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纺丝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纺丝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19-10-02 09:45:01

相关推荐

纺丝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丝卷取装置,具有多个筒管支架且具备挂丝机构,在将卷取多根丝线的多个筒管从保持于一个筒管支架的多个筒管切换成保持于其他筒管支架的新的多个筒管时,该挂丝机构用于将多根丝线勾挂于在新的多个筒管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狭缝中。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构成:在将卷取丝线的筒管切换成保持于不同的筒管支架的筒管(以下,称为新筒管)时,利用丝线捕捉导丝器(以下,称为导丝器)捕捉通过横动装置而横动的丝线,并将丝线勾挂于新筒管。通常,在筒管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勾挂丝线的狭缝,通过将由导丝器捕捉到的丝线引导到新筒管的狭缝,由此进行挂丝。导丝器构成为能够通过缸体在筒管的轴向上移动。在丝线的卷取中,导丝器在横动范围外侧的拨丝位置待机,在向新筒管进行切换时移动至能够捕捉丝线的捕捉位置。然后,捕捉到丝线的导丝器再次返回到拨丝位置,由此能够将丝线勾挂于新筒管的狭缝。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154891号公报

此处,以筒管的长度是预定的规定尺寸为前提对上述的导丝器的动作进行控制。因此,当筒管的长度相对于预定的规定尺寸存在尺寸误差时,在轴向上导丝器与筒管的相对位置产生偏差,有可能会产生无法将丝线勾挂于狭缝这样的问题。当在一个筒管支架上安装有多个筒管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变得显著。也就是说,通常按照生产批次顺序来使用筒管,安装于一个筒管支架的各筒管的尺寸误差大致相同的情况较多。于是,由于将多个筒管在轴向上排列而尺寸误差被累积,变得容易产生挂丝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的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纺丝卷取装置的目的在于,即便筒管的长度相对于预定的规定尺寸存在尺寸误差,在将卷取丝线的筒管切换成新筒管时,也能够将丝线勾挂于狭缝。

本发明为一种纺丝卷取装置,将从纺丝装置纺出的多根丝线卷取于多个筒管,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筒管支架,将上述多个筒管在轴向上排列保持;横动装置,使上述丝线横动;挂丝机构,在将卷取上述多根丝线的上述多个筒管从保持于一个上述筒管支架的上述多个筒管切换成保持于其他上述筒管支架的新的上述多个筒管时,用于将上述多根丝线勾挂于在上述新的多个筒管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狭缝;以及控制装置,上述挂丝机构具有:多个导丝器,与上述新的多个筒管对应地设置,能够在上述轴向上移动,在捕捉到由上述横动装置横动的上述丝线之后,朝向对应的上述狭缝移动,将上述丝线勾挂于上述狭缝;驱动装置,使上述导丝器在上述轴向上移动;以及筒管位置传感器,检测上述新的多个筒管的预定部位在上述轴向上的位置,上述控制装置基于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上述驱动装置进行控制,由此对上述导丝器在上述轴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中构成为,基于由筒管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新筒管的位置,对导丝器的轴向位置进行调整。因此,即便在新筒管的长度相对于预定的规定尺寸存在尺寸误差、导丝器相对于新筒管上所形成的狭缝而轴向位置相对地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进行导丝器的位置调整来抑制位置偏差。因而,根据本发明,即便筒管的长度存在尺寸误差,也能够在向新筒管切换时将丝线勾挂于狭缝。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控制装置进行调整,以便在使捕捉到上述丝线的上述导丝器朝向对应的上述狭缝移动时,使上述导丝器在上述轴向上与上述狭缝相同的位置或者越过上述狭缝的预定位置停止。

如此,通过使捕捉到丝线的导丝器移动到与狭缝相同的位置或者越过狭缝的预定位置,能够可靠地将丝线勾挂于狭缝。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纺丝卷取装置为,在上述轴向上从上述筒管支架的一侧拆装上述筒管,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检测上述新的多个筒管中保持于最靠上述一侧的筒管的上述一侧的端面的位置。

在从筒管支架的一侧拆装筒管的情况下,筒管被从另一侧起依次装入,因此,越是靠近一侧的筒管,尺寸误差越被累积而位置偏差变得越大。因而,通过检测最靠一侧的筒管的一侧的端面的位置,能够高精度地求出导丝器与筒管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偏差。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在上述新筒管停止旋转时,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检测上述端面的位置。

由于筒管的端面仅为筒管的厚度量,因此当筒管旋转而产生振动时,端面位置的检测有可能失败。对于这一点,如果在筒管的旋转停止时检测端面的位置,则能够可靠地检测端面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在上述新筒管旋转时,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检测上述端面的位置。

例如,在筒管的端面存在凹凸的情况下,当在特殊的凹凸的部位检测位置时,筒管位置的检测误差变大。对于这一点,如果在筒管旋转时检测端面的位置,则能够抑制特殊的凹凸的影响。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筒管支架至少能够在开始将上述丝线卷取于上述新筒管的卷取开始位置与用于更换上述筒管的更换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筒管支架位于上述卷取开始位置时,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检测上述端面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只要将筒管位置传感器配置在卷取开始位置的附近即可,能够远离更换位置。因而,能够容易地将筒管位置传感器配置成不妨碍筒管的更换作业。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设置有向操作人员通知预定状态的警报器,上述控制装置为,当根据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新筒管的长度脱离预定的尺寸公差范围时,使上述警报器动作。

通过如此构成,操作人员能够立即掌握筒管的长度脱离尺寸公差范围的情况,能够适当地应对。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控制装置为,当根据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无法在上述新筒管的预定的卷取允许范围内卷取上述丝线时,中止上述丝线的卷取。

通过如此构成,能够防止形成丝线未卷取在卷取允许范围内的不良卷装。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控制装置存储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基于所存储的数据进行上述筒管的质量管理。

如此,例如,能够掌握筒管长度的倾向等,能够更适当地进行筒管的质量管理。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驱动装置具有:支承部件,支承上述多个导丝器;以及移动装置,通过使上述支承部件在上述轴向上移动,由此使上述多个导丝器同时在上述轴向上移动。

通过如此构成,与使各导丝器分别独立地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装置构成简单。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驱动装置具有间距变更机构,该间距变更机构用于变更上述多个导丝器在上述轴向上的间距。

