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1000字

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3-05-10 00:37:29

相关推荐

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1000字

《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是一本由(美)爱伦·坡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页数:1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一):呜呼埃德加

孤独的爱伦坡,潦倒的爱伦坡,怀才不遇的爱伦坡,即使在今日,也只是被冠以侦探小说鼻祖而已。而埃德加的才华,对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的影响,实在不该如此。爱伦坡的贡献并没有被正确认识,广泛传播。爱伦坡的创作太超前,当时的美国人接受不了,而被后辈诸多借鉴学习模仿,其所价值亦可看出。其作品是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

《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二):忆--评论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

闲暇之余,去图书馆走了一遭。

无意之间看到一本关于爱伦坡小说的评论,不由得回忆起儿时的某些桥段来。当然,若时非得形容12岁之前的事的话,那便不是儿时之事了。

总归是年轻之时,家中经济不甚宽裕,虽有玩伴众多,亦有电视之物,但并非无时无刻都有节目看的(最多情况是下雨或星期二下午吧,天线不好,一下雨,爸妈就要我关掉电视,怕被雷打烂电视。)于是便唯有以书为友了,我看的也不象其他朋友般各种诗书文集之类,而是大多都是小说之类,也不是什么中学生必读的什么课外读物,那时候条件有限,也不会可以买那些个看几遍就成废纸的书,看的,大概都是些不知来路的杂书,其中最记忆犹新的,便是前文述及的爱氏的书,书名也忘记了,大体上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见闻或主观假设写的一些奇幻类的小说,现在想来,那时候觉得这本书,完全就是一本恐怖小说啊,虽没有什么僵尸贞子之徒,也没有吸血鬼,捉妖之事,但,也有同样恐怖的物事,如黑死病,在某夜黑风高之夜,黑死病盛行的欧洲某个城堡之内,荒*的贵族们正组织一次化妆舞会,结果,有人化妆成黑死病人,成为了场上妆扮最神似之人,众人皆围观之,而公爵却深恶之,因为城堡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贵族们丝毫不用担忧黑死病之事,而此时却仍有人扮成这幅模样,不正是触公爵大人的霉头么,公爵便使左右传唤他上前,令其揭开面纱,大愕,原来这位并非装扮成黑死病人,而是根本就是一个病人,从此之后,城堡也为黑死病所触及,贵族尽殁。还有其他同样在西方恐怖小说中频频出现的黑猫之类,说某贵族新做装修,总觉得墙壁有血腥味,凿开之后,发现一只死去的黑猫,正在对自己笑。。诸如此类。各种或恐怖,或奇幻,或感人的短篇小说,成为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本读物(如果教材不算读物的话)。

年岁渐长,犹记当年,年幼的我每到下雨天总会想起书中的某些桥段,那乌云之下,仿佛总有某艘幽灵之船咔吱而过,或有乌鸦群飞过天际,总觉有血腥之事发生,都不敢出门。。而待家中,看到墙壁颜色很深,又会想起上面说的事,于是,恐怖故事便始终在脑海回荡。

现在想来,其实爱氏此人,并非写恐怖小说之辈,他甚至被成为西方奇幻小说发展史上某一个不可谓不重要的人物,盖因当年年幼,不懂文笔之美,只是单纯的被故事情节所蛊惑,而未能真正读懂故事背后的意义

勘误:今日google一番,发现原来爱伦坡是世界恐怖小说的鼻祖,与奇幻小说无任何渊源,纯属记错。

《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三):既视感与影响力

刚放下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的并不是爱伦坡。

要探讨产生这种偏离主题的发散性思绪的原因,要从这本书的每一篇作品带给我的“既视感”讲起,而所谓“既视感”,在这里主要指在了解了一部作品的内容及想要表达的内涵后,由此产生的对其他后世作品的联想。

