看书、活动区、图书区

观察记录

今天下午区域活动,顺顺小朋友主动去书架上拿了一本书,她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五页之后,停了下来,好像在思索着什么,眉头紧紧的皱着,眼睛一直看着旁边的瑶瑶,终于,她拿着书问瑶瑶:“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这个故事吗?”瑶瑶把自己的’书收了起来,坐到顺顺的旁边给她一页一页的讲解起来,这两个小朋友边讲边交谈:“哦,我想起来了,我在电视里面看过这个动画片,非常好看。”“没错,没错,这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片,所以妈妈给我买了很多这样的书”。她们讲的津津有味,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

措施:

可以让每位幼儿从家里带图书到幼儿园,因为家里的图书他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幼儿自己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儿童都会有很大收益。

效果:

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篇4

班级:托班

观察时间:xx年xz月份

生活区观察对象:xx

性别男

年龄3岁

观察原因

个性很强,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喜欢老师管教,做事情比较急。但做的很慢.

具体表现

今天上画画课,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画画,小朋友也很认真的在听,开始画画的时候,刚开始小朋友都很安静地在画画,过了不久,听到一声哭声,小朋友们叫着说:高逸峰小朋友哭了,教师走过去问,原来,峰峰看到旁边的小朋友很快就把画画好了,而自己还有一半都没有画画,心里就很着急,想着自己还没有画画好就哭啦!

分析: 峰峰小朋友在家做事情也很急,有时候做事情总是要第一,做错事情了,还不肯认错,在园有时候排队经常要争第一,事事总想着去争,有时反而连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没耐心.

措施: 老师经常会在课堂表扬那些做事情很棒,’又有耐心的小朋友,经常教导峰峰做事情不要急,要认真好好做,要有耐心做好件事,开导她。

评价:经过老师的开导,鼓励,现在峰峰做事情也没有那么急了,比之前好很多啦,但有时候还要老师不断提醒。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篇5

生活区观察内容提示

1、主题的确定。

2、材料的运用与创新性。

3、游戏常规的执行,与伙伴的交往行为。

4、持续时间。

5、独立自主性(自定主题、自选伙伴、主动交往、协调关系)。

6、其他。

生活区情况记录

小班小朋友最热衷于动手操作,而男孩子几乎经常往建构区跑。可是除了搭枪和机器人,他们的思维和创作非常局限。这次区角活动一开始,管以理和其他男孩子就冲向了建构区。“你准备创造出什么有趣的东西呢?”我凑到前面问他,“呵呵,我也不知道。”“那你现在就想一想,或者是边搭边想,我相信你今天一定会让我们有惊喜。”说完,我就走开了,其实我的眼睛一直注视着他。呵呵,我今天的干预对他来说大概是有启发的,他开始和身边的’郑斌涵讨论了:“你说什么是有趣的东西呢?我都不会啊!”可是郑斌涵太忙了,没有搭理他。所以管以理就自己摆弄开了。

这一次,他对自己的要求似乎比平时高了些,因此搭了拆,拆了搭,终于在过了活动结束的时候创造出了一个机场基地,“徐老师,这是停飞机的,这是跑道,这是仓库……”“哦,真棒啊,机场旁边好像空了一点,要不要加点绿化呢?”“什么是绿化?”“就是草坪、树木什么的,让空气好一点,而且看起来会很漂亮。”“好主意!”说完他又开始了扩建工作……

分析与评价

孩子的创作和想象是可以无限潜质的,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想去挖掘,去提升。管以理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非常可爱和有趣,就是上课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平时我很注意处理与他的关系,让他在情绪得到放松和感染。我利用他喜欢玩建构区的特点,进一步开发他的想象力,让他在潜意识中能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培养他独特的想象和创造力。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以后还要多关注他,尽量让他的思维方面获得更宽广的拓展。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篇6

生活区观察时间:

3月1日

生活区观察地点:

晨间区域

生活区观察资料:

在区域活动开始后,如果没有教师跟随指导的话,昀昀比较喜欢各个区转悠,由于不太喜欢与别人交流,加上教师常常在一个组指导,昀昀似乎不太喜欢从同伴的交流中了解这一组的要求,所以基本不能定定心心的坐下来玩一样区域。在教师的陪同下,比较喜欢玩美工区和美术区,因为昀昀在绘画涂色和美工方面还是不错的,之前有一次美工区是用各种种子来贴画,她比较喜欢,区域一开始,自我就坐在位子上,先探索了一下应当怎样玩,然后望望我,想得到提示,在我告诉她怎样制作之后,是能够按照要求来贴画,贴画的水平与正常儿童持平,在贴画的过程中也会努力的进行字节的发音,但讲的还是比较的模糊,听不太懂,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时刻陪在旁边,贴完一条之后也在尝试与同伴进行交流,还想教其他小朋友该怎样贴,边喊边指图“那里”“那里”!这次区域昀昀坚持到了最终,坚持了较长的时间。

分析与措施:

从开学以来这段时间来看,昀昀在玩区域和其他游戏时必须需要有教师在旁边陪同,并且她有与小朋友共同交流的欲望,可是还讲的不太清楚,还是要在日常生活的`中请她多讲讲,每一句话要讲清楚,并且,还需要训练她的常规意识,在活动中集中注意力,美工区和美术区对于她的动手操作是有益的,可是对她的语言与交流并不促进,在教师多同她交流的同时,也要多发挥小朋友和“爱心使者”的作用。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篇7

生活区观察记录:

幼儿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幼儿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个别幼儿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他们直抓头。这时在一旁观察的师煜兴奋得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边说师煜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浩浩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拼图,他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浩浩拿起了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适的地方,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当收区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浩浩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方回了原处。

分析:

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由此问题,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并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

措施:

1、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从两方面入手添加区域材料

〈1〉投放新的拼图材料,分块数量在20件左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2〉在大型数量的拼图上作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并根据大班幼儿年龄和已有水平,在拼图小卡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

2、在区域活动时,可以有目的的对益智区玩拼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学习观察和分析两拼图之间联系的方法,能根据事物之间的颜色,图案等进行判断,使其学会学习。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篇8

生活区观察目的:

该幼儿是否喜欢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是否专注认真以及该幼儿的乐感。

生活区观察实录:

今天上午进行音乐活动《我的房子盖的呱呱叫》,这是一个韵律活动,所以我有意识地在孩子入园的时候播放了这首歌曲。它那轻松的节奏、欢快的`旋律、富有童趣的歌词,很快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一些孩子听着听着,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了起来。集体活动时,当音乐一响起来,婷婷和大家一起唱起来,我故作惊讶地问:“老师没教过你们,你们怎么会唱的?”孩子们自豪地说:“我们自己跟着录音机学的。”这时婷婷说:“老师。中间两句太快,我听不清,还不会。”于是,我用清唱的方法把歌曲演唱了一遍,并重点强调了节奏较快的两句。婷婷跟着唱了两遍,然后点了点头,说:“我也会了。”

接着我们开始进行创编动作,我问:“造房子要做哪些事情?”孩子们说:造房子砌墙、抹墙。婷婷跟着其他的孩子一边说一边用动作来表示。我请婷婷到前面来做给大家看,她也很大胆地走到前面来并且把动作做了出来。在两两合作表演时,婷婷和轩轩面对面站着,跟着音乐节拍表演着。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婷婷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情况分析:

1.从以上的游戏情况中可以看出,婷婷对音乐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能够比较积极主动地参加音乐活动。

2.很多孩子都学会了歌曲,而婷婷还没有学会歌曲说明婷婷的乐感还不太强。

教育措施:

1.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当婷婷对歌曲中个别难点感到困难时,老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使幼儿掌握难点,顺利地学习歌曲。

2.和该幼儿的家长联系,在家中也经常播放幼儿歌曲,让婷婷平时有更多的欣赏歌曲的机会,从而增强自身的乐感。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篇9

生活区观察目标:

1、了解孩子对拼图的掌握情况。

2、了解孩子对各种图形的认识水平。

活动情况:

今天xx、xxx等小朋友在数学区玩拼图形娃娃的游戏。这是一个认识形状的复习活动,要小朋友先自己拼出一个娃娃来,然后数一数自己用了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几个圆形。xx先拿了一个圆形当娃娃的头,然后拿了一块大一点的’长方形当身体,然后在长方形的下面放了两个小长方形当腿,接着他又拿了两个小的长方形放在头(圆形)的两边,我正纳闷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看到他又拿了两个小三角形放在这两个小长方形的旁边,我问他这是什么,他告诉我说是手。原来,他把手臂安在头的两边了。再看看其他几个小朋友,发现他们也是这样,把手臂安在头的两边。