通过设置这样的间距变更机构,能够使各导丝器的位置与对应的狭缝一致,能够提高挂丝的成功率。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间距变更机构具有:作为上述支承部件的丝杠部件,与上述多个导丝器对应地在上述轴向上形成有多个外螺纹部;多个螺母,分别与上述多个外螺纹部螺合,分别安装有上述多个导丝器;以及旋转装置,通过使上述丝杠部件绕轴旋转,由此使上述多个螺母相对于上述丝杠部件在上述轴向上移动,关于上述多个外螺纹部的导程,越靠上述轴向的一侧的上述外螺纹部的导程越大或者越小。

通过如此构成,通过使丝杠部件旋转,能够使各导丝器的位置与对应的狭缝一致。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间距变更机构具有:缩放机构,能够在上述轴向上伸缩;伸缩装置,用于使上述缩放机构伸缩;以及作为上述支承部件的基座部件,搭载上述缩放机构以及上述伸缩装置,上述多个导丝器以沿着上述轴向排列的状态安装于上述缩放机构。

通过如此构成,通过对缩放机构的伸缩量进行调整,能够使各导丝器的位置与对应的狭缝一致。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驱动装置构成为能够使上述多个导丝器中的至少一部分导丝器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在上述轴向上移动。

如果至少一部分导丝器能够相对于支承部件在轴向上移动,则与仅能够通过使支承部件移动来统一地调整全部导丝器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各导丝器的位置调整的自由度提高。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驱动装置具有:作为上述支承部件的丝杠部件,在上述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外螺纹部;螺母,与上述外螺纹部螺合,并安装有上述导丝器;以及旋转装置,通过使上述丝杠部件绕轴旋转,由此使上述螺母相对于上述丝杠部件在上述轴向上移动,上述多个导丝器至少被分为:第1组,包括安装于上述螺母的上述导丝器,以相对于上述丝杠部件能够在上述轴向上一体移动的方式连结;以及第2组,不包括安装于上述螺母的上述导丝器,被限制为相对于上述丝杠部件不能够在上述轴向上移动。

如此,在第1组所包括的导丝器以及第2组所包括的导丝器中,能够改变轴向的移动量,因此各导丝器的位置调整的自由度提高。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驱动装置对于上述多个导丝器的每一个分别独立地设置。

通过如此构成,能够将各导丝器与对应的狭缝一致地调整到最佳的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使挂丝成功。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还具备导丝器位置传感器,该导丝器位置传感器检测上述多个导丝器的预定部位在上述轴向上的位置,上述控制装置基于根据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述导丝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得到的上述轴向上的上述导丝器与上述新筒管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上述导丝器在上述轴向上的位置。

根据导丝器的组装精度等,有时导丝器的轴向位置会从本来的位置偏移。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设置有导丝器位置传感器,则每次都能够掌握导丝器与新筒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导丝器的位置调整。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能够在对上述新的多个筒管的上述预定部位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筒管检测位置与对上述多个导丝器的上述预定部位的位置进行检测的导丝器检测位置之间移动,而兼用作上述导丝器位置传感器。

如此,通过将筒管位置传感器兼用作导丝器位置传感器,能够削减部件数量,抑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丝牵引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丝牵引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纺丝卷取装置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横动装置以及挂丝机构的图。

图5是表示挂丝机构的基本动作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挂丝机构的基本动作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筒管的长度比规定尺寸长的情况下的导丝器的位置调整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筒管的长度比规定尺寸短的情况下的导丝器的位置调整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将卷取丝线的筒管切换成新筒管时的一系列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挂丝机构的第1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挂丝机构的第2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挂丝机构的第3变形例的示意图。

符号的说明

10:纺丝卷取装置;11:筒管支架;19:横动装置;21:控制装置;22:筒管位置传感器;23:导丝器位置传感器;30:挂丝机构;31:导丝器;32:驱动装置;33:支承部件;34:移动装置;40:挂丝机构;41:导丝器;42:螺母;43:丝杠部件(支承部件);43a:外螺纹部;44:移动装置;45:旋转装置;50:挂丝机构;51:导丝器;52:缩放机构;53:伸缩装置;54:基座部件;55:移动装置;60:挂丝机构;61:导丝器;62:螺母;63:丝杠部件(支承部件);63a:外螺纹部;64:移动装置;65:旋转装置;90:警报器;b:筒管;s:狭缝;p:卷装;y:丝线;a1:卷取开始位置;a2:更换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将本发明所涉及的纺丝卷取装置应用于纺丝牵引装置。

(纺丝牵引装置)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丝牵引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丝牵引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纺丝卷取装置的电气构成的框图。此外,在以下,将图1以及图2所示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定义为纺丝牵引装置的前后左右上下。

纺丝牵引装置1是对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多根丝线y进行牵引的装置,具备导丝辊3、4以及卷取部5。纺丝装置2配置在纺丝牵引装置1的上方,纺出多根合成纤维即丝线y。导丝辊3、4配置在纺丝装置2的下方,由未图示的马达旋转驱动。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多根丝线y按照导丝辊3、4的顺序卷挂,并通过导丝辊3、4向卷取部5输送。

卷取部5具有配置在导丝辊3、4的下方的两个纺丝卷取装置10。两个纺丝卷取装置10夹着从导丝辊3、4输送的多根丝线y的丝线通道而大致左右对称地配置。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多根丝线y被分开而输送到两个纺丝卷取装置10。例如,在从纺丝装置2输送来32根丝线y的情况下,其一半的16根由左侧的纺丝卷取装置10卷取,剩余的16根由右侧的纺丝卷取装置10卷取。此外,由纺丝卷取装置10卷取的丝线y的根数并不限定于此。

纺丝卷取装置10将多根丝线y卷取到筒管支架11所保持的多个筒管b上而形成多个卷装p。在各纺丝卷取装置10中设置有两个筒管支架11。筒管支架11是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件,其后端部由设置于机体12的转台13悬臂支承。筒管支架11能够在轴向上排列保持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6个)筒管b。筒管支架11由筒管支架马达14(参照图3)绕轴旋转驱动。