全书从作品的题材上,收录的文章大抵可分为两类。其中侦探小说包括《毛格街血案》《玛丽•罗热疑案》、《窃信案》以及《金甲虫》四篇,其余皆为惊悚悬疑类型。首先从侦探小说的部分讲起。收录的这四篇作品基本上包括了经典欧美推理的诸多典型套路。相声更个的一唱一和式推理,以案件描述为起,证据收集为承,高潮部分开始连篇累牍的因果推断,最后在不经意间把结论引向读者所未曾考虑过的角落里,并以此作为结局。爱伦坡被誉为推理小说鼻祖,大概不虚此名,其中《金甲虫》一篇为寻宝推理,这篇带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其主要的原因大概是让我联想起了小时候在另一本集子中收录的《马斯格雷夫礼典》,从心理的角度来讲,环环相扣的游戏般的谜题,要比扑朔迷离又无从下手的案件更加具有吸引力,作为读者,有时会更迎接喜欢自己稍稍能够控制的挑战。在那个推理小说尚未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时代,能够想到这些并将其落实成完整且有趣的作品,实属开创性的功绩。

而其他的惊悚类作品带给我的“既视感”便更强了。《泄密的心》之于《1922》(作者史蒂芬•金,收录于《暗夜无星》中);《黑猫》之于《来自地狱的猫》(作者史蒂芬•金,收录于《日落之后》中);《丽姬娅》之于《泪壶》(作者渡边淳一,收录于《女人的手》中);《红死魔的面具》之于《讲不完的故事•章节I》(作者米切尔•恩德);《椭圆形画像》之于《米勒山庄疑案》(Flash游戏,制作组为Sarbakan工作室)。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坡的这些作品为后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那么为什么爱伦坡的作品能够有如此高的“引用率”?从这本书中的作品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不论是侦探小说还是悬疑惊悚类的作品,作者所功力刻画的核心,其实都是人物的心理。作者非常擅长把人物安置在一种茫然无助的状态下,然后用充满绝望的客观环境来给主人公施压,以此来压迫主人公的意志,逼迫主人公去面对自己最低劣的一面(这里低劣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是卑鄙恶毒,也可以是软弱迷信)。《泄密的心》表现的是犯罪以后凶犯因极端的精神压力而产生的幻觉(在1922中,史蒂芬金用同样的方式刻画了老鼠从井下的尸体里钻出的幻觉);《黑猫》表现宠物的主人对一只宠物猫从爱惜-厌恶-失手杀死-愧疚-恐惧-仇恨的心路变化;最让我感到读得酣畅淋漓的,是《厄舍府的倒塌》与《陷坑与钟摆》两篇。前者描述的是一种不确定的阴森氛围下,人物潜意识中的某种不安是如何被不断放大,直到被惊吓到断气的;而后者则把主人公安放在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黑暗且一片死寂的环境下,众所周知,人在完全密闭的环境下很快便会精神崩溃,而此时,作为死亡的代表的陷坑与钟摆刀刃反倒成为了一种救赎。而扣人心弦的紧张感,便来源于读者对这些人物产生的移情。由此可见,作者不仅对人物的心理把握得非常恰到好处,而且对读者的心理也有着深刻的认识。

除此之外,哥特风格也是爱伦坡的一大特点。在正面描绘死亡、毁灭的主题时,坡一定会以浓墨重彩的方式来大肆渲染其画面。《红死魔的面具》中那种群魔乱舞的场面,以及《丽姬娅》中那首由作者自创的长诗《The Conqueror Worm》便是非常著名的代表。在这方面,他所创作的作品中的意向如今已经成为后世的某种符号化的东西。不过个人感觉这部分的贡献实际上显得有些表面化,并且无法构成爱伦坡本人最强烈的个人特色,因此在此就不做过多的展开分析了。