这时我对他们提问说:“你们看看你们的手臂长在什么地方?”他们看来看去,然后说:“在身上。”“对,那你们应该把手臂安在什么地方呢?”xx犹豫了半天,拿着长方形一会儿在头上放放,一会儿在身上放放,最后试着在身上拼上,还不放心地看看我的眼睛。看我没有异议,才确定下来。

最后拼完的时候,我问他:“现在是不是像个娃娃啦?”他点了点头。分析反思:在拼图的时候,在画人的时候,小朋友会把手臂画在头上,这是小班小朋友绘画的特点,可能对他们来说,手臂长在肩膀上这个方位,小朋友还是不能正确的辨别出具体方位才会表现出这种绘画特点。我们中班的孩子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原来没有学过绘画,所以绘画的水平还是在最原始的状态中。

教育建议:

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认识身体的结构,帮助他们提高绘画的水平,当他们不会画的时候,也可以用拼图或者黏贴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因为是很多小朋友都不会画,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一个这类的集体活动,帮助大多数孩子掌握这个技能。

幼儿园生活区观察记录篇10

生活区观察目的:

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情感参与绘画活动。

生活区观察对象:

叶xx,6岁观察时间:

集体活动时,自选活动时,小组活动时

生活区观察地点:

中二班活动室

生活区观察实录:

(一):集体活动时,老师拿出一张范画,介绍今天画“我的生日蛋糕”,并从整体布局到线条构图到色彩渲染一一示范,画的煞是好看。然后,孩子们开始依葫芦画瓢。叶xx拿着笔和纸紧张地比划着,半天不敢下笔。两分钟后,他开始左顾右盼地看同伴作画,还是一脸茫然;他又抬头看看老师的范画,终于下了一笔画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圆,看了看,又用蜡笔添了几笔。十分钟过去了,他就一直这样添来添去的反复了五、六次,终于把纸给画破一个洞。他无奈地叫着:“老师,我的纸破了。”

(二):听说自选活动开始了,叶xx眼里立刻放出了光彩,他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不一会就画了一架飞机,旁边还有最喜欢的怪怪的“外星人”。一边画,一边叫我来看:“老师,你看,好不好啊。”嘴里问你“好不好”,神情却得意自信。画好后要展示了,噢,忽然想起还可以再添点什么,又跑回去画了。

(三):今天的主题活动“我的妈妈”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的。老师提供了一张大白纸,提出每人可以在纸上任选一个位置画出妈妈的头部特征,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张大“照片”的建议。这个建议立刻受到大家的欢迎,小组成员立刻行动起来:商量布局、排列每人的位置、决定绘画的先后次序等等。叶xx在小组中被安排在第一排先画,他拿起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圆,说:“这是妈妈的头。”然后他继续创作,不一会,妈妈的头像完成了,头发特别夸张,还戴了一幅彩色眼镜。他却认为自己画得很象,还兴致勃勃地与同伴交流:这是谁,那是谁?这是头发,那是鼻子等。

观察分析:

看到实录(二)的情景,我不得不承认,孩子已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兴趣中了,他们知道自己要画什么,并努力尝试最完善的表现方法,这就是孩子在绘画中积极情感的一种外露,这说明幼儿已有了要表现美的愿望及粗浅的鉴赏美的能力,有一种努力表现和希望得到肯定的积极情感,这与实录(一)中不得不按老师的画去模仿的不愉快不愿意的绘画相比,幼儿显然更轻松、更自在、更乐于接受,画起来也更投入。

因为从一开始,幼儿就是自愿的,教师在根据教学要求和幼儿的认知水平上稍加启发、引导,幼儿就能按自己的理解,去大胆地表现,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画是美的,是宝贵的,因为他的画中表现了孩子内心的真实体验,虽然在我们成人看来他的画是如此稚拙,但是这却是他所想表达的,所以成人在欣赏画时,除了欣赏美的`形象、丰富的色彩变化之外,还常要了解这幅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作画意图,想象等,它是包含在画面中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在实录(三)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平等的互动平台,幼儿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确实感到绘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绘画中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所以他才能性兴致勃勃的投入到绘画过程中,还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妈妈印象最深的部位,这也是一种创造,因为没人要求他这样画,而是幼儿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来理解、想象、创作。

在这过程中,其思维是活跃的、态度是热情的、情感是积极的。同时,通过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自选活动中幼儿绘画行为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小组活动和自选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更有利于幼儿富有个性地创造和表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