转台13是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机体12的圆板状的部件,由转台马达15(参照图3)绕轴旋转驱动。当转台13旋转时,转台13所支承的两个筒管支架11的位置,在上侧的卷取开始位置a1与下侧的更换位置a2之间切换。在位于卷取开始位置a1的筒管支架11中,能够开始向新筒管b卷取多根丝线y。另一方面,在位于更换位置a2的筒管支架11中,操作人员能够更换多个筒管b,即,能够取下完成的多个卷装p并安装新的多个筒管b。多个筒管b能够从筒管支架11的前侧拆装,并以从后侧起装入的状态安装。

纺丝卷取装置10具有与筒管支架11大致平行地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承框架16。支承框架16的后端部由机体12悬臂支承。在支承框架16的上部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导丝器支承体17。在导丝器支承体17上,与筒管支架11所保持的多个筒管b相对应地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支点导丝器18。另外,在支承框架16上,与筒管支架11所保持的多个筒管b相对应地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横动装置19。各横动装置19以对应的支点导丝器18为中心使丝线y在前后方向上横动。

纺丝卷取装置10具有由支承框架16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接触辊20。接触辊20设置在支承框架16的下方。接触辊20由接触辊马达27(参照图3)绕轴旋转驱动,与位于卷取开始位置a1的筒管支架11所保持的多个卷装p的外周面接触。在丝线y的卷取时,接触辊20一边对卷装p赋予预定的接触压力一边旋转,由此能够修整卷装p的形状。

纺丝卷取装置10的各部分的动作由控制装置21(参照图3)控制。纺丝卷取装置10对于位于卷取开始位置a1的筒管支架11上所安装的多个新筒管b,开始进行由多个横动装置19横动的多根丝线y的卷取。在丝线y的卷取中,通过适当地升降驱动接触辊20以及/或者旋转驱动转台13,由此与卷装p的直径增加相对应地形成多个卷装p。

当多个卷装p完成时,控制装置21旋转驱动转台13,切换两个筒管支架11的位置。即,处于更换位置a2的筒管支架11移动到卷取开始位置a1,并开始向该筒管支架11上所安装的多个新筒管b卷取丝线y。另外,处于卷取开始位置a1的筒管支架11移动到更换位置a2,进行卷装p的取下以及新筒管b的安装。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使卷取丝线y的筒管b从新移动到更换位置a2的一方的筒管支架11所保持的筒管b(卷装p)切换成新移动到卷取开始位置a1的另一方的筒管支架11所保持的新筒管b的情况,表现为“将卷取丝线y的筒管b切换成新筒管b”。

(横动装置)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横动装置19以及后述的挂丝机构的图。图4表示为了将卷取丝线y的筒管b切换成新筒管b而使转台13旋转紧后的状态,即,尚未对新筒管b进行挂丝而丝线y保持与卷装p相连的状态。在以下的说明中,适当地将前后方向称为轴向、将前侧称为前端侧、将后侧称为基端侧。另外,在图4以后的各图中,适当地省略机体12、支承框架16、接触辊20等的图示。

横动装置19具备横动导丝器25以及两个叶片导丝器26。横动导丝器25是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导丝器边缘25a的板状部件。被横动的丝线y与导丝器边缘25a接触,并沿着导丝器边缘25a在轴向上被引导。两个叶片导丝器26被配置成在横动导丝器25的厚度方向(图4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重叠。两个叶片导丝器26以与横动导丝器25的厚度方向平行的轴为中心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

根据如此构成的横动装置19,通过一方的叶片导丝器26使与横动导丝器25的导丝器边缘25a接触的丝线y移动到前端侧。然后,当到达横动范围t的前端侧的端部时,被交接到另一方的叶片导丝器26。通过另一方的叶片导丝器26使被交接到另一方的叶片导丝器26的丝线y移动到基端侧。然后,当到达横动范围t的基端侧的端部时,被交接到一方的叶片导丝器26。以下,通过反复进行相同的动作,由此丝线y以支点导丝器18为中心在横动范围t内在轴向上被横动。

(挂丝机构)

在使转台13旋转而将卷取丝线y的筒管b切换成新筒管b时,需要对新筒管b进行挂丝。在筒管b的外周面中的靠轴向的一侧形成有狭缝s,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狭缝s靠前端侧的方式将多个筒管b安装于筒管支架11。通过将丝线y勾挂于该狭缝s来向新筒管b进行挂丝。纺丝卷取装置10具有挂丝机构30,该挂丝机构30用于在将卷取丝线y的筒管b切换成新筒管b时对狭缝s进行挂丝。

如图4所示,挂丝机构30具有多个导丝器31、驱动装置32、筒管位置传感器22以及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挂丝机构30配置在支承框架16内。导丝器31具有能够捕捉丝线y的钩形状。对于一个筒管b设置有一个导丝器31,多个导丝器31与多个筒管b对应地以等间距在轴向上排列。

驱动装置32是用于使多个导丝器31在轴向上移动的装置。驱动装置32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支承部件33以及使支承部件33在轴向上移动的移动装置34。多个导丝器31以按照与筒管b的长度(规定尺寸)相同的间隔在轴向上排列的状态固定于支承部件33。通过移动装置34使支承部件33在轴向上移动,由此能够使多个导丝器31同时在轴向上移动。只要能够对支承部件33在轴向上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则移动装置34可以是任意设置。例如,移动装置34由伺服马达和滚珠丝杠的组合、线性马达等构成。驱动装置32(移动装置34)的动作由控制装置21(参照图3)控制。

在将丝线y卷取于筒管b的期间,导丝器31在比横动范围t靠前端侧的挂丝位置(图4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停止,以免勾挂横动的丝线y。另一方面,在将卷取丝线y的筒管b切换成新筒管b时,为了捕捉在与卷装p相连的状态下被横动的丝线y,导丝器31从挂丝位置移动至横动范围t内的捕捉位置(图4的虚线所示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被设为与对应的筒管b的狭缝s相同的位置。因此,当在捕捉位置捕捉到丝线y的导丝器31返回到挂丝位置时,导丝器31所捕捉的丝线y勾挂于狭缝s。此外,将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设为与狭缝s相同的位置并不是必须的,也可以是比狭缝s靠前端侧的预定位置(例如,从狭缝s向前端侧为0~5mm的范围内的预定位置)。