最后回到对这本书的评价。在初中学英语的时候曾经读到过《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的英文原文,并在彼时充分体会到了原文带给人的那种极为强烈的恐惧氛围。但是在读这本译本的时候,这种感觉并没有那个时候那么强烈。究其原因,感觉可能问题出在翻译上。不知道为什么,译本给人以一种大量堆砌辞藻的观感,以至于作品中的措辞很多时候让人很难感受到那种让人大气都不敢喘的紧张情绪。在这一点上,我对这本书并不是非常满意。

综上所述,这是一部能够让读者一窥爱伦坡作品中具有开创性的影响力的要素的短篇作品集,若读者英语水平足够高,建议参照原文配合食用,味道会更佳。

P.S. 豆瓣上的目录是错的。本书收录的作品有:《毛格街血案》《玛利·罗热血案》《窃信案》《金甲虫》《泄密的心》《黑猫》《一桶白葡萄酒》《跳蛙》《丽姬娅》《鄂榭府崩溃记》《红死魔的面具》《瓶中手稿》《大漩涡底余生记》《陷坑与钟摆》《威廉·威尔逊》《艾蕾奥瑙拉》《椭圆形画像》。

《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四):关于你我的秘密——解读爱伦坡

爱伦坡的作品扣人心弦,其诡异怪诞的文风,悬疑紧张的故事令人对他的作品爱不释手,最为吸引人的,是爱伦坡的作品所彰显的那不为人知的秘密的内心世界。那是看不见的秘密花园,里面的秘密其实是你我或多或少都会有的,甚至是我们未曾察觉的,那些潜在的力量只有当我们深处精神极度紧张的压力下才有可能做出的失控行为。然而正常的生活里这样的体验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这样诡异怪诞的心理却很容易流露在生活中,足以见微知著。爱伦坡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此,带你体验极限。发现内心深处鲜为人知的自己。

这样的坡是值得铭记的,他开了诸多先河,后世将他的小说列为“哥特小说”的一种,即“心理哥特小说”,在我看来完全无此必要,爱伦坡的作品不需要记名于“哥特”门下,可以一部分作品就称之为“侦探小说”,另一部分作品则是“心理小说”。首先,坡是一名美国作家,但是“哥特小说”的传统在英国。真正意义上的哥特小说是有它特定的符号的,譬如阴森的城堡,家族恩怨,诅咒,灵异事件,多是外在力量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之后英国小说中不乏哥特元素,但是那只是一种民族文学的色彩,点缀烘托作用更为明显。比如《双城记》《呼啸山庄》《蝴蝶梦》那里面的哥特元素对小说的叙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渲染烘托的作用,因此而具备了英国文学的色彩。爱伦坡的作品重在“心理”描绘,是人的心理最犀利的反应,是主人公内在心理支配了其动作而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而侦探小说证据链的串引也必然是人物心理的揣摩。

《厄舍屋的倒塌》

——倒塌的是腐朽的事物,掩盖的只是秘密

腐朽的不仅是庞大的家族,曾经荣耀的帝国,还有脆弱不敢于面对的自己。为了隐藏自身的胆怯秘密,宁肯作出发指的恐怖事情——活埋亲人。活埋的亲人拼尽最后一口气,宁愿同归于尽。爱伦坡的作品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过、描写过“活埋”,他认为那是“最痛苦的事情”是“真正的悲惨”“终极的悲哀”,上帝仁慈,只让少数人承担的极端痛苦,它的一篇作品就是《活埋》。这里的结果,被埋者跳出活死人墓,生生的吓死了自己的哥哥后死亡,紧接着,他们的家,庄严的厄舍屋城堡也轰然倒塌。将要被历史取代的时刻,视而不见,强行镇压都不可以阻止腐朽的崩溃,无力的抵制与反抗以及逃避都是自取灭亡。

