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新文化运动中与白话文的关联

新文化运动中与白话文的关联

时间:2023-04-12 11:52:01

相关推荐

新文化运动中与白话文的关联

新文化运动 白话文

从新文化运动内容来看,白话文运动也被包含其中。20世纪早期,新文化运动前驱陈独秀在《新青年》批判儒家思想而引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另一方面,胡适虽然反对陈独秀推崇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但是胡适先生支持白话文运动。

胡适

众所周知的《西游记》、《水浒传》等都是用白话文所写的,在晚清之前,白话文一直未被学者所接受。随着国门被打开,文言文已经不适用人们的交流。在诸多情况之下,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白话文推广的迫切要求。

20世纪代前后,胡适和在《新青年》发表了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在这篇文章中,胡适提到了八点,都与倡导白话文相关。比如其中提到“不讲对仗”、“不模仿古人”等,都是为白话文运动预热。胡适提倡的白话文运动既得到了陈独秀、鲁迅等人的拥护,又得到林纾为代表的古文学家的批判。191月份,陈独秀和胡适为了让白话文运动深入人心,他们要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刊物都要用白话文陈述自己的观点。

5月份,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部白话文作品《狂人日记》,这标志着白话文运动已经取得了新突破。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白话文应对也逐渐深入人心。19,白话文运动进入到高潮,国语统一筹备会召开了第一次大会。第二年,教育部下令将各科教科书全部改成为白话文形式。

胡适新文化运动贡献

20世纪代左右,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由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等人共同发起,其中胡适新文化运动贡献有很多。19,胡适加入《新青年》,成为一名编辑人员。在陈独秀等人倡导思想解放的潮流下,胡适给予拥护和支持,并发起白话文运动。

胡适

在“五四”文学革命前后,胡适自己创作了诗集《尝试集》,引起了社会各界巨大反响。这部《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白话文形式创作的诗集,对这场新文化运动来说,胡适创作并发表的《尝试集》具有深远而积极地影响。胡适将诗行文自由、语言浅显易懂等特点运用于诗集创作之中,让更多国人看见了白话文的优点,因此得到了更多人的拥护。

除此之外,胡适新文化运动贡献还表现在他曾提出“全盘西化”的观点,希望中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优点,积极运用于建设本国之中。虽然胡适提出的“全盘西化”观点有些激进,但是他旨在号召国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对于打击中国传统旧思想、旧观念等具有积极地意义。

提起新文化运动,都会想到勇扛大旗的胡适,他身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胡适积极努力推进之下,才让白话文运动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的失败

在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置疑的作用。在近代史上,中国发生了几起思想解放运动都失败了,新文化运动的失败也一样,最根本来说这些都是由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抨击封建旧文化,发扬西方科学民主的新文化,是一场新旧文化的革命斗争。他们的想法确实对当时社会观念的改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推动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更新,为之后的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但是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失败不是偶然的,首先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纲领,也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只是作为《新青年》的主编来起到一个领导的作用。同时许多知识分子都只会空谈大道理,并不能拿出任何有利于改革的有效建议。而且这场思想上的革命的范围被局限了,普通老百姓仍然不懂何为资产阶级,何为民主科学。

再说这场运动没有和群众相结合,只做思想动员,回避斗争,也没有提出明确反帝。最后对于袁世凯发起的“回归孔学”只是一味地批判,甚至全盘否定儒家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产主义文化,没有正确全面地看待中国存在的问题。军阀统治时期需要的是革命而不是改革。但是同时也不可否认,新文化运动对科学自由主义甚至共产主义的传播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