筒管位置传感器22以及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安装于支承框架16(参照图2)的前端部。筒管位置传感器22是能够对到位于卷取开始位置a1的筒管支架11所保持的最靠前端侧的筒管b的前端面为止的距离a进行测定的光学传感器。通过利用筒管位置传感器22来测定距离a,由此能够掌握筒管b的长度、狭缝s的轴向位置。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是能够对到最靠前端侧的导丝器31为止的距离b进行测定的光学传感器。通过利用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来测定距离b,由此能够掌握导丝器31的轴向位置。但是,筒管位置传感器22以及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只要能够检测筒管b、导丝器31的位置,则可以是任意的构成。

(挂丝机构的基本动作)

对将卷取丝线y的筒管b切换成新筒管b时的挂丝机构30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图5和图6是表示挂丝机构30的基本动作的示意图。此外,在图5和图6中,仅图示与一个筒管b对应的一个导丝器31的动作,但其他导丝器31也同样地动作。

当卷装p完成时,控制装置21为了将卷取丝线y的筒管b切换成新筒管b而使转台13旋转。图5中的(a)图表示使转台13旋转紧后的状态。此时,导丝器31在挂丝位置停止,丝线y保持与卷装p相连的状态由横动装置19横动。另外,位于卷取开始位置a1的筒管支架11被旋转驱动。

接着,如图5中的(b)图所示,控制装置21驱动移动装置34而使支承部件33向基端侧移动,由此使导丝器31移动至捕捉位置。于是,被横动的丝线y勾挂于导丝器31而被捕捉。接着,如图6中的(a)图所示,控制装置21驱动移动装置34而使支承部件33向前端侧移动,由此使捕捉到丝线y的导丝器31返回到挂丝位置。由此,丝线y勾挂于狭缝s,当丝线y的张力变大时,丝线y断开,开始向新筒管b卷取丝线y。

之后,将导丝器31在挂丝位置维持预定时间,由此如图6中的(b)图所示,在狭缝s的位置形成包头丝w1。在形成了包头丝w1之后,如图6中的(b)图所示,控制装置21使导丝器31再次朝向捕捉位置移动。在该过程中,在狭缝s与横动范围t之间形成尾丝w2。尾丝w2部分的丝线y,在后续工序中在将多个卷装p的丝线y相连时使用。在导丝器31进一步移动到捕捉位置的过程中,丝线y从导丝器31脱离,由横动装置19的叶片导丝器26拾取。其结果,丝线y一边横动一边卷取于新筒管b。最后,控制装置21使导丝器31从捕捉位置返回到挂丝位置。此外,对于在导丝器31移动到捕捉位置的过程中用于使丝线y从导丝器31脱离的构成,例如能够采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成等。

(导丝器的位置调整)

以筒管b的长度为预定的规定尺寸的情况为前提,来决定上述的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即,在筒管b的长度为规定尺寸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设定为各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成为与对应的筒管b的狭缝s相同的位置。但是,在筒管b的长度相对于预定的规定尺寸存在尺寸误差的情况下,在轴向上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与狭缝s的位置产生偏差,产生即便使导丝器31移动到挂丝位置也无法将丝线y勾挂于狭缝s这样的问题。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当在一个筒管支架11上安装有多个筒管b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变得显著。也就是说,筒管b通常按照生产批次顺序使用,一个筒管支架11上所安装的各筒管b的尺寸误差大致相同的情况较多。于是,由于将多个筒管b在轴向上排列而尺寸误差被累积,特别是越靠前端侧的导丝器31、相对于狭缝s的相对位置的偏差变得越大,越容易产生挂丝的失败。此外,该问题不仅在筒管b存在尺寸误差的情况下会产生,而且在导丝器31的组装精度较低、导丝器31的轴向位置从本来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基于由筒管位置传感器22以及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检测到的距离a、b,对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进行调整,由此抑制挂丝的失败。

图7是表示筒管b的长度比规定尺寸长的情况下的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筒管的长度比规定尺寸短的情况下的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的示意图,均表示导丝器31位于挂丝位置的状态。此处,为了简化说明,设为导丝器31未产生位置偏差。即,由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检测到的距离b,为导丝器31位于本来的挂丝位置的情况下的b0且为一定。图7中的(a)图以及图8中的(a)图均图示筒管b的长度为规定尺寸的情况,此时,将由筒管位置传感器22检测到的距离a设为a0。

首先,对筒管b的长度比规定尺寸长的情况下的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进行说明。如图7中的(a)图所示,在筒管b为规定尺寸的情况下,在轴向上各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与对应的筒管b的狭缝s的位置一致。但是,如图7中的(b)图所示,在筒管b比规定尺寸长的情况下,各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比对应的狭缝s向基端侧相对地偏移。此时,由筒管位置传感器22检测到的距离a1比a0短。由于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比狭缝s靠基端侧,因此即使各导丝器31在捕捉到丝线y之后从捕捉位置返回到挂丝位置,也不会到达狭缝s,而无法对筒管b进行挂丝。

因此,控制装置21在a1<a0的情况下,如图7中的(c)图所示,使支承部件33向前端侧移动(a0-a1)。由此,最靠前端侧的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与狭缝s的位置一致。此时,其他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比对应的狭缝s向前端侧偏移,但这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也就是说,其原因在于,当导丝器31从捕捉位置返回到挂丝位置时,丝线y会跨过狭缝s,因此丝线y勾挂于狭缝s的可能性较高。此外,使支承部件33向前端侧移动的距离也可以大于(a0-a1)。

接着,对筒管b的长度比规定尺寸短的情况下的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进行说明。如图8中的(a)图所示,在筒管b为规定尺寸的情况下,在轴向上各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与对应的筒管b的狭缝s的位置一致。但是,如图8中的(b)图所示,在筒管b比规定尺寸短的情况下,各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比对应的狭缝s向前端侧相对地偏移。此时,由筒管位置传感器22检测到的距离a2比a0长。

如上所述,即便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比狭缝s靠前端侧一些也能够进行挂丝,因此,在筒管b比规定尺寸短的情况(a2>a0的情况)下,也能够不进行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但是,当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太靠近前端侧时,丝线y相对于狭缝s的角度变大,挂丝失败的可能性变高。因此,在a2>a0的情况下,优选仅在(a2-a0)大于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才进行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但是,在a2>a0的情况下,也可以始终进行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