最怕面对的是错误,因为无法掂量出后果,宁可将错就错,造成更大的悲剧。这样的极端心理,发生的时候是无可奈何的。

《朗读者》中的女主人公汉娜为了掩盖自己不是文盲,宁愿认下杀人罪,揭露这个秘密她就可以免除严重刑罚。这不是汉娜的错误,却是自己最不愿承认最隐晦的秘密,为了保护自己的这个秘密,宁愿付出任何代价。外人大多会认为不值得,这个秘密的保护和值得与不值得,没有关系,外人也没有权利去评判汉娜的这种做法。这关乎尊严,关乎一个人存在的根基,承认了就会无处遁形,像严冬没有大衣般活活冻死,像活着却被送入坟墓一样绝望。恐惧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死的力量。这也是一种极端体验。

《黑猫》

——出卖的与被出卖的,都是自己。

好好的日子,渐渐的堕落,你的灵魂被魔鬼招走了吗?你拿着自己干净了灵魂去典当,从此淡漠了美好,只剩下麻木,换来的,是更痛不欲生的日子。为了缓解暂时的不愉快,一时放纵,出卖了自己。最终,丧失人性,谋杀妻子,那只诡异又灵异的黑猫正是你心灵的一个映照,虽然灵魂被出卖了,而且貌似那么的心安理得,但是,一个人不会一点也受不到良心煎熬的,那黑猫,那么招你厌烦的黑猫,实际上是因为他时时提醒着你,你的悲惨,你的懦弱,你的虚伪,你的狠毒……你那么样的厌烦你自己,感觉生活乱糟糟,毫无希望可言,有的全是悲惨与沮丧,慢慢的,心里就崩溃了,是黑猫出卖了你吗?不是,是你自己出卖了你自己,没有希望,不堪一击,彻底崩溃的你,被出卖了的你自己。

《泄密的心》

——倘若任何举动对我而言都是莫大的讽刺,那只能证明,我心虚

语言、表情,就像文本一样,需要接受者的参与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意义。倘若交流没有任何歧义,那所谓的意蕴、隐喻就统统失去了意义,眉目传情也少了味道。还有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不坚定的人不会保守秘密。心不硬,便是心虚,心虚的原因多种多样,更多的是因为知其内因的一种显扬欲望,秘密让人变得诡异,变得神秘,知晓秘密的人总觉得他和不知情者是不一样的,想让人知道他自身的重要性,但是知道他重要性的同时就知道了这个秘密了,这下子就矛盾了,纠结了,心里不舒服了。哪怕这个秘密,关乎到自己的命运也是一样。

警察的笑,或许只是不经意的,在犯罪者这里便被无限放大,不论是声音还是意蕴,总之,犯罪者再也受不了那心理的煎熬,被忽视的煎熬,一吐为快自己的秘密——人是我杀的。

不能保守秘密的人不够坚定,那么绝对可以隐藏一个秘密的人,一定不一般。

《人群中的人》

——清醒使我痛苦到活不下去,我宁愿用沉沦来麻痹自己

最大的敌人是孤独,因为处在孤独之中要受到精神上残忍的折磨,这就是沉迷于酒精和赌博的人的心声。这些人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无法享受孤独,不会理解“君子慎独”。因为孤单而产生一种莫名的空虚感,从而诞生一种恐怖的诡异感。为了逃避这种沧海一粟过于渺小的卑微感和无力感,想方设法麻痹自己,开始时一点点,但清醒过后更加痛苦,于是变本加厉的沉沦,最终迷失。

这样的孤寂感,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越强烈,往往这人越会思考。平庸的人是没有这么灵气十足的感受的。解决之法不是在于逃避,任何时候逃避都不是什么好办法,那是因为,你没有解决问题,问题依然在。“走为上”适用的是暂时性问题。更好的办法,是面对,面对乱如一团麻的生活,心平气和,潜心修炼,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克服以往的惰性,一点一点,找到自我,充实自我。

其实,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失窃的信》

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有时候,最复杂的事情往往最简单,关键在于思维的模式。

《我的生活充满心血来潮》

令人难以忍受的(再忍受下去就势必会完全神经错乱)是以前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的那种永无休止的徘徊。因此,在我爱之如命的妻子死后,我倒获得了新的生命,然而——上帝啊!多么悲惨的生命呵!