在(a2-a0)大于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如图8中的(c)图所示,控制装置21使支承部件33向基端侧移动。此时,在避免最靠基端侧的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比狭缝s靠基端侧的基础上,能够使支承部件33向基端侧移动的调整量,为将(a2-a0)除以筒管b的数量而得到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a2-a0)/16。此处,使支承部件33向基端侧移动(a2-a0)/16,但也可以使移动量小于(a2-a0)/16。

如以上那样,根据由筒管位置传感器22测定出的距离a,适当地调整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由此能够使挂丝的成功率提高。此外,在图7和图8所示的例子中,设为由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测定出的距离b不变。但是,在由于组装精度等而导丝器31本身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只要将由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测定出的距离b也考虑在内,而对导丝器31(支承部件33)的移动量进行调整即可。

(筒管切换时的一系列流程)

图9是表示将卷取丝线y的筒管b切换成新筒管b时的一系列流程的流程图。在将卷取丝线y的筒管b切换成新筒管b时,首先,控制装置21使转台13旋转而切换两个筒管支架11的位置(步骤s10)。接着,通过筒管位置传感器22以及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对距离a、b进行测定,控制装置21存储测定值(步骤s11)。

接着,控制装置21基于筒管位置传感器22对距离a的测定结果,判断是否能够在筒管b的预定的卷取允许范围内卷取丝线y(步骤s12)。在筒管b的长度从规定尺寸较大地偏离的情况下,即便假设通过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而能够进行挂丝,丝线y卷取于筒管b的范围(丝线y横动的范围)也会过于靠向筒管b的一侧,而形成无法作为商品使用的不良卷装。为了避免该情况,控制装置21进行步骤s12的判断。具体而言,例如只要判断距离a是否为(a0±5mm)以内即可。±5mm这个数值能够适当变更,但设为绝对值比后述的16个筒管b的尺寸公差(±3.2mm)大的数值。当判断为无法在筒管b的卷取允许范围内卷取丝线y、即a在(a0±5mm)的范围外时(在步骤s12中为否),控制装置21使筒管支架11、横动装置19等停止,中止丝线y的卷取(步骤s13)。

当在步骤s12中为是的情况下,接着,控制装置21基于筒管位置传感器22对距离a的测定结果,判断筒管b的长度是否在预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内(步骤s14)。例如,在将一个筒管b的尺寸公差设定为±0.2mm的情况下,在安装有16个筒管b的本实施方式中,如果距离a在(a0±3.2)mm以内,则筒管b的长度收敛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即便筒管b的长度脱离尺寸公差范围,也能够进行丝线y的卷取,但不干预该状态是不优选的。因此,在筒管b的长度脱离尺寸公差范围的情况下(在步骤s14为否),控制装置21使设置于纺丝卷取装置10的警报器90(参照图3)工作(步骤s15)。由此,操作人员能够认识到筒管b的长度脱离尺寸公差范围的情况,能够适当地进行筒管b的质量管理。

接着,控制装置21基于所存储的距离a、b的测定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步骤s16)。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比对应的狭缝s相对地靠基端侧的情况(参照图7中的(b)图)、以及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比对应的狭缝s超过预定阈值而相对地靠前端侧的情况下(参照图8中的(b)图),判断为需要进行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控制装置21为,当判断为需要进行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时(在步骤s16为是),进行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步骤s17),然后使挂丝机构30适当地动作,而向新筒管b进行挂丝(步骤s18)。另一方面,当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时(在步骤s16中为否),不进行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地向新筒管b进行挂丝(步骤s18)。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1存储有与到此为止由筒管位置传感器22测定出的距离a以及由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测定出的距离b相关的数据。然后,基于所存储的数据进行筒管b的质量管理。例如,构成为,当筒管b的长度的尺寸误差逐渐变大、并预测为下一次新安装的筒管b的长度可能会脱离尺寸公差范围时,通过警报器90向操作人员通知该情况。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挂丝机构30,该挂丝机构30具有:多个导丝器31,用于将多根丝线y勾挂于多个筒管b上所形成的狭缝s;驱动装置32,使导丝器31在轴向上移动;以及筒管位置传感器22,检测筒管支架11所保持的多个筒管b的预定部位的轴向位置。而且,构成为,基于由筒管位置传感器22检测到的新筒管b的位置来调整导丝器31的轴向位置。因此,即便在新筒管b的长度相对于预定的规定尺寸存在尺寸误差、导丝器31相对于新筒管b上所形成的狭缝s而轴向位置相对地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进行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来抑制位置偏差。因而,即便筒管b的长度存在尺寸误差,在向新筒管b的切换时也能够将丝线勾挂于狭缝s。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1进行调整,以便在使捕捉到丝线y的导丝器31朝向对应的狭缝s移动时,使导丝器31在轴向上在与狭缝s相同的位置、或者越过狭缝s的预定位置停止。如此,通过使捕捉到丝线y的导丝器31移动至与狭缝s相同的位置、或者越过狭缝s的预定位置,由此能够可靠地将丝线y勾挂于狭缝s。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向上,从筒管支架11的前端侧(一侧)拆装筒管b,筒管位置传感器22检测新的多个筒管b中保持于最靠前端侧的筒管b的前端面的位置。在从筒管支架11的前端侧拆装筒管b的情况下,筒管b被从基端侧(另一侧)起依次装入,因此,越是靠前端侧的筒管b,尺寸误差越累积而位置偏差变得越大。因而,通过检测最靠前端侧的筒管b的前端面的位置,能够高精度地求出导丝器31与筒管b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新筒管b旋转时,筒管位置传感器22检测筒管b的前端面的位置。例如,在筒管b的前端面存在凹凸的情况下,当在特殊的凹凸的部位检测位置时,筒管b的位置的检测误差会变大。对于这一点,如果在筒管b旋转时检测前端面的位置,则能够抑制特殊的凹凸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管支架11至少能够在开始将丝线y卷取于新筒管b的卷取开始位置a1与用于更换筒管b的更换位置a2之间移动,在筒管支架11位于卷取开始位置a1时,筒管位置传感器22检测筒管b的前端面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只要将筒管位置传感器22配置在卷取开始位置a1的附近即可,能够远离更换位置a2。因而,能够容易地将筒管位置传感器22配置成不妨碍筒管b的更换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向操作人员通知预定状态的警报器90,控制装置21为,当根据筒管位置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新筒管b的长度脱离预定的尺寸公差范围时,使警报器90工作。通过如此构成,操作人员能够立即掌握筒管b的长度脱离尺寸公差范围的情况,能够适当地应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1为,当根据筒管位置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无法在新筒管b的预定的卷取允许范围内卷取丝线y时,中止丝线y的卷取。通过如此构成,能够防止形成丝线y未卷取在卷取允许范围内的不良卷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1存储筒管位置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并基于所存储的数据进行筒管b的质量管理。如此,例如,能够掌握筒管b的长度的倾向等,能够更适当地进行筒管b的质量管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32具有:支承部件33,支承多个导丝器31;以及移动装置34,通过使支承部件33在轴向上移动,由此使多个导丝器31同时在轴向上移动。通过如此构成,与使各导丝器31分别独立地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装置构成简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有检测多个导丝器31的预定部位的轴向位置的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控制装置21基于根据筒管位置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以及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的检测结果而得到的轴向上的导丝器31与新筒管b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导丝器31的轴向位置。根据导丝器31的组装精度等,有时导丝器31的轴向位置从本来的位置偏离。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设置有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则每次都能够掌握导丝器31与新筒管b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

(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了各种变更的变形例。

(第1变形例)

图10是表示挂丝机构的第1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10中图示了筒管b比规定尺寸短的情况,图10中的(a)图表示对导丝器41的挂丝位置进行调整之前的状态,图10中的(b)图表示对导丝器41的挂丝位置进行了调整之后的状态。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挂丝机构40具有多个导丝器41、多个螺母42、丝杠部件43、移动装置44以及旋转装置45。通过多个螺母42、丝杠部件43、移动装置44以及旋转装置45构成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另外,通过多个螺母42、丝杠部件43以及旋转装置45构成本发明的“间距变更机构”。通过该间距变更机构,能够变更多个导丝器41的轴向间距。

丝杠部件43沿着轴向延伸,与多个螺母42相对应地在轴向上排列形成有多个外螺纹部43a。各导丝器41经由与外螺纹部43a螺合的螺母42安装于丝杠部件43。

图11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移动装置44的立体图。移动装置44是用于使丝杠部件43在轴向上移动的装置,具有缸体46以及卡合部件47。缸体46的杆46a在轴向上伸缩,在杆46a的前端部固定有卡合部件47。缸体46的动作由控制装置21控制。

在丝杠部件43的一部分形成有环状槽43b。另一方面,在卡合部件47上形成有被切口成u字状的u字部47a。在图11中,为了使构造容易理解而图示了使卡合部件47从丝杠部件43分离的状态,但实际上卡合部件47的u字部47a卡合于环状槽43b。u字部47a的内径比环状槽43b的外径稍大,即便卡合部件47卡合于丝杠部件43,丝杠部件43也能够绕轴旋转。

当控制装置21使缸体46的杆46a伸缩时,卡合部件47在轴向上移动。当卡合部件47在轴向上移动时,卡合部件47按压环状槽43b的侧面,由此丝杠部件43在轴向上移动。此外,移动装置44的具体构成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允许丝杠部件43的旋转、且使丝杠部件43在轴向上移动,则可以是任意的构成。

返回到图10,旋转装置45是用于使丝杠部件43绕轴旋转的装置,具有马达48以及杆49。杆49与马达48的输出轴48a连结,当马达48被旋转驱动时,杆49绕丝杠部件43的轴旋转。马达48的动作由控制装置21控制。

在丝杠部件43的前端部形成有沿着轴向延伸的长孔43c。旋转装置45的杆49贯通长孔43c。当杆49旋转时,长孔43c的侧面被杆49按压,由此对丝杠部件43施加旋转扭矩,丝杠部件43绕轴旋转。杆49在长孔43c内能够在轴向上相对移动,在通过移动装置44使丝杠部件43在轴向上移动时,杆49不会成为妨碍。

当控制装置21对马达48进行旋转驱动时,从杆49向丝杠部件43传递旋转扭矩,由此丝杠部件43绕轴旋转。此外,旋转装置45的具体构成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允许丝杠部件43的轴向移动、且使丝杠部件43绕轴旋转,则可以是任意的构成。

此处,关于形成于丝杠部件43的多个外螺纹部43a的导程(螺纹旋转一周时前进的距离),当将从基端侧起的第n个外螺纹部43a的导程设为rn时,越是靠前端侧的外螺纹部43a、导程越逐渐变大,即:

r1:r2:r3……r15:r16=1:2:3……15:16。

在各螺母42上也与此相匹配地设置有内螺纹。因而,当通过旋转装置45使丝杠部件43绕轴旋转时,越是靠前端侧的螺母42(导丝器41),移动距离越成比例地变长。其结果,能够在将多个导丝器41维持为等间距的状态下变更间距。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只能使全部导丝器31统一移动,因此无法使全部导丝器31的挂丝位置与对应的狭缝s一致(参照图7中的(c)图以及图8中的(c)图)。但是,通过具有间距变更机构的挂丝机构40,即便在筒管b与规定尺寸不同的情况下,只要调整丝杠部件43的旋转量以使导丝器41的间距与筒管b的长度相同,就能够将全部导丝器41的挂丝位置调整到与对应的狭缝s相同的位置。其结果,能够使挂丝的成功率提高。

例如,如图10中的(a)图所示,在筒管b比规定尺寸短的情况下,各导丝器41的挂丝位置比对应的狭缝s靠前端侧。因此,当为了使各导丝器41向基端侧移动而使丝杠部件43旋转预定量时,如图10中的(b)图所示,能够将各导丝器41的挂丝位置调整到与对应的狭缝s相同的位置。即便在筒管b比规定尺寸长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将导丝器41的挂丝位置调整到与对应的狭缝s相同的位置。

(第2变形例)