在沉痛的苦难过去后,不被打垮的人可以脱胎换骨,拥有更强大的力量,迈着更坚定的脚步,他们的内心会比以往更加充实,从而将短暂的生命变得更加厚重。他们的生命是浓茶,是烈酒,是有痕迹的,值得珍存的。为何是“悲惨”的生命?因为不痛,就不会深刻,就不会成长, 平平淡淡的温室花园没有可以回味的故事,温柔的风吹过,毫无痕迹。痛苦中的成长,是竹笋拔节,噼噼啪啪扯筋挣骨,不痛,便不能成就。

人生总要经历一场难以忘怀的痛与泪,能悟个清楚,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永无休止的徘徊。”——这就是人生,这才应该是人生。

《红死魔的面具》

——麻木不仁的人们,你们卑微,你们胆小,肆意的挥霍源于内心无法抑制的恐惧

乐师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了起来,似乎在为刚才的神经过敏和愚蠢举止自我解嘲。他们还彼此悄声发誓,等下回钟声响起,再不会这么情绪失控。然而六十分钟飞快流逝,三千六百秒不过转瞬间的事。时钟又敲响了。骚动依旧,人们照样紧张不安,纷纷坠入冥想。

躲避灾难,营造自己的狂欢乐园是蔑视自然的表现。蔑视自然,那么所遭受的惩罚更加的惨不忍睹。自欺欺人,所遭的报应也不堪入目。你痛不痛,只有自己知道。还要继续隐瞒和欺骗吗?那你就等着毁灭吧。

《活埋》

——未知死,焉知生?

这样的叙述之所以激动人心,就在于它揭露了真相、裸出了真实、连通了历史。如果恐怖的表述纯属虚构,则会让我们心生厌憎。

真正的悲惨——终极的悲哀——是独特的,而不是普遍的。可怕的、终极的痛苦总是由个体来承担,而不是由群体来承受——让我们为此感谢仁慈的上帝吧!

在这篇小说开始,作者运用了大量“离奇的”活埋故事,来渲染描绘清醒中的绝望,窒息的等死这极端可怕的常人不会体验到的极端恐怖经历。“我”开始及其害怕并且畏惧,因此便采取了种种措施防止自己不被活埋,即使活埋了也可以让别人知道他还活着。不过事与愿违,他被“活埋”的坟墓不是自己的坟墓,所以一切准备付诸东流,后来发现是一次误会。但是当“我”亲身经历了被活埋的悲惨遭遇和亲身体味了一把这极度的恐惧之后,反而变得释然,变得轻松,变得开了和生机勃勃了。

“可怕的、终极的痛苦总是由个体来承担,而不是由群体来承受——让我们为此感谢仁慈的上帝吧!”

人们总是对不可知晓的事物怀着或多或少的恐惧,然而对死亡的恐惧常常是最为强烈和极端的,其实我们怕得并不是死亡本身,要是真死了就毫无感觉了,怕的是死之前的那份挣扎,就像被打入海底,拼命求生时的急不可耐,生命命悬一线的紧张以至于痉挛,是那样的感觉,想象的感觉,最最令人感到恐惧。然而亲身体过,经历过后你会发现,事情和自己想象的并没有那样相似,苦难来临,痛苦是一定有的,但是苦难过后我们却会变得更加充实、更有生命力,我们会恍然大悟,生命是个过程,惊险刺激和畏惧的事并不是我们生命的重要过程。日子要一天天的过,生命像沙漏,一粒粒的流淌着,若不知道珍惜,就会无休无止的为杞人忧天的事白白浪费掉,未雨绸缪是对的,但是分分秒秒如此以至于无法正常生活的人,真的不够聪明。

如此说来,经历苦难的人才是招上帝喜欢的人。苦难并非坏事,你所得到的,所悟到的智慧,让你与众不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