图12是表示挂丝机构的第2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12中图示筒管b比规定尺寸短的情况,图12中的(a)图表示对导丝器51的挂丝位置进行调整之前的状态,图12中的(b)图表示对导丝器51的挂丝位置进行了调整之后的状态。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挂丝机构50具有多个导丝器51、缩放机构52、伸缩装置53、基座部件54以及移动装置55。通过缩放机构52、伸缩装置53、基座部件54以及移动装置55构成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另外,通过缩放机构52、伸缩装置53以及基座部件54构成本发明的“间距变更机构”。通过该间距变更机构能够变更多个导丝器51的轴向间距。

缩放机构52具有多个连杆52a和多个接头52b,构成为能够在轴向上伸缩。由于缩放机构52本身是公知的连杆机构,因此省略此处的详细说明。伸缩装置53是用于使缩放机构52伸缩的装置,例如由缸体构成。缩放机构52以及伸缩装置53搭载于基座部件54。移动装置55是用于使基座部件54在轴向上移动的装置,例如由缸体构成。伸缩装置53以及移动装置55的动作由控制装置21控制。

缩放机构52的最靠基端侧的接头52b固定于基座部件54。另一方面,最靠前端侧的接头52b与伸缩装置53连结。多个导丝器51在轴向上等间距地配置,并经由安装部件56安装于接头52b。因而,当通过伸缩装置53使最靠前端侧的接头52b在轴向上移动时,与此相伴随,缩放机构52进行伸缩,能够在将多个导丝器51维持为等间距的状态下变更间距。

例如,如图12中的(a)图所示,在筒管b比规定尺寸短的情况下,各导丝器41的挂丝位置比对应的狭缝s靠前端侧。因此,当为了使各导丝器51向基端侧移动而通过伸缩装置53使缩放机构52收缩时,如图12中的(b)图所示,能够将各导丝器51的挂丝位置调整到与对应的狭缝s相同的位置。即便在筒管b比规定尺寸长的情况在,也同样能够将导丝器51的挂丝位置调整到与对应的狭缝s相同的位置。

(第3变形例)

图13是表示挂丝机构的第3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13中图示筒管b比规定尺寸短的情况,图13中的(a)图表示对导丝器61的挂丝位置进行调整之前的状态,图13中的(b)图表示对导丝器61的挂丝位置进行了调整之后的状态。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挂丝机构60具有多个导丝器61、螺母62、丝杠部件63、移动装置64以及旋转装置65。通过螺母62、丝杠部件63、移动装置64以及旋转装置65构成本发明的“驱动装置”。此外,移动装置64以及旋转装置65为与第1变形例的移动装置44以及旋转装置45相同的构成,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

在本变形例中,多个(16个)导丝器61被分为由前端侧一半(8个)导丝器61构成的第1组以及由基端侧一半(8个)导丝器61构成的第2组。属于第1组的导丝器61构成为,相对于丝杠部件63能够在轴向上一体地移动。另一方面,属于第2组的导丝器61被限制为,相对于丝杠部件63无法在轴向上移动。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属于第1组的导丝器61中的至少一个导丝器61(在本变形例中为最靠基端侧的导丝器61)经由螺母62安装于丝杠部件63。螺母62与丝杠部件63上所形成的外螺纹部63a螺合。另一方面,第1组中的剩余的导丝器61经由环部件66安装于丝杠部件63。环部件66与丝杠部件63松缓地嵌合,相对于丝杠部件63既能够相对旋转又能够在轴向上相对移动。螺母62与各环部件66通过连结部件67连结为能够在轴向上一体地移动。通过这样的构成,当通过旋转装置65使丝杠部件63绕轴旋转时,属于第1组的导丝器61在轴向上一体地移动。

属于第2组的导丝器61均经由环部件68安装于丝杠部件63。环部件68例如以隔开一些间隙的状态与丝杠部件63上所形成的未图示的环状槽卡合。由此,环部件68被限制为,相对于丝杠部件63能够相对旋转,但无法在轴向上相对移动。通过这样的构成,即便通过旋转装置65使丝杠部件63绕轴旋转,属于第2组的导丝器61也不在轴向上移动。

例如,如图13中的(a)图所示,在筒管b比规定尺寸短的情况下,各导丝器41的挂丝位置比对应的狭缝s靠前端侧。因此,通过移动装置64使丝杠部件63向基端侧移动,以便在整体上使最靠基端侧的导丝器61的挂丝位置成为与对应的狭缝s相同的位置。由此,成为与图8中的(c)图相同的状态。在本变形例中,接着,通过旋转装置65使丝杠部件63绕轴旋转,以使第1组中的最靠基端侧的导丝器61的挂丝位置成为与对应的狭缝s相同的位置。其结果,如图13中的(b)图所示,第2组中的导丝器61的挂丝位置不变,但第1组中的导丝器61的挂丝位置被调整为更接近对应的狭缝s。

如此,如果第1组中的导丝器61相对于丝杠部件63能够在轴向上移动,则与只能够通过使丝杠部件63移动来统一调整全部导丝器61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各导丝器61的位置调整的自由度提高。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将多个导丝器61分为第1组和第2组,但是分组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分为三组以上。

(其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检测导丝器31的位置的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但也能够省略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如果高精度地进行导丝器31、支承部件33以及移动装置34的组装,则难以产生导丝器31的位置偏移的情况,因此即便省略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也没有特别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筒管位置传感器22在筒管b旋转时检测筒管b的前端面的位置。但是,筒管位置传感器22也可以在筒管b(筒管支架11)停止旋转时检测筒管b的前端面的位置。由于筒管b的端面仅为筒管b的厚度量,因此当筒管b旋转而产生振动时,筒管b的端面位置的检测有可能失败。对于这一点,如果在停止筒管b的旋转时检测端面的位置,则能够可靠地检测端面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筒管位置传感器22对到最靠前端侧的筒管b的前端面为止的距离a、即该前端面的位置进行测定。但是,由筒管位置传感器22进行位置检测的部位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对多个筒管b的其他部位的位置进行检测。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也同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筒管位置传感器22以及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固定于支承框架16。但是,也可以将筒管位置传感器22以及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构成为可动式。在该情况下,如果将筒管位置传感器22构成为能够在检测新筒管b的位置的筒管检测位置与检测导丝器31的位置的导丝器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则也能够省略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将筒管位置传感器22兼用作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如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抑制成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移动装置34使支承部件33移动,由此使全部导丝器31在轴向上统一移动。但是,也可以对于多个导丝器31的每个分别独立地设置驱动装置,使各导丝器31独立地移动。如此,能够将各导丝器31与对应的狭缝s一致而调整为最佳位置,因此能够使挂丝可靠地成功。在该情况下,如果对于各筒管b分别独立地设置筒管位置传感器22,对于各导丝器31分别独立地设置导丝器位置传感器23,则能够进行更细微的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筒管b上所形成的狭缝s靠向前端侧的方式,将筒管b安装于筒管支架11。但是,也可以以狭缝s靠向基端侧的方式将筒管b安装于筒管支架11。在该情况下,执行导丝器31的位置调整时的基本想法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卷取部5中配置有两个纺丝卷取装置10,各纺丝卷取装置10夹着从导丝辊3、4输送的多根丝线y的丝线通道而大致左右对称地配置,且构成为一个机体12,但并不限定于此。两个纺丝卷取装置10可以不大致左右对称地配置,也可以按照每个纺丝卷取装置10进行分割而分别独立地构成,纺丝卷取装置10也可以为一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各纺丝卷取装置10中设置有两个筒管支架11,但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筒管支架11。

技术特征:

1.一种纺丝卷取装置,将从纺丝装置纺出的多根丝线卷取于多个筒管,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筒管支架,将上述多个筒管在轴向上排列保持;

横动装置,使上述丝线横动;

挂丝机构,在将卷取上述多根丝线的上述多个筒管,从一个上述筒管支架所保持的上述多个筒管切换成其他上述筒管支架所保持的新的上述多个筒管时,用于将上述多根丝线勾挂于上述新的多个筒管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狭缝;以及

控制装置,

上述挂丝机构具有:

多个导丝器,与上述新的多个筒管对应地设置,能够在上述轴向上移动,在捕捉到由上述横动装置横动的上述丝线之后,朝向对应的上述狭缝移动,将上述丝线勾挂于上述狭缝;

驱动装置,使上述导丝器在上述轴向上移动;以及

筒管位置传感器,检测上述新的多个筒管的预定部位在上述轴向上的位置,

上述控制装置基于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驱动装置,由此调整上述导丝器在上述轴向上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进行调整,以便在使捕捉到上述丝线的上述导丝器朝向对应的上述狭缝移动时,使上述导丝器在上述轴向上在与上述狭缝相同的位置或者越过上述狭缝的预定位置停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纺丝卷取装置为,在上述轴向上从上述筒管支架的一侧拆装上述筒管,

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检测上述新的多个筒管中、被保持于最靠上述一侧的筒管的上述一侧的端面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新的筒管停止旋转时,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检测上述端面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新的筒管旋转时,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检测上述端面位置。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筒管支架至少能够在开始将上述丝线卷取于上述新的筒管的卷取开始位置与用于更换上述筒管的更换位置之间移动,

在上述筒管支架位于上述卷取开始位置时,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检测上述端面位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向操作人员通知预定状态的警报器,

上述控制装置为,当根据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新的筒管的长度脱离预定的尺寸公差范围时,使上述警报器动作。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为,当根据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无法在上述新的筒管的预定的卷取允许范围内卷取上述丝线时,中止上述丝线的卷取。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存储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基于所存储的数据进行上述筒管的质量管理。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具有:

支承部件,支承上述多个导丝器;以及

移动装置,通过使上述支承部件在上述轴向上移动,由此使上述多个导丝器同时在上述轴向上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具有间距变更机构,该间距变更机构用于变更上述多个导丝器在上述轴向上的间距。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距变更机构具有:

作为上述支承部件的丝杠部件,与上述多个导丝器对应地在上述轴向上形成有多个外螺纹部;

多个螺母,分别与上述多个外螺纹部螺合,并分别安装有上述多个导丝器;以及

旋转装置,通过使上述丝杠部件绕轴旋转,由此使上述多个螺母相对于上述丝杠部件在上述轴向上移动,

上述多个外螺纹部的导程为,越是靠上述轴向的一侧的上述外螺纹部其导程越大或者越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距变更机构具有:

缩放机构,能够在上述轴向上伸缩;

伸缩装置,用于使上述缩放机构伸缩;以及

作为上述支承部件的基座部件,搭载上述缩放机构以及上述伸缩装置,

上述多个导丝器以在上述轴向上排列的状态安装于上述缩放机构。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构成为,能够使上述多个导丝器中的至少一部分导丝器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在上述轴向上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具有:

作为上述支承部件的丝杠部件,在上述轴向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外螺纹部;

螺母,与上述外螺纹部螺合,并安装有上述导丝器;以及

旋转装置,通过使上述丝杠部件绕轴旋转,由此使上述螺母相对于上述丝杠部件在上述轴向上移动,

上述多个导丝器至少被分为:

第1组,包括安装于上述螺母的上述导丝器,以相对于上述丝杠部件能够在上述轴向上一体地移动的方式被连结;以及

第2组,不包括安装于上述螺母的上述导丝器,被限制为相对于上述丝杠部件不能够在上述轴向上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上述多个导丝器的每一个分别独立地设置有上述驱动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导丝器位置传感器,该导丝器位置传感器检测上述多个导丝器的预定部位在上述轴向上的位置,

上述控制装置为,基于根据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述导丝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得到的上述轴向上的上述导丝器与上述新的筒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对上述导丝器在上述轴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纺丝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筒管位置传感器能够在对上述新的多个筒管的上述预定部位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筒管检测位置与对上述多个导丝器的上述预定部位的位置进行检测的导丝器检测位置之间移动,被兼用作上述导丝器位置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丝卷取装置,即便筒管的长度相对于预定的规定尺寸存在尺寸误差,也能够在将卷取丝线的筒管切换成新筒管时将丝线勾挂于狭缝。在将卷取丝线的筒管(B)切换成新筒管(B)时将丝线勾挂于新筒管(B)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狭缝(S)的挂丝机构(30)具有:多个导丝器(31),与多个筒管(B)对应地设置,能够在轴向上移动,将丝线勾挂于狭缝(S);驱动装置(32),使导丝器(31)在轴向上移动;以及筒管位置传感器(22),检测多个筒管(B)的预定部位的轴向位置。而且,通过基于筒管位置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装置(32),由此对导丝器(31)的轴向位置进行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泽田淳;桥本欣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04.19

技术公布日:.12.17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